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好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可用蔬菜做些凉菜、在菜中加点蒜泥,既清凉可口,又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在菜中加点醋,也能增加食欲.不宜在饭前大量饮水或吃大量冷饮.
目的 了解2008-2013年南昌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变化趋势及水质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于2008-2013年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选择一定数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在枯水期(2-5月)和丰水期(6-11月)进行水样采集、检测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6年共采集水样2 224份,水样合格率分别为31.57%、36.63%、39.38%、35.55%、47.45%、47.86%,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3.86,P=0);水质处理率和消毒率逐年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89,P=0;x2=72.64,P=0);水质处理率、消毒率和水质状况呈正相关(r=0.97,P=0;r=0.86,P=0),水质合格率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r=-0.83,P=0.04).结论 南昌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质逐年好转,但合格率仍然不高;水质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水质质量.提高水质可能是降低农村居民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伤寒是叶城县的重点肠道传染病之一,该县历年均有伤寒病例发生,每隔数年就引起暴发流行,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县曾于1997年发生过一次伤寒局部暴发流行,共发生病例758例,发病率达21.04/万.
2003年2月24日巴楚县发生了6.8级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房屋倒塌,饮水设施的损害,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自治区将巴楚县列为一级腹泻病监测县,并于4月1日开始实施霍乱、伤寒、痢疾、O157等4种肠道传染病的监测.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其流行与传播因素的广泛性,多年来,菌痢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率水平,其发病率居我市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前2-3位,成为影响我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探讨和分析我市菌痢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为防病决策提供依据,现将我市1991-2000年菌痢发病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伤寒副伤寒病是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指导防治、控制流行,降低发病,我们对1989~1998年盐城市中小学生伤寒副伤寒发病特征进行分析.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1990年以前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我市传染病发病率中一直居于首位.
伤寒是贵州省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居全国前列.
目的分析杭州市2003年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方法将该市2003年间发生的11起急性肠道传染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水源或食物受污染是引起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主要因素.(2)肠道传染病暴发病种以细菌性痢疾多见.(3)学校内暴发疫情较多,罹患对象为学生.结论加快农村改水工作,加强校内饮食卫生管理是有效控制疫情发生的主要措施.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也是南方部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主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甲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有少数病人发展为重症肝炎,病死率高.
急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肠道传染病.舟山地处海岛,居民有生或半生食某些海产品的习惯,病原性弧菌是引起海岛居民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的主要病种,发病多、流行面广、危害严重.查明病原性弧菌分布及构成特点,对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传染病流行及分布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23 125例,年发病率为905.69/10万;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和血源传播疾病为主.结论 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和血源传播疾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和肺结核的监控力度.
伤寒是我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近几年来,其发病数居我县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仅次于痢疾发病.1997-2001年五年间,仅1999年未发生暴发,其余各年均有,严重威胁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探讨和分析我县伤寒发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降低暴发频率和流行强度,现将5年来伤寒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伤寒是我市常见的多发肠道传染病,自1958年有疫情记载以来,每年均有发病.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病持续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年发病率位居全省第二,最高年份在200/10万以上.近年来,由于加强了伤寒的防治工作,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探索流行规律,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现将1991-2000年伤寒疫情的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痢疾杆菌菌型复杂,易于变迁,病后免疫不持久,因此,发病率历年一直居首位.据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以宋内氏为主,我国菌型以福氏为主,为掌握茵痢的流行规律,摸清当地痢疾杆菌的菌型分布及变迁情况,同时积累流行病学资料,以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现将管辖地区1985-2002年痢疾杆菌菌型分布及变迁情况分析如下.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多发的肠道传染病.由于痢疾杆菌的菌型复杂,易于变迁,病后不能产生持久性免疫.因此,菌痢的发病居高不下.为了解菌痢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利于菌痢防治工作的开展.现将我区1988-2000年菌痢监测点的情况分析如下.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2010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2005 -2010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9种,累计37 50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7.54/10万,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4.27%.无霍乱、脊髓灰质炎报告.死亡8例,死亡率为0.068/10万.其中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年发病率波动较大,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未分型肝炎、痢疾(包括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年发病率相对稳定.病例集中于春秋两季,5-7月为第1个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31.53%.10 - 12月为第2个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35.53%.男女性别比为1.76:1.5岁以下年龄组占肠道传染病总数的79.37%.结论 2005 -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肠道传染病发病有上升趋势,散发为主,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目的 对湖州市1950-2009年肠道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州市1950-2009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进行分析.