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桑嫩枝肘原料:鸡桑嫩枝30克、猪肘500克、冰糖50克、盐等少许.制法:鸡桑嫩枝,即在桑树刚刚萌芽或始结花黄时采集的桑枝,以形似命名.将鸡桑嫩枝切碎待用.猪肘刮洗干净,镊净残毛,放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用清水漂去浮沫,用合适砂锅先在底部垫九块瓷片(防止粘锅),再加水适量,放入猪肘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另将冰糖的1/2入砂锅炒为深黄色糖汁,再连同另一半冰糖加入锅中烧1小时,改移文火上慢煨2小时,至肘子红烂,加入嫩桑枝和盐略煨即可出锅.
目的:研究桑树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桑树悬浮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补骨脂查尔酮(1),染料木素(2),norartocarpetin (3),阿尔本A(4),光桑酮E(5),桑呋喃F(6),chalcomoracin (7),桑酮J(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桑树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目的:考察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桑树1-脱氧野尻霉素( DNJ)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RP-HPLC测定寄生在桑树和非桑树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DNJ含量,样品DNJ采用0.05 mol·L-盐酸溶液提取,在pH 8.0的硼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用芴甲氧羰酰氯(FMOC-Cl)与DNJ反应生成荧光产物,然后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51:49),流速1.0 mL·min-1,柱温30℃,荧光检测器激发光254nm,发射光322 nm.结果:DNJ的线性范围3.72 ~37.2 mg·L-1(r =0.999),加样回收率为96.42%,桑树寄主及其桑寄生DNJ含量分别为1.39~ 10.16 mg·g-1和0.46 ~2.72 mg·g-1不等,非桑树寄主及其桑寄生不含DNJ,桑寄生DNJ含量最高可达到其桑树寄主DNJ含量的48.0%.结论:桑寄生以一定量的形式累积其寄主植物桑树DNJ特征性成分,本方法可作为对以桑树为寄主植物的桑寄生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目的:分析比较桑树药材各部位与主根根皮中芪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富含芪类桑树品种选育过程中使主根继续生长繁殖,而采用桑树其他部位芪类成分含量估测主根根皮的芪类成分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树中3个主要的芪类成分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树药材各部位中主要芪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桑树药材各部位间及与主根根皮中的芪类成分含量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桑树药材各部位间所含3个芪类成分含量大部分显著相关.在与主根根皮的关系中,桑树药材各部位所含氧化白藜芦醇均与主根根皮中含量显著相关;除了一年生枝条髓,各部位白藜芦醇含量均与主根根皮中含量显著相关;一年生枝条树皮与侧根所含桑皮苷A含量与主根根皮中含量显著相关.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桑树药材各部位与主根根皮之间的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桑树药材各部位中的芪类成分含量分布大部分显著相关,在富含芪类桑树品种选育过程中为了使主根继续生长繁殖,可以采用桑树其他部位芪类成分含量估测主根根皮的芪类成分含量.
桑白皮是一味中药,又称桑根白皮、桑皮、桑根皮、白桑皮.众所周知,桑树全身是宝,桑树的嫩枝--桑枝、桑树的果实--桑椹、桑叶以及以桑叶为食、感染白僵菌的蚕也是药--白僵蚕.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桑白皮的炮制工艺及真伪鉴别.
桑椹,又名桑实、桑果、桑枣,即桑树成熟的果实。因其味甜汁多,特别是吃完紫桑椹还会染了舌头,非常有趣,是男女老少都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关于桑椹的记载,最早见于《尔雅》,郭璞云:“葚与椹同。”而桑椹的药用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列于木部中品,述于桑根白皮项下“:桑椹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渴。”李时珍曰:“椹有乌,白二种。”现在均为桑之聚花果,即桑椹。
桑枝为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嫩枝和老枝.全国各地均产.春末夏初采收,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切段,或趁鲜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用.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肤风痒、肩臂和关节酸痛麻木等病证.
桑耳又称桑木耳、桑黑耳、五木耳、青州药耳.它是寄生于桑树上(桑树腐木上)的木耳.还有以桑枝屑为主料的人工驯化栽培木耳.是我国传统的野生栽培食、药两用菌.因其肉质细腻,脆嫩可口,享有"素中之荤"的美名,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就是宴席上的山珍佳肴,也是我国大宗传统出口上特产品之一.
入夏时节,各色水果相继成熟,其中最独特的就是桑葚.桑树上挂着的暗红或紫黑色的桑葚,让人垂涎欲滴.
虎杖提取物具有抗炎、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白藜芦醇(resveratrol)和大黄素(emodin).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植物抗毒素,存在于葡萄、花生、桑树、虎杖等植物中.葡萄酒、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已有报道[1,2].大黄素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其测定方法主要有薄层扫描色谱法、HPLC法[3,4].为了有效地控制虎杖提取物的内在质量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本实验对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采用HPLC法同时进行测定.
