王先生,28岁,某出版社编辑.由于工作的需要,王先生每日要在电脑前工作6~7小时.每天下班后,他的脖子就像用了800年的老轴承--又硬又痛,肩酸背痛,头很沉,好像脖子支撑不起来似的.即使戴了"钛金属颈圈"也无明显效果.医生对王先生作出了"颈椎病"的诊断,给予按摩、理疗等治疗.经过20次的治疗,王先生感觉颈肩部酸痛消失,轻松了许多.在各项治疗中,他感觉中频电疗最舒适.
与他相识,是在一家出版社举办的笔会上,当时的他,已经是出版行业叱咤风云的人物,所策划包装的图书,多畅销且具影响力.原本以为,如此风光夺目的他,应该会在笔会交流中侃侃而谈,抑或正襟危坐,一派大家风范.困惑的是,从始至终,他都是面带着微笑,安静地听他人阐述观点,适当时点头以示赞许,没有丝毫的自傲与居高临下之意,让我油然地对他敬佩不已.巧的是,当天晚上,我和他刚好被安排在一个房间休息,于是,那一个安寂却又短暂的夜晚,成了我们彼此倾谈的伴奏曲,静谧,悠然.
桑德·韦德从小就是一位喜欢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美的孩子,也正因如此,长大以后,桑德成了美国匹兹堡市的一位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就是以挖掘潜藏在生活细节中的美而见长.1986年,一家出版社邀请桑德为他们的一本自然科学类图书拍配文照片.桑德来到匹兹堡市的自然博物馆找他的朋友,想找一些新奇的摄影素材.朋友带着桑德来到博物馆的昆虫标本区,在那里,他看见一只标本蝴蝶的翅膀上,竟然有一个形象而美丽的字母"F"!
那天我非常激动,因为刚刚收到了联邦出版社递送来的邮包,里面是我第一本书的定版函,看来我的书很快就要问世了.我给妻子打了电话,然后开车去她工作的那家月饼店接她一起去共进午餐.这是旧金山唐人街的中式月饼店,到了之后,我找了一个很靠后的隔间坐下,边品茶边等她把下中班前的杂事收拾好.我透过大大的玻璃窗向外望去,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正穿过停车场,他手里拿着一个装月饼的盒子,那是刚从街对面的小市场买来的.这人走进月饼店,直接去柜台要了一大杯茶水,然后走到我斜对面的那张桌子边坐下.
近年我关注的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主要是敬,恕、和、同等,有的写有专文,有的经常涉及.但专门论"狂",却为始料所未及.2009年12月,我的一本小书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所收的一篇文章的篇目名书,作《书生留得一分狂》.看样稿时,觉得需要写几句话于卷首.不料一经涉"狂",便无法自已.写完一看,已经有两万五千字之多了.如此长文放在书的前面,难免有大军压境之感,置于书后,又似尾大不掉.斟酌再三,决定弃之.后来这篇长文以《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及其消退》为题,分上中下三篇,连载于《读书》杂志2010年第三、四、五期.
作者简介张彤禾(Leslie T Chang),前《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在中国生活了十年,专注于探察社会经济转型如何改变制度和个人的故事.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曾在捷克、香港、台湾等地担任记者;同时,也是《纽约客》、《国家地理》等媒体的撰稿人.她的丈夫彼得·海斯勒(何伟)同样以描写当代中国的非虚构作品而闻名,两人目前定居于埃及开罗.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作者:(美)张彤禾译者:张坤/吴怡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3月装帧:平装内容简介"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如今,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在南部工厂林立的城市,农民工在拉动国家出口经济的流水线上全力以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一百年来欧洲移民到美国总人数的三倍.新一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迁徙是一条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他们比上一辈更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外出的动机也更多是因为对城市机会的追求,而不是受农村贫困所迫.
