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斯里兰卡的第四天,早餐后,我们从圣城康提驱车前往亚洲第二大植物园——佩拉德尼亚皇家植物园.佩拉德尼亚(Peradeniya)皇家植物园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植物园之一,位于斯里兰卡山城康提西南6公里,创建于1821年,占地60公顷.原是14世纪时僧伽罗国王为其皇后所建的一个花园.
按照惯例,裙子是女人的专利,但是"kilt"却成了苏格兰男人的传统服装(苏格兰短裙,叫作"kilt"——地道的苏格兰语).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欧洲人个个儿都西装革履,苏格兰短裙仍然是风头不减,粉丝热情依旧.我也早就听说过苏格兰穿裙子的男人以及风笛的故事,这回终于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苏格兰的风土人情喽!抵达爱丁堡的时候是清晨,在一家咖啡馆吃过早餐后,我便穿行在爱丁堡新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一路走去,感觉仿佛回到了伦敦,这里建筑物的风格跟伦敦非常相似,不过早晨上班的人没有伦敦的多,但还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城市.
说法六:空腹晨练效果好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营养学杂志》刊登的最新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点.研究发现,空腹晨练减肥效果更好,血脂水平下降幅度也更大.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科学家发现,吃早餐前锻炼的减肥效果,比吃早餐后锻炼效果更好.这样不仅可消耗更多体内脂肪,而且有助于使血脂水平大大降低.
(接上期)(2)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能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成人起始剂量25~50mg/日,2~5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75mg/日或100mg/日,早餐后服用.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3)新型降尿酸药物①尿酸酶:将尿酸分解为可溶性产物排出.
2001年8月5日,东阳市某农户办丧事酒,发生一起严重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8月5日丧事酒,中餐28桌,晚餐19桌,中晚餐菜谱同,且晚餐绝大部分是中餐的回锅(蒸)菜.先后280余人就餐,当天下午就有人发病,未引起注意.夜深后病人逐渐增多才引起重视,陆续到医院就医,次日早餐后病人逐渐减少.经现场调查,烹调加工主厨房设在天井中,洗涤水源是天井中的井水,有的从养有蟹的豆腐桶内取水洗菜,有的则直接使用井水,混合使用洗盆、废水随地倾倒.使用的工具容器数量严重不足,加工过程交叉污染严重.
患者男,31岁,因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半小时而入院.患者于早餐后突然出现上腹部胀痛,无放射痛,伴出冷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约200 ml,无发热及黄疸.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 kPa;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无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式呼吸存在,上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
糖尿病患者早餐后及午餐前的血糖是一天中较难控制的时段,这除了与清晨对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分泌较多,肝脏产生大量的葡萄糖有关外,还与早餐的质、量以及早餐的烹调方法有关.
胰岛素选择战[案例1]李阿姨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改为胰岛素治疗,用的是预混人胰岛素50 R每日两次,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不过,天气变冷以后,血糖有所升高,于是增加了用量.可是,这样做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运动后的低血糖.情况是这样的:由于气温降低,李阿姨把运动时间推迟了两小时,改在了上午11点.胰岛素用量加大以后,早餐后的血糖控制得不错,但是运动后容易出现低血糖,为此不得不每次运动前加餐.李阿姨很困惑,冬季血糖偏高,增加了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又来了,到底该怎么办?
王女士,今年55岁,患糖尿病已有10多年了.3年来,王女士一直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早上用22单位,晚上用16单位,血糖控制得不错.有一天,王女士偶尔测了一次晚餐前的血糖,结果竞高达9.5毫摩尔/升.她认为可能测得不太准确,于是第二天便测了7个时段的血糖,其结果分别是:空腹血糖为6.0毫摩尔/升、早餐后2小时血糖为7.2毫摩尔/升、午餐前血糖为5.8毫摩尔/升、午餐后2小时血糖为7.6毫摩尔/升、晚餐前血糖为9.6毫摩尔/升、晚餐后2小时血糖为7.5毫摩尔/升、睡前血糖为6.1毫摩尔/升.
王先生在2014年8月14日确诊为糖尿病,之后每天服用3片格华止(二甲双胍)降糖.王先生身高1.76米,体重84千克.可就在9月6日王先生再次测了测体重,降到了75千克.王先生认为自己体重下降得太快了,仅仅3周瘦了9千克.但除了体重下降也没有其他任何不适,王先生除了控制饮食,每天运动一个半小时,所以血糖控制得也不错,空腹6.3毫摩尔/升,早餐后2小时5.8毫摩尔/升,午餐后2小时6.8毫摩尔/升.虽说目前的体重非常好,但是他却担心自己继续服用格华止的话体重还会下降.所以王先生便向医生提出了更换药物的想法.
