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学】相关文献(4)
  • 明朝为何盛行色情文学

    《青春期健康》 2013年12期

    在中国的历史中,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那个朝代里,有好些本是相对立的东西,却都能平安地裹在一个叫做明朝的大袍子里相安共容.明朝皇帝的龙椅安稳之后,便将宋朝时"格物"出来的新儒学——理学奉为独尊之位.明永乐年间饶州儒士朱季友给"周、程、张、朱之学"提了一点不同意见,算是学术上的商榷,明成祖知道后龙颜大怒,下旨"命有司声罪杖遣,悉焚其著书,曰:'无误后人."朱棣的这一句话便开了明清两朝以程朱理学禁黜异端的先河,从此理学成了唯一的学问,其他都成为异端邪说而受到查禁(《禁书·文字狱》,王彬著,中国工人出版社).而明朝的科举"考试大纲"规定得更是严格,必须从朱熹所编定的"四书"中出题,对其理解和运用也必须遵循程朱的注疏.

    程朱理学 中国 永乐年间 明朝皇帝 考试大纲 朝代 新儒学 文字狱 明成祖 出版社 运用 学术 宋朝 四书 儒士 明清 历史 科举 禁书 工人
  • 漫话做人治学之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2年6期

    当今是日显世界性道德滑坡、急功近利的时代,以金钱为轴心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何以救世?有人提出宏扬东方文化,也就是以孔圣为宗的儒学.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文化应该是儒释道一源三流的中华文明为核心的诸子百家,儒道为主体吸收外来的佛学,直至将其本土化后,形成了一源三流,更多强调的是做人,提到做人就离不开做事.因此,以阐述儒释道关乎“道”之本旨,着眼于求同.也就是三者在心学方面关乎做人做事的共性,进而规范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道”作为孔儒“内圣”学说之本旨,一直是孔周以降诸子争论的焦点.对于道之内涵诸子皆有发挥,然多源于孔而又别于孔.通过剖析儒学论道的思想,结合学科特点,领悟做人治学之道.提出:以孔儒思想为宗,重点学习新儒学的论著;兼读佛老;理解法家之学,取其优质相互融通.以非杂而求其用,用必获益有效的思想作为做人治学之指南.

    仁道 治学 新儒学 熊十力
  •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科学养生》 2016年11期

    姓名 梁漱溟简历 1893年生于北京,为元世祖六子忽哥赤后裔.1911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报纸《民国报》编辑兼记者.1916年被蔡元培聘到北京大学任教,1924年应邀赴山东菏泽任省立第六中学高中部主任,次年,返回北京.1928年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30年被河南村治学院聘为教务长,主编《村治》杂志.1933年聘为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委员,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后任秘书长,1947年退出民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主席等职.其著作很多,主要有《中国文化要义》、《东方学术概观》、《印度哲学概论》等.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国学大师.是现代新儒学早期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198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新中国 北京大学 乡村建设研究 教育委员会 同盟会 中学校长 政协委员 哲学概论 文化 社会活动 山东 民主同盟 孔子研究 国学大师 代表人物 村治 哲学家 元世祖 新儒学 秘书长
  • 宋明新儒学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13年2期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而直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也无不例外的受到了这种影响,特别是自宋以降,中医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高峰,而后几百年间,中医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究其原因,新儒学思潮对中医学的浸透和影响最为明显,成为中医学在封建社会后期发展的文化母体.然而,新儒学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又是双重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探讨新儒学对中医学发展的这种双重影响,帮助我们能够合理的取舍,更好的促进中医的发展.

    新儒学 中医学发展 双重性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