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锂膏外敷治疗暑疖暑疖为发生在夏日炎热潮湿季节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为天气炎热潮湿多雨,患者汗液得不到宣泄而形成痱子:如痱子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可继发细菌感染而成暑疖.千锤膏是由丹皮、黄连、黄芩、生地、鱼腥草和夏枯草等中药研末而成的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祛湿、抗菌消炎和止痒等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痱子、暑疖、须疮、丹毒、脓疱疮和毛囊炎等夏日感染性皮肤病.用法:洗净患处后外敷本药,每天2次,早晚各1次;最好用于暑疖初起未溃破时.不良反应少见,偶有局部瘙痒或一过性小风团,病愈停药后可消失.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在甲状腺疾病中占0.5%~6.2%;男女比例约(1∶3.6)~(1∶9.7)[1].临床上常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易复发且有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夏枯草口服液及土豆泥外敷,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外周静脉炎是刺激性较强的抗肿瘤药,如紫杉醇(PTX)、长春碱类、蒽环类、丝裂霉素等使用不当引起的较严重的局部反应,表现为注入化疗药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1].中医理论认为,静脉炎发生系药物伤及血脉形成淤血,营卫稽留于静脉之中雍遏不得行而化热,郁热互结而出现诸种症状、体征[2].预防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我们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PTX和异环磷酰胺(IFO)所致外周静脉炎用红外线理疗及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临床治疗上,除传统药物内治、外治、推拿和针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外,尚有与西医学及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药物离于导入、小针刀疗法、硬膜外中药治疗等新疗法的出现,不仅使中医治疗学大大丰富起来,而且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受寒湿之邪为其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疼痛出现的病机。单纯因严重跌仆损伤而致者,则与损伤筋肉、淤血留滞有关,此类虽为少数,亦属病机之一[1]。本研究采用圆利针并自制中药贴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空出症,现报告如下。
夫妻同居,未避孕2年亦未受孕者,经输卵管通液或造影证实双侧输卵管梗阻或积水者则诊为输卵管梗阻性不孕,132例患者中,不孕年限在3~8年以内占62.6%.原发性不孕62例,继发性不孕28例,有慢性盆腔炎史20例,有人流、刮宫术史22例.全身辨证分为肝郁、血瘀和虚寒三型.
近几年我们应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冻伤56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中男14例,女42例,2~10岁8例,11~15岁17例,16~24岁27例,25岁以上4例.病程15~90天,平均27.4天,有反复冻伤者21例,其中1~3年10例,4~6年8……
目的:探讨醋制金黄散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该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在抗炎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西医方法抗炎治疗,治疗组予在抗炎治疗基础上,予醋制金黄散外敷.14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5例(29.03),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丹毒有较好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五倍子粉外敷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尿布皮炎的患儿1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86)和对照组(n=86).对照组患儿使用龙胆紫(2%)和氧化锌软膏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五倍子外敷治疗方式.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倍子烘干磨粉用于小儿尿布皮炎外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慢性盆腔炎常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不恰当导致炎症迁延不愈而形成,临床常因盆腔疼痛就诊,病情反复或时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和避孕措施的落实.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辩证施治理论,运用中草药现代药理,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究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医外科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50例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患者,经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观察组通过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消肿的时间、疼痛缓解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经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消肿,并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的 剖析苦参汤外洗加痔疮膏外敷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该院接诊的痔疮病患138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138例入选病患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69).研究组采取苦参汤外洗+痔疮膏外敷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并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10 d的VAS评分为(7.21±2.43)分、20 d的VAS评分为(4.87±2.36)分,均明显比对照组的(8.32±2.64)分、(6.96±2.81)分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5%,和对照组的81.16%比较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应用苦参汤外洗+痔疮膏外敷法,对痔疮病患进行治疗,可帮助其减轻疼痛,促进病情康复.
目的 探讨分析为癌症疼痛患者实施中药消癌止痛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心得.方法 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内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癌症疼痛的106例患者,随后采取随机等分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中药消癌止痛散治疗干预.结果 观察组(90.56%)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对照组(69.81%)(χ2=7.185,P<0.05).观察组[(93.11±12.31)分、(82.20±21.31)分、(70.94±18.49)分、(72.55±15.35)分、(82.69±31.28)分、(62.30±21.38)分、(76.57±19.84)分]的各项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85.31±12.35)分、(59.71±38.64)分、(59.29±14.52)分、(51.24±12.20)分、(52.63±25.31)分、(47.22±16.23)分、(63.20±12.35)分](t=3.257,3.710,3.608,7.912,5.439,4.090,4.165,P<0.05).结论 为癌症疼痛患者实施中药消癌止痛散外敷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能够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感染性褥疮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灌流量减少,炎性反应受到抑制而形成的.我院自1998年5月起采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感染性褥疮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50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均无器质性病变: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13岁;病程3个月~7年.
