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相关文献(2090)
  • 婴幼儿该喝什么水?

    《大众健康》 2014年10期

    矿泉水为什么会影响孩子健康?这要从水的吸收原理说起.在初中物理课上,我们学过,水可以通过渗透的原理,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迁徙.在饮水的时候,体液的浓度高于饮用水,形成一个势能差,水分即可通过细胞膜,自然被细胞所吸收.但是,当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水的浓度较高时,这种势能差减小甚至逆转,就给水的吸收带来了麻烦.

    高浓度 吸收带 原理 细胞膜 势能 饮用水 物理课 矿物质 矿泉水 低浓度 饮水 体液 水分 渗透 迁徙 健康 给水 初中
  • 夏食蔬菜的"三多"选择

    《大众健康》 2010年6期

    多吃瓜类蔬菜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比其他季节要多,由于出汗血液浓缩,中老年还易发生血栓.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通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厂生产的饮用水所无法比拟的.

    生物膜过滤 血液浓缩 夏季气温 水分 瓜类蔬菜 生物活性 工厂生产 中老年 饮用水 营养 血栓 人体 洁净 季节 多层 补充 比拟
  • “千滚水”与亚硝酸盐

    《大众健康》 2013年2期

    "反复煮开的水(千滚水)会变得非常不健康,不能饮用,因为其中亚硝酸盐含量大增."这条生活常识是如此普及,甚至写进了中学教科书.有些媒体也以此大做文章,矛头直指很多企事业单位、家庭使用的电加热饮水器.大量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急性中毒,长期少量摄入则有致癌风险.如此严重的后果不由得让人担心.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让我们了解几点基本事实:亚硝酸盐不会凭空产生,一般是由水中原有的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来.合格饮用水中硝酸盐很少,但如果水源被含氮有机物污染(所谓富营养化),则其中硝酸盐含量大增.在此基础上,饮水中亚硝酸盐增加的可能来源主要有三个:其一,反复煮开的水蒸发浓缩,亚硝酸盐浓度增加(但总量并不增加);其二,开水放置较长时间并被细菌污染,细菌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这显然与反复煮开无关);其三,硝酸盐受热能分解成亚硝酸盐和氧气(但只有某些种类的硝酸盐能受热分解,另外一些则不能).

    中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含量 复煮 有机物污染 硝酸盐浓度 硝酸盐还原 企事业单位 致癌风险 蒸发浓缩 饮用水 饮水器 细菌污染 家庭使用 急性中毒 富营养化 热分解 教科书 电加热 总量 转化
  • 乐观是命运的宠儿

    《大众健康》 2012年9期

    沙漠的中午,气温能达到60~80摄氏度.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没有足够的饮用水,人很快就会脱水而死.然而,美国人维瑞尔和妻子罗娜带着6个孩子在沙漠中陷于困境时,却在没有足够饮水的情况下生活了3天,直到获救.

    命运 沙漠 饮用水 摄氏度 美国人 饮水 脱水 气温 妻子 困境 环境
  • 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6年2期

    大肠菌群常常被当作水体中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指征,在大肠菌群中又以检测大肠杆菌最为常用.寻求建立快速、敏感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一直是饮用水工业关注的问题.本文详细比较了多管发酵法、膜过滤法、酶活性检测法、免疫学方法(ELISA和IFA)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PCR和ISH),并从特异性、敏感性、时耗、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成本等诸多方面就以上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就饮用水大肠菌群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大肠菌群 饮用水 检测技术
  • 饮用水的无机成分与居民健康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2年1期

    本文介绍近年饮用水的无机成分和居民健康关系的研究成果。指出低盐型饮水地区居民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均明显增高,儿童的生理发育指标落后,孕妇的贫血、浮肿等疾病增多,新生儿的生理发育落后疾病增多。提示了水因素在增加癌症患病率危险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饮用水化学成分适宜浓度的建议。

    饮用水 无机成分 患病率 适宜浓度
  • 080适应形势的美国饮水条例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5年5期

    随着工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饮水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上世纪50年代以前水源主要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20世纪中叶水源受到重金属的污染,20年来,水的有机物污染日益严重,饮水危害健康十分严峻.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仍是上世纪80年代初讨论制定的,而近20年来出现的大量新的合成有机物是不可能纳入十几年前的水质标准的.目前国外饮用水标准,尤其是美国的饮用水标准每隔一年就要审查修订,以增加新的测试项目和指标.因此,本文介绍了时时更新的美国饮水条例,以期对我国饮用水标准的修订予以借鉴.

