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原抗体测定是诊断乙肝最常用的方法.酶联免疫测定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80年代中期以来就成为乙肝抗原抗体检测最主要的方法.但是本法只能定性,作为定量测定的方法就不够准确了.比如,不同乙肝感染者e抗原的浓度可相差100倍,表面抗原的浓度甚至相差800倍,统统用"阳性"来表示,实在太粗糙,很难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进入90年代以来,国外先后推出第四代检测方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但是这两个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试剂成本高,在我国难以普遍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又能量化测定乙肝抗原抗体,又比较经济的诊断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逐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目的 全面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治疗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将他们随即分成传统组和对照组,并结合免疫检测方法,充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患儿发生发热、胸痛、皮疹和眼部充血消失的时间要明显比传统组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和特步他林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的疗效相对非常明显.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sAg)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肝病门诊就诊患者50例,经病理确诊为乙肝患者25例.通过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然后通过免疫胶体金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查,对三种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乙肝病毒标志物中五项测试的阳性率最高的是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其次,阳性率最低的是胶体金法.②灵敏度:酶联免疫法低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χ2=3.030,P=0.082);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高于胶体金法(χ2=5.357,P=0.021);酶联免疫法高于胶体金法(χ2=0.439,P=0.508).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序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高于酶联免疫法(χ2=2.000,P=0.157);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高于胶体金法(χ2=3.030,P=0.082);酶联免疫法高于胶体金法(χ2=0.136,P=0.713).特异性从高到低排序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方法有着其各自的优缺点,应当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临床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准确度,为及时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而致畸形或智力障碍.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在诊断上发现病原体很困难,所以主要依靠血清学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目前,已建立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血凝试验、ELISA和RIA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或由于特异性、敏感性不够高,或由于操作繁琐,需一定设备条件等而使应用受到限制.我们以胶体金-SPA作为标记物,建立了一种检测血清弓形虫抗体的快速、简便的滴金免疫检测法.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进行监测程序。方法通过对环孢霉素原理进行分析,经过标本采集,样本检测等程序对环孢霉素进行检测。结论使用不同检验方法得到的值不能互换使用,因为检验方法存在差异且与代谢物存在交叉反应,也不应用校正因子。因此,建议单个患者上连续使用一种检验法。
目的 对全血hs-CRP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门诊随机病人80例,采用RCHE公司出产的MODULARP 型号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两种仪器检测病人的hs-CRP并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检测全血样本hs- CRP有很高的准确度和临床实用价值.
我们曾探讨了尿内皮素(ET)在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1],检测尿ET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和速率法检测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液ET及尿肌酐(Cr)水平,并用mg/mmol的单位表示.通过ROC曲线特性分析尿液ET在泌尿系感染鉴别肾脏炎症时的临界值,以探讨检测尿ET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敲除FKBP12.6基因可导致成年雄性小鼠心肌肥大。本研究旨在探讨FKBP12.6缺失导致性别差异性心肌肥大的分子机制。方法:手术摘除FKBP12.6基因敲除小鼠睾丸以观察对心肌肥大的影响;放射性免疫检测法(RIA)和ELISA法检测FKBP12.6敲除小鼠17β-estradiol (E2)、testosterone (T)、LHβ和FSHβ分泌变化情况;建立垂体神经元LβT2 FKBP12.6shRNA载体稳定干扰细胞系,采用Fluo3-AM荧光探针检测[ Ca2+] i;real-time PCR检测LHβ、FSHβ、calci-neurin(CaN)等mRNA表达变化;分离胞浆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CaN、MCIP1.4、NFAT3、Nur77、Pin1等蛋白表达和核浆分布情况。结果:摘除雄性FKBP12.6基因敲除鼠的睾丸可显著抑制心肌肥大的发生;FKBP12.6敲除小鼠心脏中可能促进心肌肥大的通路CaN和CaMKⅡ的表达和活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血清E2、T、LHβ及FSHβ水平与WT相比显著上调,表明敲除小鼠性腺轴调控增强;LβT2 FKBP12.6干扰后[ Ca2+] i 显著上升;性腺轴相关基因LHβ、SF-1、Nur77和钙离子相关基因CaN、MCIP1.4、SERCA2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胞浆中CaN和MCIP1.4蛋白水平上调;NFAT3、Nur77和Pin1核转位明显增加。结论:FKBP12.6缺失后垂体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上调,激活CaN/NFAT3通路,进而促进LHβ和FSHβ转录,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从而诱发性别差异性心肌肥大。
对数种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优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