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紫杉醇对p53基因不同表达型肺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紫杉醇相同作用浓度处理肺癌细胞株(H1299为053缺失型,H322为p53变异型,A549为053野生型)后,其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紫杉醇对H1299、H322及A549细胞毒性呈时间依赖性(P<0.05):紫杉醇对H322和A549的IC50(48.07±26.12 nmol/L,9.8±2.45 nmol/L)明显低于对H1299的IC50(110.6±38.7 nmol/L,P<0.05).紫杉醇相同作用时间及相同浓度(作用时间48 h、浓度10 nmol/L)下,H322和A549 G2/M期的阻滞明显多于H1299(P<0.05),H1299多阻滞于G0/G1期.H322的细胞凋亡也明显多于H1299(P<0.05).结论 紫杉醇对053基因不同表达型人肺腺癌细胞株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但对变异型及野生型p53表达型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p53缺失型的细胞株.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表明,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全身性疾病特点的肿瘤.因此,以化疗为主的全身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紫杉类药物联合蒽环类表柔比星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而不同的紫杉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显示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主要是探讨2种紫杉类药物紫杉醇(PTX)与多西他赛(DOC)分别与表柔比星(EPI)联合3周期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对比分析.
卵巢癌经过初次手术后化疗,多采用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其总有效率可达70%~80%,约40%~50%可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尽管有效率高,但许多患者的缓解期不长,达到完全缓解后仍有40%~60%复发[1].这就意味着多数卵巢癌患者要进行二次化疗.目前,临床疗效比较肯定的药物是紫杉醇,但因价格昂贵,尚不能广泛应用,为此,本科采用异环磷酰胺(IFO)与依托泊苷(VP16)联合治疗23例复发卵巢癌,临床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外周静脉炎是刺激性较强的抗肿瘤药,如紫杉醇(PTX)、长春碱类、蒽环类、丝裂霉素等使用不当引起的较严重的局部反应,表现为注入化疗药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1].中医理论认为,静脉炎发生系药物伤及血脉形成淤血,营卫稽留于静脉之中雍遏不得行而化热,郁热互结而出现诸种症状、体征[2].预防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我们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PTX和异环磷酰胺(IFO)所致外周静脉炎用红外线理疗及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为探索临床药师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现将临床药师对1例紫杉醇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用药干预实践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于2011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诊断左肺下叶占位、高血压病3级(高危)、骨关节炎,平素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由于患者拒绝手术,于2011年12月7日起行无病理化疗,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紫杉醇单次剂量240 mg.化疗前12,6 h各口服地塞米松10 mg,治疗前40 min肌肉注射苯海拉明40 mg,做紫杉醇抗过敏预处理.输注紫杉醇8 min后出现面部潮红、双眼上翻、全身抽搐症状,立即停止滴注,吸氧4 L/min,更换液体及输液器,给予地塞米松10 mg入壶,苯海拉明40 mg肌肉注射,2 min后症状缓解,患者预后良好.
本研究采用放疗同步紫杉醇(PTX)、卡铂(CBP)和放疗同步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治疗不愿或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现将有效率和毒性反应报告如下.
我院2000-2003年期间,用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0例女性患者,年龄34~68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病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6例,单纯癌2例,髓样癌2例.
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unknown primary tumor,UPT)是一种异源性发生的,首先表现为转移性病灶、确诊时找不到原发灶的一类恶性肿瘤,既往称之为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来源不明的转移癌(MUO)、隐匿性癌等[1].其发病率约占实体瘤的2.3%~42%[2],文献[3]报道,UPT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8个月.本科近年收治1例UPT伴全身多发转移患者,报告如下.