桑皮与桑葚桑白皮 又称桑根皮、白桑皮,为桑树除去栓皮的根皮,每年冬季采挖后,趁新鲜刮去黄棕色栓皮,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即可入药.其性寒,味甘,含有桑素、桑皮色烯素、环桑素、桑黄酮、桑白皮素、桦皮酸、伞形花内酯、黏液素、桑多糖、甲克素、壳聚糖、谷固醇、挥发油、鞣质等成分,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桑树是一种古老的经济林木.国际上公认,种桑养蚕始于中国.可以认为,如没有桑树也就没有中国丝绸.在<诗经>等传世文学作品中即有关于古人种植桑树的描述"惟桑与梓,必恭敬之".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有诗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千多年以来,"桑麻"一直是中国人谈论农事的泛称.
中国人食用桑椹的历史久远,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民间就已经种桑、养蚕,取丝织绸了;并在用桑叶养蚕的同时食用桑椹.两千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帝王御用的补品.由于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在北京,每年5月中旬起,就能看到骑着自行车沿街售卖桑椹的小贩,一筐紫的,一筐白的.奇怪的是,它似乎只属于早市和路边小贩,超市里极少见到这种水果.住在城市,远离农村和田野,我一直不知道桑椹长在什么样的树上,其叶花又如何?带着对桑椹的好奇,我深入到桑树种植地,对话种植农户、古桑园负责人主管农业副镇长,探究桑树和人们生活的联系,触摸那温暖的桑树情结.
谷雨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19日或20日.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谷雨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浮萍开始生长;鸣鸠,斑鸠也.开始拂羽毛;桑树上见到戴胜鸟.
桑椹也叫桑果、桑枣,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成熟果实.它汁浓似蜜,甜酸清香,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可入心经、肝经、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及血虚便秘等病症.
为了深入研究源自桑树资源的酚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了Morusin、Kuwanon E等10种桑树资源酚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4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所测定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普遍优于对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所测定化合物中,Morusin、Kuwanon E和Sanggenol A的抑菌活性最强,其中Morusin 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 3.72 μmol/L).对所测定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化合物的立体构象、取代基种类和取代位置对其抑菌活性均有影响,特别是异戊二烯基结构对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影响最大.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采桑》中对桑树的描写.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可以高达16米以上,叶呈卵形或宽卵形,树冠丰满,呈倒卵圆形,桑果(桑椹)淡红或白色,熟时紫黑色,多汁味甜.桑树一身都是宝,在中医药中有很大的作用.桑叶桑叶味道偏酸,性质偏寒,有一种黏腻之性,是蚕宝宝的主要食物,蚕宝宝吃了以后能吐出丝来.对人来说,在祛病养生中的作用也很大,能散风除热、清肝明目,古医书还说它有"驻容颜、乌口发"的功效和滋阴、润肺、润燥的功效.中医在治疗一些阴虚、体液不足的干咳、燥咳的时候,经常要用到桑叶,比如桑杏汤、桑菊饮.
桑树为落叶乔木,被称为"东方神木".自古以来,桑树在祖国医药宝库中就占有一席之地,其药用价值甚高——桑叶桑叶即桑树的叶子.入药以经霜为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其性寒味甘苦,有小毒,入肺、肝经,有散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头痛眩晕、目赤眼花、血热出血、虚脱盗汗等证.桑叶含有芸香苷、檞皮苷、绿原酸、谷甾酸等成分.取桑叶煎酒服,可治一切风类症状.桑叶泡水代茶饮,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好处.桑叶捣烂敷患处,可治毒虫咬伤.用桑叶12克,杏仁15克,梨2个,水煎服,每日1次,可治风热咳嗽.桑叶500克,去除杂质,隔水蒸煮,干燥处理后,每日取15克,沸水冲泡饮服,可除脸部褐斑,20天后见效.
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贵强大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缭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参透生活的真谛,那是牵动心灵的天籁.无论是"清泉石上流"亦或是"鸡鸣桑树巅";无论是"穿林打叶"声亦或是"惊涛拍岸"声,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人生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目的介绍桑树中的黄酮类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对桑树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综述.结果桑树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结论桑树中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传说,有个财主的儿子患了风湿痹证,不能行走,遍寻名医,少效.后来找了一个远离村子的郎中治疗,但每隔两天即须去郎中处取药.转眼到了冬天,取药的小长工不小心把药倒在雪地里.为了交差,他每次都取老桑树树洞里长着的带叶枝条代替原药、财主的儿子服用了整个冬天后,病竞痊愈了.郎中获知此事以后,亦以此枝条治愈了其他患痹证的病人.人们因为此枝叶长于桑树树洞中,故取名"桑寄生".