    饮用水 标准
  • 太原市两社区居民饮用水使用和健康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4期

    目的 调查太原市桃园一社区和新建南路一社区居民对生活饮用水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与信念现状,为人群合理选择优质饮用水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太原市两个社区30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居民饮用水使用情况、饮水健康知识及其知晓情况等.结果 自来水为目前太原市桃园一社区和新建南路一社区居民最主要的饮用水类型,达到63.2%.饮水机和净水器是最常使用的净水设备,暂时硬度偏高导致的水垢严重是太原市两社区自来水最突出的问题,两社区居民的净化水知识普遍偏低,各项指标知晓率均不足20%,居民对自来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重金属、总硬度健康危害了解不全面.太原市两社区居民获得饮用水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为电视,占63.5%,14.7%的居民对家中自来水水质情况表示满意.结论 暂时硬度偏高是太原市两社区自来水最突出的问题,两社区居民饮用水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不高,居民对政府提供的自来水满意度也偏低,加强饮用水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

    饮用水 净化水 饮水知识
  • 广西贺州市养猪场周边分散式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6期

    目的 通过对广西贺州市部份养猪场周边居民饮用水的监测,了解其周边分散式供水的饮用水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饮水安全隐患,为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生猪养殖场周边118口水井作为调查对象,每口井采集1份水样,进行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群、色度、浊度、臭和味、pH、耗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共1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2项检测指标均合格的水样有9份,合格率仅为11.9%,微生物指标4项均合格的有13份,合格率为12.0%,理化8项均合格的有70份,合格率为59.3%,其中不合格项主要为硝酸盐氮(64.4%).结论 养猪场周边分散式供水饮用水污染严重,合格率明显偏低,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同时对养殖户提供必要的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认识,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养猪场 饮用水 检测 合格率
  • 芦山地震灾区2周内饮用水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置策略思考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4期

    目的 通过监测及时摸清“4 ·20”芦山地震灾区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措施控制不安全因素,保障灾区人民饮用水安全.方法 在“4 ·20”芦山地震灾区开展饮用水监测,包括实验室检测及现场快速检测.定时上报检验数据.结果 地震导致水源水质变差,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受到严重毁坏,水质合格率极低,浑浊度、氨氮、大肠埃希菌等指标超标,存在发生肠道传染病等涉水疾病的风险.采取加快管网恢复;加强饮水监测监督工作,督促强化饮水消毒;跟进群众健康教育,倡议饮开水;与相关饮水管理部门共享信息、各施其职、共同采取措施保障饮用水安全.结论 本次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总结了汶川地震中的处置经验和教训,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对灾害的应对更加快速,处置更有效,指导更有针对性.建议探索建立应急检测车,为今后其他应急检测创造良好条件.

    地震 饮用水 影响因素 策略
  • 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昌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5期

    目的 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昌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 选取2014年共112份枯、丰水期生活饮水的监测数据,应用综合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和五色等级分级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 市级水厂、区级水厂、自建水厂水质综合指数均值均小于0.50,优于村级水厂(0.99).枯水期供水(0.65)略优于丰水期供水(0.78).有卫生许可供水(0.51)优于无卫生许可供水(1.12).正常消毒供水(0.50)优于不正常消毒供水(0.98).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以N计)、大肠埃希菌,合格率分别为80.3%、95.5%、97.3%.结论 昌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差别较大,村级水厂存在的问题突出,供水单位应加强供水卫生管理,改进水处理技术.