糖尿病患者张先生看到大家都在说豆浆好,于是也买了台豆浆机,每天早上打豆浆喝,一杯大约350毫升,加上一个鸡蛋或者一块自己做的南瓜玉米面饼,开车上班,到公司从1楼走到26楼,一周以来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8.0mmol/L.没有喝豆浆之前,一般是一袋牛奶(225毫升),加上一个鸡蛋或者一块自己做的南瓜玉米面饼,一周下来早餐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6.0mmol/L.
患者男性,55岁主诉血糖升高6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乏力,于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14.8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此前一直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尚可.近3个月,血糖逐渐升高,尽管增加了口服降糖药用量,二甲双胍500mg Tid,格列美脲4mg Qd,阿卡波糖50mg Tid,但空腹血糖仍在10~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2~13mmol/L.1个月开始在当地医院接受胰岛素治疗,采用预混人胰岛素30R一天2次,同时联合二甲双胍500mg tid,但早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如进一步增加早餐前用量,则午餐前容易出现低血糖.当前胰岛素用量为早16U、晚12U,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12mmol/L.为求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来本院就诊.
患者男性,50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8个月现病史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于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8%,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给予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2个月前复查糖化血红蛋白7.4%,此时降糖药用量为二甲双胍500mg Tid、格列本脲5mg Bid.患者于1个月前来本院就诊,建议其开始胰岛素治疗,因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有抵触,经劝解同意尝试胰岛素每日一次注射,治疗方案为门冬胰岛素30晚餐前12U,二甲双胍500mg Tid,格列美脲2mg早餐前口服.此次复诊查空腹血糖6.4mmol/L,患者前一天自测血糖显示,早餐后及午餐前、后多点血糖尚未达标,门冬胰岛素30当前用量为24U.
加拿大研究人员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虽然高脂肪食品有害健康已经广为人知,但其有害作用产生之快可能超出很多人想象.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基金会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为了研究高脂肪食品对心血管功能产生的短期影响,他们让一组身体健康、无吸烟习惯的大学生接受实验,让他们早餐食用两份商店里常售的三明治,共含900卡路里的热量和50克脂肪,并在进食前后进行一项名为"流速时间积分"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食用高脂肪早餐后,他们的"流速时间积分"指标下降了15%至20%.
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5种一天注射2次 早餐和晚餐前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或自混短效胰岛素加中、长效胰岛素.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减少午餐前注射的不便,病人容易依从;可以控制早餐及晚餐后血糖,晚餐前中、长效胰岛素也可控制空腹血糖.多适用于尚存部分内生胰岛素功能的1型糖尿病和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这种方案的不足是1)由于每天仅在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当早餐后或晚餐后2h血糖控制达标时(例如:餐后2h血糖<8mmol/L),极易造成下餐前低血糖反应.原因是预混制剂中的NPH于注射后1.5h开始吸收,3h后血中浓度已经上升,5 ~ 6h即开始达峰,加上制剂中短效胰岛素的残余作用,血中胰岛素水平与餐后血糖下降曲线形成相反时相.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因发作性心悸、头晕5年,于2003年4月9日入院.1993年患脑梗死,2001年8月逐渐出现精神差、少言语,曾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有下肢肌力弱,发作期间出现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2002年12月出现表情淡漠、近期记忆力下降及嗜睡.2002年以来患者多次出现发作低血压,其特点:(1)发作时间一般在早餐后;(2)多于坐位时发作;(3)发作时意识丧失,手足抽搐,大小便失禁,出汗部位不对称;(4)血压明显降低,甚至可降至0,但发病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5)低血压可用多巴胺治疗,其用量逐渐增大.体检:卧位血压15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立位血压120/65 mm Hg,自行站立、不能行走,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双手可见震颤,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下肢巴彬斯基征和查多克征阳性,左侧明显.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示脑实质萎缩、脑沟变宽、左前额叶陈旧性脑梗死,广泛皮质下实质变性.入院诊断: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例1男,54岁,肥胖,发现血糖升高2月,空腹血糖最高时为10.8mmol·L-1,早餐后2h为12.7mmol·L-1,既往无其它病史,诊断糖尿病Ⅱ型.给予饮食控制及二甲双胍0.5、tid,口服,服药第4d晚餐前出现心悸、手颤、出汗,急查血糖2.8 mmol·L-1,自行进食症状消失,于次日晨将二甲双胍减为0.25,tid,随诊3个月未再出现低血糖反应.
