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高低,反映了医院和医师的医疗水平.我院对住院病人抢救成功率实施监控已有5年,现对其中1个月抢救成功率未达标的情况进行分析.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免疫工作现状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28个县(区、市,下同)计划免疫检查结果表明,71.4%的县<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1/10万要求,但有28.6%的县未达标.
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河南理工大学2005级"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成绩未达标,无心肺病史)的男同学3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1).
卫生部于1993年颁布<护士管理办法>,建立了护士执业许可制度,要求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者必须按照<护士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进行执业注册.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贫血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我国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情况不容乐观,据北京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报道,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未达标者占50%左右,而新近关于中国透析人群的调查显示,60%患者Hb不达标[1,2].贫血的纠正与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DOPPS研究提示Hb每升高10g/L,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分别降低10%和12%3.随着诊疗手段的提高,对贫血的认识愈加充分,本文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许多高血压指南都主张用2~3种药尽快把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140/90 mm Hg,血压未达标前应当每月看病人一次,并调整用药.2级高血压病人或并有其他病者应当看的次数更多.
张大妈半年前查出2型糖尿病,经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尽管二甲双胍已经用到500毫克,每天3次,血糖仍未达标.考虑到她体重超标明显,体重指数达到28千克/米2,且腰围达到98厘米,实验室检查提示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所以医生建议她加用吡格列酮30毫克,每日一次.服用一个月后,血糖确实得到了明显改善.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多饮、多尿3年,视物模糊1个月.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多饮多尿到当地医院就诊,查随机血糖12.8mmol/L,次日复查空腹血糖10.4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个月后开始二甲双胍治疗,起始剂量为250mgBid,半年后用量逐渐增加至1000mg Bid.一年后因血糖控制仍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始终在8.8%以上,患者开始加用格列奇特,起始剂量为80mg Bid,逐渐增加至160mg Bid,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8%左右.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多饮、多尿3年,视物模糊1个月.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多饮多尿到当地医院就诊,查随机血糖12.8mmol/L,次日复查空腹血糖10.4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个月后开始二甲双胍治疗,起始剂量为250mgBid,半年后用量逐渐增加至1000mg Bid.一年后因血糖控制仍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始终在8.8%以上,患者开始加用格列奇特,起始剂量为80mg Bid,逐渐增加至160mg Bid,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8%左右.一个月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来本院就诊.
患者男性,50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8个月现病史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于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8%,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给予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2个月前复查糖化血红蛋白7.4%,此时降糖药用量为二甲双胍500mg Tid、格列本脲5mg Bid.患者于1个月前来本院就诊,建议其开始胰岛素治疗,因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有抵触,经劝解同意尝试胰岛素每日一次注射,治疗方案为门冬胰岛素30晚餐前12U,二甲双胍500mg Tid,格列美脲2mg早餐前口服.此次复诊查空腹血糖6.4mmol/L,患者前一天自测血糖显示,早餐后及午餐前、后多点血糖尚未达标,门冬胰岛素30当前用量为24U.
“糖尿病患者作为冠心病和卒中两大疾病的庞大潜在人群,其胆固醇控制水平是目前最薄弱环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强调指出,糖尿病患者胆固醇的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在中国,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
最近,多个权威的糖尿病指南均强调,在胰岛素治疗中应"先控制空腹血糖,在空腹血糖控制达标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仍未达标时再控制餐后血糖",即先用基础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并力图使空腹血糖达标,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价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了(一般为7%),就可以保持目前的治疗方案不变.如果空腹血糖已经控制很好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未达标,可以开始监测餐后血糖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餐后血糖的控制措施.
牙齿的保健应该全方位进行,而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研究发现,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口腔疾病患病率越高,因此自测血糖很重要,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每天应自测血糖2~4次,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国人健康与生活的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但我国控制状况不容乐观,纵向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无显著改善.2011年公布现状调查显示,85%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未达标(≥7.0%),糖尿病相关治疗费用中约80%用于并发症治疗.