    综合指数法 五色等级分级法 饮用水
  • 栾城县农村饮用水现状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4期

    目的 探讨栾城县农村饮用水监管对策,确保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和向相关部门收集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农业面源、工业点源污染等造成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合格率为82%,不合格水样中有1份水样7项指标超标,很容易危及人民的生命健康.结论 栾城县农村饮用水保护工作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建议科学监测,强化饮用水消毒和管理;从源头根治污染问题,制定合理的污染治理和修复方案,解决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

    农村 饮用水 污染 对策
  • 一起硫化物污染生活饮用水事件的调查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3期

    目的 调查某企业生活饮用水中硫化物污染原因,为政府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饮用水中硫化物含量平均值水源水为8.25 mg/L、末梢水为7.78 mg/L,末梢水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限值(0.02 mg/L)的389倍,硫化物严重超标.结论 在饮用水源地非法建设污染企业,破坏水源地植被,废水、废碴、废气等“三废”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是导致硫化物污染水源的主要原因.要确保企业自备饮用水安全,必须重视水源地的保护.

    饮用水 硫化物 事件
  • 南阳市第七届全国农运会饮用水卫生保障情况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5期

    目的 掌握有关接待宾馆等单位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第七届全国农运会饮用水卫生安全做好保障.方法 对市政供水单位和比赛相关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进厂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监测,对比赛相关的二次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水质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监测737份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85.89%,市政供水水质好于二次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以游离余氯、菌落总数、耗氧量、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分别为87.51%、94.03%、96.07%、97.01%、98.51%.结论 南阳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高,整个南阳农运会期间未发生因饮水引起的水质污染事件,确保了南阳农运会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微生物超标和消毒剂余量不足是影响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关单位应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饮用水 水质 监测 保障
  • 河北省某县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4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某县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0个监测点,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并检测了160份出厂水样.结果 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饮用水硝酸盐含量范围分别为6.02~ 40.91 mg/L和3.17 ~39.82 mg/L,硝酸盐含量超标率分别为28.75%和22.50%;上寨乡饮用水硝酸盐超标率最高,其次为白鹿泉乡,上庄镇未超标;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最高,其次为村庄;随着地下水深度的增加,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200 m以上的水井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最低,为11.57 mg/L;水井周围污染源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有影响.结论 该县饮用水硝酸盐污染较重,应加强重点区域合氮有机物控制.

    饮用水 硝酸盐 污染 影响因素 分析
  • 2008-2012年太湖水源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6期

    目的 及时监测预警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建立健全太湖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方法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2008年《太湖水源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要求,选择以太湖为水源的无锡、苏州共12个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及末梢水进行监测,监测指标为106项全分析.结果 2008-2012年117份全分析水样,共有6份水样不合格,合格率为94.9%,超标的项目为常规指标4项,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臭和味、铝,非常规指标1项(氨氮).主要不合格项为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结论 106项指标中尽管很多指标没有超标,但是有一定比例接近标准限值,常规42项指标能够基本反映太湖水源无锡、苏州两地水质的卫生状况.

    太湖 饮用水 卫生 监测
  • 苏州地区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与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4期

    目的 掌握苏州地区城镇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水质指标自然本底值,为建立健全城乡生活饮用水质监测网络提供依据.方法 按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2)中《水样的采集与保存》,于2010年丰水期在沿长江和环太湖等典型地区采集城镇和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水样,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2006)进行水质全项目检测分析.结果 2010年丰水期苏州地区城乡饮用水主要不合格指标为铝和三氯乙醛,主要理化常规指标铅、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铝、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等本底值,分别为0.0014、0.62、1.21、0.0046、0.17、48.6、70.0、288.3、118.1、1.44 mg/L.结论 苏州沿长江和环太湖等典型地区城乡饮用水水质指标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 2006)水质要求,能够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及社会发展需求.

