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提供了一种评估劳动者职业接触和健康危险度的方法.生物监测是测定职业接触者生物材料中化学测定物(determinant)的浓度,是物质吸收的指标.生物接触指数(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BEIs)是评估生物监测结果的指导值.ACIH制定了46种化学物质的74个指标.本文对BEIs的相关概念、应用和测定值进行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省毗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人群中发生局部禽流感(H5N1)暴发,1998年我省发现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流感专家推测下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即将到来,其首发地仍很可能在中国.我省毗邻港澳,人口流动频繁,因此在我省开展流感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我省于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设立8个监测点进行流感监测.现将有关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如东县人口113万,从1995年底被选为省结核病疫情监测点以来,按监测方案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1996~1999年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我国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政府部门进行妇幼卫生工作计划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现将2000年我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 分析1987~2005年金华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金华市艾滋病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7~2005年金华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9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AIDS)14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92∶1;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和性接触感染为主,分别占46.80%和39.36%;47.87%的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其中,31.00%为常住人口,以性接触途径感染为主,占79.31%,部分是HIV阳性配偶或性伴侣间感染,占24.13%.1987~2005年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122 180人,检出HIV抗体阳性87例,阳性率为0.07%.结论 金华市艾滋病流行态势由传入期进入播散期,AIDS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并已造成了家庭内传播.预计今后重点人群中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治力度.
人群出生、生育监测是我国卫生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疾病监测点的一项常规监测任务.汕头市金砂、飞厦街道为全国疾病监测点之一,现将该点1990-1999年的出生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了解泉州市吸毒人员流行病分布、HIV感染率和梅毒阳性率.方法采用2次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血清中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采用1次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结果4年来共检测吸毒者1252名,共检出HIV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0.80%,梅毒阳性114例,阳性就绪9.11%.结论全市吸毒人群未发现HIV感染者,但存在传播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做好吸毒人群的干预,提高吸毒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要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吸毒人群管理,增强青少年的自我防范能力
海盐县辖12个乡、镇,2000年末总人口364 930人.结核病控制工作非项目县按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简称项目)要求实施归口管理,1996年被浙江省确定为结核病监测县,2000年又被确定为卫生部项目县于6月份启动,现将1996-2000年结核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为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涟水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预测麻疹流行的规律,以便发现高危人群,为制定麻疹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年6月份对该县随机抽取的健康人群322人,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监测麻疹抗体,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梅毒传染性强,自进入80年代,性传播疾病(STD)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梅毒发病增长速度明显,并逐渐蔓延.为了解我区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我们于1998年3月至1999年9月对全区从事饮服行业人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梅毒监测分析,检出38例梅毒感染者,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998年我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我们于1998年8~9月对未受灾的黑河地区管辖的两个县、两个农场和一个金矿,受灾较重的齐齐哈尔地区管辖四县一区进行宿主动物监测,结合鼠密度、鼠种构成、鼠带毒率和鼠感染率,预测了HFRS的流行趋势,比较了受灾与非受灾地区该病流行与主要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灾区与非灾区疫情的变化情况,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分析2005-2006年浙江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结果,为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禽流感防制策略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5-2006年浙江省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6年浙江省累计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9例,除去误报病例9例,协助外省调查病例3例,本省实际报告病例17例,其中1例被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3:1;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占82-35%;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就诊时符合流感样病例数为14例,占82_35%.结论 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就诊时所伴有的流感样症状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应进一步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的诊断和报告,为早期发现SARS和人禽流感病例提供帮助.
我州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但部分地区还存在麻疹流行趋势.为分析我州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预测麻疹暴发,为制订与调整麻疹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年10月对屏边、元阳两县273名1-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至今,报告例数逐年增加,特别是从我院监测结果表明,我市在性乱人群中出现HIV感染流行,现报告如下.
