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些年患上了颈椎病.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感觉耳朵里有一种“嗡嗡”声.我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我这是颈源性耳鸣,而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我的颈椎病.我有些不解,耳鸣与颈椎到底有何关联?浙江长兴 孙小群
姿势不良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预防和减轻颈痛等症状●颈部主动训练可有效预防颈椎病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伍少玲副教授如今,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时间使用电脑或伏案工作者常出现颈肩痛,严重者伴有手臂酸麻胀痛、上肢放射痛或头晕、头痛等.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白领和中小学生成了"电脑脖",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余,饱受颈椎病的折磨.
现代人工作性质改变、生活节奏加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肌肉劳损多发.原因主要是久坐导致颈肩腰背过度劳累,椎间盘和椎旁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表现为颈肩腰背僵硬酸胀疼痛,或俯仰转身困难.随着年龄增长,疼痛发作的频率增高、面积加大、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上述症状久坐或家务劳动后加重,运动后反而轻松;受凉后加重,保暖后减轻.打嚏喷或者刷牙就能诱发.严重时,一个月不敢下地,翻身时疼痛,如同腰断成两节,甚至打“吗啡”才能止痛.腰椎病、颈椎病往往被别人当成“装病”——别人看着你走路挺好,一干活就不灵了.
中老年人易发生颈部、肩部、背部和上肢麻木疼痛,往往会认为是颈椎病.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脊髓病区主任杨俊介绍,颈椎病与神经外科常见病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症状早期很相似,都有颈部疼痛及肩部、上肢麻木.很多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由于病程过长,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终身残疾.
当一些疾病救治无效时,我们可以查查脖子,也许病根就在颈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颈椎病的“七十二变”吧!颈性头痛:这种头痛占偏头痛的80%,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大神经痛等,用常规治疗难如人意.直到1983年医学界首次提出了“颈源性头痛”的概念,这种头痛的诊治才有了革命性的变革.
现代生活中,低矮家具大行其道.翻开时尚家居杂志,不管现代风还是古典风,一律是矮桌、矮几、矮沙发.可是,矮家具看着虽然清爽养眼,但用着就不那么舒服了.从近几年的门诊统计资料看,到医院就诊的腰颈痛患者中,很多是搬了新居或者新装修后犯病的.究其原因,都是新家具惹的祸.颈椎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与桌椅板凳高度不合理以及日常姿势不适合有很大的关系.保护我们的颈椎,应该从日常生活开始.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工作的时间不断延长,整天埋头奋战,使精神和躯体都承受着超负荷的强度.如果工作之外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颈椎病、失眠等将悄然而至.
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并累及相应部位,引起不同症状的综合征,称为颈椎病.它是一种病因病理极为复杂的常见病.轻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及颈肩部疼痛、麻木等,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
王先生,28岁,某出版社编辑.由于工作的需要,王先生每日要在电脑前工作6~7小时.每天下班后,他的脖子就像用了800年的老轴承--又硬又痛,肩酸背痛,头很沉,好像脖子支撑不起来似的.即使戴了"钛金属颈圈"也无明显效果.医生对王先生作出了"颈椎病"的诊断,给予按摩、理疗等治疗.经过20次的治疗,王先生感觉颈肩部酸痛消失,轻松了许多.在各项治疗中,他感觉中频电疗最舒适.
张小姐是一家外企的白领,从事文案工作的她每天要对着电脑工作8个小时以上.最近,张小姐老觉得早晨起来脖子僵硬,一转头有咔咔的响声,敲一会儿电脑肩膀就酸沉难耐,还时常头晕.头几天张小姐以为是工作太累,疲劳所致,但有一天在打字的时候,右手像过电似的麻了好一阵,这可吓坏了她,赶紧去了医院.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明确地告诉张小姐:"您这是颈椎病,需要接受牵引治疗."
