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救援:比以往历次都要早大众健康:王主任您好,请问您从事心理救援方面的工作多长时间了?王健:正式从事心理救援工作,应该要从2003年的“非典”算起.“非典”是一起非常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无论是对国家、对我们的卫生事业、精神科专业、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也正是从非典事件之后,国家卫生部门开始对传染病、对应急事件高度重视,应急办也是从那之后才有的.同时,“非典”也使我第一次真正从精神科走出去.
最近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猖狂蔓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正在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次非典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欠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痛定思痛,非典事件留给医疗卫生部门的思考是严峻的:
最近,北京的一些研究所和调查公司分别就非典问题对北京市民进行了调查访问.其中,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北京青年报>合作,采用随机抽样技术,通过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访问了396户居民家庭(以下简称人大调查);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数字观察>栏目组委托,在北京地区随机电话访问调查了305个样本(以下简称央视调查);零点调查公司对321名14岁以上的北京市民进行了电话访问(以下简称零点调查).综合三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北京市民对非典事件的认识更加理性,对控制非典疫情更为乐观,对政府的政策措施更多信任.
最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我国猖狂蔓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正在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次非典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欠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非典型性肺炎对于国家和民众而言,无疑是一次深重的灾难,然而,对于企业而言,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商机,关键在于企业对商机二字如何理解.在这次非典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企业行为,看到了一些投机商人的丑陋面目,也看到了一些名牌企业的高尚情操.
1 非典事件应急条例防治非典,不仅要依靠科学和精神,而且要依靠法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的法治形象.
预防医学的概念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到我国以来,众多的学者将其和公共卫生完全视同一体.但从去年的非典事件过后,不少学者对两者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深思和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则认为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的仍坚持认为两者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