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画家和书法篆刻家,也是一位高寿的老人,终年九十三岁.齐白石原名齐纯芝,号渭清,别号寄萍老人、白石山人,后人常将“山人”二字略去,故后常号“白石”.齐白石和张大干并称“南张北齐”,一生作画不辍.很少有人知道,齐白石这样一位集诗、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奇才,还是一位养生高手,他在年近百岁之时,仍精力充沛,挥毫不止.白石老人的养生之道有独到之处,可归纳为“养生六绝”.
联邦制药董事长蔡金乐,在当代中国应该算是精英人物.目前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企业管理革命,这之中有一个中国版如何打造的问题.当然,在这场革命中主角自然是企业家.
过去在电视《天气预报》发布的海风海浪信息中,知道有北部湾这个地方,感觉这个名字很漂亮,又有几分神秘感.偶尔听到来过广西的人说起北部湾,给我的印象是,蓝天白云,碧海银滩,风光旖旎,虽然不失为旅游胜地,但那里地处南国一隅,边地风情有别于内陆.而且,凭过往的了解,西部经济落后,边国地老天荒,民风蛮野.直到有一天,我被一个朋友突然用自驾车长途跋涉带到这方土地,还没等从一片茫然纠结的情绪中缓过神来,却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地方:我走进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这里自然景观优美,到处充满了现代文明的气息;这里民风纯朴,处处让人感知到一种强烈的亲和力、开放性和包容性.北部湾是一幅风景画,北部湾是一首抒情诗,北部湾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大舞台,北部湾是当代中国版图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崇高是个古老的哲学、美学概念,走进崇高则是一个由当代中国思想界提出的新概念,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走进崇高理念在价值观方面的新贡献人生正道是奔崇高.提出走进崇高理念的第一个贡献,在于它为科学的价值观理论增添了一个新的人生价值观理念.怎么理解和把握走进崇高这一人生价值观理念呢?概言之,走进崇高是指一个人为真、善、美、公、新、福奋斗和奉献的高尚行为和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张彤禾(Leslie T Chang),前《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在中国生活了十年,专注于探察社会经济转型如何改变制度和个人的故事.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曾在捷克、香港、台湾等地担任记者;同时,也是《纽约客》、《国家地理》等媒体的撰稿人.她的丈夫彼得·海斯勒(何伟)同样以描写当代中国的非虚构作品而闻名,两人目前定居于埃及开罗.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作者:(美)张彤禾译者:张坤/吴怡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3月装帧:平装内容简介"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如今,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在南部工厂林立的城市,农民工在拉动国家出口经济的流水线上全力以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一百年来欧洲移民到美国总人数的三倍.新一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迁徙是一条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他们比上一辈更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外出的动机也更多是因为对城市机会的追求,而不是受农村贫困所迫.
说起罗献诗能够走上书画艺术的道路,这里有两位重要人士不得不提到.一是她的母亲.母亲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心灵手巧,剪纸、刺绣、女红等样样都能手到擒来.在这样一位母亲的熏陶下,罗献诗女士心底那天然的书画艺术细胞,近水楼台地得到了培养基,于是,很快地发育成形.母亲教她画画,没想她一接触上绘画,便痴迷上了,这一痴迷,就是几十年的光阴,这一痴迷,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天空就多了一颗闪烁的星星.二是她的父亲.为了培养她,还是在入学启蒙前,父亲便开始教她练毛笔字、打算盘了.没有钱买笔,父亲就用打绳用的麻线给她做了一支“毛笔”.
随着我国进口食品的数目和种类的增加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商、微商、购物软件等的不断出现,人们对进口食品的盲目推崇,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事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而完善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卫生毒理学杂志》是我国唯一的卫生毒理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该期刊已先后3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被列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前500名排行表”;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编入《中国医药卫生大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总览》和《中国期刊大全》;是国际期刊重要检索刊物之一;近年先后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伯乐奖”、“学术质量奖”、“编辑质量奖”和“优秀期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网络,为方便广大读者,从今年起读者可在当地邮局订购。邮发代号,国外:M133。国内:82—178。电话:(010)65017756。 (本刊编辑部)
陈友,笔名紫禁遇人,1953年出生于江苏沭阳,法学硕士、作家.现为中国高级警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常务理事.他的书法作品被收入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家集邮作品中.
"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但是谁最先迈出这一步是有风险的,走对了被誉为先行者,走错了被叹为失足,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28年的辉煌,雄辩地证明了这是一条强国之路.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综合国力因此而跃升,人民生活由温饱迈向小康是历史性的跨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期盼的梦想变成现实,这一切应归功于改革开放.
黄志强教授,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外科专家、世界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入选院士.
