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塑料瓶影响生育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员,对77名学生进行过一次专项研究.参与研究的学生先连续一周用不锈钢器皿饮用饮料,以减少接触"双酚A"(BPA),紧接着的一周,用以双酚A为原料的PC(聚碳酸酯)塑料瓶盛饮料饮用.结果发现,他们尿液内的双酚A含量飙升67%.
请看下面这条新闻——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的前两年,在国内心血管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的倡导下,一批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心脏病患者生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落户首都国际机场,从此AED正式进入国人的视线.如今,8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来到首都机场时,却发现大部分的AED都已经被锁在了柜子中,仅有少数可以即刻取出使用.咨询机场工作人员得知,8年来,几乎没有人使用过这些设备,而了解这些设备的用处、使用方法的人也寥寥无几.
"中国人群死亡地图",听起来很可怕的名宇,但它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知道,SARS过后,对公共卫生的关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连经济学家、国情问题专家等都参与进来.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在8月7日和8日两天召开了关于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的紧急会议,宣布本次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暴发是“极不寻常的事件”,已经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状况,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积极协调,才能阻止埃博拉病毒的进一步蔓延.那么,埃博拉病毒会走出非洲,引起全球暴发吗?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我们应该作哪些准备呢?埃博拉病毒,我们了解多少?
1999年5月,第5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A52.10号决议,批准在两个地方暂时保留天花病毒,不迟于2002年,以满足进一步的国际研究.决议请求WHO总干事成立一个新的专家组,确定应执行什么研究,以便对现存天花病毒消毁的时间达成全球一致.WHO天花病毒研究咨询委员会由世界各地的16人组成,并聘请来自公共卫生、基础应用研究和管理机构的10名专家作顾问.该委员会已开会3次,前2次会议的报告已提供给世界卫生大会,本文是第三次会议的报告.
尼帕病毒(Nipah virus)是1999年新发现的一种动物传染病病毒,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已在人和动物中引起感染发病,病毒以马来西亚首次发现的地方命名.尼帕病毒与1994年认识的新的动物传染病病毒亨爪病毒(Hendra virus)密切相关,后者以澳大利亚首次发现该病的一个城镇命名.尼帕和亨爪病毒均属副粘液病毒,尽管这组病毒仅引起局部爆发,但它们感染宿主范围广,人类感染后死亡率较高,因而这种病毒感染已成为公共卫生的焦点.
本文介绍了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过程,包括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评估、游客期望数量的估计以及公共卫生风险等级的评估,这些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过程和方法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共卫生服务的筹备可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本文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面临的卫生挑战、奥运相关卫生机构设置及工作开展、公共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船舶卫生、医疗服务、紧急灾害控制、急救服务等几个方面对悉尼奥运会的公共卫生情况以及公共卫生成功经验进行介绍,为2008年北京奥运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2005年7月8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前主任Jeffrey Koplan在中国CDC就美国及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发表了演讲.现将其演讲的主要内容及听众的提问与讨论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2003年冬春季SARS的突发,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恐慌.一方面SARS是新发传染病,人类对其传播规律及其防控知识还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和应急反应体系的薄弱环节.本文对2003年东城区首起SARS疫情的传播链进行分析,揭示其传播规律,为今后SARS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HIV/AIDS预防和支持的一系列综合措施中,倡导自愿匿名检测,不仅对个人有益包括获得良好的建议和更早些对HIV相关疾病的防治及护理从而改善健康状况、获得情感方面的支持、更妥善地处理HIV带来的焦虑、采取或保持更安全的行为方式等服务,还可提供哨点监测及现患调查所涉及不到的人群中HIV传播的信息,而至关重要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目的 研究浙江省台州市台风灾害特征,为制定抗台防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04-2006年影响浙江省台州市台风资料,分析了台风灾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结果 影响台州的台风灾害主要表现为风力强,雨量大,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时间在7~10月,主要在7~8月,其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台风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强风造成房屋倒塌,有时遇到"三碰头"导致严重风暴潮灾害;间接影响主要是在台州地区产生强降水,进而引发洪涝灾害,诱发各种传染病流行及卫生服务受限.结论 台风造成的灾害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急需加强公共卫生应对.
性病在我国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了解掌握我国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3年全国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目的 分析浙江省台州市2004 -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科学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台州市86起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年间台州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6起,占68.8%,报告发病数3373例,死亡3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分别占80.23%(69起)和8.14%(7起);事件分布在农村幼托、小学、中学55起(63.95%).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高发以小学和农村学校为主.亟需加强教育和卫生部门的协作,落实学校传染病等事件防控的各项措施.