目的 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晚期NSCLC患者42例,华蟾素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联合采用吉非替尼0.25 g,1次/d早餐后1 h温水口服.1次/d,3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28.7%,在控制疼痛及Karnoky评分等方面均有临床获益.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
牡丹江市某宾馆2月21日召开1次500人参加的大型会议.22日早餐后,胡某感到上腹部不适,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后2 h内,先后有47人出现胃肠道症状,发病率21.9%/.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1岁,2014年5月18日因咳嗽痰多于下午13:00和18:00分别服用福多司坦片(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140104,200 mg)400 mg,均在饭后服用。晚上20:00患者头痛症状未处理,19日早餐后8:30继续服药400 mg约1 h后,患者感到头痛加剧,并出现肢体麻木,视物模糊,复视现象,立即停止用药,上午9:22入院治疗。
患者男,29岁.因脐周持续性疼痛3 h入院.患者系早餐后无明显诱因突发脐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伴腰背部牵涉痛,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无发热,无腹胀,大便未解.
患者,男,57岁,因左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2 h于2003年5月30日住院.患者2 h前早餐后步行上班途中,突感左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伴有左侧腰背部疼痛,恶心未吐,呃逆.未排大便,无呕血,无发热、胸痛,无咳嗽、咯血,无心悸、呼吸困难,无肉眼血尿及排尿困难.既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7~8年.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查体T 35.6 ℃,P 75次/min,R 18次/min,Bp 110/80 mm Hg(1 kPa=7.5 mmHg).身体瘦长,神智清,表情痛苦.
王忠诚院士的一天是从凌晨4点开始的:起床后用半个小时洗漱,然后开始"登车"锻炼一个半小时,之后预留半个小时吸氧,用完早餐后,几乎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浏览报纸、拆阅信件、授课博士生、参与当天会诊等,一天时间安排得紧锣密鼓,下午5点下班回家,看看新闻联播,翻翻业务书籍,晚上9点,不折不扣的按时就寝.
患者,男,80岁,因"脑梗塞后遗症,高血压病"于2002年2月8日收住院治疗并托老.入院后,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血压控制较好.4月1日、7月30日2次测定空腹血糖为4.9 mmol/L、5.6 mmol/L,早餐后2 h血糖为7.2 mmol/L、7.0 mmol/L.4月3日、5月19日、7月31日3次测定血脂均在正常范围:TC:3.27~4.30 mmol/L;TG:1.21~1.73 mmol/L;HDL-ch:1.08~1.13 mmol/L.9月上旬,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结合其既往皮肤瘙痒症病史,皮肤科会诊诊断为"慢性皮炎",先后给予派瑞松、肤轻松、顺峰康王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全身外搽,病情缓解不明显,后患者自行加大用药剂量.
1 病历简介男,25岁.因腹痛、恶心、呕吐于1999年3月28日入院.入院当日上午8时于早餐后无任何诱因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针刺样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它处放射.约6小时后出现恶性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餐食物,无血及咖啡样液,呕吐后腹痛无缓解.下午5时呕吐黄色液.
到德国访友,不料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早上,一睁开眼,就看到友人已经整装待发。洗漱完,早餐后,友人说:“走吧,带你去一个地方。”
目的:探讨优泌乐25及诺和锐30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60例经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优泌乐25治疗组及诺和锐30治疗组,在继续服用原有降糖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每日3次注射上述两种胰岛素降糖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间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明细差异(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优泌乐25及诺和锐30每日3次强化治疗均能较好的控制血糖且稳定,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两组疗效相当.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利于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运动较为适宜,这样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早餐后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刻,故安排在早餐1小时后运动最佳(从吃第一口饭时算起).而对于早餐前和晚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早餐前和晚餐后的时段运动.适宜的运动量是运动时感觉全身发热、微微出汗、轻度肌肉酸痛,次日感觉精力充沛,有运动的欲望,食欲和睡眠良好.
餐后低血压多见于健康老年人,更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心血管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瘫痪与多系统萎缩、血液透析的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头晕、晕厥、跌倒、心绞痛、无力、恶心、视力模糊、脑缺氧等.多发于餐后30~60分钟,尤其是吃完早餐后,发生率为73%,中餐、晚餐分别是21.6%、5.4%.虽然大部分人可通过体内自身调控系统较快恢复到常态,但也有相当部分老年人餐后血压降低较为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心脏和大脑缺血缺氧,轻者出现头晕眼花、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的症状,严重者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缺血性脑卒中.因此,餐后低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
2003年10月29日靖西县某乡中学两名学生吃早餐后约20~30分钟陆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腹痛、四肢无力、肌束震颤等症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并结合临床症状,证实是一起由粮食熏蒸剂磷化铝引起的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