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常常被当作水体中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指征,在大肠菌群中又以检测大肠杆菌最为常用.寻求建立快速、敏感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一直是饮用水工业关注的问题.本文详细比较了多管发酵法、膜过滤法、酶活性检测法、免疫学方法(ELISA和IFA)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PCR和ISH),并从特异性、敏感性、时耗、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成本等诸多方面就以上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就饮用水大肠菌群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目的 验证应用透视窗式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野外现场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可行性.方法 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2006)中多管发酵法,用透视窗式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与小导管式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对实验室配置的加标水样和野外环境采集的水样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种培养液对加标水样和环境水样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加标水样的统计结果为P =0.539(P >0.05)、环境水样的统计结果为P=0.772(P >0.05).结论 透视窗式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操作简便实用,稳定性好,可以用于生活饮用水样品的检测,尤其适合在野外现场应用.
甲型肝炎辽宁:2000年2月13日~3月7日在葫芦岛兴城市城东办事处东一、东二村发生甲肝暴发,共发病15例,以10~20岁学生为主,男略多于女,初步诊断为急性甲型黄疸性肝炎.流调发现无共同饮食史,无明显密切接触史,患者有饮生水史,调查检测结果为:饮用水水质不好,水样大肠菌群超标,因此初步判断为水型传播引起的甲肝暴发.
为进一步了解紫外线筷子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我们对消毒样品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本市的大中专院校食堂中紫外线筷子消毒机中的样品及传统蒸汽消毒柜中筷子的样品进行抽样监测.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在有效期内使用.
北京市怀柔区现有中小餐饮业1 500多家,民俗旅游接待户1 400多户,每年可接待游客几十万人,而怀柔区担负餐饮业卫生监督的监督员仅40余人,监督覆盖率及监督频率均非常有限.以前中小餐饮业的食(饮)具均采用各户自己清洗消毒方式,食饮具消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户的职业道德、卫生意识及卫生知识水平.据以往监测资料得知:怀柔区餐饮单位食(饮)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2005年为97.5%,2006年为94.9%,2007年为90%,呈逐年下降趋势.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游泳池水水质状况,提高公共场所游泳池水卫生质量.方法 依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中GB/T18204.10-2000进行检验,对北京市大兴区2009 ~2011年游泳池水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 ~2011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479件,总合格率为82.46%,2011年合格率最低,为73.54%.菌落总数总合格率为83.92%;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4.36%.3年共检测165家游泳场馆,据受检单位统计,总合格率为77.58%.结论 加大游泳场馆的卫生监管力度,对常年监测不合格的场馆要查找原因、重点监管,提高全区游泳场馆卫生水平.
目的:了解本省各类学校食堂餐饮具2014年饮食餐具消毒状况,为确保学生及幼儿的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发酵法对全省各类学校食堂餐饮具随机抽取182批次进行检验.结果:通过对182批次餐饮具的抽检,有30个被采样单位的41批次餐具检出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微生物均未检出,餐饮具不合格率为23%.
大肠菌群是食品卫生学中的一类重要指示菌,随机从市场抽取3种不同食品,对它们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分析,并对大肠菌群的种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这些食品中分离鉴定出来共有三种大肠菌群的不同种属,分别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这些种属污染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建议生产、销售企业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来防止大肠菌群的污染,提高企业的卫生意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目的:比较海南省2015和2016年餐饮具在餐饮环节的卫生指标情况,及时发现餐饮具存在的安全隐患,为行政监管部门制定有效监管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不同采样方式餐饮具卫生合格率、不同类型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卫生合格率、不同行政区域餐饮具卫生合格率以及不同检测项目合格率角度,分别对海南省2015和2016年的422和204批次餐饮具检测结果合格率差异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无菌采样方式和非无菌采样方式餐饮具卫生合格率、大中小及其他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卫生合格率和市级与县级餐饮具卫生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餐饮具大肠菌群合格率与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游离余氯、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合格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海南省餐饮具卫生情况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大肠菌群超标问题较为突出.