瘢痕疙瘩是一种胶原纤维异常增生性疾病,中医称为蟹足肿或巨痕症,与体质有关.瘢痕疙瘩凸出皮肤表面呈瘤状增生,表面光滑,色红而发亮,常发现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向外延伸.皮肤损坏至边缘向外伸出,蟹脚形变,奇痒或有刺痛灼热感.瘢痕疙瘩好发于胸、肩、颈、背与耳郭.男女均可发生.瘢痕疙瘩的预防与治疗一直是美容整形外科的难题,其病因复杂,术后复发率极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单纯手术的切除复发率>80%,而放疗危险性大,操作较为复杂,未广泛应用.单纯瘢痕外涂药膏易挥发,药物无法被瘢痕组织吸收而发挥应有药理作用.多年来,各地医务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院自2008~2010年对瘢痕疙瘩采用确炎舒松A环形注射加中药内服、环形外敷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近5年来,应用民间验方,以食用花生油调紫草细末外敷治疗浅部软组织挫伤的患者,并随机设花生油湿敷组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治疗组患者37例,男24例,女13例;创面直径6~10cm 24例,11~16cm 13例.对照组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创面直径6~10cm 14例,11~16cm 5例.
2006年1月起采用中药大黄、芒硝联合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轻、中度脂肪液化,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3205例,其中下腹部横、纵行切口脂肪液化58例,占全部手术1.8%,年龄18~55岁.临床表现,术后4~5天开始皮肤有渗液或切口敷料局部湿透,局部表皮层未愈合,皮下脂肪液少许渗出,化成腔隙,或7天拆线时切口表皮愈合,但脂肪层部分裂开或全长脂肪层自然裂开,检查创口无脓液,周围无红肿,纯系脂肪液化所致,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
资料与方法收治灰指甲患者50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中医外科学>的诊断标准,年龄12~60岁,病程1个月~3年.治疗方法:把凤仙花用30%冰醋酸或米醋浸泡后外敷在灰指甲上,用纱布或创口贴覆盖,每日换药1~2次,换药之前用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运用小儿化毒散内服、外敷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2~52岁,病程10小时~3天.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其中单纯性阑尾炎36例,化脓性阑尾炎10例.伴恶心、呕吐32例.伴发热16例,便秘14例,腹泻10例,白细胞计数升高36例.
目的 观察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应用伤科黄油纱外敷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录的80例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给予伤科黄油纱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粘连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5d后和治疗7d后的创面愈合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P<0.05).结论 急性皮肤挫擦伤采取伤科黄油纱外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创面粘连度,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中医外治方法是历史上治疗风湿病最早的有效方法.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外治方法的发展.临证时应依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地域、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合理选用.一、敷贴疗法敷贴疗法又称“外敷”疗法,是将经过制作的药物直接敷贴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敷贴所用物品是按不同的方法将药物制成的固体、半固体,依其性质和制法分为药膏及膏药.药膏是以适宜的基质如植物油、蜂蜜、醋、蛋清等加入所需药末,调成糊状敷用.如将桐油加入生石膏粉中,调成糊状,外敷治疗关节红肿热痛.膏药即传统的黑膏药,通过作料、炼油、下丹三步成膏,如传统的狗皮膏等.古今有很多治疗风湿病的敷贴疗法,如《外科正宗》以回阳玉龙膏治皮痹、《外科大成》以二术膏治筋骨疼痛、《普济方》以全蝎乳香散治诸风湿、《医学从众录》以九汁膏治鹤膝风、《痹证治验》以痹证膏治风寒湿痹、《中国膏药学》以羌白膏治疗风湿热痹等.
老年性膝关节病主要包括关节、骨骼、软骨、骨膜炎症及骨质增生引起的病变.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产生骨质疏松、关节纤维组织退化、关节液成分发生改变,使关节受到进行性破坏,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出现疼痛、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
笔者以活血舒筋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伤筋2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80例,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28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岁;病程最短30min,最长10天.诊断标准:患者有明确的扭挫等外伤史;损伤时间在10天之内;损伤局部肿胀,青紫瘀斑,压痛,活动受限;X线摄片排除骨折和关节脱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为主[1].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多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但手术的远期效果难以确定[2].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少、费用低等优势,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笔者采用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国内外正积极从多个方面探索其防治方法[2-3]。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新黄膏结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理疗,治疗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为受钝力作用,使肌肉猛烈收缩,关节活动超正常范围或劳损等引起,为软组织损伤的一种.近年来我院采用自拟消肿散外敷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骨质增生症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性骨关节病变,临床常见疼痛、僵硬、麻木和活动障碍等症状,属中医"痹症"范畴.病变部位以负重的颈、腰、膝关节及跟骨为主,发生在颈椎、胸腰椎及四肢关节又分别称为"颈椎病"、"增生性脊柱炎"、"增生性、肥大性或退行性关节炎"等,X片显示关节边缘呈唇样改变或骨刺形成等特征.我院采用自拟中药灵仙祛风止痛散外敷治疗骨质增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
痄腮,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春冬季节,好发于青少年.我院于2002年1月全2008年5月,用南通蛇药片外敷治疗痄腮6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目的:评估芒硝外敷对于肾性水肿患者的消肿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芒硝外敷双下肢,观察两组的体重、腿围、尿量等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和腿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2名患者发生了下肢瘙痒的不良反应,可能与外包芒硝的布袋材质过敏有关.结论:芒硝外敷作为一种无创的中医外治法,能对肾性水肿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消肿作用,提升常规治疗的消肿疗效,同时不影响利尿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方法.
自1989年以来,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儿童足舟骨坏死3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