中年空巢只是一道风景社会前进了,没有了几代同堂一大家;时代发展了,没有了兄弟姊妹一大帮.于是,空巢不可避免地提前了.于是,中年空巢滚滚来,来到了城镇,来到了乡村,来到了千千万万屋檐下.中年空巢,已成当代中国家庭生活的一道风景.真的,中年空巢只是一道风景,就是说,只是一个现实,不是一个问题.有人算了一笔账:二十几岁结婚,一两年生孩子,一个孩子十八九岁长大离家,父母四十多岁必然面临“空巢”.
不管时间之河如何冲刷,铅华洗尽,健身活动及民间疗法一直流淌在街头巷尾、田埂林海的每一个角落.这些让普通百姓获得身心健康的民间健身法及民间疗法,是中国人永远的时尚.
静潜养光五十年尤无曲是当代中国美术界公认的画杰,誉满海内外.他1910年生于南通书香世家,40年代初与齐白石、王雪涛等交往甚密,常在一起谈艺作画.白石老人亲笔写下了"工画山水,下笔苍劲,有明人风"的评语.
人们听到、看到、谈到的经济问题比比皆是,但很少听说"护理经济",那么,护理服务中有无经济问题?
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在一日千里地前进.人类在享受文明阳光的同时,天灾人祸、突发急症的阴霾也时时笼罩.而此中,以心脏猝死导致的呼吸循环骤停危害生命,是最具典型和最为普遍.
近日,我阅读了吴兆苏教授缅怀吴英恺教授的文章,深有感触[1].作为吴英恺教授长期的合作同道和好朋友,我仅以个人的身份对吴教授作些评价.
20世纪中期,探索医学美学的曙光在东方地平线上徐徐升起,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中外首部《医学美学》于1988年8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伴随着医学美学这门新兴医学人文学科的兴起,当代中国的美容医学学科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医学应用性学科。
当代中国的美容外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至今仅10多年.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在刚刚问世的时候都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20年后的今天,已亭亭玉立,领先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美容医学学科在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仅其中的第三步战略,即在合作创办"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的"亚洲培训总部"问题上,仍然任重道远.
自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8年8月出版我与邱琳技合作主编的"医学美学"之后的1~2年内,我国相继出版了多部与"美与美容"相关的医学著作;1990年11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成立.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的序幕,一门新兴医学学科亭亭玉立在东方地平线上,其学科建设成果世人瞩目.
近些年来,社会上在婚外找情人的现象有所增多,而且有逐渐从隐蔽向公开方向发展的趋势.作为有知识有文化、观念比较开放而很少保守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看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青年婚姻观念的一个侧面.搞清楚大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真实情况,无疑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很有帮助的.为此,我们对河北省大学生关于情人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农业社会到工业信息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当代中国也正发生着性文化的转型.本文从性娱乐产品的消费角度,讨论性文化转型中的以快乐优先的性快乐主义取代以生殖优先的生殖主义的"性革命".
<中国的品格>一书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八次讲座文字整理稿成书,2007年1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全书八篇分别为:一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
老百姓眼中的"天"是什么?是生存的第一需求.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在为温饱而奔忙,所以民以"食"为天.当代中国,老百姓已经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有数据证明,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的恩格尔系数,我国正以一年下降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下降.
面对国家危亡,民族危机,负有民族责任感的国内医药界广大爱国贤良,都表现出了“医药救国”的崇高理想与奋斗精神,踊跃而机智地投入到抗日斗争战线,成为当代中国医学文化的旗帜和精髓.
当代中国的老年人已开始进入讲究养生的时代了,追求长寿成了时尚.这没错,但长寿能刻意追求吗?是否有秘诀?这方面的书刊文章汗牛充栋,读不胜读,有的还互相矛盾,弄得读者无所适从.在我国医、儒、释、道、武诸家,均有长文短论,问题在于选择,选择得靠智慧,更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清利弊,不可盲从跟风.
提到中国现代第一部歌剧《白毛女》,提到那极富感染力的《回延安》、《放声歌唱》、《乡村的夜》、《朝阳花开》等脍炙人口的抒情诗篇,人们就自然会想到一个人--贺敬之,因为贺敬之的名字是与当代中国诗歌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他在中国当代诗坛占有着一席之地.尽管近两年由于身体的原因,他很少发表诗作,但是人们依然关注着这位诗人的近况.
2010年4月19日~4月23日,本刊记者带着对神秘的信息医学的敬畏和好奇对当代中国唯一健在的信息医学开创者、主任医师李春才老师进行了专访.
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大家孙其峰先生,曾用名奇峰,别署双槐楼主、求异存同斋主.1920年3月10日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石头村的一个书香家庭,祖父孙好宾,是当地有名的士绅,民国后曾任乡长、区长、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