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革创新教育工作,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学校及教师采取一些必要的教育举措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些举措创新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近期,某些学校出现的“绿领巾”、测智商、教室外考试、 “三色”作业本等已被认为是教育“冷暴力”事件,不仅为我国教育宗旨与社会文明道德所不容,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冷暴力之一:成绩差生被戴“绿领巾”.
烟是人类第一杀手,中国是烟草生产、消费大国,吸烟者有3亿多人,占世界吸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每年吸烟死亡100万人。因此,控烟不仅仅是一种对社会消费的规范,而且是事关社会文明和国民身体健康的大事。
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新法被人们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网络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剂等当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都有涉及,充分体现了这部法律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呵护.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生命和健康越来越重视.
主持人点评:在这个崇尚个性的年代里,偶像满天飞,有歌星、影星,有超女,其存在自有存在的理由和市场.崇拜谁或不崇拜谁,是每一个人的自由,从社会文明的积极意义上说,我们更需要有内在力量的、健康的、美丽的偶像,让在太阳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能够承载跨跃五千年荣辱的民族之魂.是的,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和媚俗抗衡的标杆,这个标杆就是刘翔,他代表的是一种超然的自信,代表的是一种健康的崛起,是在我们这个年代里真正存有信念的人,他身后甩掉的不仅仅是"东亚病夫"这顶帽子.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或创新都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也是这样.人居环境是伴随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化程度较低、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家,因此农村文明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提高全民人居环境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爱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准,是国民素质、社会风气的重要体现.一位五十岁妈妈,用爱心,为素不相识的残疾孩子们筑造一个共同的家,这项爱心事业一做就是十九年.常梦,作为关爱中心有着不同程度残疾的十六个孩子的妈妈,十九年,她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成为京城商界风云女杰;她可以在艺术之路上任意驰骋,成为著名的诗人、作家、摄影家;而十九年,她把最风华正茂的时光献给了爱心事业,献给了这十六个残疾孩子……
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课堂,是青少年获取信息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的、强有力的来源,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父母在塑造孩子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强烈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性相关问题的决定和行为.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感到较难与父母沟通,并且与父母在一些问题上缺少沟通,对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尤其是在性相关问题上.
人类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人类的性行为是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问题,不但是一种本能,而且也是关系到种族繁衍、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的大问题.古人说"食、色,性也",这说明性欲是除吃饭之外的第二需求.可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没有种族,没有家庭,也就不会有历史和社会文明.因此,性爱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问题.
国外医院的市场营销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在医疗服务业引入了市场营销(Marketing),从导入市场营销的实践效果看,不仅促进了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保障公平的健康,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卓著的成绩.
北京<健康报>的一位朋友到人文管理编辑部负责工作,我为其祝贺一番.祝词里写道,国家级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人文,这是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是我们社会文明的基本理念.医学的实质是人学,医学的关怀实际是人性的关怀.但是,人性中有善有恶,人性关怀是人性的菩的释放.依法治国,就是要约束人性中恶的方面.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当前免疫规划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广大基层计划免疫(现称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先后实现了计划免疫三个85%目标,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确立了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指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代表着社会科技发展方向的高校教师由于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我们对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的教师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医疗纠纷有上升趋势.特别是手术科室尤为明显.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在外科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病人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服务中要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廉价的服务,"病人选医生”这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应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一、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1.患者方面的原因:(1)不了解行业特点和缺乏医疗常识.(2)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费用意识增强.(3)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知道如何行使自已的知情同意权,如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如何求助于法律解决问题.(4)随着生活观念的更新,服务要求提高.(5)患方为索取高额赔偿而无理取闹.
由于种种原因,护理工作者的合法权利有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重视和加强护士权利的维护,保障其合法权益,有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一、护士权利的法律地位法律具有规范性,它通过对权利与义务规范调整,达到对一切同类主体行为起作用的目的.人身权利和依法执业是护士最基本的权利.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就人身权而言,我国的刑法、民法、行政法三大实体法对人身权的保护显得极为突出.其他部门法中也有大量的保护人身权的条款.这些有关人身权的保护规范,尽管各自所处的法律部门不同,采取的制裁方式不同,但它们所保护的对象同样都是人身权.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非常有必要向社会强调和宣传护士人身权利的保护.我们知道,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愈来愈珍视健康和生命,而医护人员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高风险性工作,它受到患者机体状况和医疗水平限制等多方制约.在医疗过程中,稍有不慎或变故,医护人员往往直接面对的是充满无比悲哀,甚至失去理智的患者家属.因此,他们的人身权往往更容易在特定的环境下受到侵害,这也就决定了强调护士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的法律意义.依法执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护士在取得护士资格并注册后依法从事的护理活动.
中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精神、情感、心理、人格等精神障碍表现,中医学归属情志异常.中风病人中以此为主症表现者已属不鲜,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精神障碍性疾患愈发受到关注.对其病因病机的探讨是治疗转归的关键.本文试从王永炎老师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总体认识出发,来分析中风病精神障碍的病理机制.
