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我药疗的理念和做法渐渐被大众所熟悉和接受.对于孩子的一些常见病,很多家长开始尝试着自我药疗.但是买药不是买蔬菜瓜果,有很多注意事项,特别是给孩子买药,更要加倍慎重.要知道,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况且,隔行如隔山.所以,作为儿科大夫,还是希望家长朋友们在用药方面能“谨遵医嘱”,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也要注意买药的原则,希望下面的这些提醒对您有帮助.提醒1:请勿先去药店后去医院
用试纸自测是否怀孕很普遍当女性怀孕后,胎盘会分泌一种叫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物质.目前药店出售的早孕试纸和验孕棒,大部分原理都相同:通过测试女性尿液中HCG的浓度来判断是否怀孕,试纸上出现第一道横杠显示试纸已经吸收到尿液,如果出现了第二道横杠,则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尿液中含有HCG.
各种体内寄生虫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敌人”,宝宝一旦遭遇它们的入侵,就会变得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体重下降,年轻的家长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如是赶快去医院或药店开点驱虫药回来喂给宝宝吃,一些家长恨不得让宝宝多吃几片药把肚子里虫子彻底杀死.但是且慢,给宝宝吃驱虫药前有很多事情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否则虫子没消灭,宝宝反倒真的会得病.
孙老师一年前被发现患上了糖尿病,医生要求他经常测血糖,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刚开始,孙老师还遵医嘱每隔几天都要到医院去测量一次.血糖得到控制后,医生仍建议他定期测血糖,他觉得老跑医院不方便,而且太浪费时间,于是,不久前到药店买了一台便携式血液葡萄糖检测仪,开始在家自测血糖.
老王平时一直身体不错,没怎么去过医院,无意间发现嘴里有几颗牙上有黑点,但是一直没什么症状他也就没在意,一直没去医院检查,有一天开始有点牙疼,他认为自己可能是“上火”了,就去家附近的小药店随便买了几种治矛疼的药,吃了好像有点效果没那么疼了.
许多人得了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去药店买药自行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减轻症状,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实感冒用药也是有很多学问的.下面几类人,在用感冒药时需特别注意.3岁以下幼儿少用阿司匹林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
药箱好不容易建立了,自然要好好维护,不然今天建立的药箱,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在角落里.家庭药箱的管理原则是既保证紧急用药的供应,又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和药品浪费,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目标.按照这一原则,应采用下列方法来管理家庭药箱.选购篇:有的放矢,不轻信广告首先要到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处方药应先由医师确诊后凭处方购买,不要盲目看广告购药,更不能随便轻信街头的游医药贩,以免上当受骗.
如今,网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药品也不例外.生活在大城市,即使上医院麻烦,但找个药店买药还是很方便的一件事,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热衷网上购药?在热衷网购的消费者看来,上网购药不但可免去上医院排队挂号的不便,比起外面的实体药店,一些隐私性较强的药品,如壮阳药等,购买时也没那么尴尬.网上代购境外药可信吗?尝试过在网上找海外代购的杨女士,则是为了省钱.因为家里有肺癌病人,要吃一种叫“易瑞沙”的药物.经病友指点,在网上找人代购印度仿制的“盗版”易瑞沙,每片价格比在国内买进口的英国公司生产的“正版”货便宜十多倍.
老林已经有多年的哮喘史了,一直依靠氨茶碱和一些气雾剂来控制病情.今年亦然,老林依照往年的习惯每天服用3次氨茶碱片,每次0.2g.后来由于老林又出现了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家人就到药店买了红霉素给老林服用.没想到服药不久后,老林就出现了烦躁、呕吐、血压下降的现象,家人连忙把他送进了医院.幸好送院及时,老林经抢救后情况稳定了下来.
拥有一个"家庭药箱"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成年人多少都具备一些用药常识,这就使我们在"家庭药箱"的帮助下,不用为了一个创可贴、一瓶医用酒精或者一盒感冒冲剂而半夜赶去医院或药店.
前几天,刘女士的宝宝拉肚子,拿家里自备的思密达蒙脱石散给他服了三天,结果就出现了便秘.她到药店向药师诉苦,药师说:“思密达一般按量正确服用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便秘.您是如何给宝宝服用的?”刘女士说:“不就是把成袋的药倒在汤匙里,然后稍加些水,搅拌成厚糊状,给孩子吃下去吗?”原来是刘女士给宝宝的服药方法不对,结果引起了便秘.
老王前几天在一家药店买了一盒降血脂的药物辛伐他汀片,才4元钱.今天他又去那家药店,但营业员却向他要6.6元一盒.老王不理解:怎么涨价这么多?药店里的药师告诉他,不是药品涨价,而是药品含量不同.
