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血压病就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病人老张.老张今年52岁,跟我讲:“前几天单位查体一测血压:坏了,160/100,后来体检报告显示,血脂也高、血尿酸也高,这不,血糖也高了.我想问您,这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是吃出来的我知道,这血压高了也是吃出来的?”
患者李先生,今年64岁了,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2010年开始出现高血糖,2012年体检又发现高血脂,具体指标:低密度脂蛋白4.4mmol/L,胆固醇7.6mmol/L,甘油三酯1.91mmol/L.吃了一段时间的辛伐他汀,就自行停药了,主要是怕有副作用.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1.我的血脂是不是很高?是否需要吃药?高血脂是指血液当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三种类型.李先生属于混合型高脂血症.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底疾病和周围神经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60% ~ 7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罹患周围神经病.研究发现,糖尿病的任何时期(包括空腹血糖损害、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均可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而一些因素如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同时存在血脂升高、高血压病和肥胖症,糖尿病得病时间长等,可能更加容易使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
王大妈今年75岁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总不在意,她患高血压病很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好好吃降压药,血压控制得不理想.最近几个月,大家发现王大妈总是丢三落四,和别人说话时,经常说着说着就忘词儿了,而且,情况越来越糟.家人都很着急,拉着王大妈去了医院.医生给王大妈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及评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王大妈出现了"认知障碍",并且很可能是高血压惹的祸.
家住福州马尾区的赵其勇老先生,常年有高血压病史.刚过完年,老赵心情挺舒坦,清晨刚起床时,猛的伸了个懒腰,一不小心惹得血压突然升高,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时刻,往往来自常见的一些‘招牌动作’."对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第95医院)心血管内科沈清来主任医师建议说,"患有高血压的人,在平时生活中,要避免这些‘招牌动作’".
中秋来临,秋风骤起,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也随之而来.日前,在天津某医院急诊室内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抢救.患者的儿女们焦急地守在门外:"我爸虽有高血压,但他每天都吃降压药,怎么会出事呢?".天津居民顾先生今年71岁,有27年高血压史.他大清早出门遛弯儿,一出门突感头晕,"咚"地一声就跌倒在地.医生仔细询问了情况,得知顾大爷平日坚持服用2粒长效降压药施慧达.由于前段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自我感觉良好,就擅自做主每天都少服了药.气温下降后,他没及时调整加药,加上昼夜温差大,早晨户外气温低,穿着单衣服就出门,身体不适应.于是,发生了全家痛心的意外.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高血压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由基因遗传与环境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的危害不在高血压本身,而在于它能引起心、脑、肾、血管的损害,导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中风、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夹层动脉瘤等.
编辑同志:我父亲年近七十,患高血压病16年.2012年参加了市城镇居民医保.前不久我替他到北湖区泉燕社区服务中心门诊想拿些降压药,但社区门诊医生却拒绝开处方,不知为什么?郴州市北湖区 刘梅刘读者:按照《湖南省郴州市市辖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实施细则》的规定,参保人应该到参保缴费地的定点社区服务中心门诊看病,医生要坚持因病施治,根据病情开药或合理检查,不允许参保居民直接要求医生开药.2012年普通门诊统筹基金起付线为10元/次.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50%.一个年度内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300元.只有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内的费用可以报销.超出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由参保居民个人负担.
邻居家上初中的孩子兵兵,能吃能喝,长得虎头虎脑,体胖腰圆的.近一段时间兵兵常嚷嚷着头痛、头晕,没有精神,到医院看病,一量血压,好家伙,130/90毫米汞柱,这下把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惊呆了.他们深知高血压病的危害,兵兵的爷爷和爸爸都是高血压患者,常年吃药,老爷子还并发了脑血栓,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可这13岁的孩子咋也会得高血压呢?
"时间就是生命",这话一点儿不假.年过花甲的老王患有高血压病.一日,老王和家人正在家中打麻将,突然他觉得胸闷、胸骨后剧烈疼痛.家人看他面色苍白、出冷汗,急呼"120"急救车,1小时内将老王送到了医院.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极早期).医生立即为老王进行了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两小时后,老王的胸痛完全缓解.复查心电图,心肌缺血得到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的面积显著缩小而呈局限化.