通过对《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二法平板法中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为U=0.05754,k=2.26,主要影响因素是样品制备、样品稀释、加样和重复检测,其中重复检测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
为了研究我国瓶(桶)装水中微生物污染现状,了解我国瓶(桶)装水的总体卫生状况,从2013年全国部分省市公布的瓶(桶)装水抽查公告中搜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瓶(桶)装水的总体卫生现状。我国瓶(桶)装水污染主要因素是微生物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以菌落总数、酵母菌、大肠菌群、霉菌为主,其中菌落总数的污染最为严重,表明我国瓶(桶)装水的卫生状况存在不足。
随着凤凰县经济不断发展,旅游经济即将成为县龙头产业,饮食服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为给饮食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取抽样检测方法,对餐饮具状况及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方法:无菌随机抽取饮食店准备使用的各类餐饮具,使用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监制南京三爱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饮食具消毒卫生检测专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检测大肠菌群。结果:本次对沱江镇252家餐饮业抽检样品1562份,合格975份,合格率62.41%。结论:电子消毒柜消毒餐饮具的合格率为87.96%,煮沸法消毒餐饮具合格率为63.97%,而药物消毒餐饮具合格率为52.89%。经统计学检验,结果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43.06 P<0.005)。大型饮食店餐饮具监测合格率为73.96%,中型饮食店)餐饮具监测合格率为52.88%,小型饮食店餐饮具监测合格率为61.36%。
目的 掌握北镇市饮食业餐具大肠菌群的检测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纸片法,随机抽取城镇和乡村大中小型餐饮行业餐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北镇市餐饮行业共检测餐具2592份,合格率为89.35%;城镇餐饮单位合格率为91.02%;大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为94%,中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为93.42%,小型餐饮单位合格为8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些餐饮单位的餐具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对餐饮单位监督检查,提高监督频次,加大执法力度,提高餐具消毒的合格率,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在乳粉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目前乳粉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水分含量偏高、溶解度偏低、易结块、颗粒的形状及大小异常、有脂肪氧化味、色泽较差、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杂质度过高等。
大肠菌群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检测方法的使用非常重要.为了方便用户对检测方法的选用,本文将传统的LB-BGLB培养基法(简称LB法),MMO-MuG法(简称MMO法),XGAL-MUG法(简称XGAL法)进行了比较.LB法和MMO法都是已被官方采用的方法;XGAL法是采用安科生物制品(上海)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显色培养基进行检测的方法.这三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桶装饮用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糕点食品是以面粉、酵母、食盐、砂糖和水为基本原料,添加适量油脂、乳品、鸡蛋、添加剂等,经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手段烘焙而成的方便食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品类繁多,形色俱佳,应时适口,既可以在饭前或饭后作为茶点品味,又能作为主食,还可以作为馈赠礼品。但大多数烘焙食品都是现做现卖或前店后场的加工模式,微生物是其品质的最大拦路虎,即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3指标超标。
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对该市72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小麦粉、挂面、味精、乳制品、鸡精调味料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主要抽检了小麦粉的汞、滴滴涕、六六六、镉、无机砷、铅、灰分、脂肪酸值;挂面的铝、酸度、柠檬黄、日落黄、溴酸钾;味精的谷氨酸钠、氯化物、硫酸盐、总砷、铅、锌,鸡精调味料的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总氮、其它氮、总砷、铅、柠檬黄、日落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标签;乳制品的脂肪、蛋白质、黄曲霉毒素M、三聚氰胺、总砷、铅等质量安全指标。
近日,一批产自泰国的固体饮料从文锦渡口岸入境,该批饮料共3个品种,均为首次入境。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该批货物抽样送检,检出品名为“真精牌姜粉”饮料的大肠菌群含量为230MPN/100g,超出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7101-2003)的限量要求40MPN/100g近6倍。不合格产品共计2箱、2.4千克。该局已对货物实施监督销毁处理。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4年首批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510批产品上榜。不合格食品来自47个国家或地区,洋乳品质量也不是都合格。来自新加坡的16吨FARMGOLD全脂奶粉,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来自德国的米乐思牌脱脂牛奶和部分脱脂牛奶(不含乳糖),超过保质期;新西兰嘉仕堡巴氏杀菌高钙脱脂乳,大肠菌群超标;奥地利利星低脂牛奶,超过保质期;澳大利亚的宝莱牌全脂牛奶,细菌总数超标;波兰的艾鲜超高温灭菌牛奶,标签不合格。这些产品均已被销毁或退货。
目前有哪种微生物测试方法能够在6~8个小时内显示食品和食品生产环境清洁度的微生物水平?食品和饮料生产公司的答案是令人失望的:没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以及大肠杆菌平板计数通常可以对食品样品以及表面处理环境的微生物水平进行评估,然而检测结果需要在24~72小时之后获得。而采用显色培养基进行的特殊细菌测试,获得检测结果的时间会更长,如果采用外部实验室的方法,那么从样品收集到获得检测结果要在3~5天。尽管快速自动的检测系统是可行的,但是这些检测方法也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且对于大多数的公司来讲检测费用较为昂贵,检测方法也较为复杂。相比之下,食品公司一般会采用外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测。受方法的科学局限、灵敏度的约束、分析的复杂程度以及高昂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尽管面对需要尽快获得产品检测结果的情况,但大多数的食品饮料生产经营者也不得不采用延迟获得检测结果的技术对产品进行检测。目前研发出一种被AOAC(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认证的,操作十分简单,能够在当天获得产品指示微生物如大肠菌群、大肠杆菌以及总需氧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的新的检测平台,这种新型的检测平台被称为Microsnap。
目的比较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用于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的优劣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应用加标试验和实际水样检测的方式,比较酶底物法与传统的多管发酵法用于水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假阳性率.结果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用于水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9),假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1.000).结论酶底物法可以用作评价水质微生物污染的标准方法.
