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苏北高邮市的103岁老人黎洪源,患糖尿病足,伤口反复溃烂,流脓不止,4年来一直求医治疗,却不能愈合.近日,经南京81医院精心治疗,这位百岁老人保住了"差一点被锯掉的"左小腿,又重新站立行走.
"久病成医"是中国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何以能成医?答案只有两个字:经验.因此有些小毛病时,一些人尤其是身患慢性病的老人,往往参照以往的就医经验,到药店自行开药应付,甚至老毛病有了新症状,也不愿就医治疗.
据说,在三国时期,有个叫陆矜的江湖庸医,到处投机钻营,招摇撞骗,游走行医卖药.某日,陆矜行至许昌,偶然听说曹操有头痛之疾,正急着四处寻访名医治疗,他心中大喜,觉得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便跑到军营,自荐说可以医好此病.他粗略地为曹操切脉且开了个处方.他取来铜器,把中药放进去煎熬.药煎好后,为表示悉心之功,陆矜还亲自捧药给曹操.岂料,曹操服药后,不仅病痛没有丝毫减轻,反病情加重,令曹操痛苦异常.这时,军营里的随从医者告诉曹操说:"铜器煎药乃医家大忌也."曹操听罢,连连大呼:"庸医害我!"盛怒之下,当即命令手下将陆矜推出斩首.
我想谈一下如何通过精准设计和目标值设计来克服循证设计的资本成本障碍.也许,医疗设施的业主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循证设计在医疗环境中的运用是必然的.诚然,即使没有相应的数据用以证明,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就医治疗时拥有阳光、绿叶或是家属陪伴的重要性.对有些业主而言,实施循证设计的挑战在于一些相关的措施,如增加窗门引进自然光与景色,或者设置家属专用休息区,都可能增加成本上升的风险.
宁夏西吉县属老、少、边、穷,全国"三西"扶贫县之一,群众文化和卫生水平落后,封建迷信思想较浓.1997年1月28日,该县某回族村寨1名群众以头痛、头晕,伴有心慌、气短,胸背剧烈阵痛,左侧肢体麻木等症状起病,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及时求医治疗,至病危时由本村乡医诊治无效,于2日之内死亡,初步推断为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引起的死亡.
近来接连不断的雾霾天,让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小林感觉嗓子非常不适,很痒,就像羽毛扫过一样,开始她以为是感冒的前兆,就买来感冒胶囊和咽喉片服用,并且加大了饮水的量.虽然没有出现其他不适,可嗓子痒的症状居然一点儿也不见好转,只好就医治疗.
小儿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由于该病对儿童健康危害很大,故积极开展有关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不断研究,是广大儿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提高治愈率、加快病程转归过程、防止并发症、有效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中医认为发病原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
尽管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糖尿病患者必须控制好血糖,但是很多医生和患者仍然低估了血糖良好控制的重要性,胰岛素治疗的启用往往被推迟.由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在基层医院就医治疗,所以患者和基层医生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冬季气温低,气候相对干燥,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视网膜血管阻塞等眼病冬季较为多发,因此专家提醒,冬季应加强预防这几类眼部疾病.眼中风在冬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小心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眼中风".该病是由于动脉硬化、高血脂引起血液黏度增加和血管栓塞,对视力危害极大,若出现视物模糊,甚至单眼视力突然丧失,应当尽快就医治疗.
6日12时15分,在人民路30路公交车小村庄站旁,一辆货车在北向南行驶过程中,突然撞上正要停靠的出租车,巨大的冲撞力又使出租车撞上了路边的三辆面包车.所幸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几近昏迷的货车司机随后被送医治疗,躺在病床上却不知道自己闯了祸.据了解,步先生患有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后因没有吃午饭导致血糖过低才发生事故.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间断胸闷1年,加重5天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1年前出现胸闷症状,劳累时加重,每次发作持续5~10分钟,可自行缓解.夜间平卧睡眠时加重,侧卧可减轻,未曾就医治疗.
老年痴呆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通常起病隐匿,为特点性、进行性病程,无缓解,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严重威胁着人类晚年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药物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病进程,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除了就医治疗,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预防护理也十分重要,所以预防老年痴呆还需从家庭开始。
患儿,女,9岁,以"发热、头痛、呕吐2 d,伴皮肤瘀斑13 h、意识障碍5 h"为主诉入院.人院前2 d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未测体温;同时头痛、呕吐,每天呕吐5次左右,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血性物质,呈非喷射状呕吐,未就医治疗.13 h前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及瘀斑,仍未就医治疗.5 h前出现意识模糊,到外院就医,当时查体:体温38.9℃,血压0,神志不清,四肢冰凉,脑膜刺激征(+).曾给予抗感染、生理盐水扩容、多巴胺升压等治疗5 h.皮肤瘀斑涂片提示:脑膜炎双球菌.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立即转入我科治疗.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未进行预防接种.