我市是江苏省伤寒高发地区,为探讨我市伤寒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自1996-2000年作为江苏省伤寒监测点,进行了有关流行特征监测研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新发传染病,人类对其传染来源、流行特征及发病机理还未能充分认识,也没有证据表明任何地区任何人群出现针对SARS的免疫屏障,已经感染发病人群的免疫持久性尚待持续观察;SARS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否存在常见的冬春季节高峰?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SARS重来.因此,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山西省选择了两所医院从2003年12月10日至2004年1月11日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针对发热呼吸道病例和发热肺炎病例的SARS早期预警试点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洪合镇地处杭嘉湖水网地带,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2002年总人口26 980人,市场经济活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来自高疟区的外来人员进入洪合镇,造成疟疾输入病例增多,2003年洪合镇发生间日疟病人14例,为了解洪合镇疟疾流行程度,我们于2003年7月、11月对洪合镇1 891名外来流动人员及215名7-9岁在校儿童进行了IFAT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为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间疫情动态,昌平区从1997年开始,连续5年进行监测,现将1997-2001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990~1999年,全区累计报告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为菌痢)6 611例,虽无死亡病例,但其发病率一直居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为了探讨菌痢在我区的流行规律,以便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0~1999年所分离的656株志贺菌属的分布及药敏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舟山市是浙江省最早在1987年开展艾滋病监测市之一,1996年底共监测44373人,未检出HIV阳性感染者,1997年后监测范围逐年扩大,人数逐年增多,到2001年已累计监测74507人,共检出12例HIV阳性感染者,其中1例(2-3月份发病,11月7日死亡),基本摸清了我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河北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高,1995年以来已连续数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卫生部规定的合格实验室的各项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的病原学监测,并为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北省1991-2001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995年始,我国建立了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广州作为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沿海开放城市,一直有3个点(广州市性病防治中心、广州市槎头妇教所及罗岗戒毒所)被选为国家级哨点,按全国统一方案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其相关行为监测.
目的评价1995~2004年通渭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发病特征及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升监测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监测工作要求.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结果1995~2004年累计监测AFP病例26例,年发病率最低0.9/10万,最高达7.2/10万,平均发病率2.4/10万;发病率存在男性以小年龄为主,4岁以下占78.7%,而女性4岁以下仅占34.8%;格林-巴利综合征占AFP病例的69.2%,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病例调查、采便、合格粪便送检及病后60 d随访等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病例及周围人群免疫史(平均服苗)达到了5次以上.病例报告及时率只有61.0%,乡镇以下卫生单位报告病例仅占15.4%.结论AFP病例存在年度高发现象;格林-巴利综合征是AFP病例的主要病种;全县近10年来的AFP监测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成效显著,但乡镇以下卫生单位的报告工作仍有待加强.调动乡村两级临床医生报告AFP病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升监测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
目的 通过分析山东省2005-2006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控制山东省流感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分析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及血清学监测情况.结果 2005-2006年度山东省4所监测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人就诊百分比10~12月呈递增趋势,1~3月呈递减趋势,但未出现明显的流行高峰.2月底至3月底共发生流感样病例爆发15起.本年度共分离到67株流感病毒,流行优势株为甲1亚型流感病毒.正常人群血清对A/PANAMA,2007/99(H3N2)毒株、B/HONGKONG/330/01-LIKE毒株的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对A/NEW CALEDONIA/20/99(H1N1)毒株抗体阳性率最低(65%).结论 流感样病例数与病原学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可以用来反映流感活动的强弱,监测网络的敏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灵川县是伤寒副伤寒的重灾区,1993年首次发生伤寒暴发流行,发病率从1992年的4.46/10万上升到80.31/10万,1996年起全县大面积在人群中推广使用伤寒Vi疫苗,人群免疫水平开始上升.1997、1998年发病率分别下降至35.18/10万、34.72/10万.从1999年起菌型发生了改变,主要以甲型副伤寒流行为主,发病率猛升到119.28/10万,2000年继续上升至139.72/10万,为历年发病率最高记录.为了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暴发流行,降低其发病率,从2000年9月起我县被广西列为伤寒副伤寒高发县和8个重点监测县之一,10月份监测工作正式启动.至2002年止,监测工作成效显著,2001年、2002年发病率分别降至81.27/10万、66.44/10万.现将三年来的伤寒副伤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为了解我县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以防止由母婴垂直传播造成新一代婴幼儿感染,从而为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于2001年初开展对我县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进一步加速麻疹疫情的控制,全面了解现阶段人群免疫状况,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2年我市泗水、梁山两个县的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了麻疹兔疫抗体水平、初免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的检测.
腹泻病是一组以感染性腹泻为主,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系统地开展腹泻病监测,进行动态观察,研究本病在社区居民中的分布,是控制和降低腹泻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设日晖社区服务中心肠道门诊为腹泻监测点,开展社区居民在日晖社区内腹泻流行病学监测研究,现将1991-2000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登革热传播快,发病率高,有明显季节性,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近年来,东南亚和我国海南、广东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1999年以来福州市近郊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由于目前登革热尚无有效治疗和特异的预防药物,因此,主动开展疫情,蚊媒监测是控制登革热发生及流行的重要手段.在2000年我们选择了1999年发病较多的地区及未发现病例地区共5个点进行监测,现将2000年福州地区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常规免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是控制和消除相应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是评价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对于了解华北油田常规免疫接种状况,及时发现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及评价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