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食药监局决定今年9-12月在全县内范围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与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
2007年4月26~27日,浙江省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扩点工作研讨会在嘉善县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浙江省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实施以不断扩大工作情况,部署第六周期扩点项目的工作任务与要求.
目的:调查了解嘉善县戊肝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分布规律,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为防制戊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对嘉善县不同人群共752人开展HEV-IgG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2014年嘉善县752人中HEV-IgG抗体阳性为350例,阳性率为46.54%;阳性率男性(54.31%)高于女性(41.00%),P<0.01,并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逐步上升(P<0.01);高危职业人群抗-HEV IgG阳性率为71.86%,职业体检人群抗-HEVIgG阳性率为38.81%,普通农村居民抗-HEV IgG阳性率为40.00%,不同行业人群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嘉善县不同人群中HEV感染率均较高,特别是饮食业、饲养业、动物(主要为猪肉及猪内脏、禽类)贩卖等高危职业人员的HEV感染率非常高,这些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护对象.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自1995年起采用标准量化积分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以掌握和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状况,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使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外出就餐的机会越来越多.餐饮业的餐饮具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嘉善县餐饮业餐具卫生情况,明确下一步消毒工作重点,2007年5~10月对嘉善县城区及辖区内11个乡镇进行了全面抽检.
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作为止咳化痰的辅助药物,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于 2006 年 1 月~2007 年 1 月采用氨溴索针剂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 42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细胞参与,多种介质介导,以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堵塞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于 2003 年 11 月~2004 年 11 月对轻、中度小儿哮喘采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片口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水痘疫苗免疫原性及疫苗安全性的异同,2002年6月我们在嘉善县和秀洲区对两种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成功率及疫苗安全性进行了调查.选择嘉善县和秀洲区2~6岁儿童,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种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上海产)水痘减毒活疫苗(批号:20020300)和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所生产(长春产)水痘减毒活疫苗(批号:200107099、200202002、200106073),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分别于皮下接种1剂0.5 ml.免疫前及免疫后6周分别采集双份血清标本,采用WHO推荐的FAMA法检测水痘抗体水平.以≥1∶4判为阳性,<1∶4为阴性.分别于接种后30 min、6 h、24 h、48 h、72 h及7 d观察接种对象的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及异常反应.
研究嘉善县有机氯污染残留的现状,并探讨有机氯污染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
趋势面分析将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分布特征的数据划分为趋势部分和剩余部分[1],可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本项研究旨在通过趋势面分析,探讨嘉善县大肠癌发病的地理分布特征,为研究大肠癌的病因提供一些线索.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经诱癌、促癌及演进等多个阶段.其外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因素等,内因包括遗传易感性等,明确结直肠癌高危外因对进一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嘉善县经过群体干预摘除直肠息肉、腺瘤等,10年内直肠癌病死率降低了31.7%.
目的 了解嘉善县近30年来儿童肿瘤发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对嘉善县肿瘤登记处掌握的1987—2015年儿童肿瘤发病、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嘉善县1987—2015年儿童肿瘤发病率为8.93/10万,前三位依次为白血病、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占儿童全部肿瘤的82.2%(121/149),发病性别比1.33:1.男童白血病发病高于女童,0~4岁发病率最高,发病率时间趋势无变化.嘉善县儿童肿瘤的死亡率为5.57/10万,死亡前三位排序与发病相同,死亡性别比1.74:1,男童白血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童,死亡率时间趋势明显下降.结论 嘉善县男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童,白血病是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肿瘤,儿童肿瘤的发病趋势基本平稳,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存活的畸形儿不仅影响本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笔者将2008-2010 年在我县4 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整理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8-2010年在我县4 家省级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满28 周至产后7 天内的围生儿,不包括计划外引产.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的心理功能失调,而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常需要用医学的方法进行干预的一类疾病.为了进一步了解嘉善县社区重性精神病人患病的现状,提升社区管理的成效,我们组织实施了摸底调查,并进行分析讨论,探索建立符合嘉善县实际可行的社区重性精神病人随访管理机制.
目的 分析嘉善县犬伤门诊就诊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近年来嘉善县所有犬伤门诊首次就诊病例的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嘉善县犬伤门诊登记首次就诊犬伤暴露人群共计39447人,20岁~组暴露比例最高(21.1%),狂犬病暴露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10月份暴露人群数较多(61.9%),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83.7%),伤口以Ⅱ级暴露为主(71.6%),Ⅲ级暴露联合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预防接种率为29.1%,农村门诊暴露人群明显高于城镇,农村联合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城镇,农村伤口暴露部位以下肢为主,城镇伤口暴露以上肢为主.结论 嘉善县狂犬病暴露呈现上升趋势,夏秋季高发,农村地区Ⅲ级暴露联合免疫预防率较低,亟须加强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规范暴露后分级处置.