80岁的王大爷,有间断性胸痛1 0年了.平时,他活动量稍大即发病,发病时含硝酸甘油数分钟可缓解.最近2周,王大爷不活动也发病.王大爷有高血压病史4年,血脂升高3年,支气管哮喘病60年,曾吸烟4年.医生给王大爷作检查,发现他呼吸困难、心脏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23%)、严重心肌缺血,医生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最近接诊的一位男性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患者姓张,51岁,北京郊区人.两天前,老张感觉胸痛、背痛,同时伴有胸闷、乏力,但不发热、不咳嗽,也没有咯血及晕厥.我了解到,老张患有高血压病,长期抽烟,无外伤及药物过敏史.以往的检查提示:X线胸片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当地医生疑诊为“冠心病”,给予吸氧、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滴丸等治疗,效果不佳,且胸痛胸闷越来越重.
"狂风暴雨"的前兆--小中风11月初的一天凌晨,一位年届85岁高龄的老人因突发性左下肢活动障碍被亲友送到了抢救室.患者是一位美籍华侨,头一天晚上在上海一家星级酒店与校友聚会,当时老人见到几十年未见的老同学异常兴奋,多喝了几杯白酒,之后出现过呕吐,但无其他不适.凌晨2点多,他突然出现左下肢活动障碍,被急送至医院急救.急诊头颅CT显示"右侧枕叶脑软化灶".经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以前曾发生过一次小中风,但因无明显后遗症,所以就放松了警惕.经过CT检查后,医生诊断老人是急性脑血管意外,并马上采取活血化淤、营养脑细胞、减轻脑水肿等治疗,由于抢救及时,老人的生命终于得到了挽救.
目的 研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改变与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3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另3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李光伟等提出的ISI方法进行胰岛素抵抗(IR)计算.结果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Ins、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IS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ISI明显降低,存在IR,IR作为腔隙性脑梗塞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长效与短效制剂联合其它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13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配伍治疗,对照组用硝苯地平片配伍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早晚波动幅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 0.001).结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配伍时尽量考虑使用长效制剂.
目的观察肾脏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了47例肾功能(BUN,Cr)正常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骨代谢,以单光子吸收法测定桡尺骨的骨矿物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环磷酸腺苷,并测定了内生肌酐清除率及有效肾血浆流量,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老年高血压病人骨矿含量下降(P<0.05~0.01),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尿钙、尿磷排泄增加.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骨代谢障碍与肾脏排泄钙、磷增加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及肾素系统有关,认为即使肾功能正常,也不应忽视肾脏对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老年白大衣高血压(WCH)与高血压病及血压正常人群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探讨三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性. 方法设计可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个人情况调查表,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对比3组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 WCH中超重、高脂血症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人群(P<0.05),与高血压患者相近,但在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高血压家族史中,WCH与血压正常人群相近(P>0.05).结论 WCH是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因素,治疗应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血压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危险程度分为4组,观察颈部动脉有否单纯内膜增厚、增厚伴斑块.结果 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检出率为76.2%,且危险分层的层次越高,阳性检出率越高.随着病程的延长,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临床脑卒中的早期监测手段.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模式.方法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采取量化饮食、量化运动、心理疏导与降压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普通治疗组仅单纯用药物治疗.比较两者在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改善、高血压病情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综合治疗组在膳食结构、运动量、控酒等方面的改善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P<0.001),相关医疗费用也较普通治疗组低(P<0.05).结论 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保健单位推广.
目的评价拜心通(Adalat gits)-一种Nifedipine缓释剂的抗高血压效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分组,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Adalat gits的降压均值及降压谷峰值比率.结果Adalat gits治疗组的24h、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下降,而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30mg,次/d的Adalat gits治疗,其SBP和DBP的谷峰值比率分别为90.1%和76.6%.连续观察23例具有36h动态血压资料的患者,服药后30h时SBP和DBP的谷峰值比率大于50%,超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30h应为50%的要求.36h SBP仍明显高于这个标准.结论Adalat gits是一种有效、平稳的抗高血压药物,适用于老年人.
