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男孩会出现恋母情结,渴望妈妈爱自己胜过爱爸爸;女孩会出现恋父情结,渴望爸爸爱自己胜过爱妈妈.总之,他们都希望取代同性父母与异性父母建立惟一的关系.弗洛伊德将这个阶段称为"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头狮身人首的怪兽,名叫司芬克斯。它向过路人提出这样一则谜语:“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请问是什么动物?”猜谜的条件是:如果过路人没有猜中,就要被吃掉;如果过路人猜中了,它就跳岩自杀。后来,聪明的俄狄浦斯猜中了,怪兽果然信守诺言,跳岩而死。那么,俄狄浦斯的答案是什么呢?他说这种动物是人,因为人在幼年时不能直立行走,只能用四肢爬行,到了老年又要拄一根拐杖才能走路,所以是三条“腿”。这则谜语是通过人的外部形体的特殊性来设立的,所以猜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当这个谜语被猜破之后,更深奥的谜语也因此被设立起来:人与人该如何交往?人怎样才能融入社会?人怎样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这些问题是新的“司芬克斯之谜”,古今中外许多圣贤先哲和典籍名著都试图解答这些问题,然而由于社会、人生确实太过复杂,答案也莫衷一是。最近,拜读了美籍华人著名作家王鼎钧先生的《开放的人生》(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深感作者了然人生于胸间,洞悉社会于致微,读后受益颇丰,实为一本能温暖人心灵、助人成长的好书。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这件作品的题材来自希腊神话.在远古时代的希腊,有一个忒拜国.忒拜国的老王拉伊俄斯有一天得到了一个神示:他的儿子将要杀父娶母.拉伊俄斯异常恐惧,因为当时他的王后伊俄卡斯忒正在怀孕期间,不久即将临盆.
“野心稍显膨胀的精神病学提供了些许帮助,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被扭曲地理解为化学成分的不平衡,需要用一把药来进行治疗.把差异解读为疾病,这或许是营销奇才在当今时代构想的成功策略之一.”艾伦·弗朗斯医生在其新书《拯救正常:一位业内人士对失控的精神疾病诊断、DSM-5、制药巨头和日常生活用药的反抗》中,略带嘲讽地指出,“神话、小说和戏剧中那些经典人物之所以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正是因为他们偏离了中庸,为自身的存在赋予了色彩.难道我们真的希望让俄狄浦斯坐在沙发上接受心理医生的审判,让哈姆雷特接受行为治疗疗程,让李尔王服用抗精神疾病药品么?!”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神话中的底比斯王新添了一个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预言说他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想想都觉得可怕,于是下令让人把婴儿杀死,好让这个预言没有机会实现.但是被委任的这个人不忍心伤害这个孩子,就把他放在草地上,正巧有牧羊人经过,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