子痫性脑病(eclamptic encephalopathy,EE)是孕产妇临床常见的子痫或先兆子痫综合征进展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是一种血压急剧升高而引发的急性全面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现将我院收治的EE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停经37周+,头痛、抽搐、昏迷3h余于2010年4月18日入院.患者妊娠约8周时出现恶心、呕吐,常有厌食.妊娠约30周时出现双下肢浮肿,自双足逐渐蔓延至大腿,血压160/95mmHg(1mmHg=0.133kPa),未予治疗.妊娠约34周时进食明显减少,常出现健忘,偶有虚构,但未就医治疗.患者为首次妊娠,停经后未定期行产前检查,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前3h突然出现头部剧烈胀痛,约30min后意识丧失,反复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共发作5次,每次持续约5min,入院后予输氧、快速静滴硫酸镁、甘露醇、静脉注射地西泮等处理后抽搐停止,但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回顾北美鼻科学发展史,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整个鼻科学的发展历程.一、北美殖民地时期的鼻科学美国历史初期,对鼻部疾病的处理或者根本没有,或者无效.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一些狩猎者、探险者、传教士、政治及宗教避难者定居北美洲,但是,医生通常不在这些人群之中.十八世纪初,在纽约、费城、波士顿等大城市可以见到一些在国外培训的、主要来自英国的内科医生.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大多数所谓的医生都没有医学学位,只要他们读过一些书,有一些经验、当过学徒、有自信,就能够被大家接受.这些"医生"中包括奴隶、大农场女主人,牙医、兽医、药剂师和牧师.由于这些人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因此,留下的有关鼻科疾病治疗的记录就很少.那时,患有上颌窦疾病的人可能是由牙医治疗的,因为,上颌窦疾病的症状通常酷似牙齿疾病.1765年,第一个殖民地医学学校在费城诞生,1820~1830年,在纽约、费城、波士顿相继建立了眼、耳医院,这时,才开始了专业分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对于一个有声望的医生而言,把自己的专业范围仅仅限制在鼻科范畴的人还是很少的.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距骨骨折患者时使用中药配合推拿按摩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鹤峰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距骨骨折患者共6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0例对照组和33例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和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钙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接骨续筋汤,并配合推拿按摩,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药物起效时间和平均痊愈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与对照组的86.7%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 >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和平均痊愈时间分别为(6.1±3.2)天、(110.9±11.3)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0.3±2.7)天、(134.8±14.6)天,P 均<0.05。结论在距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配合推拿按摩的治疗方式,能够保证治疗的效果,并促进骨质和骨膜的修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经常伴随出现的两种慢性常见病.接近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即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如果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则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降医治疗.
据<唐太宗实录>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患腹泻不止,及至吃什么拉什么,遍请名医治疗,百药无效.眼见病情日趋严重,便下诏搜求方药.时人张某回春有术,以牛奶煎煮荜拨献唐太宗内服.治愈了他的腹泻痼疾.
秋冬来临,气温陡降,一时无法适应早晚温差的孩子往往开始打喷嚏、咳嗽.小儿感冒,别急着看医生,在家休息多喝水.孩子刚开始出现咳嗽、流鼻水、发烧等感冒初期症状时,可以先观察,如果孩子退烧后没有恢复活动力,仍精神差、胃口不好的话,就一定要就医治疗.
常言道,"明枪易躲,暗剑难防",疾病亦然.人患疾病后多有不适症状出现,促使病人就医治疗.但是,有些人虽然有病,却毫无症状,致使这类隐性疾病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严重时就会置人于死地,可以说隐性疾病更危险.
1.阴囊肿胀男性在劳累后,突然发生阴囊部位肿痛,拒按拒摸,并向腹股沟区放射,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是患了急性附睾睾丸炎,可因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这种情况可导致不育,得了附睾睾丸炎应及时就医治疗.