围生儿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围生保健、围生医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群体保健质量,而且反映了产科、新生儿科等的综合医疗水平.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县围生儿死亡谱、死亡率以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围生保健和围生医学质量,现对嘉善县2006-2009年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材料1.1 疫苗国家定点单位生产,按冷链要求储运,有效期内使用。1.2 免疫程序 1966~1983年按年接种,1984年起按全国计划免疫程序进行接种。1.3 结果判定疫苗免疫成功率,人群抗体水平检测方法,分组、判断标准,按全国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1.4 资料由本站统计室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使职业卫生管理有了更强的法律保障.嘉善县卫生监督所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及职业卫生现况,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以进一步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以下是2003年嘉善县卫生监督所对全县电镀企业进行职业卫生专项整治的情况.
1999年6~7月,嘉善县遭受了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内涝型洪涝灾害,在洪涝高峰时期发生了副伤寒介水暴发流行疫情.由于嘉善县及时切断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介水流行的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为给今后类似的洪涝灾害预防医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嘉善县1999年抗灾防病实施过程有关资料与嘉善县卫生防疫站疫情监测资料,进行了内涝型洪涝灾害肠道传染病介水流行的预防对策分析并报告如下.
慢性乙型肝炎并发亚急性甲状腺炎较为少见.我们遇有此种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0岁,浙江省嘉善县农民.因反复乏力、腿酸、肝区不适2年,再发1月而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1月前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
分析疾病的时间聚集性是疾病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地区已应用多种方法分析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1-3],常见的方法有相对数、季节性指数、线状图以及集中度法、圆形分布等方法.本研究运用集中度法及圆形分布法对嘉善县1990-2009年13种常见传染病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浙江省嘉善县已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由嘉善县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2家子公司供水,供水水源采用Ⅲ类太浦河水。近年来,太浦河水系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厂水处理工艺落后,加上老城区供水管道普遍老化,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因此,具有现制现售功能的自动售水机应运而生。自动售水机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通过含有PP滤芯、活性炭、反渗透膜等组件的水质处理器,除去自来水中的部分杂质,达到改善水质和口感的目的。现制现售饮用水因其价格便宜、口感好、24 h供应和购买便利等优点,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为了解自动售水机进出水的卫生质量状况及净化效果,我们对嘉善县自动售水机的进出水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浙江省嘉善县是全国血吸虫病十大重流行县之一,历史累计有螺面积6 652万m2,历史累计病人243 774人,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和综合治理,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达标后坚持"清内防外"策略,经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规划的螺情和病情监测,无阳性钉螺、无新感染病人、无粪检阳性病人,血防成果巩固;但外来民工的输入,尤其是来自疫区的外来人员不断增加,给本县的监测工作带来新课题[1].为巩固血防成果,防止传染源的输入,现将1989年以来对外来人口血吸虫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988年,浙江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全省相继开展了对慢性丝虫病症状体征患者(以下简称慢丝患者)的照料.在丝虫病患者相对集中的乡镇建立"社区照料点",负责照料当地的慢丝患者;同时将各地分散的慢丝患者介绍到德清丝虫病专科医院治疗.为总结浙江省慢丝患者照料的经验和效果.于2000年10月对全省现存慢丝患者的"流火"发作及下肢象皮肿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总结了嘉善县"社区照料点"和德清丝虫病专科医院的照料措施和效果,结果如下.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hransferases,GST)是体内重要的Ⅱ相解毒酶家系,参与如多环芳烃、杂环胺等致癌物质的解毒过程,GST Mu(GSTM1)和GST Theta(GSTT1)基因缺失会导致相应酶活性的降低[1].本研究对象来自浙江省嘉善县,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结直肠癌随访队列,进行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饮食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嘉善县历史上曾是全国血吸虫病十大严重流行县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1985年经考核审定,全县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从1986年起进入巩固监测阶段.2001~2003年,我们对嘉善县第一、二人民医院35岁以上阑尾手术病人的阑尾切片进行钙化血吸虫卵沉积监测,以期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是好发于冬春季节的呼吸道传染病,自实施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以来,A群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有报道C群流脑不断爆发[1].为了解嘉善县人群A群与C群流脑抗体水平,县疾控中心于2005年3月随机抽取184人同时检测流脑A群、C群IgG抗体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外来儿童由于其流动性大,居住不固定,常常得不到及时的免疫接种,已经成为免疫可预防传染病爆发的高危人群.通过分析嘉善县外来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探讨该特殊人群的计划免疫管理对策.
嘉善县1983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20多年来相应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已多年无病例报告.为了解当前嘉善县人群病毒性肝炎、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的免疫状况,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人群免疫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和变化趋势,我们对嘉善县1986~2002年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