目的 对同以桑树为寄主4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为扩大桑寄生药材来源的可能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P - HPLC法对4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桑寄生药材对照品槲皮素含量比较,槲皮素采用甲醇-盐酸(4:1)回流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 - C18柱,甲醇-0.05%磷酸溶液(47:5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槲皮素的线性范围0.41 ~6.56 m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5%,4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槲皮素含量分别为:三色鞘花0 mg/g,小红花寄生8.01 mg/g,红花寄生7.82 mg/g,广寄生5.27 mg/g.结论 4种药用植物除三色鞘花检测不到槲皮素,不能作为桑寄生药用外,小红花寄生和红花寄生的槲皮素含量较高,提示小红花寄生和红花寄生亦可作桑寄生药材使用.
目的 研究桑树总生物碱的分析方法和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理化反应和薄层色谱对桑叶生物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桑树生物碱成分的结构特征的分析设计提取纯化方法.结果 发展了桑树生物碱的薄层色谱方法,给出了从桑叶、桑椹、桑白皮和桑枝中提取总生物碱的方法.结论 薄层色谱-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桑树总生物碱的定量分析,所提出的总生物碱提取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考察了历代本草关于桑类中药原植物的描述,分析了有关的桑图,并总结了近现代桑类中药原植物的学名,结合中国桑树分类考证的结果,认为历史上桑类中药的原植物不止一种,除桑Morus.alba L.外,还应包括鸡桑M. australis Poir.、华桑M.cathayana.Hemsl.、蒙桑M.mongolica(Bur.)Schneid.等同属植物.
对古今桑树的分类进行了系统考证,总结了古今桑树分类的主要特征,对"荆桑""鲁桑""山桑"等历史上一些主要的桑树名称进行了辨析,澄清了部分桑树中文名与其学名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混淆关系,勾勒了我国桑树分类的演化过程,为考证桑类中药的原植物作了铺垫.
小时候,家的记忆是跟树联系在一起的,那时候住的是四合院,有东屋、西屋、南屋,我家住的是北屋,中间是个大大的方方整整的场心,正中往南伸出一条小道通往"桥门头".这是我们本地民居的特色,所谓"四汀宅沟",整个宅子的四周都是大大小小的"沟",沟边都种上各种各样的树,如柿子树、桃树、楝树、杨树,感情最深的是场心(院子)出口处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桑树,谁也说不准它到底有几岁了,粗壮的树干、盘虬的根须、干裂粗糙的树皮告诉我们它长在这里肯定有些年头了,它似一个忠诚的卫兵,风风雨雨中坚守着这个院子.在孩子们跟中,它又是个宽厚有趣的玩伴.春天的时候,看枝丫不断抽出新叶,听鸟儿回到枝头欢叫.夏天来了,老桑树更是给孩子们带来无穷乐趣,它繁茂的枝叶似一把撑开的大伞,辟出大片浓荫,大人们在树荫下干活、聊天.孩子们在树荫下玩耍,累了,就坐成一圈靠在树干上打盹儿.初夏时节,桑树上结满了丰润的桑葚果,红的、紫的、黑的……,因为枝干很高,没办法摘到.妈妈就拿一张大油纸铺在大树底下,然后用一个长竹竿轻轻抽打枝条,就会下起漫天的桑葚雨,孩子们跳着叫着,扑在油纸上抢着拣桑葚吃,不一会儿,就全部成了黑唇紫脸的"小鬼",吃饱了,就把桑葚果塞进茶壶,过会儿就可以吃酸酸甜甜的自制饮料了.盛夏的午后,知了不厌其烦地叫着,把佯装午睡的孩子们的心勾得痒痒的,于是偷偷逃出家门,汇合到桑树底下,由年长些的大男孩出主意玩扣知了的游戏.树太高了,得大家一起合作,把其中一个抬上树干分叉处,然后屏息凝神地看他用竹竿和网兜制成的工具捕知了.捕到了大家每人都可以分到战利品,然后就逗弄知了的尾巴,看谁的知了叫得响,碰到哑的,不会叫的就自认倒霉.秋天的时候,我们在树上找"蝉蜕",可以拿去卖了换小人书.冬天降临,桑树的枝叶都掉了,但是它还是我们的玩伴,玩跳皮筋的时候一头拴在桑树竿上就可以节省一个人力.
当土壤砷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作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运用盆栽试验和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砷污染对桑树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砷质量浓度增加,桑叶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影响不明显,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影响显著.并探讨了砷污染防治途径,以期为无砷污染的生产提供参考.
本文对桑叶、桑白皮、桑枝、桑椹在降血糖方面的作用及其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等做了概述,为桑树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桑树降血糖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采用HPLC-ELSD测定桑树不同各部位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并测定四川省4个代表性蚕桑基地的桑树各部位DNJ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Ineresil NH2 column(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70;10;20);流速1ml·min-1,柱温35℃.结果 线性范围1.02~12.24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58%).结论 不同种不同产地桑树中DNJ含量差异较大,绵阳三台县和泸州泸县的山桑干皮含量最高(分别为8.145、7.624 mg·g-1),桑叶含量居中,桑椹含量为最低(0.345 mg·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