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大多数女性都有逛街的爱好,可是她们的目的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消费购物,有的是为了了解流行趋势,有的干脆把逛街当成休闲的一种方式.不过,当她们情绪不好时,她们逛街的目的却似乎只有一个:发泄.这种发泄往往通过消费来完成,消费的金额常常会超出她们的正常支出范围.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情绪消费".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HIV-1的分类与命名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HIV-1亚型研究对人们深入理解HIV起源、流行趋势、传播路线所起的积极作用,对合理开发用于HIV感染诊断、疾病监测的试剂及合理地设计疫苗所起的指导性作用.
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也将面临老龄化社会.老年性肥胖不仅会引发许多慢性疾病,而且会使老年人群的失能率增加.本文综述了老年人群中肥胖的流行趋势,能量代谢失衡与老年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以及老年单纯性肥胖与脂毒性之间的关系.已有的研究充分说明,对老年单纯性肥胖的流行趋势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已刻不容缓.
枣庄市自1981年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以来,在我市散发和流行较为严重.为探讨流行趋势及流行特征,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1981-2001年HFRS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目的掌握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1979~2004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79~2004年,青岛市出血热疫区由小到大,由南向北不断扩散蔓延,年发病率波动在0.20/10万~33.34/10万之间,平均为7.39/10万,病死率为5.16%.1983~1987年、1998~2000年出现流行高峰,高峰年份分别为1986和1999年.1986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34/10万和4.74%,1999年分别为14.28/10万和1.80%.郊区五市和黄岛区发病、死亡分别占发病和死亡总数的98.57%和95.67%.黄岛、胶南、胶州、平度和即墨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5.24/10万、18.90/10万、13.58/10万、9.87/10万和6.62/10万.冬季高峰一般从10月份开始,11或12月份达最高,次年1月下降;春季高峰不明显.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小2岁,最大85岁,20~60岁年龄组占78.41%,农民占83.06%,男性为女性的2.53倍.黑线姬鼠、褐家鼠分别是野外和居民区的优势种,荧光抗体检测发现黑线姬鼠、大仓鼠、黑线仓鼠、褐家鼠和小家鼠带毒,居民区和野外均以褐家鼠带毒率最高.结论青岛市部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仍然较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治.
目的 为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状况,进一步客观地探讨乙型脑炎的流行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发病动态,为成人是否应该接种乙脑疫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辖区内1995-2005年的乙脑疫情报告病例进行调查:通过Microsoft Excel建立病例数据库,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分析.运用EIA监测急性期患者血清中的乙脑IgM抗体.结果 1995-2005年共报告乙脑病例3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8/10万,病例分布在淄博市7个区县,20岁以上成人共发病299例,占总发病人数的88.46%,死亡44例,占总死亡人数的97.78%.结论 淄博市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能否对成人接种乙脑疫苗,对降低乙脑发病率十分必要,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周宁县是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病区之一,亦是我县重点防治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进一步掌握HFRS的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84-2002年19年间HFRS疫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病毒性肝炎是我市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历年来在我市传染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1996-2000年其发病占我市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38.0%-49.4%.为探讨我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掌握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广州市1996-2000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分析莱芜市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特征,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的措施.方法对莱芜市1954~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然感染期(1954~1966年)麻疹发病、死亡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流行周期1~2年;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发病高峰集中在春季,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计划免疫期(1979~2003年)麻疹发病、死亡明显下降,流行减少,以散发为主;农村发病高于城市;发病季节高峰后移,峰值削平;发病人群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成人.结论由于计划免疫的实施.莱芜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仍有散在发生或流行.今后,应进一步健全麻疹监测系统,调整免疫策略,进一步提高免疫覆盖率,降低麻疹高发年龄段发病.
为全面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我县的流行趋势,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自1997-2001年对该病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目的了解掌握农十师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农十师1990~2003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十师甲乙类传染发病率呈显着下降趋势,病种间消长,有明显变化.结论病毒性肝炎占据首位,近年来,布氏杆菌病、肺结核病有明显增多趋势,应加强此类疾病防治工作.
兰州市自1993年从劳务输出回国人员中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者以来,截止2002年12月,已累计检出HIV/AIDS 40例.2001年检出HIV/AIDS 9例,占总检出数的22.5%,2002年检出HIV/AIDS 18例,占总检出数的45.0%,通过对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的分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HIV/AIDS感染和流行.
