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选的“真”才能吃的好.下面主要给大家列举几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材,而且也是这几年爱出问题的食物,越是经常吃的食物我们越是要细心鉴别.补血能手“猪血”猪血是一直以来都在推荐大家吃的食品,补血补铁,而且吸收率特别高,也可算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食材.但是现在的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化学性“假猪血”,这种猪血其实一滴血液都没有,而是用一种胶类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凝固而成,然后还会添加一些色素勾兑而成.有的地下黑心作坊还会把猪血、牛血、血粉、淀粉掺在一起加工,称之为“混合型”猪血.有的甚至为了防止变质,他们还加入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防腐剂“甲醛”,更加危害我们的健康.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究竟该怎样来鉴别,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呢?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国产牛奶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后事故频发,导致不少消费者在心理上对进口奶制品更加信赖,更青睐购买进口牛奶,认为进口牛奶比国产牛奶更安全营养.进口牛奶真的比国产牛奶好吗?进口牛奶真的更安全、营养吗?其实,外来的和尚未必好念经.根据2月2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进口牛奶保质期长达1年,“特供”中国市场这一现象,让不少以前不把进口牛奶保质期放在心上的消费者对进口牛奶的饮用性产生了怀疑,这么长的保质期难道是加了防腐剂?进口牛奶还能喝吗?种种担忧和疑惑,让我们来一一分解.
年轻时尚的刘丽,平时喜欢随身携带一包湿纸巾用来擦汗、擦手,既不易留下纸屑,又可杀菌、去污.然而,近段时间,她却发现脸上莫名地红肿、发痒.她到医院就诊后才知道,原来是用湿纸巾用出了皮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随身携带湿纸巾,在饭前或出入公共场所后,随时拿出来擦一擦以代替洗手,认为这样做既省事又卫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可以消毒灭菌.但是,湿纸巾中含有多种添加剂,并且并非"万能",最好的消毒方法还是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洗.看懂湿纸巾成分表由于湿纸巾含有多种添加剂,接触过多的防腐剂、酒精等化学成分,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等皮肤过敏问题.而且,一般人用了湿纸巾后就不会再洗手,化学成分会残留在手上.要选择合适的湿纸巾,首先要学会看懂湿纸巾的成分表.
目的 对市售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种类、频率等进行调查,分析市售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同时展望未来防腐剂的发展趋势.方法 从收集到的668份2015年市售化妆品成分表中,统计整理出防腐剂成分,利用Excel软件的筛选功能以及SUM函数,统计分析出防腐剂在化妆品中使用种类和频率.结果 本次调查的668份市售化妆品共使用防腐剂17项,其中391份国产化妆品中使用15项防腐剂,277份进口化妆品中使用16项防腐剂;进口和国产化妆品在甲基异塞唑啉酮(MIT)、苯甲醇等防腐剂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别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不尽相同.结论 在668份化妆品中2种及以上防腐剂使用频率较高;使用频率居前2位的防腐剂为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使用频率45.51%)、苯氧乙醇(使用频率36.38%).
目的 了解化妆品中防腐剂4 -羟基苯甲酸酯类的使用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2009-2010年710份化妆品中4 -羟基苯甲酸酯类的使用情况.结果 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和羟苯乙酯等4 -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使用率分别为66.0%、39.1%、17.4%、15.0%;其最高使用浓度分别为0.4%、0.4%、0.35%、0.25%;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羟苯乙酯和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的复合使用率及羟苯甲酯单独使用率分别为29.3%、21.2%、7.8%、5.9%.结论 2009-2010年化妆品中,羟苯甲酯的使用率和最高使用浓度分别为66.0%和0.4%,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复合使用率最高,为29.3%
目的 了解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以确保消费者使用卫生安全的化妆品.方法 对702件各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使用种类、使用频率等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在702件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26种(类),经常出现的13种,其中4 -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酯类及苯氧乙醇的使用频率在37%以上.不同类别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不同.结论 防腐剂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应加强化妆品用防腐剂的监督管理,尽快制定化妆品中常见防腐剂及危害较大防腐剂的标准检验方法.
