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人员的角度看,现在流传着的判断营养素缺乏的很多方法都是不靠谱的.有的毫无价值(★★★★★),有的仅仅有一点儿参考价值,但不足以下结论(★★★★☆).至于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物质的靠谱判断,是一个复杂问题,要么没有简便易行的方法,要么虽然有方法但很多医院不开展.这都给一些不靠谱检测方法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已经有一些靠谱的检查指标陆陆续续在很多医院应用,如血常规(判断是否贫血)、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血清铁蛋白(判断是否缺铁)、血清维生素D水平、血清叶酸水平、双能X线法骨密度检测(判断是否骨质疏松)、血清碱性磷酸酶(判断维生素D营养状况)等.除了这些化验检查之外,营养师们还采用膳食调查的方法评估个体营养状况,发现可能缺乏的营养素.这种方法要求详细了解个体饮食情况,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食物摄人情况.
乙肝抗原抗体测定是诊断乙肝最常用的方法.酶联免疫测定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80年代中期以来就成为乙肝抗原抗体检测最主要的方法.但是本法只能定性,作为定量测定的方法就不够准确了.比如,不同乙肝感染者e抗原的浓度可相差100倍,表面抗原的浓度甚至相差800倍,统统用"阳性"来表示,实在太粗糙,很难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进入90年代以来,国外先后推出第四代检测方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但是这两个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试剂成本高,在我国难以普遍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又能量化测定乙肝抗原抗体,又比较经济的诊断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逐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呼吸道病毒是一组能够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病毒.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披膜病毒科的风疹病毒和腺病毒科的腺病毒等.近年来新的致病性病毒不断地被发现,如人类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SARS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对于呼吸道病毒来讲,同一种病毒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不同的病毒可引起同一种临床症状,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这类病毒的检测确诊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极为重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新发感染率是评价我国艾滋病疫情的总体变化及各人群、各传播途径疫情变化的关键指标.通过新发感染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评价我国艾滋病防治措施.《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到2015年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HIV新发感染检测对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来出现的HIV新发感染检测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1 3A11-less sensitive enzyme immunoassay法(3A11-LS EIA)
研究证实,持续高危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HPV16和HPV18亚型与70%的宫颈癌相关.随着对HPV研究的不断深入,商品化的HPV检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可用于HPV检测的商用试剂达100多种.快速、有效的HPV检测对疾病诊断和预防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HPV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人类微小病毒B19(HPV B19)是细小病毒属中唯一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传染性红斑、关节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胎儿水肿及流产,对某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B19病毒感染甚至是致命的.B19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建立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对B19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拟对B19病毒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新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和确定一直是肝炎研究的热点之一.新近发现的SEN病毒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与输血后非甲~非戊型肝炎密切相关.本文就其病原学、检测方法、流行病学及与肝炎的相关性等作了综述.
1997年12月,日本学者Nishizwa等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从原因不明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TTV.此后,许多学者开展了对TTV的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临床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以上问题简要综述如下.
p24是HI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的包装和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2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HIV各毒株之间高度保守.HIV p24抗原的检测在早期诊断、预测病程、胎儿感染确诊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HIV p24抗原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意义,评述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也被称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HTLV),是一种单正链RNA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RNA肿瘤病毒亚科.在1979年从美国一位28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皮肤T细胞中发现并分离,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 [1].HTLV在全世界范围均有广泛分布,主要流行于日本西南部、非洲中部和南部、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 [2],可引起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 leukemia,ATL)和HTLV-1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TLV-1 associated myelopathy/ 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HAM/TSP).自2016年起,在我国血站开展了HTLV抗体的监测工作,然而人们对其病毒特点仍然不是十分了解.本文就HTLV的病毒结构,传播途径及检测方法等做一综述.
环境抗雄激素是内分泌干扰物中的一大类,可与雄激素受体(AR)竞争性结合,阻止体内雄激素与AR的结合,从而抑制雄激素活性,发挥抗雄激素作用.其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筛检测试环境抗雄激素的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综合评价环境抗雄激素,需使用成套的体内和体外方法.体内试验主要包括Hershberger试验、青春期雄鼠试验等,体外试验主要包括雄激素受体结合试验、雄激素依赖细胞增埴筛选试验、雄激素依赖基因转录试验等.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新的遗传标记对基因定位及相关疾病研究的意义亦非常重大.本文主要介绍了DNA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及DNA芯片技术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面的应用.
细胞色素P4503A(CYP3A)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是临床上许多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反应产生个体差异的基础.孕烷X受体(PXR)是CYP3A基因表达的转录活化因子,PXR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YP3A表达和活性存在个体差异的直接原因.基因多态性最常见的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其检测方法较多,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是其中一种较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明确人群PXR基因的SNP将对药物的安全、有效性预测,制定合理的药物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军团菌是引起军团菌病的病原体.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水环境和人工水环境中,已在世界各地引起多起军团菌病暴发流行,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是控制该疾病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军团菌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这些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法、血清抗体检测法、抗原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法.
目的 对实验动物饲育质量环境影响因素检测方法进行探讨,为完善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外有关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标准,结合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生长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现行标准中未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提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不同频率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超声波,以及动物隔离器和独立通风笼具内动物实际生长环境指标的检测方法.结论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 14925-2010)有待完善,需补充饲育环境指标检测方法,以进一步保证实验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水体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分析研究,介绍了水样的前处理技术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化学分析和生物学分析方法.