"您听说过在非常舒适愉快中治疗疾病吗?今天我们要推荐给大家的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疗法--应用XXX家用多功能保健按摩器可对下列疾病有立竿见影的缓解效果:颈椎病、肩周炎、头痛、失眠、腰腿痛、高血压、高热、痔疮、便秘、胃痉挛、尿频、痛经……"
来自门诊的3个镜头镜头1:天津63岁的赵女士,患"心绞痛"8年,每逢低头劳作时,常有突发性心前区疼痛,且伴有压榨感和窒息感.经心电图、心负荷试验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无异常,发作却日渐频繁.最后经颈椎X线片发现,颈曲反弓,环枢椎半脱位.拟诊颈心综合征、颈性心绞痛.按颈椎病采用中药内外合治3个疗程,彻底摆脱困扰8年的痛苦.
苑女士: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什么病可以引起头晕?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个系统的病变:①神经系统病变:如脑部炎症、脑肿瘤、脑外伤;小脑病变等;精神异常,如焦虑、抑郁等.②耳部疾病:如突发性耳聋、内耳疾病(人耳部的内耳负责平衡的结构叫前庭,人体的平衡障碍也可引起头晕).③内科疾病:如血压高或低、贫血、感染、中毒、高血脂、高血糖、低血糖、心脏病、肾病等.④颈椎病: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引起的头晕等.⑤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膜增厚,管径变小或形成动脉斑块,脑内血流下降,引起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86例老年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的2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6例稳定性心绞痛,36例自发性心绞痛(均未做冠脉造影),54例2期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6例慢性肺心病,全部患者进行24h连续监测,并准确记录活动日志.结果共检出颈部明显活动期间发生或明显加重的心律失常68例,发生率36.6%,均为阵发性.第2~4及第7颈椎病变以快速性心律失常多见;第5~6颈椎病变以缓慢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 DCG检查结果发现,颈椎病与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较强的重复性,并可指导患者预防其心律失常的发生.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牵引、推拿、电脑中频、颈肩部康复操综合治疗颈椎病1212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经综合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285例,占23.51%;显效608例,占50.16%;好转295例,占24.34%;无效24例,占1.98%.结论 颈椎病应根据病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平时注意体位和劳逸结合是预防颈椎病的关键.
目的 探讨颈肩痛的病理因素.方法 对70例颈肩痛患者一系列严格临床检查后,确定诊断,设计诊疗对策.结果 70例中,42例确诊颈椎病,18例为肩周炎,6例为斜角肌综合征,2例十二指肠溃疡及2例胆囊炎所致颈肩痛.结论 绝大部份颈肩痛是来自颈椎病,其次为肩周炎及斜角肌综合征,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胆囊炎所引起的牵涉痛.
骨质增生是一种患者数多,病程长,难治愈,严重影响人们劳动和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最多发的骨科疾病之一.特别是广大教师、司机和机关职员等伏案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病.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为了解不同年龄中老年人群颈椎骨质增生患病率的规律和差别,选择在自然环境、居住条件、生活水平及膳食习惯都基本相同的两个地区部队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临床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有些中青年患者因为眩晕,而拍颈椎X线未见明显异常,忽略了颈椎病诊断,特别是在非专科门诊就诊时.笔者从2003年6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此病患者106人,治疗前后行双侧椎动脉多普勒检查,现报告如下.
颈腰痛是一种常见病症,多数是因为慢性肌肉损伤、小关节紊乱和椎间盘突出症等,诊疗首先是进行鉴别诊断,排除肿瘤、血管畸形、脊髓病变以及其他内脏疾病,再明确有无手术指征.目前,颈腰痛多数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经过3~6个月后效果不佳或有急性压迫症状,需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表1),临床效果不一,缺乏针对性,对病变程度和疼痛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进行详细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一般认为是一种"试错"原则,治疗效果好,不知道为什么,疗效差也无法解释或随意解释,这种治疗原则的主要缺陷是靶组织不明确,容易造成盲目治疗、过度治疗.我们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参考了国内外资料,尝试建立颈腰椎肌肉、神经、关节、血管等不同组织损伤后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提出分层评价、靶向治疗颈腰痛的理论[1].