《光与影》(东方出版社)是余杰2003年入选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后出的一本书.这本书,写的是美国,但又不无借鉴意义,从书中,那些精髓的东西堪称瑰宝,好好领会,无疑对内心还是灵魂都构成撞击,这种撞击对于无论是出过国门还是未出过国门的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收获.这里,就撷取几朵浪花作以管窥.
又是一年就业季.让699万名2013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落下帷幕,727万名2014年大学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教育蓝皮书》称,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冲到727万,相比2013年增长28万人.这个夏天,“就业难”再度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话题.从社会变化的纵向上看,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多.再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持续到2030年左右,就业的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
在中国的历史中,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那个朝代里,有好些本是相对立的东西,却都能平安地裹在一个叫做明朝的大袍子里相安共容.明朝皇帝的龙椅安稳之后,便将宋朝时"格物"出来的新儒学——理学奉为独尊之位.明永乐年间饶州儒士朱季友给"周、程、张、朱之学"提了一点不同意见,算是学术上的商榷,明成祖知道后龙颜大怒,下旨"命有司声罪杖遣,悉焚其著书,曰:'无误后人."朱棣的这一句话便开了明清两朝以程朱理学禁黜异端的先河,从此理学成了唯一的学问,其他都成为异端邪说而受到查禁(《禁书·文字狱》,王彬著,中国工人出版社).而明朝的科举"考试大纲"规定得更是严格,必须从朱熹所编定的"四书"中出题,对其理解和运用也必须遵循程朱的注疏.
本刊讯 2010年1月27日,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培训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在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召开,会议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主持,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人口计生网络的转型、发展与队伍职业化>的讲话,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副主任仝太英、李勇军,中国人口出版社社长陶庆军出席会议,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培训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
本刊讯2010年1月20日下午,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人口出版社在国人传媒印务有限公司(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直属企业)联合举办2010年迎新春联谊会.
9月26日,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培训班在贵阳市开班。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副司长闫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基层工作处调研员徐拥军、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宣传处处长姜雯、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综合处副处长汪丽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陈卫,以及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调研员何凤莲、中国家庭报社社长曹献民、人口出版社副社长姚宗桥、人口报社新媒体部主任李婷、人口出版社系统发行部副主任丁建宏、《青春期健康》杂志社执行社长黄文献、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王勇等领导,来自全国卫生计生系统8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会。在培训班开班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以及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周承洲分别致辞。
书名:不要让未来的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作者:特立独行的猫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8-1
内容简介: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明天生活得好不好,取决于你今天怎么过!大城市竞争激烈,小城市拼钱又拼爹,面对生活的残酷与压力,我们究竟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这个世界大体还是公平的,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别以为躲掉了就会真的躲掉,你躲过的,总有一天会找回来。你的孤独、迷茫、困惑、彷徨……这些本就是青春该有的情绪。
拿到美女小说家白饭如霜的新著《非人执事》(2015年6月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开始是有点读不进的,后来在渐入佳境中才慢慢领会到其中的魅力,进而也就撇去了对这类小说(奇幻或奇异型的)的偏见,这类小说中,也确有精品,值得去用心一读的,《非人执事》无疑应是.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头狮身人首的怪兽,名叫司芬克斯。它向过路人提出这样一则谜语:“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请问是什么动物?”猜谜的条件是:如果过路人没有猜中,就要被吃掉;如果过路人猜中了,它就跳岩自杀。后来,聪明的俄狄浦斯猜中了,怪兽果然信守诺言,跳岩而死。那么,俄狄浦斯的答案是什么呢?他说这种动物是人,因为人在幼年时不能直立行走,只能用四肢爬行,到了老年又要拄一根拐杖才能走路,所以是三条“腿”。这则谜语是通过人的外部形体的特殊性来设立的,所以猜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当这个谜语被猜破之后,更深奥的谜语也因此被设立起来:人与人该如何交往?人怎样才能融入社会?人怎样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这些问题是新的“司芬克斯之谜”,古今中外许多圣贤先哲和典籍名著都试图解答这些问题,然而由于社会、人生确实太过复杂,答案也莫衷一是。最近,拜读了美籍华人著名作家王鼎钧先生的《开放的人生》(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深感作者了然人生于胸间,洞悉社会于致微,读后受益颇丰,实为一本能温暖人心灵、助人成长的好书。
