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麻疹控制是我国"九五"期间计划免疫工作任务之一,我市非常重视此项工作,2000年又同WHO和美国CDC合作项目建立了麻疹监测系统.为了解一年来的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现对2000年我市麻疹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聊城市于1994年开始将麻疹纳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并于1999年开始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开展麻疹监测合作项目.为了解聊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现将1999年-2003年麻疹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根据卫生部<加快麻疹控制指南>和<河南省WHO/CDC麻疹监测合作项目实施方案>,从1999年起,平顶山市开始启动麻疹监测系统.为了解该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进一步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现将1999~2001年麻疹发病情况和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重要内容,罗湖区自1991年开始逐步建立专门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已连续15年开展对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监测.从运行情况来看,监测的点、面不断扩大,AFP监测质量逐年提高,随着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上级规定的工作指标,已连续多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AFP监测已成为我区计划免疫常规工作和重要工作,为无脊灰证实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现将罗湖区1994-2003年AFP病例流行病学与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综合分析如下.
西安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指标逐年升高;敏感性指标已连续6年达1/10万指标,为总结经验、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现将西安市200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任何疾病的形成,在器官病变之前,通常器官功能先下降,当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才会发生病变.如果我们能在生病之前,了解到各个器官功能的指数是不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发现那些已经下降的指标,了解将来对我们的影响,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它们,这样就能避免以上肠道相关疾病或更严重情况的发生,这就是功能医学的理念.因为器官存在的意义是它们的功能,它们的功能维持我们人的生命以及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因此,我们在关注身体是否得病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们身体的器官,关注它们的功能运转状况现在怎样,以及将来会怎样?功能医学利用各种功能性检查来了解个人体质的独特性,除了治疗疾病,更提倡健康的维护,再依据结果设计一套“量身订做”式的治疗或保健计划.
目的 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3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和各项监测指标的分析和评估,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PLN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中国2013年PLN收集到5623例AFP病例的11 126份粪便标本,14天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78%,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35%,鉴定结果28天内反馈率为99.10%.2013年从5623例粪便标本中有111例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率为1.97%;606例粪便标本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为10.78%.2013年,NPL收到PLN送检的237份PV分离物,按单个血清型定型统计共计304株,其中19株为疫苗衍生(Vaccine-derived) PV (VDPV),1株来源于1例非AFP病例,另18株来源于1例免疫缺陷相关的(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VDPV(iVDPV)病例;未发现野生型(Wild) PV(WPV).2013年,NPL和31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都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粪便标本PV等EV的新检测流程的盲样标本考核,NPL和其中8个省CDC脊灰实验室接受并通过了WHO现场评估认证,其他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信函认证表格认证.结论 中国PLN 2013年运转正常,未发现WPV或WPV病例,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早期发现VDPV或VDPV病例,早期采取应对措施阻断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依据.
为了解抚宁县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现对2000~2003年麻疹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2000~200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28例,无死亡.4年分别报告11、7、4、6例,发病率分别为2.14/10万、1.36/10万、0.78/10万、1.37/10万.
为了解辽宁省近年来计划免疫冷链系统运转状况及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效力情况,从1998年起连续4年通过监测OPV经冷链运输、贮存后和接种前各个环节的效力情况,对冷链系统运转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本文运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心瓣膜置换术中及术后的运转状况、血流动力学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7月对全市各实验室的现状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了解邢台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情况,推动全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报告如下.
目的:评价张家口市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为提高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张家口市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张家口市疑似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10万的目标。但仍有2个县报告发病率﹤1/10万,占11帋.76%。3个县48小时完整调查率﹤80%,占17.65%。1个县3 d内血清标本送达率<80%。1个县检测结果7 d内及时报告率﹤80%。张家口市麻疹暴发1起2例,血清学确诊率100%;散发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85.14%,但3个县散发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80%。结论张家口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总体达标,但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仍需进一步提高,使得各项指标均达标。建议加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提高合格标本采集率,稳定麻疹实验室网络。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为提高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整理麻疹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张家口市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与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张家口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21例,报告发病率46.25/100万,为2013年的24.6倍.全市麻疹病例流行为散发状态,人群发病表现为小年龄组和大年龄组高发.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较好,疑似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的目标.散发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平均81.44%.结论 2014年张家口市麻疹疫情已控制在一定水平,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较好,但距离控制和麻疹消除的目标和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基础工作和提升监测系统运转质量.
目的 客观评价保定市麻疹网络实验室(Measles Laboratory Network,MLN)的运转状况.方法 对保定市2011-2013年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保定市2011-2013年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937份,实验室确诊麻疹32例,阳性率3.42%;确诊风疹92例,阳性率10.38%.3年共进行麻疹抗体水平监测360份,其阳性率分别为95.00%、96.67%和89.17%,平均阳性率为93.61%.接受河北省麻疹网络实验室盲样考核标本25份,符合率100%;市级麻疹实验室发放县(市、区)麻疹实验室盲样考核标本370份,结果符合率98.38%.结论 保定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良好,在麻疹控制和实时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 EFI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和事件。为了解我市 A EFI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及时发现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和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现将我市2009-2012年 AEFI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麻疹监测系统为加速控制麻疹发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对2002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行分析.
