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以冬春季多见.近年来水痘发病情况有所变化,现将近两年我们收治的35例儿童水痘患者情况分析如下.
食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话题之一,喷码油墨作为典型的化学品在食品饮料上的应用安全性也愈发受到重视。油墨是喷码标识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随着法规规定有所变化,多米诺提倡喷码油墨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应符合标准。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腔镜手术所使用的器械也逐渐增多,这类器械多带有夹层或套管,十分精巧,但临床护士对它们的分解装配颇感困难,这给清洗工作带来不便,处理不好易导致感染,现各医院多采用超声技术清洗.我院原有一台日产超声清洗机,超声发生电路见图 1,其工作原理是由市电 AC220V变压 AC110V后,整流、滤波,输出脉冲是并联的推挽电路.另外,陶瓷压电换能器作为正反馈元件,其固有谐振频率点上阻抗最低,因而振荡频率始终使换能器处于谐振状态.即使工作中谐振频率有所变化,电路也能自动跟踪,无须人为调整.
故障现象:机器在透析病人过程中,出现电导度报警,但瞬间消失.开始时透析一个病人会出现几次报警,但不影响透析参数;之后报警次数越来越频繁,造成病人无法忍受的噪音干扰.故障排除:察看A液和B液电导度显示数值,A液值向上稍微有所变化,但报警后会马上恢复到原始数值.更换A液探头,并调整到维修状态,用多用表校正温度、校正A液电导度后开机试验,故障依旧.
绝育术是避孕节育措施的一种,世界上有超过2.2亿对夫妇采用男性(0.43亿)或者女性绝育术(1.8亿)[1].本文对绝育术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女性绝育1.1影响现用率的因素女性绝育通常以阻断输卵管来实现.随着医学的发展,女性绝育的方法日益增多,世界范围内采用绝育的人数也有所变化.1995 ~2006年间,美国绝育率呈现下降趋势,1995年绝育人数68.7万人,2006年为64.3万人,而期间人口增长率为4%.分析影响绝育现用率相关因素如下:①近年来,许多年轻人选择晚婚,延迟生育子女可能会造成输卵管绝育现用率的下降.②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在早期研究报告中预测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现在的数据提示只有35岁以上的吸烟者才有这样的风险.口服避孕药使用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输卵管绝育现用率下降的另一个原因[2].③国家相关政策与措施.对苏州市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的避孕方法调查显示:女性绝育现用率从1983年的24.42%下降到2005年的4.50%,而短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上升,避孕方法使用趋于多样化,这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模式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有很大关系[3].此外,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展知情选择工作,已较少有育龄夫妇选择绝育术;而进入21世纪后,原先采用绝育术的已婚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者逐年减少.综合上述各种因素,造成了绝育术现用率的变化.
云阳镇是丹阳市政府所在地.全镇有28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13万多人口.据调查,丹阳市超过60岁的人口已达14.5%,疾病谱也有所变化.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和国有企业改制后,农村卫生室和广矿医务室大多"名存实亡",部份农民及无医保的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难以保障.根据卫生部等十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在丹阳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我院从2000年开始被列为丹阳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单位之一.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云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
"非典"期间乳山市托幼机构采取严格措施,预防"非典"输人.主要措施是加强"非典"预防知识宣传;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对儿童的餐饮具采用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玩具和毛巾及经常接触的物品用1~2 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洗消毒.为了解乳山市托幼机构"非典"期间消毒卫生工作质量与"非典"前期相比是否有所变化,于2003年5月对乳山市22所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工作进行了检查、采样、检测.结果与2002年7月份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研究对1993-2002年10年间上饶市某医院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和死亡构成进行了统计及对比分析,旨在了解10年来该院住院病种和死亡原因的变化.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和环境下,我国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行为方式必将有所变化,由此产生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也会有新的特点.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和死亡构成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对指导医疗卫生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常有朋友问:我的皮肤应该怎么护理?在未见实际的皮肤状况前,我们通常会告诉他们,每个人皮肤的质地与状况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护理需因人因时而异,在合适的时候与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美容和护理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养生有术吗?或许有.我认为,遵循常识与科学,选择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生理节律、有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这简单朴素的日子,就是最好的养生.且这种养生是个人化、个性化的,绝无抽象原则、统一规律可言.就拿我家这位先生来说,从小身体赢弱,20多岁时又罹大祸,流落于社会底层,以瘦骨伶仃之躯苦力干活几十年,生存艰难之至,谈何养生!然老天有眼,使其贱躯贱命之人历经风雨而不被摧折,可谓顽健了.流沙河今年70岁,身板笔直,面色润泽,腿如竹竿却灵便自如,体形如豆芽菜但精神健康,加之耳尚聪,目不晦,正是"瘦是瘦,精神够"的状态.我想此得益于他历来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并不因为物质增益、环境改善而有所变化.