近年来,食品金属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就食品中金属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以及实验空白值的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氨氮是水产养殖中需要密切关注的水质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测定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就水产养殖中氨氮的危害状况做了详细阐述,并对目前的氨氮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目的 改进和完善《居住区大气中硫化氢卫生检验标准方法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 11742 -89),提高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测定范围,使之更适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在原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改变标准使用液的配制方法及工作曲线范围,计算方法的特性参数.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检出限0.067 μg/10 mL,检测下限0.20 μg/10 mL.若采样体积60 L,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范围0.0033 ~0.050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7% ~8.0%,平均回收率94.1% ~ 100.6%.结论 此方法可以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的硫化氢浓度,也适合测定公共场所或室内空气中的硫化氢含量.
为了解A群流脑多糖菌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趋势,有效地控制流脑的发生与流行,我们用ELISA和PHA两种检测方法对佳木斯市0~7岁未患过流脑,流脑抗体阴性的儿童免疫了A群流脑多糖菌苗,并对这些儿童免疫后不同时期的抗体水平进行了两年的动态追踪观察.
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的青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研究(即药敏分析)国内已有较多文献报导.但不同的药敏检测方法其检出率的差异颇大.NG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多数分别为获得TEM基因和Tet M基因的质粒所致.为精确了解常州地区NG对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状况,我们应用以TEM基因为靶基因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PCR)和以Tet M基因为靶基因的PCR技术对分离自常州地区的50株NG进行了分析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3年,博茨瓦纳有约37%的孕妇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001年人口170万,每年出生约4万人).2001年以来,博茨瓦纳所有进行胎儿期保健的临床诊所都提供HIV筛检和预防HIV母婴传播(PMTCT)的干预,此措施可减少HIV垂直传播,从35%~40%下降到5%~10%.博茨瓦纳进行HIV检测之前先咨询已经实施多年,病人科主动选择是否检测(自愿检测).
近几年来,我市出血热病例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选择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出血热的诊断、治疗、预防、控制疫情十分重要,目前公认的常规检验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抗μ链IgM捕获ELISA法,间接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凝抑制试验(HI)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等.
目的 了解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F1抗体水平的维持情况及间接血凝、酶联免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鼠疫F1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gs-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 Ⅰ CA)3种方法,对比检测25例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中F1抗体.结果 25份血清样品F1抗体IHA阳性19份,DAgs-ELISA阳性21份,GⅠCA阳性18份.F1抗体滴度:IHA 15例为1∶80~1∶320;ELISA 10例为1∶640~1∶1280.结论 大部分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能检出F1抗体,3种F1抗体检测方法均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
目的 比较5种艰难梭菌检测方法并进行评价.方法 包括tcdB基因PCR检测、tcdB基因Real-time PCR检测、酶联免疫法、酶联免疫层析法以及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CCFA)常规培养法.以CCFA培养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对以上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得到上述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以及其与参考方法的Kappa值.在125例样本中,CCFA培养法检出阳性标本11份,tcdB基因普通PCR检测、tcdB基因Real-time PCR检测、酶联免疫法、酶联免疫层析法分别检出阳性12、12、50和25例,4种方法间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52,P <0.000 1),敏感度分别为63.64%、63.64%、63.64%和5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8,P=0.962);特异度为95.61%、95.61%、62.28%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97,P<0.000 1).结论 PCR方法敏感度、特异度最高,成本较低,适用于有实验条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两种免疫方法试剂盒适用于临床先期筛查以及辅助诊断.
目的 探讨提高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尿常规检验结果.方法 通过4种方法对尿液分析仪检测进行监控,包括试剂带蘸取尿液的时闻、尿液放置时间、尿液煮沸后检测防止尿潜血假阳性、控制尿检测时的温度.结果 试剂带蘸取尿液时间应掌握在2 s左右;尿液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 h:尿液煮沸后可提高仪器尿潜血检测准确度,低温状态下尿阳性结果降低.结论 4种检测手段的实施降低了尿分析仪检测的误差,提高了尿液分析仪检验尿常规的准确率.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yi,Hp)是活动性胃炎的重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的致病因子,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随着Hp研究的不断深入,寻求准确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已成为目前临床及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因其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具有无创、无痛、无放射性等优势,已被广泛认为是判断Hp感染有无及抗Hp治疗后随访的一项重要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能影响多处血管床的系统性疾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在冠状动脉中形成粥样斑块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粥样斑块阻塞某一支或几支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减少时导致心肌缺血;斑块完全堵塞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时则发生心肌梗死,常成为冠心病死亡的原因[1].冠心病是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在广大人群中早期筛选和发现冠心病高危患者,对其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极大的意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二者关系密切[2].颈动脉、股动脉表浅,易被体表超声检测,是超声检测体表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采用的部位,本研究旨在观察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提供无创有效的检测方法.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急诊冬季常见的急症,可出现多种器官受损,而心脏是除了脑以外最常见的受损器官.心率变异性(HRV)是一种简便而又敏感的反映心脏自主神经调控的一种检测方法.HRV实质上是通过分析窦性心率间期(R-R间期)在不同的时间或状态下的变化,反映在窦房结水平自主神经对心率的调整.该指标是否与心肌损伤有关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炎症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气道上皮损伤、纤维化以及基底膜增厚等气道重塑现象[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与气道慢性炎症有关,常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介导[2],因此患者机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对疾病诊断、病情判断及疾病转归均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多以血液作为载体,检测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而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的发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为哮喘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并能提供更直接可靠的数据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检测27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8、IL-4的水平,探讨以上炎症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