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同以桑树为寄主4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为扩大桑寄生药材来源的可能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P - HPLC法对4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桑寄生药材对照品槲皮素含量比较,槲皮素采用甲醇-盐酸(4:1)回流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 - C18柱,甲醇-0.05%磷酸溶液(47:5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槲皮素的线性范围0.41 ~6.56 m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5%,4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槲皮素含量分别为:三色鞘花0 mg/g,小红花寄生8.01 mg/g,红花寄生7.82 mg/g,广寄生5.27 mg/g.结论 4种药用植物除三色鞘花检测不到槲皮素,不能作为桑寄生药用外,小红花寄生和红花寄生的槲皮素含量较高,提示小红花寄生和红花寄生亦可作桑寄生药材使用.
目的 比较桑寄生与红花寄生的强心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斯氏法)方法,观察桑寄生及红花寄生对心肌收缩力及心率的影响.结果 红花寄生对离体衰竭蛙心有明显的强心作用,而桑寄生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红花寄生时离体衰竭蛙心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目的 研究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 给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7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3种药物对小鼠LD50和LD50的95%的可信限.结果 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的小鼠LD50分别为16.78,91.75,129.41 g·kg-1.结论 红花夹竹桃毒性最大,其次为红花寄生,桑寄生毒性最小.
为观察红花寄生种子的构造及体外萌发过程,我们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培养红花寄生种子,体视镜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红花寄生种子萌发率较高为92.4%,胚根先突破种孔,两片肉质真叶呈犄角状,下胚轴-胚根发育成吸盘状结构,约2月后胚乳耗尽、幼苗死亡.红花寄生种子能在脱离寄主的情况下萌发,之后随胚乳耗尽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