一、什么人需用胰岛素治疗?1.需终身使用的病人: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2型糖尿病用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患者(指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脲类药每日用到大剂量血糖还未达标者);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人毛细血管替补。
方法:对高血压病人15例(高血压治疗达标组8例、高血压治疗未达标组7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8例,在室温(22-25℃)下通过显微镜观察指背皮肤甲襞毛细血管,并记录反应性充血(压闭手指血管4分钟)前后单位面积视野内毛细血管开放数量( mm-2),计算毛细血管替补(%),毛细血管替补=增加值/静息值×100%。
目的:比较尼群地平加氢氯噻嗪与尼群地平加倍他乐克对血压在二级水平或以上的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研究设计,在北京、吉林两个分中心的农村入选二级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尼群地平加氢氯噻嗪与尼群地平加倍他乐克的治疗,如果血压未达标可以加用卡托普利。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IN-CROSS研究亚组分析是对之前进行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析因分析.试验入选患者和分组方法见文献[1].对总人群和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符合下列1项以上标准者被列为T2DM患者:既往诊断为T2DM;使用降糖治疗;空腹血糖水平≥126 mg/dl),均进行了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分别有182例伴有T2DM的患者和434例不伴有T2DM的患者进入分析.
抗凝桥接期( anticoagulation bridging period )指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开始服用至达到抗凝强度水平的一段时期。在此期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还未达标,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在抗凝桥接期是否需要加用肝素类药物加强抗凝,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抗凝桥接期应用肝素类药物干预对患者术后早期血栓栓塞与出血事件发生比例的影响。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在于通过非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与教育)和药物治疗(俗称“五驾马车”治疗)以减轻患者症状,并将其长期并发症(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也需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依据临床相关指南,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可采用4级阶梯:二甲双胍是首选,若无禁忌证,应一直保留在药物治疗方案中;如果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仍未达标,可加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或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二线治疗);如果两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仍不达标,则可加用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或采用3种口服药联合治疗(三线治疗);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血糖仍未达标,则应采用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四线治疗)。
2001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2002年5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GPP的原则,制订了<上海市医疗机构制剂室GPP达标实施细则>(简称<细则>),明确要求本市医疗机构配制的小容量注射剂、滴眼剂必须于2002年12月底前达到<细则>的标准要求(简称达标),2002年底仍未达标的,从2003年1月1日起暂停配制小容量注射剂和滴眼剂.
1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原则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概括如下:⑴初始药物选择个性化;⑵起始量为小剂量,减少不良反应;⑶反应好,但未达标,可加量(可耐受);⑷一种药物反应或耐受性差可换药物,而非加大剂量或加用其他药物;⑸联合用药益处为血压达标,减少副反应,不主张加大第一种降压药物剂量。
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从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组所管辖区域内的高血压患者中发现他们的血压控制大部分未达标,原因何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其做分析.
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从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组所管辖区域内的高血压患者中发现他们的血压控制大部分未达标,原因何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其做分析.
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以“坚持应用3种足量、合理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药),但血压仍未达标”来定义难治性高血压。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将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虽然同时应用3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且理论上一种是利尿药,所有药物的应用达到最优化,但血压仍高于控制目标。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或最佳剂量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药)后,血压仍未达标,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相对风险是血压控制较好者的2.3倍。难治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人群的5%~10%,一直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难题。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内引起乳腺癌细胞增长的激素水平,有效降低乳癌风险.研究者收集了79 124名女性11年来的有关数据,这些女性都坚持跑步或者散步锻炼,科研人员则记录下她们每周跑步或散步的距离、胸围尺寸、体重和身高等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实验开始至今,这些人中没有一人患上乳腺癌.研究者还发现,每周进行两个半小时中等强度运动或1小时14分高强度运动的女性,比那些运动量未达标的同性,因患乳腺癌致死的可能性低了42%.
500克蔬菜补足钙钙元素有"生命元素"之美称,遗憾的是国人普遍摄入不够,每天仅500毫克左右,远未达标.据营养学家测量,绿色蔬菜的含钙量比牛奶还高,如100克荷兰芹含钙200毫克,100克萝卜叶含钙190毫克,100克菠菜含钙120毫克,而且吸收与利用率也高,胆固醇又较少,每天吃500克这类蔬菜,所获得的钙质即已足够.
我科对34例饮食运动治疗不满意,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仍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联合应用瑞格列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来,由于在原发性高血压(EH)人群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中,发现在EH患者中,夜间高血压(NH)是一种特殊类型.NH患者危险因素(RF)多而靶器官损害(TOD)严重,特别是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影响比较大,预后差,因此备受临床关注.现对66例NH患者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经对EH人群ABPM中发现NH 66例.男性51例,女性15例;年龄45~85岁,平均(71±11)岁,其中≥65岁56例(85%),平均病期(11.4±2.6)年,长期(≥10年)吸烟者39例(59%).血压长期未达标者46例(70%).对照组EH患者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45~87岁,平均(71±8)岁,EH病期(11±4)年.
在单独应用胰岛素血糖仍未达标者,我们联合应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取得良好疗效,进而,使血糖控制良好或达标.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