2003年3月1日(日内瓦)171个世界卫生组织(WH0)成员国一致同意将一项前所未有的控制烟草供应和消费的公共卫生公约交由世界卫生大会表决,这就是WHO的烟草控制框架协议(FCTC),协议文本包括税收、吸烟的预防与治疗、非法贸易、广告、促销、出资和产量调节等内容.
作者有幸访问了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它是美国卫生部公共卫生司(Public Health Service)直接管辖的一个兼有管理又有业务的机构.形象化一些,它是美国联邦政府邻导的一个中央防病机构.它有些类似现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及卫生防疫机构.中国的卫生防疫经费除地方负担外,一部分由卫生部直接分配.而CDC是一个国家权力机构,可以据全国需要给各州分配经费,向各州派遣人员与当地机构共同工作.
公共卫生的影响: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它是毒力高的侵袭性肠道致病菌,只有人类被感染.伤寒菌的获得是通过食入该菌携带者分泌物污染的食物和水.世界卫生组织最保守的估计,每年伤寒的发病率是0.3%,约1600万例,死亡60万例.
本报告总结了以往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署关于卫生保健工作者职业接触可能含有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血液和其它体液后的管理建议.
2003年12月23日,美国农业部(USDA)对华盛顿州的一头不能行走的奶牛作出了牛海绵状脑病(BSE)的初步诊断.12月25日,诊断经英格兰的BSE国际参考实验室确诊.本报告概述了对这病例的初步调查结果和USDA为保护人类食物供应而采取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BSE在美国的发生强调了医师们知晓变异型克雅病(vCJD)临床特性和对所有CJD疑似和近似病例死者的大脑安排尸检以评估其神经病理学的必要性.
概述Nipah病毒是1999年"新发现"的一种动物传染病病毒.它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引起人类和动物患病,其名称来源于第一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时的地名.Nipah病毒与另一种被称为Hendra的新近认识的动物传染病病毒(1994年)密切相关,Hendra病毒也是根据其第一次出现的地方-澳大利亚一小镇而命名的,二者同属副粘液病毒科.虽然它们只引起了为数不多的局部疾病暴发,但是由于能够感染众多宿主并在人群中引发高死亡率,它们成为了公共卫生的一个关注点.
WHO支持美国儿研所和美国公共卫生署1999年6月7日作出的有关未来逐步废除硫柳汞的声明,硫柳汞是一种含微量汞的化合物,在某种疫苗制造过程中做为疫苗的防腐剂使用.然而,该机构强调继续使用含硫柳汞的儿童疫苗的重要性.
嵊泗县1996年开始对食品及公共卫生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自1997年检出首例梅毒隐性感染者以来,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性传播疾病(STD)已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由于性病的隐匿性以及多数地区尚缺乏先进的检验条件和检测手段,使许多实际存在的性病未能被人们所发现,从而影响了防治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西非正在暴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埃博拉疫情,目前病例数已经达到6574例.西非5个国家(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受到侵袭,利比里亚病例数最多(3458例).埃博拉出血热严重影响了利比里亚的公共卫生和卫生保健基础设施,限制了公民的自由,破坏了国际旅行.为了加强应对埃博拉疫情,利比里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开始组建国家特别工作组和技术专家委员会监督管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2014年7月第3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调遣了流行病学专家工作组、数据资料管理专家、紧急情况处置专家和卫生信息传递专家帮助利比里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开展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疫情应对反应.
2005年5月23日,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新的国际卫生条例(IHR2005),一项新的国际条约产生了.其产生为由WHO牵头持续十年的修订老条例(IHR1969)工作划上句号,修订后的国际卫生条例将能更有效地应对全球疾病威胁.
霍乱一直是全球发展中围家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2007年,全球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霍乱病例总数177 963例,其中死亡4031例,病死率(CFR)为2.3%.与2006年官方报告数相比,病例数减少了25%.但比2002-2005年报告的平均病例数增加了46%.2007年报告给WH0的病例数中不包括以往一些称为急性水性腹泻(AWD)病例.
登革热是一种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的由蚊虫传播的传染病.最近,登革热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主要的国际性公共卫生关注问题.1 全球登革热疾病负担近10年来,全球登革热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全球40%的人口(约25亿人)生活在感染登革热的危险环境中.WHO新近估计全球登革热每年感染者达5000万至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