“胃胀胃不舒服,请用吗丁啉”,还记得90年代开始即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吗?由于吗丁啉的广告深入人心,很多人胃不舒服时就会想到它.胃疼的时候吃上一片,常常很快就能缓解,而且价格也比较容易接受,它已经成了我们老百姓药箱里的常备药品了.吗丁啉在我国既有处方药又有非处方药,其中非处方药不须医生处方就可以在药店买到.但不能因为购买方便,就随意使用,非处方药用得不恰当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名字听上去就像“亲兄弟”的药物.如果相关医务人员不慎混淆,轻者贻误患者病情(如把维生素B6片当成维生素B1片),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如把氯化钾注射液错当成外观和名称都相似的常见溶媒氯化钠注射液).如果患者在购买和服用药物时,没有核对包装上的药品名称,就容易误食其他药物,延误病情,损害健康.李女士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在住院期间,医生给她开具了药物“他巴唑”.回家服用完该药后,李女士去小区药店再次购买.但是由于药店店员疏忽大意,给她拿了一瓶“地巴唑”.地巴唑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轻度高血压.李女士本无高血压,服用“地巴唑”后出现了头晕、恶心、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皮肤病:急时选用复方剂如果患了皮肤病,上药店买激素药膏涂抹,一两周后,病情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导致了慢性皮肤病.患皮肤疾病时,人们常用的激素有: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皮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寒米松乳膏、丁轻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太平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派瑞松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等.
最近一条微信在网上疯狂流传:“真心呼吁有小宝贝的朋友,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五例这样的病人,发生瑞氏综合征,四个抢救无效死亡!今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此药已禁止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使用,请不要再到私人药店、诊所听那些蹩脚医生的给孩子使用.转自儿童医院ICU科医生.”不断有网友向医生求证这条信息的真伪,我们就在这里解析一下.
药店刚开门营业,就进来一位怒气冲冲的年轻小姐.小姐姓李,前不久她感冒在这里买了两盒抗病毒口服液,服完后没有完全康复,昨天她去附近医院又买了两盒.拿到药后她发现,这两盒与先前在药店买的两盒不但外包装颜色不同,而且说明书内容也不同.李小姐大呼上当:过去只知道药店药价便宜,原来药店卖的只是假药,拿假药骗人!
小李今年25岁,是某网络公司的程序员.与计算机代码相依为命的他,平均每天有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是对着明晃晃的电脑屏幕度过的.专注工作的小李几乎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天下来,他感觉眼睛疲惫不堪.三个月前,无可奈何的小李去药店自行购买了几瓶电视上常做广告的抗疲劳眼药水,每次感觉眼睛干涩时滴上几滴,一天滴上十几次,这样一来就感觉舒服多了.渐渐地,小李身边用光的空眼药水瓶越来越多,他也觉得自己“赖上”了眼药水,一会儿不用就不舒服.最近,小李眼睛不适的感觉越来越频繁,而且经常感觉眼睛干涩、有异物感,去医院一查,才知道自己原来已患上了干眼症.
很多高血压病人习惯在家自己服药治疗.不错,医学知识的宣传和购买药物的便利的确让家庭自疗越来越有效.但降压药物铺天盖地,进了药店,犹如进了自助餐馆,只要你说血压高,店主或药师随便就可给你推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降压药.然而,服用降压药并非吃"自助餐",不可随意选用,否则,点的"菜"可能会"伤了食",或者"食物中毒",不但降不了压,反而惹火上身,引发这样那样的毛病.进"海鲜馆"点"涮羊肉"如果你走进海鲜馆,要吃涮羊肉,人家肯定说你"白帽子"、 "老赶".一位老人有多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持续在180/110毫米汞柱以上,长期用药无效.原来他服用的都是些肠溶性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丹参片、冠心苏合丸、维生素E等非降压药,没有一种药真正具有降压作用.实际上,这位老人长时间错把非降压药当成降压药来服,这不就像把羊肉片当成鱼鳖虾蟹等海鲜了吗?
癣药水:对症下药很重要进入夏季后,因天气炎热、潮湿,刘老师的双脚起了疱疹,他自我诊断为"脚癣",到药店购买白降汞软膏外用,3天未见好转,故到医院咨询医生.医生认为他诊断正确,但用药不当,故建议他改用10%冰醋酸或醋精浸泡双脚.刘老师接受了医生建议,购买1 O%冰醋酸外用,1天后症状缓解,2天后症状消失,之后再巩固治疗1天,以上症状未见复发.
很多人有个头痛脑热的,喜爱自己买些止痛药.有些病人镇痛效果不错,疼痛消失了就停药.过几天疼痛来了再吃药,如此反复,持续10到20年,最后药店能买到的止痛药都无效了,只好到医院找大夫看病,这样的患者大有人在.当然,也有些患者自己买的止痛药根本就不管用.还有些患者牢记传统的思想,有疼痛不能随便吃止痛药,因为吃止痛药会掩盖真实病情,这类患者一有疼痛就跑医院看医生.那么,止痛药到底如何用呢?