2016年7月11日,第27个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暨“健康中国行”北京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工人文化宫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妇联,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健康报社、中国人口报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刘仁山,号仙洞山人。1958 年出生于广东丰顺。现任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中国网教中心顾问; 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深圳市书协会员;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特邀书法家;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终生荣誉主席等职。
本刊讯由武警总医院眼科陶海副教授主编的<呵护心灵的窗户--护眼450妙计>一书近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有售.参加编写的还有解放军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马锦明眼科中心、汕头大学眼科中心等单位的16位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
老有所为,为建设我国社会老年学作贡献熊教授原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是我国第一代从事老年学研究的学者之一.1988年离休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1989年,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为填补学科空白之约,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老年学专著--<老年学与老龄问题>,1990年合译出版了<老年经济学>,此后又主编、撰写、合著<老有所为的理论与实践>等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交流论文100多篇,总计200多万字.
《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以下简称《医学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计划生育基石性技术指南中的第1部,第1版于1996年出版,以后每4年左右更新修订1次,到2010年,经第3次修订的第4版正式出版,并于2011年译成中文,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为使我国,特别是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部国际指南,本文对《医学标准》产生的背景和第3次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为了提高全国中老年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1999年5~11月份,全国妇联、卫生部和中国老龄协会在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老年报刊登竞赛题,举办了"金味杯"全国中老年妇女健康知识竞赛,发行了由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中国妇女报社编写并由中国妇女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中老年妇女健康知识100问>作为竞赛参考用书.为了了解这次竞赛的效果,我们于1999年11~12月份对竞赛进行了评价.
现在市面上有关传播学的书籍着实出了不少,多数是关于大众传播的.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关.20年来,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同样迅速发展.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陆续恢复或建立,一些有关的高等院校设立健康教育专业科系,结束了我国高等院校没有健康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创刊了多种健康教育专业杂志.国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业书籍、文章相继得到翻译、出版和发行.可是,专论健康传播的译著依然不多.米光明和王官任编著的<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书正好补充了这个空白.
<农村卫生>是<农村经济技术社会知识丛书>中的一册,于2000年3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美国T·柯林·坎贝尔博士和托马斯·M·坎贝尔撰写、张宇晖翻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确是一部难得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好书.我们较认真地阅读了一遍后,又较详细地摘录其精华论述计5000余字,确实很有收获体会.现就有关方面予以阐述,愿与读者共勉之.
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进行活跃的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去一家有关健康方面的出版社参观,你会看到许多有关勃起功能障碍(即无法达到并保持勃起以完成性交)方面的书籍.对大多数勃起功能障碍的男性来说,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所有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如果这些药物起不了作用,还有另外一些方法可用.
2006年3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妇女发展蓝皮书和妇女绿皮书.
由陈新、李竹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今日男性生殖健康>一书是当代国内外关注热门主题,也是适应广大读者迫切需求的一本高级普及读物,相信该书的出版会在社会上产生很好的反响.
曾在2008年风靡两岸三地的25集青春励志剧<大医院小医师>,其同名小说也在台湾创下了发行300万册的奇迹,然而大陆读者却一直无缘得见.日前,这部全新改版的小说终于在读者千呼万唤中,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首次推出.
社科文献出版社最近推出《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有关专家结合《报告》介绍,五年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幅超过20%,但政府加大医疗投入并未减轻居民的医疗负担,居民个人的绝对医疗支出仍在逐年上涨。
宋朝政府对书籍刊刻事业十分重视,曾经多次组织大规模搜集、整理、编修古籍的工作。随着古籍整理的深入展开,古医籍这一分支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