肺癌是目前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占第1位,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87%[1],在我国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危害尤为显著[2 ],且半数以上的NSCLC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最终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含铂类两药联合方案已成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紫杉醇(TAX)为常用的第3代化疗药物,大量研究表明铂类联合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是晚期 NSCLC的标准化疗方案[3]。紫杉醇联合卡铂及奥沙利铂均是常用的方案。其中卡铂耐受性较好,但骨髓抑制较严重;奥沙利铂作为第3代铂类药物,具有比卡铂更低的血液和消化道毒性及肝肾功能损害。我科采用紫杉醇分别联合卡铂及奥沙利铂的方案治疗晚期NSCLC ,对2种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黄芪枳实汤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TE方案,紫杉醇175mg/m2+5%葡萄糖500mL,静滴3h,1次/d;表阿霉素60mg/m2+5%葡萄糖40mL,静推,1次/d,每21d重复1次.治疗组34例黄芪枳实汤:当归、黄芪、党参、首乌、山药各、甘草、黄精、大黄、鸡内金、元参、白芍、枳实各30g,山楂、沙参各35g,山慈菇、穿山藤、半枝莲、半边莲各10g,七叶莲、还魂草、七星剑各15g,蛇芋10g,水煎300mL,3次/d,口服;化疗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1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生活质量评分(KPS)、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21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CR0例,PR16例,NC13例,PD5例,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CR0例,PR7例,NC 17例,PD10例,总有效率70.59%;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IL-2,IL-4,IL-6,IFN-γ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KPS评分升高、稳定人数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下降人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枳实汤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可显著改体淋巴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值得深入研究.
综述了向培养基中添加代谢调节剂对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产量影响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诱导予的添加、前体饲喂和抑制剂的添加及调节剂的联合使用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生产的影响.
采用连续中压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紫杉醇.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以中压玻璃柱为色谱柱,120~160 μm层析硅胶为填料,1%紫杉醇负载量为2g/100g硅胶,样品二氯甲烷溶解上样,二氯甲烷:乙腈(7:3)洗脱,洗脱流速为60 mL/min.一次柱色谱过程即可得到纯度大于90%紫杉醇,回收率75%以上,甲醇:水3:1(v/v)重结晶后得纯度99%紫杉醇产品,低纯度组分作为层析原料再次纯化.使用后的层析柱用二氯甲烷:乙腈(1:1)再生,二氯甲烷平衡,平衡后的层析柱重复使用,使用5次柱分离效率仍不降低.与传统方法相比溶剂用量少、层析填料价格低、生产周期短、分离效果好,易于实现连续工业化清洁生产.
目的:研究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再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含量与包封率;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8.6 ±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8)mV,包封率可达96.2%;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载药量大,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热敏性;含量及其包封率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本实验可为紫杉醇静脉注射用新制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目的 探讨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食道癌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2例食道癌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40例食道癌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结果 两组食道癌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21例食道癌患者完全缓解1例(4.76%),部分缓解8例(38.10%),稳定8例(38.10%),进展4例(19.05%),总有效率为42.86%;观察组20例食道癌患者完全缓解3例(14.29%),部分缓解10例(47.62%),稳定6例(28.57%),进展2例(9.52%),总有效率为61.91%.两组食道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道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病情,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5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TP方案治疗.治疗2个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0%,对照组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KPS)提高率分别是66.7%和37.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能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中晚期NSCLC较好的方案.
紫杉醇可促使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终止及使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化疗药物,然而其有水溶性差和毒性严重的缺点.紫杉醇新剂型能够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减轻毒副作用,打破这些应用限制.本文综合叙述了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新剂型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对铂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38例一线含顺铂方案化疗后复发的铂类敏感性卵巢癌患者进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的化疗(观察组),培美曲塞以500 mg/m2,卡铂以AUC 5来计算,21天为1个周期;以同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紫杉醇175 mg/m2和顺铂75 mg/m2)的40例复发卵巢上皮癌患者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36.8% vs.30.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74个月和9.00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主要的Ⅲ~Ⅳ度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贫血),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毒性、神经毒性及脱发)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和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相比,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对铂类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目的 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设定浓度的紫杉醇(0.5和1 μmol/L)单独或联合(0.5和25 mg/L)卡铂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p53、Bax和Bcl-2的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紫杉醇、卡铂单独处理组可降低细胞活力,提高ROS含量,使p53和Bax蛋白表达升高,降低Bcl-2蛋白表达,使Hela细胞发生凋亡.且紫杉醇联合卡铂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大于单独作用组.结论 本实验初步证明紫杉醇和卡铂均通过引起Hela细胞活性氧升高,诱导p53蛋白介导线粒体凋亡通路,导致Hela细胞凋亡的发生,还进一步证明紫杉醇联合卡铂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大于二者单独作用.
