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一些省区相继出现了手足口病疫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
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今年的疫情比以往严重?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我们请北京地坛医院的蔡皓东主任医师为您图解有关登革热的流行情况及防治知识.近两年来,我国的登革热病例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浙江、福建、江苏、广西、海南等省,有些地区(如广东省)的疫情从输入性流行逐渐转变为地方性流行.截至发稿,今年广东省登革热的病例总数已超过3万例,为近20年来最高.
相传唐高宗永徽年间(即公元650年),怀川地带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药王孙思邈闻讯,迅速赶到这里查看疫情,并用这里的四大怀药配制屠苏酒,很快便遏止了瘟病的流行.
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癌情在数日内向国内迅速蔓延,仅墨西哥截止4月27日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死亡人数达149人,全国已有2000人因感染该病毒而入院治疗.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墨西哥政府决定全国所有学校停课至5月6日.鉴于美国、欧洲和韩国相继发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世卫组织果断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3级提高到5级.各国政府几乎同时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应急方案和对策,以便将损失减到最低.
为什么说这次疫情呈“爆炸性传播”?为什么说寨卡病毒不再是登革热“温和的表兄弟”?目前我国也确诊了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会不会引起寨卡病毒在我国流行呢?什么是寨卡病毒?
目的 了解唐山市2005-2015年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完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5年唐山市新报告H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人群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和首次CD4细胞计数.结果 唐山市2005-2015年新增HIV感染者737例.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本地病例占72.3%,其中男性占89.6%,年龄以<30岁组最多(占49.1%),且呈年轻化趋势(P< 0.01);经性传播的病例占92.0%,其中同性性传播占57.9%;医疗机构检出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构成比分别为46.8%和30.3%.首次CD4细胞计数低水平组(<200个/μL)中医疗机构检出病例所占比例最高,而首次CD4细胞计数高水平组(>500个/μL)中检测咨询检出病例所占比例最高(x2=41.155,P<0.01).结论 唐山市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应将15 ~ 29岁青年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作为宣传、干预的重点人群,在继续开展VCT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主动咨询检测(PITC)工作,早期发现更多HIV感染者,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
目的 分析温泉镇2011-2013年度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为更好地控制手足口病和制定相应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有关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管辖地区32.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876人,流动人口2.1万人左右.辖区有7个自然村,10个居委会;横管单位1个,大学1所,中学2所,小学5所,托幼园所8个;小学生1798人,中学生1309人,大学生558人;本地学龄前儿童938人,外地学龄前儿童1031人.全镇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份网络直报手足口病339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多发于每年的5-7月份.5岁以下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5.0%,3岁以下占报告病例的77.3%.结论 温泉镇2011年至2013年来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2013年温泉镇规划乡镇拆迁,流动人口减少,手足口病有所下降.儿童普遍易感,发病年龄段主要是1-5岁,3岁以下为高风险组,轻症病例多,传播途径多,应加大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加强传染源的监控对阻断该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目的 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2011-2016年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1-2016年成都市龙泉驿区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时间和空间扫描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成都市龙泉驿区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 3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15/10万(1 394/3 752 373),各年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x2=216.73,P<0.01);发病年龄以15~54岁最多,占71.67%(999/1 394);男性发病率为48.04/10万(898/1 869 324),女性发病率为26.34/10万(496/1 883 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20,P<0.01),男女性别比为1.81∶1;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占36.73%(512/1 394),不同职业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5,P=0.013);病例分类以慢性乙肝为主,占81.99%(1 143/1 394).结论 2011-2016年成都市龙泉驿区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对农民和中青年人群乙肝的防控.
从2003年12月开始,在亚洲广袤地区家禽中发生禽流感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对家禽是一场毁灭性的灾害.个别国家还发生了从禽到人传播的疫情,使人发病并死亡.迄今为止,尚无迹象表明,禽流感病毒能在人际间传播.加强人类流感和禽流感的防治是当前畜牧兽医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要任务.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本病呈全球分布,随着人们对戊肝认识的不断深入,戊肝的危害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戊肝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戊肝的流行动态,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现将辽宁省1997年以来的戊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目的 对2006年1~8月份丹东市丙型肝炎(丙肝)疫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有关传播信息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2006年1~8月份传染病疫情简报及网络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1~8月份共报告丙肝病例203例,发病率为8.40/10万,与2005年同期相比发病数上升了42.96%.病例主要集中在东港市.丙肝发病季节性不明显.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6:1.农民为主要发病群体,占发病总数的26.60%.结论 今后应加强丙肝疫情报告管理和对县级临床医生培训力度;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加快丙肝疫苗的研制与使用.