病毒性肝炎历年来在我市传染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为探讨我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邯郸市1997-2001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分析1950~2005年温州市蚊媒传染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56年蚊媒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 1950~2005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127 0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26/10万,乙脑17 3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9/10万,疟疾和乙脑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无明显周期性;乙脑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分布,高峰期为7~8月份,与蚊媒监测结果一致;疟疾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2004、2005年共报告5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人性病例.结论 温州市存在蚊媒传染病流行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蚊媒传染病传播和流行.
目前,传染病仍然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预防,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有计划地预防、控制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把暴发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自从1982年我区发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报告至今已有21年流行史,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流行规律,做好预测其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我区1982-2002年HFRS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艾滋病的广泛流行是全球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艾滋病是非洲的首位死因和世界范围的第4位死因.艾滋病影响了全球许多国家,使非洲期望寿命减少了10年,婴儿死亡率翻了一倍.对国内生产总值有实质性贡献的年轻人受艾滋病影响最大.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艾滋病死亡会导致收入减少、儿童教育停止、儿童劳动增加和家庭与社会保障系统崩溃.为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我们分析了全球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防制策略.
为了掌握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探讨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利用疫情报告资料对兰州市1990-2003年传染病流行趋势予以分析,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梅毒传染性强,自进入80年代,性传播疾病(STD)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梅毒发病增长速度明显,并逐渐蔓延.为了解我区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我们于1998年3月至1999年9月对全区从事饮服行业人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梅毒监测分析,检出38例梅毒感染者,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998年我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我们于1998年8~9月对未受灾的黑河地区管辖的两个县、两个农场和一个金矿,受灾较重的齐齐哈尔地区管辖四县一区进行宿主动物监测,结合鼠密度、鼠种构成、鼠带毒率和鼠感染率,预测了HFRS的流行趋势,比较了受灾与非受灾地区该病流行与主要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灾区与非灾区疫情的变化情况,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自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批艾滋病病例以来,此病随即在全球迅速流行,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有许多因素使其面临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此,北京市艾滋病监测检验中心制定了系统的监测计划,形成了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有机结合的常规监测网络,15年来的监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市在艾滋病传播模式和流行趋势方面的信息,为市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本文对杭州市西湖区1990-2001年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其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目的研究乐山市性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乐山市1984~1993年与1994~2003年的性病疫情资料,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后10年发病率上升了8.14倍,病种由5种上升为8种,前后均以淋病和尖锐湿疣为主,但淋病构成比下降幅度较大,而尖锐湿疣则相反,男女性别比由2.46∶1降为1.25∶1,年龄构成前后均以20岁和30岁组最高,但20岁和15岁组呈下降趋势,文化构成前后均以中、小学为主,但小学和文盲呈下降趋势,职业构成前后均以工人、农民为主,但工人、农民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结论疫情仍然严峻,规范医疗机构对STD的诊疗行为和加强人们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关键.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实施计划免疫冷链运转以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麻疹流行趋势,为了解我市疫苗接种工作现状,评价免疫效果,制定和调整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年5-11月对玉溪市二县一区626名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监测,结果如下.
我州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但部分地区还存在麻疹流行趋势.为分析我州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预测麻疹暴发,为制订与调整麻疹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年10月对屏边、元阳两县273名1-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多年来肝炎一直居我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二位,是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重大因素.为掌握其流行趋势及特征,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7-2001年肝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我县1996-2000年上报STD报告卡1 217张.为掌握STD流行趋势,现分析如下.资料来源1.疫情资料:来自全县各级医疗单位报告的STD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每年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STD资料.
为了探索我县甲肝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为制订甲肝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1992~1998年我县甲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永吉县1998年总人口766 72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1.84%.在农村普遍存在粪便不经无害化处理就用于农田施肥的现象,并有吃生菜喝生水,河边洗衣的习惯.对于甲肝这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在人文、习俗,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发病条件和流行隐患.
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相应疾病的大幅度下降,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发病序位年年居各病种首位.为探讨我省肝炎的流行趋势及防制措施,特对全省1990-2001年该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舟山市是浙江省最早在1987年开展艾滋病监测市之一,1996年底共监测44373人,未检出HIV阳性感染者,1997年后监测范围逐年扩大,人数逐年增多,到2001年已累计监测74507人,共检出12例HIV阳性感染者,其中1例(2-3月份发病,11月7日死亡),基本摸清了我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