    饮用水 水质 调查
  • 2007-2010年厦门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4期

    目的 分析2007 - 2010年厦门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提高我市饮用水水质及卫生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 - 2006),对2007 -2010年厦门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结果 检测水样2 170份,合格1 586份,总合格率73.09%,合格率由2007年48.66%提高到2010年82.43%,经卡方检验(x2=118.02,P<0.00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饮用水卫生质量逐年提高.对4种不同供水方式水样合格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x2= 325.10,P<0.001),二次供水合格率最高,达83.72%,分散式供水合格率最低,为38.97%;直饮水为48.33%.分散式供水和直饮水存在严重生物污染问题,菌落总数超标率分别高达56.77%和44.44%.结论 目前厦门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GB5749 -2006的要求,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分散式供水及直饮水卫生监管力度,同时加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的预防控制.

    饮用水 卫生监测 调查分析
  • 浅谈应急条件下饮用水水质的快速评估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1期

    目的 开展应急条件下饮用水水质快速评估,保障饮水安全,为饮用水卫生应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饮水安全计划、美国环保局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作法并结合我国实情,开展水质快速评估工作.结果 应用饮用水水质快速评估方法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筛选水质敏感指标,对饮水危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结论 饮用水水质快速评估能够保障短期内水质安全,满足应急供水需求,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饮用水 水质 应急 快速评估
  • 2009-2011年南昌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4期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 于2009-2011年分别对南昌市涉农县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县区选取10个点作为监测点于枯水期(1-5月)和丰水期(6-10月)进行水样采集、水样检测和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共采集水样479份,合格水样218件,合格率45.51%;2009-2011年分散式供水水质监测合格率分别为10.34%、38.78%、59.8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8.96,P<0.01);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67.83%和37.8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6.35,P<0.01);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2.80%、49.58%,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 =2.21,P=0.137);18个水质检测指标中除pH值、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在90%以下,其他指标合格率均超过90%.结论 南昌市农村饮用水的合格率较低,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原因是pH值偏酸性和微生物污染,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亟待提高.

    农村 饮用水 卫生调查
  • 2009-2011年通辽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检测及结果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3期

    目的 了解通辽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保障沿线人民群众和旅客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采样、保存并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检测指标1项不合格即为本水样不合格.对2009-2011年采集的280份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单项合格率,氟化物、锰和铁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3.21%、74.29%和74.64%;肉眼可见物、耗氧量、臭和味、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色度、浊度和总硬度合格率分别达到99.64%、99.64%、99.64%、98.93%、98.93%、98.57%、98.21%和96.79%,总合格率为53.93%.结论 通辽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亟待解决,并提出整改建议.

    饮用水 检测 结果分析
  • 健康风险评价中经饮水途径暴露参数的估计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4期

    目的 对我国人群经饮水途径暴露参数进行估计,探讨提高我国健康风险评价中经饮水途径暴露评估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基于我国现有暴露参数调查资料,采用分年龄段合计的方法,对我国人群经饮水途径暴露参数进行估计.结果 我国儿童、学生、中年人和老年人四组人群的饮水摄入量分别为0.073、0.027、0.018和0.017 L/(kg·d),中国人群经饮水途径暴露参数估计值为0.024 L/(kg·d).结论 基于我国现有分年龄段实测数据推算的人群经饮水途径暴露参数,与国外参数以及我国成人参数存在较大差距,在健康风险评价中直接引用国外参数,或者不对18岁以下人群的早期暴露进行准确的测量,必然造成健康风险值的不准确.建议我国尽快开展全国性的分年龄段暴露参数调查,在经饮水途径暴露健康风险评价中采用分段合计的方法计算暴露剂量,提高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暴露参数 健康风险评价 饮用水 平均体重 饮水摄入率
  •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昌平区40个农村水厂饮用水卫生状况开展调查,并采集饮用水样品分析.结果 昌平区农村水源未建立泵房的水厂占7.5%;消毒设施配有率仅为45.0%,且只有57.5%的水厂建有蓄水池等储水设施;饮水卫生管理人员配备率达90%以上,但97.5%的水厂没有消毒记录,80.0%水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70%水厂无水厂设计图和供水管网图;抽检的160份饮用水样品合格率为47.50%,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大肠菌群,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 饮用水消毒是本地区提高饮用水水质的关键;水处理及配水系统中存在风险;农村水厂资料不完善,管水员需加强培训.