患者在医院体检发现自己不幸罹患癌症,那么第一反应想必是立即就医治疗,因为癌症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如果不及时治疗,身体将遭受巨大摧残,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1、以冰治冰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对医学颇有建树,曾亲撰医著《圣济经》一书.建中靖国年间的暑期,宋徽宗却被腹疾所困扰,终日疼痛难忍,虽熟读《内经》,但对自身的病痛则束手无策,经御医治疗也无效验,只有请诏都梁山(今江苏盱眙东南)名医杨介诊治.杨介前往诊视后说·病伤脾胃,系因夏日吃冰太过而起.臣以冰煎大理中汤,以治受病之源."宋徽宗回想病前,确实经常食冰.杨介遂以理中汤与冰共煎,以冰治冰.宋徽宗服后即获痊愈.杨介治好了徽宗的脾胃病.徽宗大喜,遂命杨介为宫廷太医.
患者,男,17岁,主因发现智力减退14年,走路不稳4年,不能讲话7 d入院.患者从3岁起父母发现其智力稍弱于正常同龄儿,口齿不清,但可正常上学,成绩差.4年前开始出现四肢无力,走路摇晃不稳,姿势向右偏斜,日常生活可自理.始终未就医治疗.7 d前骑车时与他人相撞,头部着地,出现短暂昏迷,约10 min后醒来,家人发现其不能讲话和走路.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使血流突然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与病人情绪紧张,过度劳累,知识缺乏,是否及时就医治疗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患者余某,男,63岁,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人.因不能说话15年整,于1999年6月16日上午10时20分就诊.患者5年前的一个上午,与本村村干部发生口角后,一直觉得心中不畅,开始少言寡语,半个月后即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是,咳嗽声和哭声正常.曾先后在多家医院求医治疗无效.此次就诊前5d在某医院就诊时遇一亲属引荐,遂来我处求治.病史由其爱人代述,自认为可靠.患者神清,活动自如,但不能说话.间接喉镜检查不能完成,改用直达喉镜检查.直达喉镜下见会厌正常,声门上区粘膜组织稍肥厚;声带色较白,边稍厚,呈两侧旁开位,不能闭合;声门下未见特殊异常.依据病史诊断为癔病性失语症.
目的:初级卫生保健中常有因前足痛而就诊的患者,但其治疗方案还缺乏科学依据。此研究通过使用信息宣教卡,针对初级卫生保健中年龄≥50岁的前足痛患者,对全科医生建议穿舒适合脚鞋与足医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此随机对照试验中,全科诊所纳入205例年龄≥50岁的非创伤性前足痛患者作为受试者。排除入选前因前足问题治疗持续时间少于6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疼痛不为肌肉骨骼病症所致(如疣)患者。患者通过信息宣教卡接受全科医生穿鞋知识指导(观察组)或足医治疗(对照组)。每3个月以问卷形式对足部疼痛、足功能障碍、一般健康情况和参加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评估,持续1年。利用多层级分析,在测试结果、个体和全科医生的层级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组足部疼痛、足功能障碍均得到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科医生对前足痛患者提供的穿舒适合脚鞋建议缓解了其疼痛和症状,与看足医治疗的结果相似。据此,提醒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至足医治疗时要慎重,需首先提醒患者穿舒适合脚鞋。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以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最常见.手足口病被国家卫计委定为丙类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目前并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要防治手足口病必须注意清洁卫生和及时就医治疗.手足口病前期无明显症状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手足口病没有明显先期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病,因此家长一定要时刻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3~5岁的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中,一旦有人染病就很容易相互传染.因此专家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发烧、厌食,嘴唇起水泡或者四肢起疹子,不要盲目自诊为感冒或者湿疹、过敏,一定要立即就医诊断治疗.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在各省消防部队,许多支队级单位没有卫生队(所),按照正规化管理的要求,中队虽然设立了卫生室,但卫生室的设施简陋,药品单一,不能满足基层官兵的医疗需求.这些都取决于领导干部对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支队要有领导专门负责抓卫生医疗工作,要认识到"兵溃于病"这个道理.在基层中队,极少数的干部只让战士搞训练,不关心战士的疾苦,战士生病了也漠不关心,这些做法是不对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带兵干部,要视战士为兄弟,要以父母心、兄长情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爱护身边的战士.战士有病,要及时安排就医治疗,就地不能治疗的应立即送往医疗技术较好的医院,不能拖延.基层干部要在工作上多照顾,生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安慰,使战士真切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如果你在医院体检发现自己不幸患上癌症,那第一反应想必是立即就医治疗,因为癌症病情发展很快,预后差,如果不及时治疗,你的身体将遭受巨大摧残,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