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静脉泵注】相关文献(9)
  •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两种麻醉方式实效性评价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泵注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实效性.方法: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随机选取150例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接受治疗时需要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患,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使用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剂量为0.6 ug/kg;而对照组75例使用持续静脉泵注DEX,剂量为0.3 ug/kg·h,持续时间为整个手术过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复苏时间,最后通过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来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忠记录的平均动脉压(单位:mm-Hg)依次为87.3±16.9,102.1±13.9,100.8±11.4,98.6-±-19.8,97.5±17.6;均低于对照组98.6±16.4,108.9±13.5,109.0±13.1,109.3±16.7,108.7±13.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复苏时间(单位:min)上,观察组的呼之睁眼时间、停止机械通气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为8.67± 2.58,12.53±2.40,17.53±2.19,而对照组为11.49±2.63,15.34±3.19,19.82±2.3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良反应例数方面,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躁动、寒战以及疼痛人数分别为11、3、1、2,而对照组为25、12、13、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单次静脉注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患者复苏时间更快,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右美托咪定 单次静脉注射 持续静脉泵注 妇科腹腔镜手术 麻醉
  • 静脉泵注大剂量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109例疗效分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4年4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胺碘酮持续静脉泵注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2010年3年间辽阳石化总医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9例,应用大剂量胺碘酮(125mg/h)持续静脉泵注转律治疗.转律前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化验FT3、FT4、TSH、血清离子等,做心脏彩超,行心电、血压监护;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剂(可达龙)150mg加入0.9%的氯化钠50 mL中混匀,以41 mL/h速度持续泵注,即胺碘酮125mg/h,直至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达24h;转复后视情况改用0.5~1 mg/min维持6~12 h并加用胺碘酮口服,24h内静脉用胺碘酮总量不超过3000 mg.结果 104例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为95.41%,胺碘酮的转复剂量为(774.52±700.53) mg,转复时间(6.34±5.55)h.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大剂量胺碘酮(125 mg/h)持续静脉泵注转律治疗具有转复成功率高、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基层医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胺碘酮 大剂量 持续静脉泵注 阵发性房颤 转律
  • 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静脉泵注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单次推注方法,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方面,观察组为(6.8±0.3﹚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的(5.4±0.4﹚分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监测次数上,观察组为(6.5±0.8﹚次,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9±1.4﹚次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单次推注方法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持续静脉泵注方法比较明显更优,能够降低血糖监测次数,改善预后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血糖控制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不同血糖控制方案 脑出血术 应激性高血糖 静脉单次推注 持续静脉泵注
  • 奥曲肽持续静脉泵注治疗肿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本研究报告通过对肿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给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注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对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报告选取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样本人数为60名,并对这些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0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并配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0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持续静脉泵注并配以科学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结果:对照组的30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有10名,治疗有效的有14名,治疗无效的有4名,还有2名患者死亡。而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有15名,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4名,治疗无效患者有1名,死亡的患者人数为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7%,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远远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肿瘤患者应该采取奥曲肽持续静脉泵注,并配合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采用奥曲肽持续静脉泵注治疗,能在短期内有效的对肿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有良好的控制,避免患者因为失血过多而出现的病情恶化或者休克现象的发生,同时也给医生为拯救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可以有效的降低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奥曲肽 持续静脉泵注 肿瘤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对策
  • 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 2016年24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腹腔镜手术患者1 20例分为2组,各60例,A组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B组给予右美托咪啶持续静脉泵注,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A组气腹建立后MAP、HR波动较B组更为稳定;A组导管拔除时间(15.8±9.3)min、麻醉恢复时间(21.3±10.6)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7.8±9.5)min,B组导管拔除时间(24.1±11.5)min、麻醉恢复时间(28.9±14.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5.9±9.3)min;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5/60),B组为21.7%(13/60),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可促进患者术后更好恢复.

