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手术,因为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被人们普遍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手术当中麻醉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麻醉药的选择要求也高。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麻醉药,该药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超短效等优点,非常适于临床输注给药,瑞芬太尼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应用于微创外科麻醉、妇产科腹腔镜麻醉、无痛消化道镜检等[1]。瑞芬太尼已引起临床研究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外对瑞芬太尼研究较多的是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对手术的影响,对不同人群用药情况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而对于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和抑制痛觉过敏效应之间关系的探讨研究较少。基于此,研究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持续输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与痛觉过敏关系。现选择我院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痛觉过敏情况与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是否有关。现报告如下。
我院于2003年8月开始妇科腹腔镜手术,现就5年来应用腹腔镜做的586例手术与同期常规剖腹手术500例对比分析如下.
妇科腹腔镜手术开展已较普遍,目前在对异位妊娠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方法.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78例,与同期开腹手术40例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早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外科、泌尿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妇科腹腔镜手术是近些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手术方法之一。它是通过腹腔镜和相关的设备把原来必须开腹才能进行的妇科手术简单化,该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损伤小,恢复快,粘连少,美观等[2]。术中为了观察有无出血同时清除积血、渗液和碎小标本组织以保持术野清楚,常选择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并有利于减少术后腹腔脓肿、积液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采用合理的冲洗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选取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采用2种冲洗方法,并进行了分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本院自2001年4月至2012年2月共开展各类腹腔镜手术2 132例,根据患者的手术要求分别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132例,其中男性988例,女性11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2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110例;年龄19~80岁,平均46.6岁;其中完成腹腔镜手术2121例,中转进腹11例.全部手术均在既定麻醉下完成.
腹腔镜手术为临床治疗中应用极广的手术方式,其具有方便简单、患者创伤小(微创)、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妇科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已成为妇科的常规手术[1]。但在其术中采用的手术诱导麻醉需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保证其在术后能够快速苏醒,达到麻醉平稳、苏醒快捷和增加手术周转、避免给患者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则是麻醉医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研究观察七氟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是近几年发展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部不留瘢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00年至今临床应用LAVH,现随机抽取了40例LAVH及经腹子宫切除术(TAH)做对比分析如下.
目的 探讨在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应用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全麻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镇痛方法 为将150μg舒芬太尼、5mg盐酸托烷司琼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布啡10μg/mL.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h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12、24h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PCIA中应用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恒速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恒速输注麻醉.选取同期3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牵拉反应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良好,能够保证手术安全实施,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0.3 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组(A组),地佐辛(0.6 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组(B组)和舒芬太尼(1.5μg/kg)复合氟比洛芬酯组(C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患者自控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未见明显异常(P>0.05).术后2、6 h,C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较A组和B组患者明显降低,A组患者评分较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患者自控按压次数在术后6、12、24 h C组明显多于A组、B组,术后6、12 h A组多于B组(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P<0.05).结论 三组患者的镇痛方案均能达到有效的术后镇痛,但地佐辛(0.3 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静程度适中,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方案.
目的:探讨小茴香对妇科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观察.方法:将10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茴香热敷上腹部,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内肛门排气例数.结果:观察组12小时内肛门排气例数均多于对照组.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静吸复合麻醉,使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试验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静脉泵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离开PACU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离开PACU的HR,DBP,SBP和BI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具有较好的影响,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清醒和拔管时间.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静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拟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0.8ug/kg.对照组B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同等容量的注射用水.两组均选用静脉全凭麻醉,分别在给予(A组)右美托咪定、(B组)注射用水前(T0)、气管插管后5min(T1),切皮后30min(T2),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3),手术结束后1h(T4),测定静脉血血糖及皮质醇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T4时两组血耱和皮质醇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B组高于A组(P<0.05),A组患者手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内分泌的改变,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压、心率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0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血压、心率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稳定其血压和心率水平,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轻躁动程度,使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缩短拔管时间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非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术后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自护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个体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与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模式利于提升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自护能力与术后康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2h、1d及3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人际关系、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运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29.78±3.76)分,SDS评分为(31.44±2.98)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47.92±8.26)、(47.23±4.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略低于常规组的14.29%,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87±1.85)d,短于常规组的(12.06±3.3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效果良好,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负面心理及情绪,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及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程优质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目的 探讨"术后六部曲"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105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53,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5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六部曲"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主动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六部曲"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1230例,其中中转开腹手术19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至2015年收治的4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腹腔镜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手术室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更好,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常规手术基础上纳入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计划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泵注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实效性.方法: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随机选取150例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接受治疗时需要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患,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使用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剂量为0.6 ug/kg;而对照组75例使用持续静脉泵注DEX,剂量为0.3 ug/kg·h,持续时间为整个手术过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复苏时间,最后通过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来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忠记录的平均动脉压(单位:mm-Hg)依次为87.3±16.9,102.1±13.9,100.8±11.4,98.6-±-19.8,97.5±17.6;均低于对照组98.6±16.4,108.9±13.5,109.0±13.1,109.3±16.7,108.7±13.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复苏时间(单位:min)上,观察组的呼之睁眼时间、停止机械通气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为8.67± 2.58,12.53±2.40,17.53±2.19,而对照组为11.49±2.63,15.34±3.19,19.82±2.3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良反应例数方面,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躁动、寒战以及疼痛人数分别为11、3、1、2,而对照组为25、12、13、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单次静脉注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患者复苏时间更快,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静脉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结果: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与血压变化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更稳定,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上,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更稳定,恢复更快速.
目的:了解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需要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静脉全麻的方法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子宫松弛度等有着良好的优良率,且其麻醉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时,应该选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不仅能够减少用药量,还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手术和术后苏醒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患者的手术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器官导管拔出时间等方面上进行比较.实施联合麻醉的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实施全身麻醉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0.5 h、术后1 h,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7%(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这一部分患者的病原菌分离培养,之后对其进行科学的药敏试验分析,进而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39株,大肠埃希菌9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这3种类型的病原菌所占比例较高,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等所占比例较低.经过药敏试验,最终发现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对于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耐药性的灵敏度比较高;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等病原菌对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的灵敏度比较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很多,因此要严格按照不同的病原菌的耐药性采采用不同的杀菌药物进行实际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感染患者的康复.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其中研究组联合应用200mg氟比洛芬酯和100μg舒芬太尼,对照组联合应用200mg氟比洛芬酯和150μg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镇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后各时段镇痛评分均较使用前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瘙痒、嗜睡、躁动、呼吸抑制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应用200mg氟比洛芬酯和100μg舒芬太尼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同时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