目的 了解进口化妆品中甲醛和甲醛释放剂的添加现状.方法 对2013-2016年我国境内的480份进口化妆品的基本情况、甲醛和甲醛释放剂的使用种类和频率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480份化妆品中未发现添加甲醛及多聚甲醛的化妆品,添加的甲醛释放剂主要包括溴硝丙醇、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DMDM乙内酰脲、咪唑烷基脲和羟甲基甘氨酸钠等5种物质,使用频率达9.4%.结论 甲醛和甲醛释放剂是化妆品中的一类防腐剂,在实际应用中应引起关注.
WHO支持美国儿研所和美国公共卫生署1999年6月7日作出的有关未来逐步废除硫柳汞的声明,硫柳汞是一种含微量汞的化合物,在某种疫苗制造过程中做为疫苗的防腐剂使用.然而,该机构强调继续使用含硫柳汞的儿童疫苗的重要性.
本文从溶菌酶的来源以及目前溶菌酶作为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科学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测定牛奶中脱氢乙酸含量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方法 以内径50 μm、总长度为30.2 cm(有效长度:20 cm)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以15 mmol/L硼砂+60 mmol/L H3BO3+ 10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离缓冲溶液;分离电压:13 kV;进样压力及时间:0.5 psi、4 s;操作温度25℃;检测波长:228 nm.结果 脱氢乙酸质量浓度在1.5~200 mg/L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mg/L(S/N=3)和1.5 mg/L (S/N=10).平均回收率在95.2%~98.6%之间,相应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6%~3.4%之间.结论 该法准确度高、前处理简单、试剂消耗少,非常适合于牛奶中脱氢乙酸的常规检测.
1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品种,食品要长久保存需要防腐剂,而人们对防腐剂的使用又存在担心,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针对以上在防腐剂使用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消费者的认识误区,我们对市场上各类食品中使用防腐剂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普通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
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虽然近几年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食品的质量问题,经常会出现食品质量不达标、乱用防腐剂等现象.因此,为了能够充分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有必要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本文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防腐剂常广泛应用在食品和医药等产品,以抑制或减缓细菌、霉菌生长.人工甜味剂具有无热量特性,可取代产品中的糖类来增提甜味口感.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常发现有非法或过量添加防腐剂与人工甜味剂,对消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发展准确的检验方法,以快速分析食品中的防腐剂与人工甜味剂的添加种类和含量.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与日俱增,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本文将通过探讨防腐剂的使用现状与防腐剂检测的方法来为今后研发更为先进的防腐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饮料及饮料添加剂的发展脉络与饮料质量安全最为相关的添加剂有稳定剂.甜味剂、着色剂、护色剂、防腐剂.稳定剂具有悬浮、增稠等作用,可以使饮料中的各种成分成为一体,并赋予饮料良好口感;甜味剂可以赋予饮料相应的甜味;着色剂可增加对饮料的嗜好并刺激食欲;护色剂是增强饮料色泽的非色素物质;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延长饮料的保质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卤菜作为一种味美快捷的熟食,正逐渐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常见菜.但随着一些卤菜质量问题的曝光,近年来卤菜的安全性也逐渐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亚硝酸盐常作为发色剂和防腐剂添加到卤菜中,尤其是一些卤肉制品,以此提高产品的卖相和延长保质期等.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尤其是调味品中的添加剂问题,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就餐,调味品的使用都是无可避免的。酱油属于饮食中常用调味品之一,使用频率较高,由于目前人们对于酱油中防腐剂添加情况较为重视,因此,科研人员不断开发新的检测方法。本文简要探讨酱油中的防腐剂检测研究情况。
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愈来愈多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显而易见的被提上了日程,本文通过快速气相色谱法对于食品中常见的一些防腐剂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希望可以为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食品添加物的功能包括:保持或增加食品营养价值、增进食品保存性及安全性、提高食品官能质量、满足特定消费族群膳食需要、提供食品需要的组成分、作为加工助剂等。然而,为了抑制或延缓微生物生长而被广泛使用的防腐剂,却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因而在《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规格标准》中被严格限制。苯甲酸为其中一种被食品加工业使用的防腐剂,为了维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检测食品中的苯甲酸含量有其重要性。