轮状病毒归属呼肠病毒科,系dsRNA病毒,基因组包含11个节段的dsRNA,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和5种非结构蛋白.依抗原性不同区分病毒血清型称G型,至今已确定14种G血清型,其中10种可感染人,以G1-G4在人群中占优势[1-3].近年来世界各地有关轮状病毒G血清型的流行规律与以往有所变化,因此给疫苗的研制与使用带来新的挑战[4].国内对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资料多来自北方地区,湖北荆州地区尚未报道.本实验就湖北荆州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株G血清学的分子流行病学作研究,为国内轮状病毒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西安地区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老疫区.据中国地理流行病学调查证实,1990年前属姬鼠型HFRS疫区[1].随着时间的推移,疫区型别有所变化,对此虽有零星报道[2-4],但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为此,我们以户县为基地,并搜集周至、长安等县有关资料,对西安地区HFRS疫区型别进行了研究.
细胞角蛋白(CK)在上皮细胞内的表达随不同病变而有所变化,但特异性的CK组型仍保持相对不变,具有某种上皮性结构分化特点的肿瘤仍可能保持相应的CK表达.皮肤附属器肿瘤类型繁多,组织形态复杂,有时鉴别诊断困难.研究不同CK在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表达,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组实验选用了近年国外对皮肤上皮性肿瘤研究使用较多的7种CK抗体对皮肤附属器肿瘤进行观察研究.
感染预防是一门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防止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微生物)的传播从而避免个体感染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感染性疾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主要的疾病之一.WHO于2008年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两种死亡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约12%)和中风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约10%),紧随其后的就是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腹泻、艾滋病和肺结核.这些疾病综合起来约占死亡率的17%[1],这还没有考虑微生物对动物和植物健康的其他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影响.在低收入国家,呼吸道感染疾病是首要致死因素,而在中等和高收入国家,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如果仅考虑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发病率因特殊病毒株和疾病流行或在全国性暴发而每年均有所变化(近年来多种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引人注目).
1989年Reich首次腹腔镜子宫切除及Querlen淋巴清除术成功的报道,使妇科腹腔镜手术在近10年有了迅速的发展[1].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器械依赖性操作,经验和技巧比在其他手术更有决定性作用,加之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拓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有所变化.
慢性肝炎时常伴有脾脏肿大,随着病程的延长脾脏肿大程度也在逐渐加重,同时慢性肝炎均或多或少伴有肝纤维化.脾脏一旦增大,一般认为再缩小或恢复正常是没有可能,或可能性很小.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尤其是早期肝纤维化,肿大的脾脏理应也有所变化,肿大程度应有所改善,近二年来我们对某些活血化瘀治疗早期肝硬化的药物和络舒肝胶囊及有肯定近期疗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贺普丁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过程中对脾脏的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HCV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NS5A基因变异与干扰素(IFN)疗效的关系,NS5A2209-2248片断是否存在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方法:留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血清,应用RT-PCR法扩增NS5A基因片段,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11例HCV1b型患者中1例为中间型,其余为野生型.2例表现为完全应答,均为野生型,9例为无应答.两组之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无显著差异.对1例患者的动态观察发现,干扰素治疗后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有所变化,改变了其在基因树中的位置.结论:HCVlb型NS5A基因变异与干扰素疗效无关,NS5A2209-2248区高度保守.未证实存在ISDR.干扰素治疗可引起HCV准种改变.