目的 掌握北镇市饮食业餐具大肠菌群的检测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纸片法,随机抽取城镇和乡村大中小型餐饮行业餐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北镇市餐饮行业共检测餐具2592份,合格率为89.35%;城镇餐饮单位合格率为91.02%;大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为94%,中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为93.42%,小型餐饮单位合格为8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些餐饮单位的餐具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对餐饮单位监督检查,提高监督频次,加大执法力度,提高餐具消毒的合格率,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目的 食品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项,因此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某市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来对该市食品卫生进行分析.方法 参照相关卫生标准,本文主要选取某市销售的11大类、1200份食品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某市销售食品的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73.61%,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66.55%,这两项检测的综合合格率为60.17%.在送去检验的各类食品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都高于抽样检测样品的合格率.食品中所含的微生物容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当所处环境气温升高时,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几率也相对上升了.结论 某市的食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都偏低,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
目的:观察纸片法快速检验食(饮)具中大肠菌群的效果。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对委托检验的餐具共计90份样品来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大肠菌群纸片阳性菌落证实结果均为大肠菌群细菌。大肠菌群纸片特异性试验证明除大肠菌群在纸片上生长,其他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大肠菌群纸片敏感性试验结果证明,每 ml 含6个菌在大肠菌群纸片上阳性反应。结论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对食(饮)具有监督作用。
目的 掌握深圳蛇口港区远洋船舶的饮用水卫生状况及研究影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因素,以便保障船员饮水安全,预防疾病的传播.方法 以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深圳蛇口港区远洋的船舶为研究对象,对248艘次的船舶饮用水样本进行分析.检测方法参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方法》.统计分析采用软件SAS8.0进行.结果 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为85.5%,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83.9%,耐热大肠杆菌的合格率为93.1%;随着船舶使用年限的增加,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限船舶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换水频率船舶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域船舶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蛇口港区船舶饮用水卫生状况尚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定期对船舶饮用水进行更换,特别是船龄长的船舶更应加强监督管理,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目的]了解入境船舶载自境外压舱水的大肠菌群污染情况.[方法]无菌采集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样本,进行大肠菌群培养分离鉴定.[结果]2007年8-10月共监测69艘次入境船舶载自境外港口的60万余吨压舱水,检出大肠菌群的阳性船舶11艘次,船舶阳性率为15.94%,压舱水阳性比例为18.39%(110378/600064).其中大肠菌群数量达第4类海水水质标准的9艘次,共计73790t,船舶阳性率为13.04%(9/69),4类水质压舱水阳性比例为12.30%(73790/600064).[结论]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大肠菌群污染严重.
[目的]探讨快速、便捷的船舶压舱水卫生学指标检测方法,为制定有效的入境船舶压舱水卫生监管措施,保护我国水域卫生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3Mpetrifilm[TM]细菌总数测试片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对入境船舶压舱水样品进行检测.用国家标准<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证实实验>(GB/T 4789.3-2003)进行验证.[结果]52份来自韩国和日本入境船舶压舱水中细菌总数超过2 000个/ml的14份,占检测总数的26.9%;大肠菌群阳性的2份,阳性率3.9%.[结论]用3M微生物测试片对入境压舱水进行检测,细菌总数测试片使用方便,易于计数,能反应每毫升压舱水中真实的细菌总数;普通大肠菌群测试片,大肠菌群易于辨认和计数,但与我国现行方法比较,其加样量小,可能存在较多的漏检情况,建议使用滤膜过滤方法.
通过2个实验室对大肠菌群检验时,由于选择检样的稀释度不同而导致最终检验结果相反事例的讨论,表明检样稀释度的选择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直接相关,检验者应根据实际选择适当的稀释度,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不同标准在食品中大肠菌群值认定上的相关性.[方法]对国内外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方法及其MPN检索表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认为国家标准GB4789.3-94和行业标准SN0169-92所采用的2种检索表中相同发酵管数组合而部分不同的MPN标示值可以相互认同.[结论]此种方法对相关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SN法的测定结果,尤其是对部分超标界值结果的判定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已经代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很多人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与《食品卫生法》相比,《食品安全法》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在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之外.对此,笔者认为只要改变《食品卫生法》时代对这一违法行为的处罚模式就可以处罚了(包括无生产日期或批号的即食食品).同时该文对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食品与“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进了实质意义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