刺梨,是一种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丛生灌木,主要生长于我国贵州、云南、四川等西南山区。刺梨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对其需求量以8%~10%的幅度快速增长。由于刺梨是季节性产物,在非成熟季节需采取防腐剂等化学措施进行贮藏。目前,应用于刺梨果浆中的防腐剂主要有山梨酸钾和柠檬酸等。本文采用柠檬酸及山梨酸钾两种防腐剂各3个剂量组对刺梨全果浆进行杀菌效果对比,每隔10 d检测果浆中菌落总数,致病菌及功效成分。结果显示:0.09%山梨酸钾剂量组防腐杀菌效果最佳。
本研究选取卫生部及部分委托检查单位提供的416份含防腐剂样品展开研究,使用多种培养基试剂进行检验,探讨其对微生物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能认为只有大肠杆菌、黄曲霉素这些常见微生物才是威胁身体的洪水猛兽,而对防腐剂司空见惯、不以为意。”谈起防腐剂、食品安全,美国培安公司(以下简称培安)总裁刘伟目光灼灼、语气坚定。有所思、有所为,思其根本、为之长远,这是刘伟与培安的共同标志。采访下来,吸引记者的不仅是培安高端的仪器,那份为食品安全登高一呼的情怀与责任,更弥足珍贵。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尤其以防腐剂、漂白剂以及着色剂为主的滥用问题屡见不鲜,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制成的重要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若是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防腐剂、漂白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成为国家食品卫生检查标准中的主要检测指标。
苯甲酸、山梨酸及脱氢乙酸对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糕点中作为防腐剂使用,有资料表明过量食用将引起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因此,国家严格限制其使用量。
为改善食品的防腐性能,通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苯甲酸和山梨酸,但这些添加剂若使用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国家标准中规定,苯甲酸的山梨酸的检测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而国家标准《GB/T 5009.29-2003》(GB/T 5009.29-2003)第二法中前处理只有汽水、果汁类、配制酒类,并未有关于榨菜类或固体类产品的前处理说明。基于此,本文建立一种榨菜类产品防腐剂的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合于批量样品测定。用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高,苯甲酸和山梨酸回收率分别为92.0%和96.0%。本方法简便快速,满足常规分析要求。
中秋国庆两节来临之际,山东省各地市纷纷出台强化管理措施,并实施了严格监管的具体行动。
济南月饼专项监督抽检合格率95.77%
为加强月饼质量监管,保障群众中秋佳节食品安全,中秋节前,济南市局对全市月饼生产企业和部分月饼经营单位的月饼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检。
本次抽检包括省、市两级共抽取月饼样品71批次。其中,市级抽取49批次,包括生产环节27批次(全部从获证生产企业抽取);流通环节22批次(商超15批次,前店后坊小作坊7批次)。省级三季度监督抽检在该市抽取月饼样品22批次,包括生产环节10批次(全部从获证生产企业抽取),流通环节12批次(全部从商超抽取)。经青岛谱尼测试有限公司和济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两家机构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月饼酸价、过氧化值、铅、铝、苯甲酸(防腐剂)、山梨酸(防腐剂)、糖精钠(甜味剂)、甜蜜素(甜味剂)、丙酸钙(防霉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计数、脱氢乙酸(防腐剂)等15个项目进行检验,结果有3批次样品判定为不合格,合格率95.77%。
超市生鲜食品将有规范 超市拟不得出售成品肉馅上述的《规范》要求,超市经营者对适宜以最小销售单元进行包装的生鲜食品进行包装及标签标注,应当防范包装物污染或其他交叉污染,并向消费者提供生鲜食品标签标注的信息,保障实现可追溯.包装生鲜食品不得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以及非食用物质.
新鲜水果从采收到被人类消费,需要一定时间,而这个时间段足以导致水果腐烂,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国内每年生产的水果从采摘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比发达国家的损失率高5~6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求一些高效、安全的防腐技术已成为科研人员刻不容缓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食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的腐烂变质,一般会在食品中加入防腐剂.但防腐剂对人体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使用量不能超标.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需要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分光光度法在食品防腐剂检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广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因此,本文阐述分光光度法在食品防腐剂检测中的应用.
蜜饯加工在我国果蔬加工行业中发展相对落后,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卫生条件差,产季明显,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缺乏.为了适应国内外对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日益重视的趋势,在国外超市的要求下,一种健康型猕猴桃果脯产品成功问市,这种产品低糖,低酸,不含任何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