随着对晚期癌症病人的研究深入,临终关怀越来越引起人群的重视[1],其既可以尊重患者的尊严,而且还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本研究选择11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创伤是与人类同时出现在地球上的一个最古老的医学课题,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创伤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与日俱增,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单是交通事故伤就会跃升至全球第3位疾病负担(包括死亡和残疾),而1990年仅为第9位[1].现代社会中,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局部战争不断,战伤也变得更为复杂,救治更为困难.现将几种代表性战创伤介绍如下.1 道路交通事故伤从全球看,至2020年,与1990年相比,高收入国家病死率将下降27%,而低/中收入国家会增加83%,总体增加约65%.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伤在2002年达最高峰,近几年呈缓慢下降趋势,成绩十分显著(表1)[2],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伴随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诸如犯罪、中毒、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等"天灾人祸"有逐年上升趋势,造成城市特有的突发灾害事件,大量人员伤亡,财产严重损失,影响社会的安定.本文回顾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自1987年成立至2002年参与抢救的271起辖区内突发大型灾害事件,总结分析其伤情特点和现场救治要点,现介绍如下.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21世纪人们对护理的需求将有巨大的改变和提高[1],这将要求护士队伍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从1999年起北医卫校停止了多年的中专教育[2],与突飞猛进的医学发展相适应,护理学科必需造就一批在临床中能胜任各种角色职能的护理人才:他们是在临床中能为病人服务的出色的护理专家;能为病人提供保健知识做健康指导的教育者;能够管理病人环境及日常生活做病人的代言人的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临床中的各种问题并将其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我国护理科学研究起步晚,起点低,加之选题局限,前瞻性研究少,这种状况已越来越无法适应21世纪护理专业面临的新挑战[3].
1 康复医学发展势在必行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康复医学对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愈显突出,如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降低医药费用,提高伤病残人员的功能恢复和生理、心理、职业及社会活动参与方面的整体能力,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现代康复医学已与预防、保健、临床治疗并列成为现代医学四大组成部分,并渗透、贯穿于整个预防、保健、临床治疗过程.鉴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康复医学的发展势在必行.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医学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terminal care)是一种"特殊服务",即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目的在于使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在舒适和安宁中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家属得到慰藉和沮丧照护.对临终患者实行的是一种全方位的人道主义服务,而不是去对救治回天无望的患者盲目地投入大量药物及设备,也反对简单、冷漠、草率地对待临终患者的做法,而是希望让临终患者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于身、心都能体会到和谐社会理念层面的公正、有效、合理的全程优质医疗卫生保险服务.
千百年来,传染病一直在威胁着全人类.直到20世纪中期,由于抗生素的发现,疫苗的研制和较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对传染病的斗争和群防群治,经常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上社会文明的推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在传染病的防治和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天花在全球绝迹了,脊髓灰质炎、麻风对人类的危害也逐渐走向尾声,部分细菌病明显减少,甲型、乙型肝炎疫苗进入计划免疫以来,大城市北京与上海的幼儿园、小学的少年儿童和婴幼儿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比成人降低近90倍(9×10 log10).全世界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6.6/10万下降到90年代的11.32/10万;全球人均寿命在1955年为48岁,而预计我国大城市到2005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3岁.
一、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高血压问题的严重性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高血压就不断危害人们的健康.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的进步高血压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实质上它反映了一种客观规律.一百年前发明了袖带式血压计以后医学界才逐渐对高血压的危害有了认识,但直到本世纪20~40年代才开始进行少量小规模的高血压人群调查.由于研究水平的限制,当时对高血压问题的认识较肤浅,甚至有错误的观点.50~60年代开展了大量流行病调查和有关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临床和流行病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使医学界对高血压问题的本质和严重性达到了共识.
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均呈现普遍的老龄化趋势,而中国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的比例和数量的快速增长已成为21世纪我国人口结构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突破1.6亿,与日本人口总量相近,且据专家预测,至2050年,中国≥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0.4%,而其中≥80岁的高龄老人将超过1亿,占当时老年人口比例的23%!
随着社会文明的日益进步,患者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人格尊严,因此对患者躯体隐私的保护需求也是十分重要的。隐私是一个人不容许他人随意侵入的属于个人信息控制部分的领域[1]。患者隐私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时所表现出的涉及患者自身,因诊疗服务需要而被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合法获悉,但不得非法泄露的个人秘密。患者的隐私包括不愿被人看到的身体部位和不愿被人知道的事情两方面。
人类对美的追求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形体美容貌美便进一步成了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体美容貌美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甚至不惜重金追求重塑容貌美.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群对健康的追求,防止医院感染、保护和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已成为当前我院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护士队伍.以人为本,是我院的培育方针.只有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进行全面的、规范的、连贯的消毒隔离意识教育,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才能真正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笔者同意《阴道的社会文化象征》一文中的观点,但感意犹未尽,愿做进一步论述,特撰此文.一关于女性躯体的含义的确是"值得磋商和重复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