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中草药烟后能止咳化痰,抽了壮阳烟能补肾壮阳,中药成分直达体内发挥药效……近年来,一些烟草企业打起了中药的主意,它们宣称在烟草制品中添加名贵中草药,可以减少烟草危害,甚至能起到保健作用.
过敏性咳嗽45岁的陈先生去年从工厂下岗当了一名环卫工人,每天的任务就是打扫两旁大树丛立的"中山大道".随着天气渐渐变暖,最近这半个多月,他发现自己总是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和咳嗽.起初,他还以为是天气忽冷忽热着了凉,就随便吃了点抗感冒药,可后来仍不见好,又吃了一些止咳化痰的药还是不顶用,而且咳嗽得越来越厉害.陈先生不得不来医院看医生.经医生检查,结果发现引起陈先生咳嗽的元凶竟然是大道两侧的树木圆柏,他患上的是圆柏花粉过敏性咳嗽.患上过敏性咳嗽之后,不可盲目滥用抗生素和强效中枢止咳药,如含可待因的止咳制剂.在春季发病之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采取短程脱敏疗法,以控制、缓解过敏症状.但千万不可自己乱吃药.因为常用第一代抗过敏药(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会引起"嗜睡".建议汽车司机和有工作压力的上班族可考虑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以避免嗜睡.如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和地氯雷他定等.经济条件稍差的人可选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但宜晚上睡前服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 COPD 急性加重期(AECOPD)是导致患者肺功能恶化、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2,3]。目前临床上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但 AECOPD 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灯盏花素是菊科植物灯盏花中分离的黄酮类有效成分,灯盏花制剂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组前期研究证实在 AECO-PD 的治疗中加用灯盏花素不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4-6]。本研究从成本-效益方面考虑,对加用灯盏花素治疗AECOPD 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发展枇杷深加工
莆田有50多万亩的枇杷,方志良的老家常太镇有8万多亩枇杷地,他说他是在枇杷树下长大的。方志良对枇杷有着很深的感情,对枇杷加工也充满了兴趣。为了发展枇杷加工,2005年,他创建了天妃红枇杷酒业有限公司。初期生产枇杷酒,生产的是传统的甜型枇杷酒,工艺上有所欠缺,也未曾想过参照葡萄酒的制作工艺,以致初期发展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方志良带领天妃红团队改良产品,除了原有的甜型枇杷酒,还生产全汁干型、半干型、柔型、高度型(枇杷白兰地)枇杷酒。他们还生产枇杷膏,在生产工艺上也对传统工艺的做法进行了改良,使用枇杷汁制作,即将枇杷去核之后,将枇杷肉榨成汁,再用枇杷汁熬制枇杷膏。熬制之后,方志良和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魏道智合作研发的含川贝、百合、茯苓、杏仁、桔梗、莱菔子、桑叶、陈皮、甘草等12味中草药的配方,经过一系列药效实验投入生产,具有益肺清热、理气平喘、止咳化痰的功效,最后定位为天妃红养生枇杷膏,获得国家专利,方志良也因此获得国家“6.18项目”“海峡两岸职工发明金奖”。
目的:研究款冬花止咳化痰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方法:以款冬花止咳化痰相关的12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采用反向药效团匹配法,预测活性成分靶点,并和CooLGeN数据库进行比对,构建靶点网络模型.结果:款冬花止咳化痰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有36个,主要靶点有GSTP1、MAPK14、ACHE、GSTA1、CFTR、VDR、ESR1、F2、GSTM1、MME、DAPK1;且不同活性成分可作用在相同靶点上,相同活性成分也可作用在不同靶点上.结论:款冬花止咳化痰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为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的严重病理过程,通常采用常规治疗,即改善通气功能,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酌情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了探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有效的方法,我院附属医院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沉香蛤蚧汤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憋气.西医常规治疗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中医方面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在李清华主任指导下,以温肺化饮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在李师指导下,温肺化饮法选方主要以小青龙汤、麻黄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根据证候不同选方,随证加减.
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作为止咳化痰的辅助药物,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于 2006 年 1 月~2007 年 1 月采用氨溴索针剂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 42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中医认为哮喘在急性发作时,应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一旦哮喘缓解,则应补益肺脾肾,用扶正的方法来减少、减轻发作.由于哮喘好发于春秋两季,故可在每年3~4月及9~10月,服用黄芪蛤蚧粉防止哮喘发作.