    农村 饮用水 卫生状况
  • 江苏省典型地区水源水及饮用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现状及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6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典型地区水源及饮用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现状,为饮用水水质安全、科学供水提供依据.方法 对调查对象进行卫生学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集中式供水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含量.结果 所有222份样本中有7份阳性样本,其中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0.5%(0.2个/10 L),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2.7%(范围:0.5~2.3个/10 L).结论 本次研究“两虫”总体的检出率较低,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厂监测工作,开展对易感人群感染状态的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

    隐孢子虫 贾第鞭毛虫 饮用水 水源水 污染
  • 南昌市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现状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3期

    目的 分析南昌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9年枯水期、丰水期采集水样,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检测、评价、分析.结果 超标率较高的指标为总大肠菌群(49.7%)、耐热大肠菌群(45.3%)及菌落总数(8.4%).结论 南昌市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微生物污染严重、消毒工作未有效开展是其主要原因.

    饮用水 监测 微生物
  • 德阳市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6期

    目的 调查德阳市城乡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2010年连续4年检验德阳市城乡饮用水监测点出厂水水质,观察其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及消毒情况;同时调查各监测点基本情况.结果 各年度出厂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77.26%、73.40%、84.45%、85.23%.2010年有63个监测点出厂水微生物指标超标,覆盖14.5万余人.结论 4年间出厂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的提高无统计学意义;需加强集中式和小型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消毒工作,积极增添消毒设备,同时保证消毒设备正常使用.

    饮用水 微生物 污染 调查
  • 六安市城区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健康风险初评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5期

    目的 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定量描述六安市城区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评价其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方法 2014年,根据六安市城区(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人口的聚集程度设置水质监测点,并对监测点的水样进行采集和检测.结果 六安市城区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035 mg/L和0.0002 mg/L,致癌个人风险为59.3×10-6和1.10×10-6,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个人健康风险为0.1912和0.0122.结论 六安市城区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致癌个人风险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可以接受的限值之内.

    饮用水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健康风险评价
  • 铜制储水容器的健康风险评价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4期

    目的 评价铜制储水容器金属离子溶出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安全使用铜制储水容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两种市售铜制储水容器,监测铜制储水容器饮用水中金属离子浓度,参照美国环保署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黄铜和红铜两种铜制储水容器金属离子溶出所引起的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水平分别为1.37×10-5/年、3.41×10-7/年,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年.致癌物Cd是两种铜制储水容器的最大风险源,风险水平分别占99.9%和79.5%,应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对象.结论 铜制储水容器的健康风险水平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采用铜制容器储备饮用水能够满足人体对饮水的安全性要求.

    铜制容器 饮用水 金属离子 健康风险评价
  • 2005—2009年上海市青浦区饮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5期

    目的 对上海市青浦区2005-2009年生活饮用水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主要超标因素.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每季度集中对辖区水厂进行生活饮用水采样分析,结果依据国标评价.结果 5年进行了404次水质监测,主要超标指标有浑浊度、耗氧量、氨氮、铁、锰.不同水源的出厂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份间水质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区生活饮用水存在部分指标超标情况,不同水质指标存在比较明显的时间变化.

    饮用水 水质 现状分析
  • 南昌市城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1期

    目的 对南昌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健康危害风险度评价.方法 于2014年丰水期(4月)和枯水期(10月)对城区8个市政水厂和20个末梢水点各采集水样1次,丰水期水样检测常规指标,枯水期8个出厂水和2个末梢水再加测非常规指标,再筛选出可检出的指标,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水质健康危害风险评价模型计算水质健康危害风险.结果 各类检测指标均合格,水中基因毒物质砷所致的健康风险度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风险度,占总风险度的99.9%,但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有毒有害物质健康危害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丰水期水质健康风险度要高于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健康风险度接近.结论 南昌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个人年健康危害风险水平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范围内,砷的健康风险值要高于美国环保局建议的1.00×10-6/a风险控制水平,为优先关注和治理的污染物.

    饮用水 健康风险评价 基因毒物质 躯体毒物质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