身体检查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很多人需要定期检查身体,但是一些检查项目很容易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其中饮食会影响一些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等.但是血糖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能量而测得的血糖.但是如果空腹时间过长,身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指标有所变化,会导致采集的血样与平时不同.一般要求空腹时间不要超过14个小时,如果空腹时间过长,造成“超空腹”状态,机体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会促进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有些人有疑惑,测空腹血糖不让吃饭,那可以喝水吗?喝水是可以的,因为白水中不合能量,不会影响血糖.
我们常说糖尿病患者要与糖尿病和平共处.这首先需要患者找到自我护理和日常生活具体情况之间的平衡.每一天都带给我们机遇和挑战,我们都将收获新的经验和教训,当然也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们每一天的心情和干劲儿都会有所变化,我们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像您的家人、朋友、同事.换句话说就是、生活美妙而复杂!
糖尿病患者最关心自己的血糖水平,而血糖随着我们的进食会有所变化,但是不同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又不同,也就是说每一种食物的升糖水平有差异,我们用数字来表达食物的升糖能力,这个数字被称为升糖指数.
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根据年龄及合并疾病不同而有所变化在选择用药前,我们必须确定不同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见表1).成年患者·通常对19~60岁人群血糖控制目标要求最高,要求血糖达到餐前4.4~7.0mmol/L,非空腹4.4~ 10.0mmol/L.
随着对胃肠间质瘤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以及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等药物的引入,外科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作用在某些问题如复发或转移病例的处理方面又有所变化,因此外科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作用及其地位需重新评价.
眉毛的位置与形态对五官协调美学有很大的影响.眉毛犹如眼睛的框架,眉毛的正常位置因人而异,随年龄大小而有所变化,尤其是中老年人因皮肤和皮下组织松弛,眉和外眦角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垂,正常眉毛与上睑缘的距离在15~20 mm之间,但少于10 mm就会感觉眉眼距离太近,缺少美感.尤其是东方女性,甚至会出现"三角眼"、"八字眉"的表现.而此时若行上睑松弛整形,则一定要首先考虑眉毛形态学的变化,两者兼顾,根据情况不同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自1987年首例腹腔镜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成功以来,妇科腹腔镜手术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宫腔镜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妇科内镜的临床应用和迅速普及,不仅改变了医生的思维观念、技术路线和操作技巧,而且已逐步成为妇科手术治疗的新模式[1],但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日益普及,其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有所变化,因而及时提请广大妇产科医师,特别是妇科内镜手术医师的重视,以指导临床工作,十分必要.
近年来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学说在妊高征(PI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1].妊高征发生时不仅有各脏器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而且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的生化指标也有所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变化,探讨血浆TM水平与妊高征病情程度的关系.
中耳和乳突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其炎症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对中耳乳突生理解剖特点的认识在不断更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耳和乳突炎的临床表现也有所变化,需要我们重新探讨.
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过程,为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娩出,机体的各项指标会有所变化.妊娠期间纤溶活性降低,是正常妊娠的特点,即妊娠期间凝血因子Ⅱ、Ⅳ、Ⅴ、Ⅶ、Ⅸ,Ⅹ等均有增加,使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易导致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需求无止境,问题无休止.用户的需求随着项目的深入必有所变化,不进行有效地管控,项目边界会出现较大的变更,导致实施顾问(或项目经理)无所适从,随之就是上线乃至验收遥遥无期.关于需求的虐心,可以每日三省吾身:响应不响应?改还是压?喝茶还是喝咖啡?这些经典的桥段,在项目管理BOOK中处处可见.
肿瘤作为慢性病的两个涵义《中国医疗前沿》:您是怎么理解WHO将肿瘤定义为慢性病的?这是否意味着临床医生在治则上有所变化?孙燕:在我们的理解里,肿瘤就是慢性病.这包含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肿瘤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象地说,我们所看到的肿瘤问题只是冰山的一角,下边还有很大的一块.如果比喻为一场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最后一幕,已是尾声,没有看到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不过现在已经认识到肿瘤的发生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并开始重视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了.
急诊科病谱广泛、病情轻重相差很大,从普通感冒发热到多器官衰竭、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病情急,家属和病人的心情急,病人的病程短,给医生思考的时间短,而病人、家属、社会等对医生诊疗的要求并不因为这样的急、短而有所变化,他们依然希望我们的诊疗过程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