罗汉果罗汉果茶可以防治雾天吸入污浊空气引起的咽部瘙痒,有润肺的良好功效.尤其是午后喝效果更好.罗汉果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罗汉果以果入药,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润肺、益肝、生津、消渴、止咳、祛痰、润肠、通便、抑制哮喘及降血压等12种以上的保健功效.因此,罗汉果是清咽利肺、止咳化痰的首选.
吸中草药烟后能止咳化痰,抽了壮阳烟能“补肾壮阳”,中药成分直达体内发挥药效……近年来,一些烟草企业打起了中药的主意。
这段时期的感冒咳嗽多半是由于外感风邪,入肺化热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肺热.对于肺热的治疗,在中医领域有很高的建树.中医对症治疗一般使用麻黄宣肺、散寒,并配合石膏清热,杏仁、甘草止咳化痰.季节交替的时候,天气忽冷忽热,添减衣物不当,很容易引起孩子感冒咳嗽,所以这段时期的感冒咳嗽多半是由于外感风邪,入肺化热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肺热.其表现为鼻流黄涕,或是黄白相间,痰多黏稠,不易咳出,痰色多半是黄色,或者黄白相间,有些可能出现大便干燥、咽痛、咽红、口臭等情况.
王春生主任认为,人多为热性体质,风邪夹寒、灾热、夹燥侵袭肺系,速入里化热,故咳嗽多为痰热咳嗽;从六邪辨证、脏腑辨证分析,辨治咳嗽由肺入手,同时兼顾他脏,用自拟桑杏止嗽汤清肺润燥、止咳化痰,临床疗效颇佳.
探讨中医宣肺理气,止咳化痰法治疗小儿咳嗽.方法:用杏蒌汤随访加减观察治疗小儿咳嗽20例.结论:痊愈:18例.显效2例.疗程最长10天,最短3天.用杏蒌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咳嗽,中医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多由着凉感冒引起,起病较快,时间较短,内伤咳嗽多属脏腑虚损所致,或由急性咳嗽迁延日久而成慢性虚损,或因脾胃失调,饮食停滞,痰湿内生造成等等。中成药历史悠久,对于慢性病及急性病的治疗效果良好,且服用方便,又便于携带和保存,深受医生患者的青眯。但中成药在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有三个误区较为突出:不重视辨证;中西药合用;忽视中成药的毒性[1]。如果中成药能合理运用则疗效显著。否则不但无效,反而会起副作用。为了使医务人员在临床上做到合理运用中成药,笔者在工作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现从几个方面简述一下止咳祛痰类中成药的临床使用。
迁延性肺炎是指病程在1~3个月的肺炎,其病程长、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小儿迁延性肺炎的治疗多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但对于疾病后期的痰多黏稠、肺部啰音吸收疗效较差。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与TDP神灯照射结合的方法,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居多,西医治疗本病一般采用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等方法,对于易配合患儿上述治疗尚可,但对于拒绝打针输液患儿,尤以咳嗽伴喘息者,不易获效,笔者从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运用穴位贴敷加中药穴位拔罐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目的:研究人参的止咳、化痰作用.方法:采用浓氨水、SO2引咳法观察其止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大鼠毛玻璃管排痰法观察其化痰作用.结果:人参能延长氨水和SO2引咳咳漱潜伏期、减少咳漱次数、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及大鼠排痰量.结论:人参具有止咳、化痰作用;借助古代方剂文献的系统筛选,提炼中药潜在功能,再经实验研究加以确认,是挖掘中药新功能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目的:比较对叶百部生、炙品不同极性部位止咳化痰作用差异性,为百部作为止咳类药物发挥传统功效时生熟用药提供实验支持,为进一步揭示百部蜜炙原理奠定基础.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0只,随机分为20组,10只/组,雌雄各半.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ig给予生理盐水;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ig给予可待因6 mg·kg-1;其他组为给药组,给药容积为10 mL·kg-1.给药小鼠给药前禁食8h,禁水2h,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1h,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对对叶百部生品及蜜炙品的不同部位,包括水煎液、总生物碱提取物及非生物碱提取液(各设3个剂量,按生药量计均为20,10,5 g·kg-1)的止咳作用进行比较.取昆明种小鼠200只,随机分为20组,10只/组,雌雄各半.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ig给予生理盐水;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ig给予氯化氨40 mg·kg-1;其他组为给药组,给药剂量为10 mL·kg-1.给药小鼠给药前禁食8h,禁水2h,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0.5h,采用气管酚红法,研究生、炙品不同极性部位化痰效果.结果:与空白组对比,对叶百部生品不同部位均具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 <0.05,P<0.01,或P<0.001),而炙品的水煎液及总生物碱提取物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0.05,P<0.01,或P<0.001),但其非碱部分只有高剂量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 <0.001).对于对叶百部生、炙品相同极性部位比较,发现生、炙品水煎液中剂量及高剂量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总碱提取物低剂量和中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生物碱提取液仅高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示炙品止咳活性强于生品.化痰实验仅生品水煎液高剂量和炙品水煎液高剂量有显著的效果(P<0.05),其他均和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叶百部蜜炙后止咳作用增强的主要部位为总生物碱提取物部位及水煎液部位,而其化痰作用生、炙品均较弱,说明百部不是通过化痰起到止咳功效.