结果 1950-2009年60年间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是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霍乱和脊髓灰质炎,年发病率分别为15.20/10万~1856.19/10万、4.10/10万~563.73/10万、1.04/10万~67.96/10万、0~1.44/10万、0~6.29/10万.20世纪50年代肠道传染病的死亡率为1.1/10万,21世纪降到0.01/10万.结论 60年来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痢疾是影响肠道传染病疫情的主要病种.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是今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目的 了解济南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济南市2001-2008年主要肠道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8年济南市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6种25 487例,年均发病率为53.87/10万,发病率由2001年的72.79/10万,下降到2008年的25.88/10万,同时,肠道传染病占当年法定传染病构成比也呈减少趋势,年均29.74%.期间病毒性甲型肝炎(甲肝)、痢疾下降趋势明显.肠道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为痢疾43.71/10万,依次为未分型肝炎、甲肝、病毒性戊型肝炎(戊肝)、伤寒、霍乱,分别为5.90/10万、2.79/10万、1.34/10万、0.11/10万、0.01/10万.发病构成比依次为痢疾81.15%、未分型肝炎10.96%、甲肝5.19%、戊肝2.49%、伤寒0.20%、霍乱0.01%.市区平均发病率86.40/10万,郊区县平均发病率36.71/10万,市区报告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区县.男女性别比为1.39: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多,占20.78%;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学生发病较多,分别占20.73%、18.90%.6-8月为高发季节,占55.41%.结论 肠道传染病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济南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
目的 了解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变化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关系,为实施肠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2008年用笼诱法监测温州市蝇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变化情况,收集温州市2006-2008年霍乱、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蝇类与肠道传染病的关系.结果 笼诱法监测到的温州市主要蝇类有家蝇、绿蝇(丝光绿蝇和铜绿蝇)和大头金蝇等,家蝇为优势种,密度高峰期在6-10月,为14.37只/(笼·6 h);蝇类密度消长与肠道传染病发病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蝇类与感染性腹泻和伤寒呈正相关关系(r=0.875,P<0.01;r=0.760,P<0.01),与霍乱、痢疾和副伤寒也有一定相关关系(r=0.694,P<0.05;r=0.671,P<0.05;r=0.616,P<0.05),而与戊型肝炎存在负相关关系(r=-0.616,P<0.05),与甲型肝炎无相关关系.结论 温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与蝇类有相关性,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蝇类密度,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流行.
1999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我县新店乡三角树村三角树、赖石堡两个村民组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暴发,共发病69例,罹患率22.5%(69/307).症状极似霍乱,经实验室病原学诊断为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所致,经过及时处理,疫情在8月上旬得到控制.
2010年8-12月,江苏省扬州市小纪镇连续发生2起聚集性疫情,分别由副伤寒杆菌、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病毒引起,是江苏省乃至全国少见的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疫情的发生和处置过程引发的问题值得深思,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目的 预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几年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方法 利用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建立灰色模型.结果 求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0万)的灰色预测模型为:Y(t+1)=-28 723.45e-0.0018t+28 849.28.拟合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精度合格(C<0.50,P>0.95),精度等级为二级,能够较好地预测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中长期趋势.结论 未来几年开发区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导致死亡[1].它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的损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种行业特别是餐饮娱乐、食品加工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感染性腹泻传播因素不断增多,传播途径呈现广泛而复杂的趋势,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更加艰难,极易造成感染性腹泻的暴发流行.我国,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由于城市工业向郊区转移,人口流动加大,各种有害物质不合理排放,导致了地下饮用水源污染,而城乡结合部居民多为农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加之饮用生水等不良个人卫生习惯,使该地区更易于成为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地,同时该地区的传染病极易传入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极可能造成社会恐慌、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目的 监测三峡库区蓄水前后肠道传染病疫情.方法 采用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0-2010年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对腹泻病、环境污水、食品、水、海产品,城镇、农村饮用水等进行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采样监测.结果 监测年共发生乙类肠道传染病3种,年均发病率为19.50/10万,比2000年下降59.02%;丙类传染病2种,发病率为52.39/10万.检测各类样品2085份,检出福氏痢疾杆菌1株,阳性率为0.05%.监测全县各类水源水理化指标合格率为100.00%;细菌指标城镇自来水合格率为100.00%,乡镇及农村合格率为65.00%.结论 三峡库区兴山县不会因库区蓄水而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应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
夏秋之季,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不少家庭会购买藿香正气水备用。日前网传服用藿香正气水后不能再服用头孢类药,说是服用后两种药物相互作用会产生毒副作用。果真如此吗?此外,在夏季的用药过程中,还有没有其他讲究呢?本文就此类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也是北京市朝阳区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虽然近年来,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菌痢的发病率仍然较高.为了掌握朝阳区菌痢的发病情况,为今后菌痢防控工作提供依据,现将2008年朝阳区菌痢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肠道门诊作为肠道传染病监测的前沿哨点,是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管理传染源的重要关口,同时通过肠道门诊对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可以估计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及时掌握北京市朝阳区肠道门诊接诊腹泻病例的情况,为朝阳区肠道传染病的控制提供对策,现对该区2008年肠道门诊开诊期间接诊的腹泻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肠道门诊是综合性医院针对肠道传染病设立的具有急救性质的季节性专科门诊,作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哨点,肠道门诊承担着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管理传染源的重要任务,同时通过肠道门诊对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可以预测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