目的探讨尿微清蛋白(ALB)、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变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8例高血压病人进行ALB、NAG、β2-MG检测.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ALB、NAG、血和尿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BUN、Cr、CCr.在高血压病的早期BUN、Cr、CCr正常者中ALB、NAG、血和尿β2-MG仍可显示较高的阳性率.(2)BUN、Cr、CCr升高者中ALB、NAG、β2-MG均升高且有很好的相关性.(3)同时上述指标随高血压病分期和病程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高血压长期作用于肾脏,导致肾功能不全.ALB、NAG、血和尿β2-MG联合检验,早期探查肾功能改变有重要意义,无创且可重复.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不同危险层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低、中、高危险层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PI)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并观察口服氯沙坦对不同危险层患者上述三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危险层患者在治疗前上述三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不同危险层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改变,低、中危险层患者的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高危险层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无显著变化.结论氯沙坦可改善低、中危险层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本院2004年6月至2011年2月收治32例结石性肾积脓老年患者,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60~82岁,平均(68±13)岁;既往有开放性取石手术史4例,曾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7例.合并糖尿病12例,并发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4例.
目的 对内蒙古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重点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患病情况、健康干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科体检的924名40岁以上的中老年干部人群,体检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随访需求情况,然后对体检结果、健康随访需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4名体检者中,高血压病的检出率为41.3%,糖尿病的检出率为18.3%,高血脂症的检出率为49.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 ≤80岁的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0~60岁体检人群中,男性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人群的高脂血症患病率却远远高于男性,与年龄无关.需求问卷分析结果示,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人群的需求最低,仅有12%;80岁以上人群的需求率最高,达70.4%.结论 内蒙古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重点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慢性病患病率水平,应加强该地区人群慢性病的健康管理,60岁以下的在职干部人群保健意识淡薄,是慢性病个体化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
目的评价开搏通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65人,分为开搏通组与硝苯地平组,治疗12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比较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左室肥厚有不同程度逆转,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开搏通和硝苯地平均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对逆转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有重要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专科疗养的意义.方法对48例高血压病疗养员进行全面体检及反复监测血压、健康教育、饮食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结果提高了疗养员及家属对高血压病防治的认识;纠正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的误区;使患者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通过高血压病专科疗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形式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按全国研究,研究号D4025L0006入选34例,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轻、中度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轻度10例,中度2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5~69岁,平均47.45岁,用药前停用降压药2周,继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4周,如血压未达标(>140/90mmHg),继服95mg 4周,若血压仍未达标则继服95mg,并加用非洛地平5mg,1/d,共12周并记录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时收缩压分别下降13.2、12.9和20.3mmHg;舒张压分别下降6.5、8.4、13.5mmHg.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作用在治疗4周时疗效最明显,此后继续维持降压效果.4周与8周相比收缩压(P=0.819)和舒张压(P=0.143)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12周时血压继续下降,与4周和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心率影响不大.副反应:1例轻度性功能减退,停药后10d恢复,头昏乏力2例,未停药,头痛1例服药24d停药.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明显,未达标病例合用非洛地平长效钙拮抗剂疗效最佳.副反应小,酎受性好,需继续临床扩大应用.
高血压病的长期发展可导致人体心、脑、肾三大靶器官损害.肾脏损伤的症状出现相当缓慢,肾脏功能的生化指标如血浆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正常范围时,其早期损害往往被临床忽视.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和尿白蛋白(ALB)含量是反映肾功能状况的灵敏指标.本文探讨了老年高血压患者β2-MG和ALB变化.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CNP,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康复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康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用CNP实施护理,可明显减少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CNP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我院地处驰名中外的"海上花园"鼓浪屿,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良的大气环境、秀丽的人文景观、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岛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3600余人,占常住人口的22.2%.这组人群主要为离退休老干部、知识分子、个体经商者、工人、文化层次较高、注重生活质量.其中约50%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主要疾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关节炎、慢阻肺、肺心病、胃肠道疾患、偏瘫、肿瘤各种手术后康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