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ing)是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民间一种常用植物,民间使用历史悠久,其主要分布在桂、粤、黔、琼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健胃消积、止咳化痰、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明目益智和抗辐射、抗衰老、活血脉、调节血脂等功效[1-2].苦丁茶应用目前大多集中在嫩叶,对其他老叶弃之不用,但广西天等县大新县等地区民间有采集老叶留下自用的习惯.因此我们对苦丁茶老叶进行立题研究,以便为苦丁茶应用安全有效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对苦丁茶老叶提取物的调节血脂研究报告如下.
笔者根据著名老中医高辉远教授临床经验配制的751糖浆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止咳化痰疗效显著,根据临床观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十味龙胆花颗粒具有清热消炎、止咳化痰、平喘镇咳之功效,对痰热壅肺型咳喘患者疗效独特.因该药是由高原药厂所生产,而高原寒冷干燥的气候与南方的高温潮湿气候有比较大的差别,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南方地区对该药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桂龙咳喘宁胶囊由桂枝、龙骨、半夏、黄连等药材加工制成,属于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等功能.中药胶囊中制剂中桂枝为君药,其主要成分肉桂酸(cinnamic acid)具有抗菌、利胆、消炎、升白细胞等药理作用.为制剂质量标准,保证安全有效,本实验采用RP-HPLC测定制剂中的肉桂酸含量.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等作用,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瘢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等症[1].虎杖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以往文献多采用二苯乙烯苷或大黄素的含量来评价其质量[2-9],但单一化学成分不能全面反映药材质量.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虎杖药材中芪类成分白藜芦醇、虎杖苷(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下同)与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大黄素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下同)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来自全国10个不同收集地的虎杖药材样品进行了测定,以期为虎杖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主产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1].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倍半萜、黄酮、生物碱、苯二甲酸酯类等[2].对于款冬花挥发性成分研究很少[3].由于款冬花挥发油成分较复杂,且不同产地可能存在差异.作者对产自湖北款冬花的挥发油进行了研究,鉴定了52个化合物.
止嗽散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所拟之经典方,为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之剂,温润平和,不寒不热.《医学心悟》谓本方"治诸般咳嗽",肺炎支原体是小儿、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以发热,咳嗽,咯痰不爽为主要表现,多属肺风咳嗽和外邪闭肺范畴.为此,我们探讨了止嗽散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贝母有川贝母和浙贝母之分,都能止咳化痰,但川贝母滋润,浙贝母开泄.家父王云铭主任医师利用浙贝母开泄,善治热痰的特性,在治疗妇科病的药物中配伍浙贝母,治疗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疗效较好.
浙贝母,性味苦寒.入心肺经.临床多用以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如肺热咳嗽多痰、瘰疬及痈肿等证.笔者临证用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收效较好.
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退行性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更容易在季节多变、气候寒冷的冬春时节发生肺炎.老年性肺炎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起病较隐蔽和缓慢,但病情发展较快.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8年2月在有效的抗感染、止咳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肽α1(迈普新)治疗老年性肺炎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佐以肠外营养(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即7%凡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中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94例患者,其中男63例,女3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在42-83岁(平均56.9岁);对照组38例,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在44-82岁(平均55.7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试验周期10天.观察动脉血气的氧分压(Paq)、二氧化碳分压(hCO>),以及肺功能的第一秒钟呼气流量(FEVl)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治疗前后的变化.两组在试验期间指定用餐,饮食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02增加高于对照组(4.60±L87、2.38±2.02,P<0.01);Pd:Q显著下降(4.14±1.68、1.31±1.87,P<0.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本试验提示COPD患者在有效抗菌素,止咳化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7%凡命效果更佳.而且经济、方便,临床在广泛应用.肺功能检测在了解肺脏通气、换气和弥散功能为一种无创性、安全性检查项目,对观察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为较先进可靠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