1 颈椎病的致病原因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操作电脑等,会造成供应脊髓、椎骨和相关肌肉氧气和养料的血管受到压迫,导致头部的血液、组织液代谢受阻,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也会损伤肌肉、肌腱及腱膜受损.
1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离休干部,患有原发性高血压、颈椎病和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患者于1998年出现血压增高,最高达190/100 mmHg,近几年血压控制较好,偶因情绪激动时出现收缩压轻度增高,无糖尿病史.
颈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主要指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如临床上常见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变引起的椎间盘源性腰痛、退变性颈、腰椎不稳症和退变性颈腰椎狭窄症等.这些疾病的康复治疗,近些年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有氧训练、核心肌群训练、肌松剂的应用和辅助器具(颈托腰围等)的应用等.
很多会计在职场上,银行工作人员,每天工作都是长时间的低头,而且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很难得到及时的休息和锻炼,所以当会计的人最容易患上颈椎病和强直性脊柱炎,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虽然每天在办公室里面呆着,看是很轻松,不干力气活,不去搬水泥,抗麻袋,但是同样会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
有位患颈椎病的中年男士,这位病人曾在当地一家个体诊所就诊过,据病人主诉,他因在家睡觉后导致颈部活动不利,自以为"落枕",自从被那位医生"扳"过后,头就仿佛支撑不住,时时要用手托着,且不能转动.同时,他还觉得两腿发软.接诊医生检查了一下,便嘱他尽快去作颈椎磁共振检查.一个多小时后,病人将做好的颈椎磁共振片拿来给医生看,医生暗暗吃惊:病人颈4、5和颈5、6以及颈6、7三个椎间盘明显突出并压迫颈髓,难怪病人症状如此严重呢!这样的病人是严禁重手法推拿,更不用说"扳颈"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 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眩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椭圆囊变性耳石脱落并沉积于半规管内的淋巴有关[2].患者经常会到神经科、内科等科室去就诊,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梅尼埃病等疾病,浪费金钱且延误了治疗.目前治疗BPPV的方法有很多,我院采用耳石复位法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55例,现报告如下.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疾患,主要病变为颈椎间盘退化引起的椎间隙变窄、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从而导致颈脊神经根或脊髓的部分受压及变性,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刺激症状[1].临床表现多为颈椎僵硬、活动受限、颈椎棘突或关节侧柱压痛、手臂麻木.我们近2 a对43例已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即颈椎牵引、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及按摩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对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46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体位训练、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分,术前2 min~13 min,平均7.68分;术后2周评分平均11.8分,平均改善率48.1%.所有病例均获6个月~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7.6个月,其平均改善率为59.2%.结论:充分全面的术前护理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保证.
颈源性视觉障碍西医多从颈椎疾患影响颈部神经及递质、血管供血、眼内外肌等角度阐述,中医则多从整体观念将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情志等方面与颈部疾患结合探讨.研究颈源性视觉障碍病因病理、病因病机,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9例布洛芬,1粒/次,2次/d.治疗组59例穴位注射+电针+埋针+中药熏药+中药热奄包+身痛逐瘀汤.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康复时间、症状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1%;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9.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评分、康复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目的]观察葛根汤内服外用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塞来昔布胶囊,0.2g/次,1次/d,口服;甲钴胺胶囊,0.5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0例内服葛根汤(天麻10g,白芍30g,甘草10g,葛根30g,赤勺、秦艽、桂枝、羌活、川芎各10g),1剂/d,水煎300mL,3次/d,口服;外用葛根汤(葛根40g,淫羊藿20g,马钱子10g,威灵仙30g,白芷15g,透骨草30g,羌活15g,赤芍20g,防已15g,乳香、穿山甲、生草乌、干姜、杜仲、桃仁、川芎各20g),浸泡3h后文火煎30min,2次/d,药汁擦洗病变部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汤内服外用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