时下到一些医院看病,医生问了一些情况后,便独自在电脑上捣捣戳戳,然后对患者说: "行了,去交钱拿药吧!" "我的处方呢?" "处方不开给个人了,它通过内部网道已传到收银台了."哦,用电子处方了.办公现代化,用电子处方,病人需开药,医生只需将鼠标轻轻一点,既快捷,又清爽,避免了以往写"天书"、让药师甚至医生自己也认不出的麻烦和尴尬,省了处方纸,还可杜绝有人"拿医院处方去药店买药"的情况.
生病了该怎么去看,问这样的问题好象很傻.其实不然.生了重大疾病自然得去医院,可是,许多人得了感冒之类的小病,第一选择不是去医院,而是到自己平时比较熟悉或者常去的药店,告诉别人自己怎么了,然后由药店的人给你随便推荐一些药吃一吃.当然,一些病也许吃了以后就轻了,而另一些病却没有起作用,最后还得上医院,耽误了许多治疗的时间,还花了许多不该花的钱.我其实也是这种人.前段时间,有些感冒,吃了家里备的药后,好多了,可就是咳嗽得严重.为此,我去了我常去的药店,告诉他说我咳嗽得严重.他随手给了我三种药,我付过钱后就回家开始吃这三种药.结果,这三种药吃完了,并没有好转.我第二次又去那家药店,这次给我取药的是另一个人,问了我前一阵子吃的药后,又给了我另外几种药,我付过钱后,又回去接着吃,结果第二次的药也吃完了,可咳嗽还是没有什么好转,反而感到越来越严重了.
药妆品一般会宣称产品只在药店内出售,所有程序都是经过皮肤科医生严格测试的,顾客不用担心.成分大多来源于天然原料,质地温和,所以过敏性皮肤的人也可安心使用.另外,药妆品的功效性非常强,具有抑制皮脂过多分泌、疏通皮脂排泄、退色斑等疗效,也就是说,花一分价钱能收到两倍的效果.所以,一般消费者会认为用药妆品在美化肌肤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物疗效,是一举两得的产品,而且,这些药妆品只在药店内出售,产品质量肯定能保证.
冬令时节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据了解,冬季不仅市场上鸡鸭销量倍增,药店里的四物和八珍也卖得红红火火.但是,连日来不时有市民因进补出现问题而到医院就医的情景.为此,专家呼吁:进补要讲科学,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王先生今年32岁,是某公司经理,平时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又长期休息不好.最近,王先生总觉得有点胸闷,喘气不匀.他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就跑到药店买了治冠心病的药,没想到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却加重了.王先生来到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脏外科就诊,经过64排螺旋CT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冠心病的迹象,原来只是劳累和紧张情绪所带来的心动过快,只要注意休息和缓解紧张的情绪,逐渐就可以缓解.
67岁的李大爷前不久体检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听说自己患了糖尿病,李大爷着急了.听了医生的话,他开了一些治疗的药物回家服用.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李大爷去药店买药的时候,药店销售人员向他推荐降糖药"消渴丸".听说"消渴丸"不仅帮助降糖,而且是中药成分无副作用时,李大爷便心动不已,一下子买了10盒回家.
目前不少人家中存有一些中药材,这些中药材没有在包装上清楚地标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导致许多人认为放多久都没关系.那么,中药到底有没有保质期?那些参茸滋补品价格年年看涨,是不是囤一点在家比较好?其实和西药、中成药一样,中药的保质期一般也是2~3年.药店、药房进的药材,大包装上面是有标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普通市民拿到手的分装中药材就没这些标注了.一般来说,医院药房里的药材流通很快,都比较新鲜,而市民自己囤积的中药材,要注意保存的方法、时间,不同的药材保存的时长并不一样.参茸滋补名贵药材和普通中药材一样,一般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药效减弱,囤积相当于浪费钱财.
川贝是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前三者按形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目前我们在市场或药店里最常见到的是“松贝”.
每年到了冬季进补的时节,药店各式各样的补品纷纷出笼.在此提醒您,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进补,补错了,或是补过头,不但会伤身体,还可能致命.药膳不可胡乱配药膳一定要科学选用,切不可胡乱配,更不能根据一些文艺作品中的描写去照抄照搬,随意模仿.一定要针对不同证候用不同的药膳.如老年人多为肾虚、脾虚,可选用黄芪淮山药枸杞炖乳鸽:黄芪、淮山药、枸杞子各15g,乳鸽1只.先将宰杀好的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与黄芪、准山药、枸杞同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炖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