目的 探讨紫杉醇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 进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并根据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用CHL细胞进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30.0 mg/kg· BW剂量组雌、雄小鼠微核率分别为20.4‰和20.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毒性试验中,5 000、1 667、556、185、62、21和7μg/ml剂量组RGR值分别为56.7%、63.6%、72.7%、73.2%、82.5%、89.2%和93.2%,显示紫杉醇有细胞毒性;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5 000、1 667和556μg/ml剂量组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42.33%、27.67%、22.33%;39.33%、26.00%和20.3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紫杉醇对原核细胞未显示致突变作用,在真核细胞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显示对染色体具有损伤作用.
目的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提取出的具有高效抗肿瘤天然药物,是目前临床一线化疗药物;但因其水溶性差,市售紫杉醇注射液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等辅料以增加其溶解性,但聚氧乙烯蓖麻油具有强致敏性,因此有必要探索采用纳米制剂技术对其改造,并对紫杉醇纳米制剂与市售注射液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11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表柔比星治疗,治疗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Kamofsky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Kam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调强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观察组接受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R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CC及CE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目的 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水平、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及CA153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索非铂类药物紫杉醇和表阿霉素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3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紫杉醇-表阿霉素联合化疗.紫杉醇120~150mg/m2,静滴,第1天,表阿霉素50~70mg/m2,静注,第1天.每28天为1周期.结果疗效:本组中PR 15例,无CR病例,SD 4例,PD 11例,客观有效率50%.中位有效缓解期7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期8个月,其中有效者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无效者中位生存时间4.5月(3~5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18例接受3~4周期者中有效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2例接受5~6周期者为8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组1年生存率37%(11例).毒性反应:所有患者均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2~3度21例(70%).非血液学毒性以消化道反应为主,恶心或呕吐较为常见,但均能耐受或经对症处理缓解.结论联合紫杉醇-表阿霉素3~4周期化疗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是有效的,1年生存率令人鼓舞.骨髓毒性可通过G-CSF解决.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紫杉醇240mg,以50滴/分静脉滴入,d1;奈达铂120mg,静脉滴入,d1.21d为1个周期.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双下肢水肿严重之过敏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可以考虑作为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案,但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应及时发现、处理.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和卡培他滨治疗,试验组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后,对比两组中位生存期、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40.0%),且试验组中位生存期、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均优 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能取得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89例晚期食道癌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予以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试验组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为48.7%,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联合紫杉醇对晚期食道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较好.
紫杉醇是近年来用于癌症治疗的一种天然药物,本文对自紫杉醇发现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紫杉醇的发现和历史;2.紫杉醇的来源;3.紫杉醇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4.紫杉醇的药理作用;5.紫杉醇的临床应用;6.紫杉醇的不良反应;7.展望
目的:讨论晚期非小细胞癌,施以培美曲塞、紫杉醇联合顺铂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的化疗,B组采用紫杉醇+顺铂的化疗方案,并对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A组化疗方案的近期总有效率(86.6%)明显高于B组化疗方案的近期总有效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更显著且毒副反应小,可以在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使用.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作为对象,电脑抽取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顺铂治疗,均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率为64.29%,高于对照组40.48%(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紫杉醇联合顺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能获得较高近期疗效,治疗时加强患者护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