    右美托咪定 单次 静脉注射 持续静脉泵注 妇科 腹腔镜手术
  • 恩度持续静脉泵注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医药前沿》 2016年5期

    抗血管生成药物恩度持续静脉泵注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已有较多研究,其意义通过恩度优化剂量、时间、用药方式后,可保持药物在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持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并不增加药物的毒性,输注泵携带方便,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望进一步提高恩度的疗效.本文就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恩度 持续静脉泵注 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 Narcotrend指导下依托咪酯用于持续静脉泵注的可行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TPCD 北大核心 2015年11期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持续泵注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70例,ASA 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时,按一定顺序静脉注射给药(咪达唑仑0.03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缓慢静注,继续给予舒芬太尼0.2μμ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观察注射痛及肌阵挛的发生情况.麻醉维持期间,持续泵注依托咪酯10 ~ 15 μμg/(kg℉min),用Narcotrend监测仪监护麻醉深度,根据监测Narcotrend指数(NT值)调节泵注速度;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μg/(kg℉min),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分别于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和拔管即刻(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NT值.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用量.结果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依托咪酯10~15 μg/(kg·min),患者NT水平基本维持在D1 ~ D2级,NT值在40~60.与T0比较,T1时刻的NT值迅速下降达到插管要求,T1时刻MAP降低,但波动小于15%;在T5时刻,MAP和HR均明显升高.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0 ~ 15 μg/(kg·min)可使大多数患者的NT值维持在理想水平.停药后多数患者16 ~ 22 min内NT值恢复至85(A~B1级)以上.诱导期间肌阵挛的发生率为14.3%.结论 依托咪酯用于ASA Ⅰ或Ⅱ级的成年患者麻醉诱导安全、迅速,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维持期间持续泵注依托咪酯速度为10 ~ 15 μg/(kg·min),可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停药后苏醒迅速、完全,无苏醒延迟,且不良事件少.

    Narcotrend 依托咪酯 持续静脉泵注 麻醉深度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注依托咪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 组)和丙泊酚组(B 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顺序给予咪达唑仑0.05 mg/ kg,芬太尼3~5μg/ kg,维库溴胺0.1~0.2 mg/ kg。E 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 kg,B 组给予丙泊酚1~2 mg/ kg。麻醉维持:给予瑞芬太尼5~15μg/ kg·h 泵注维持。E 组给予依托咪酯0.6~1.2 mg/ kg·h 维持,B 组给予丙泊酚6~10 mg/ kg·h 维持,维库溴铵酌情追加。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2 min(T3)、腹腔充气时( T4)、切除胆囊时( T5)、术毕(T6)记录收缩压/舒张压(SBP/ 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于 T0、T6、及术后24 h(T7)、术后48 h(T8)抽取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皮质醇( Cor)、醛固酮( ALD)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观察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 T1时 SBP、DBP 和 MAP 降低(P <0.05),但 B 组下降幅度较大,与 E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 组诱导和维持期间最高和最低 SBP 明显高于 B 组(P <0.05)。②E 组 T6和 T7时血浆皮质醇浓度及 ACTH 浓度与 T0相比明显降低(P <0.05),T8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③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依托咪酯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全麻诱导和维持;用于全麻维持对肾上腺皮质有短暂的抑制作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48 h 后恢复术前水平。

    依托咪酯 丙泊酚 持续静脉泵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胰岛素瘤切除术围手术期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切除术的围术期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来通过手术治疗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男6例,女12例,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15例行开放性肿瘤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开腹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内全麻,腹腔镜手术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根据术中不同的血糖管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持续泵注组(C组,n=10)术中静脉泵注50%葡萄糖溶液,根据血糖调节输注速度,维持血糖在3.0~6.0mmol· L-1;非持续泵注组(NC组,n=8)未予持续泵注葡萄糖,仅在血糖低于2.8 mmol·L-1时才静脉推注50%葡萄糖50 mL.术中每隔15分钟监测一次血糖,肿瘤切除前30 min停止给糖.所有患者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持续泵注葡萄糖组肿瘤切除前后血糖控制较非持续泵注稳定(P<0.05).结论 胰岛素瘤手术时采用持续泵注葡萄糖能够稳定手术过程中血糖水平,肿瘤切除前静脉泵注50%葡萄糖可以避免肿瘤切除前后血糖急剧波动.

    胰岛素瘤 围手术期管理 全身麻醉 血糖 持续静脉泵注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