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人人网开设的公共主页上,悄然出现了一个会"卖萌"的小黄鸡,小东东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在"现身"后的十多天内拥有了220万粉丝,并以每小时增加1万人的神奇速度迅速聚集人气,爆红网络.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如此"奇迹"?
在她最畅销的一本书<即将到来的瘟疫>中,新闻工作者劳丽·加勒特运用她的报道技巧和讲故事的手法,来唤醒民众对艾滋病、肺结核以及埃博拉等传染病的威胁.
这些年来,私家车的普及程度已经足以将自驾返乡为主流的春运出行方式之一.几个亲戚朋友一辆车,热闹不说,还能分摊成本.不过,与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相比,自驾车出行的不确定因素却多得多,且不易控制.为了安全而顺利地回家,必须做足准备:
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大到公共卫生系统的加强和信息公开化,小到每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人们突然明白,不认真洗手,随地吐痰,吃饭不分彼此,可能会招来灭顶之灾.这次非典流行的"群居性"特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问,现在科技进步了、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还是这么多?殊不知,有的时候,得病恰恰是由于缺乏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导致的.2013年,WHO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健康素养?什么才是科学的健康观?本期我们就特别邀请了卫生领域专家、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为大家谈谈提高健康素养、培育正确健康观的重要性.
心理救援:比以往历次都要早大众健康:王主任您好,请问您从事心理救援方面的工作多长时间了?王健:正式从事心理救援工作,应该要从2003年的“非典”算起.“非典”是一起非常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无论是对国家、对我们的卫生事业、精神科专业、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也正是从非典事件之后,国家卫生部门开始对传染病、对应急事件高度重视,应急办也是从那之后才有的.同时,“非典”也使我第一次真正从精神科走出去.
人轮状病毒(HRV)是引起全世界婴幼儿严重胃肠炎和脱水的最主要病因,几乎所有儿童在出生后3~5年都感染过HRV.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HRV感染情况相似,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不能够减少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另外,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自然感染HRV后,可降低随后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因此,疫苗对于预防HRV感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对轮状病毒疫苗发展及现状作一综述.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本病呈全球分布,随着人们对戊肝认识的不断深入,戊肝的危害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戊肝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戊肝的流行动态,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现将辽宁省1997年以来的戊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人口的老龄化目前已成为世界注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但为人类寿命的延长提供了依据,也向社会政策、卫生保健服务发起了挑战.为了做好此方面的工作,为决策者制订和调整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社区保健、福利、保险等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昌平区人口老龄化做了简要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再度流行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性病的社会敏感性,致使绝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用的是假名字、假单位、假住址,且不愿提供性伙伴的真实情况,这样给患者的治疗及传染源的追踪造成了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北京铁路局1999年度性病流行状况分析,探讨了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治对策来控制性病的蔓延.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再度流行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现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性病的社会敏感性,致使绝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用的是假名、假单位、假住址,亦不愿提供性伴的真实情况,这样给治疗的患者及传染源的追踪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治对策以控制性病的蔓延提供一定帮助,现将我区2000年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前言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气候变暖、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都将加剧.任何灾害的发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而且"大灾之后常会伴有大疫",因此卫生部门的卫生应急任务将日益繁重.
目前意外死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我区1987-2000年的意外死亡变化趋势,分析意外死亡对期望寿命和工作的损失,以提供制订意外伤害的控制策略的科学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伤害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探讨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为开展伤害预防和研究提供线索和信息,现将2002-2003年武义县卫生监测区居民伤害死亡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我国伤害的发生率、死亡潜在寿命损失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均较高,而伤害导致的后遗伤残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同时伤害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受到专家、学者关注,而老年是伤害的高危人群,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
艾滋病的广泛流行是全球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艾滋病是非洲的首位死因和世界范围的第4位死因.艾滋病影响了全球许多国家,使非洲期望寿命减少了10年,婴儿死亡率翻了一倍.对国内生产总值有实质性贡献的年轻人受艾滋病影响最大.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艾滋病死亡会导致收入减少、儿童教育停止、儿童劳动增加和家庭与社会保障系统崩溃.为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我们分析了全球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防制策略.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主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甲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有少数病人发展为重症肝炎,病死率高.
梅毒(syphilis,lues)是性传播疾病中的最常见病.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广泛流行,虽然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从我们近几年的检测中发现梅毒的发病率在我市有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对我市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人群12 800人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我市1998-2001年的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尤其是广大农村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我市农村儿童因营养状况而影响发育情况,我院于2002年4-5月份对章丘市农村4073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调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日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我市城乡普通人群慢性病患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1年8-10月进行了相关内容的问卷式入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50356人进行全国性规模的高血压调查,得出临界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目前在中国已有一亿的高血压患者,它意味着每四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人.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患病率在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10年来结核病急剧上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和成人早期,属于易感人群,加上高校人群密集、流动大,易引起结核病流行.
近10余年,湘潭市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我市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将湘潭市1990-2001年性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近年来,已在我国绝迹多年而又死灰复燃的性传播疾病(STD),其发病上升趋势之猛、危害范围之广,已成为应当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对2000-2001年我市STD疫情报告分析,以掌握我市STD的发生、构成及变化情况,为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参考.
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区上个世纪50-60年代伤寒发病在急性传染病中居第5位,70年代起逐渐下降,略有起伏,90年代每年发病率保持在5/10万以下.近年来疫情大幅度下降,达到更低水平.为了解城区居民伤寒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伤寒疫情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本区1970-2001年伤寒流行状况分析如下.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估计,全球表面抗原携带者至少有3.5亿人,乙型肝炎流行面广,传染性强,病程迁延,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县1992年开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对所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给予免费检查和治疗.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再度流行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性病的社会敏感性,致使绝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用的是假名字、假单位、假住址,且不愿提供性伙伴的真实情况,这样给患者的治疗及传染源的追踪造成了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太原铁路分局1999年度性病流行状况分析,探讨了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治对策来控制性病的蔓延.
1991年WHO和他的成员国承诺:2000年要把消灭麻风病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去抓.把消除定义为:每10000人有<1人流行.1999年初,在1985年被认为是高地方流行病的122个国家中,有98个国家已经达到了国家一级的消除标准.在过去的15年中,麻风病流行减少了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