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高,1995年以来已连续数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卫生部规定的合格实验室的各项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的病原学监测,并为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北省1991-2001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深入,为实施<高等医药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国家教委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估方案以评价高校的综合实力,为结合实验室的改革并配合新世纪教改计划和省级合格实验室的评估,我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拔出了大量资金投入于实验室的建设、改革.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协调下,经过全系教职工两年的努力奋斗,不仅使我系的实验系列全部通过了省级合格实验室的评估,而且还立项并列人了"高等中医药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本着结合教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大大推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我们的措施如下.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与严谨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我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及实验教学投资效益,培养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医学科技创新人才为目的,建立综合性医学机能中心,组织专家、教授及实验教学工作者总结近20年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经验,全面开展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讨其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建立新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制定其教学改革方案、管理模式及师资培养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中心于2001年通过"湖南省教学条件合格实验室"评估;2002年湖南省首批"示范实验室"建设资格;2003年获湖南省第五次教学成果一等奖.
开展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实验室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实验室评估是全面推动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加强我校实验室建设,保障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我校及时组建了机能中心实验室.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中心全体教职工积极努力及相关教研室大力支持,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扎实地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2002年9月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新疆教育厅 "合格实验室"评估,为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与申办示范型实验室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