为掌握我县传染病发生与流行规律,制定防治方案,指导今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现对1999年传染病疫情概况报告如下.
周宁县是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病区之一,亦是我县重点防治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进一步掌握HFRS的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84-2002年19年间HFRS疫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我县麻风病发病疫情较重,1987-2002年共诊断,化疗管理病例158例.
目的了解东营市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今后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年东营市传染病疫情.结果2004年东营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81.99/10万,比2003年上升29.60%.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74.27/10万,痢疾52.52/10万,肺结核38.03/10万,淋病8.05/10万,流行性出血热4.81/10万.结论传染病疫情总体趋势平稳,局部存在暴发,应加强疫情监测,突出重点传染病防治,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病情较轻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常常在儿童中引起暴发流行,我市无确切的疫情记载.2001年我市多所小学出现流行,我们对所辖区2所小学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中原区传染病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郑州市中原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郑州市中原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5175例,发病率为834.73/10万,无甲类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结论 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和肺结核的监控力度.
1999年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流动人口数已近200万,流动人口的法定管理传染病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已超过了本地人口.东莞市自1992年开始有流动人口的疫情统计资料,为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为制订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将1992-1999年东莞市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发病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为预测布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血清学结果和病例判定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15988-1995)".结果 2005年9月宝安区共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092人,其中血清学监测476人,监测率22.75%,虎红平板试验阳性者5人,试管凝集试验在1:50~1:400之间,出现50%~100%凝集,均为公明玉律奶牛场工人,阳性率1.05%(5/476),患病率0.42%(2/476).结论宝安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危胁仍然存在,并且有扩散蔓延的趋势;今后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随着麻苗广泛使用,全省麻疹的发病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从近10年疫情来看,贵州省麻疹发病时起时伏,不时有局部暴发,发病率居全国前列,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为了给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现将贵州省近10(1990~1999)年来麻疹发病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叶城县是常发生伤寒流行的地区之一,20年来已发生过多起伤寒暴发流行,给当地群众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3月24日至6月1日,发生了一起伤寒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为228例,发病率达63.3/10万,经调查和积极实施预防措施,使疫情得以控制.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2003年6月17日下午19时接玉溪市石油公司油库报告,近几天来,该油库职工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接到疫情后,市局领导及中心领导十分重视,即时派出专业人员前往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我市性病专报,2000年全市发生性病5种(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及HIV阳性1例,共1960例.发病率为81.34/10万.与1999年相比,发病数减少11.91%,发病率下降12.06%.现将有关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1.2000年疫情概况:据全省11市地、119县(区)上报的疫情校正数据统计,2000年全省共报告乙类传染病37 336例,死亡28例.总报告发病率117.60/10万,比1999年下降12.32%.总报告死亡率0.09/10万,比1999年下降13.79%.在乙类法定传染病中,除脊髓灰质炎、白喉、钩体病、登革热4种病外,其它均有病例报告.
目的 了解南宁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南宁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57.93/10万,与2004年相比上升5.96%.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与2004年相比分别上升了3.07%和22.90%;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比2004年上升了60.49%,狂犬病与2004年相比上升了195.48%;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与2004年相比虽下降了6.55%,但艾滋病的发病率仍在升高,与2004年相比上升了174.53%.结论 继续开展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南宁市重点人群、哨点医院的性病监测.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快,因此应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监督,规范狂犬病疫苗管理,做好狂犬病疫情监测和分析工作.
目的 分析浙江省湖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情动态,预测甲肝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5-2006年甲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6年间,湖州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5.40/10万~59.46/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7.60/10万,于1996年出现流行高峰,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从1996的54.22%下降到2006年的4.89%;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并呈现主要感染年龄组逐渐由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转移的现象;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为主.结论 湖州市甲肝防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发生暴发疫情的潜在危险,应继续实行以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
乙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省流行面广,疫情遍布全省11个地市.近6年来其病死率一直居我省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前5位,严重危胁着我省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探索其流行规律,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现将全省1995-2000年乙脑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继消灭天花之后人类即将消灭的第二个传染病,而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是我们监视脊灰疫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我国取得消灭脊灰巨大成就的今天,我国周边国家仍有脊灰疫情的存在,我们仍需对输入性病例保持高度的警惕.特别是2003年SARS疫情的教训和经验,使我们仍需要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评价,使AFP监测系统保持高度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实施肺结核病人的报告与登记,是结核病监测的基本手段.上海自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登记报告制度(包括新发病例及防治措施、效果等),并逐步得到完善,可以作为反映我区疫情以及动态的资料.
黑龙江省有广大的森林地带,森林脑炎病例报告较多,被列为黑龙江省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之一.现将黑龙江省森林脑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