儿童接种用疫苗均需在低温(t≤8℃)条件下储运,是确保疫苗效价,提高接种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冷链传递首端至末端始终必须保证温度在规定范围之内,实施冷链监测是保证冷链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过去一直采用温度计进行监测,但当发现温度不正常时,有时已无法断定设备出现故障的具体时间,此法在评价冷链系统状况上,其作用甚微.采用新型记录管理器对了解冷链设备运转状况,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决策冷链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OTKM管理软件支持的小型数据记录管理器进行了运用方面的实验测试,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以便熟练掌握并逐步引入冷链监测系统.
济南市1984-1992年共完成了112个病区村的改水降氟任务、建设工程96处,使病区群众基本摆脱了氟害,目前运转时间最长的已近17年.为了了解运转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控制措施,使改水降氟工程更好地为病区群众服务,现将改水降氟工程监测调查资料分析如下.
我国已于2000年达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但阿富汗等3个周边国家脊灰疫情仍在流行,我国依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脊灰最主要的临床表现.AFP是指临床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肌肉弛缓性麻痹的一组疾病[2].开展AFP病例的监测是维持无脊灰的重要手段之一.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国际国内经贸往来频繁,人口流动性大,存在发生脊灰输入病例的风险.为做好今后的脊灰防控工作,现对义乌市2009-2014年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行分析,并总结监测工作经验,为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 ),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疫苗种类、针次、AEFI发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多,为客观评价AEFI 发生情况及 AEFI 系统的运转状况,现对我县2009-2012年AEFI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还是实行繁琐的表格式考核,这种考核形式只能局限于制度执行、文件落实、计划总结以及硬件建设等层面,乡镇卫生院一般采取“应付”的方法对付这种考核模式,如在检查前突击准备资料、突击准备现场等,不能有效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实际运转状况[1-3].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适应新医改形势的绩效考核模式,建立健全对关键岗位、关键工作、关键流程的可量化考核体系——关键指标考核体系,促进乡镇卫生院从粗放型经济效益管理向精细化服务流程管理转变,注重工作流程的日常控制,加快实现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4-6].根据乡镇卫生院特点,高邮市从一些关键领域着手,研究建立关键指标考核体系.
杭州市于1983年开始组建市、县(区)、乡级疫苗贮存、运输网,这对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起了很重要作用.无论是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亚单位疫苗都是由内在不稳定的有机多聚体构成,生物完整性和活性的丧失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温度[1],因此冷链能否正常运转是保证免疫接种质量的关键.杭州市每年进行2次冷链运转状况抽查,现将2002-2003年抽查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评价湖南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探讨实验室监测在控制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湖南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血清学监测:2005~2007年检测血清标本10 790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标本6 086份,阳性率为56.40%,风疹IgM抗体阳性标本346份,阳性率为3.21%:血清标本及时采集率为63.16%、标本及时送检率为57.05%,采集标本合格率为86.94%,标本及时送检率为69.83%,并逐年有所提高(P<0.01).②病毒学监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从送检的84份咽拭子标本和3份尿液标本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37株,风疹野病毒1株,送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表明H1基因型为近年湖南省流行的优势毒株,1株风疹毒株为1E基因型.③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省级麻疹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2002~2007年度盲样标本职能考核、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复核和现场考核认证.2002~2007省级实验室发放地市级麻疹实验室考核标本280份,符合率为100%,在地市级麻疹实验室上送的再证实标本中,麻疹血清标本复核率为99.04%,风疹为96.36%.[结论]湖南省已建立了省、市级CDC麻疹/风疹快速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
济南市自1983年到1992年,共完成了112个病区村的改水降氟任务、建设工程96处,使病区群众基本摆脱了氟害.为了解本地改水降氟工程的运转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使改水降氟工程更好地为病区群众服务,于2001年6月对改水降氟工程运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
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农村社区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目标的基层卫生组织[1],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其建设和运转状况关系到为广大乡镇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关系到卫生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2].
目的:评价海南州2016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为提高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州2016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南州2016年疑似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10万的目标,但仍有2个县疑似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占40%.全州范围内48h完整调查率为100%,有麻疹病例报告的4个县48h完整调查率均为100%.全州有麻疹病例报告的4个县3d内血清标本送达率为93.33%,共和县、贵德县、贵南县3d内血清标本送达率均为100%,同德县3d内血清标本送达率为50%.检测结果4d内及时报告3份,及时报告率20%.全州报告疑似麻疹病例21例,没有暴发病例;散发疑似病例数21例,血清标本采集15例,血清标本采集率71.43%.全州有麻疹病例报告的4个县中1个县血清标本采集率<40%.结论:海南州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总体达标,但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仍需进一步提高,使得各项指标均达标.建议加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提高合格标本采集率,稳定麻疹实验室网络.
目的 客观评价全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状况,提高监测质量,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采取相应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曲靖市2004-2011年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状况进行分析平价.结果 全市8年麻疹网络实验室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 039份,合格率89.51%,标本及时送达率96.61%,实验室麻疹IgM及风疹IgM检测结果3天内及时反馈率100%;实验室确诊麻疹622例,确诊率59.87%,确诊风疹220例,确诊率21.17%;检测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8 680人,阳性8 021人,阳性率92.41%;复核县(市、区)麻疹实验室检测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228份,符合223份,总符合率97.8%;上送省级复核血清标本160份,符合率100%;接受省级麻疹网络实验室盲样考核标本140,符合率100%,市级麻疹实验室发放县(市、区)麻疹实验室盲样考核标本180份,结果符合率100%.结论 我市麻疹网络实验室经过8年运转,其敏感性、完善性和及时性逐年提高,已建立了以个案为基础、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相结合,实时报告数据的麻疹监测系统.人群已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监测质量有待提高;二是血清标本采集质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