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恶化、不良生活方式、慢性病、新老传染病等带来的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日益严重。这一切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得依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健康问题带来的经济压力 1986~1993年,我国每位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年人均递增分别为17%和19%。而同期国家财政、居民实际收入年增长率分别是10%和6%。1995~1998年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年人均增长分别达24.14%和18.56%。 据统计,近十多年,浙江省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每年增幅都超过20%,杭州市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1996~1998年的年医疗卫生费用分别为12.97亿元、13.14亿元和13.61亿元,相当于该市同年财政支出总额的42.89%、36.12%和32.06%,而这3年的年财政支出从30.24亿元增至42.45亿元,职工总数(包括离退休人员)却从154万余人减少为145万余人。另外,杭州市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已从1993年的57.17元上升为1998年的347.94元,增加了5.1倍。 资料显示,单纯医疗费用和医疗设备的增加不能解决当今社会慢性病等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从杭州市的情况看,除了职工医疗费用增加外,医疗卫生事业也有相当的投入。至1998年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1491家,其中医院419家,病床2.73万张、卫技人员约3.58万人。杭州市的千人病床数、医生数、护士数早已均超过全省,全国水平计算机化断层X线检查仪等先进仪器配置数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区居民死因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一直分占第一、三、四位,三者的死亡率占死因构成的56%。1991年该市人群抽样调查:市区1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4.96%,25岁以上市民冠心病患病率为18.5‰,脑卒中患病率为6.98‰。据推算杭州市区约49万人患有慢性病。其中高血压患者约19万人,近年慢性病患者年死亡人数约占市区居民病、伤死亡总数的80%。多年来,全市传染病发病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96~1998年,性传播疾病分别比上年递增58%、8.18%和35.97%。
铜陵县有17个乡镇,185个村,94 655户,农业人口269 769人,人均收入2 542元.2003年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有67 890户、225 425人参加合作医疗,分别占71.7%、83.6%,筹集合作医疗资金6 762 750元.
1 我国公共卫生投入现状80年代初,我国政府卫生投入在全社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曾经达到31.3%,80年代末下降为20.1%.进入90年代,仍没有扭转政府卫生投入比例持续下降的趋势.1995年下降为16.97%.1998年政府卫生服务支出(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计划生育费、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费、公费医疗经费等方面)约587.23亿元,仅占卫生总费用的15.5%;社会卫生支出(主要指政府预算外的社会各界卫生投入)约1005.97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26.64%.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4.82%,低于OECD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相接近.
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政府负有为之立法、组织和投入职责,农民是合作医疗的受益者,但同时也有遵守合作医疗章程,按期交纳合作医疗经费的义务.这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科学运筹模式.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财政状况好的乡镇政府为农民代交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家医疗保险的扩展给IT基础设施供应、私人医疗保险和该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提供了一些机会.
病案首页浓缩了整份病案最主要的内容,它包括三大信息内容:即病人基本情况和门诊医疗情况、住院医疗情况与住院过程中诊断情况、住院医疗经费情况,它直接反映病人信息、诊断信息.病案首页是病案信息简明丰富的汇总,是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管理和决策以及科研、教学、医疗、统计、保险、法律等领域中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病案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我院2003年1-12月份病案首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我院党委一班人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奋勇争先,开创了医院经营管理的新格局,不断加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医院在短短3年时间里创出了门急诊量和收容量分别较3年前增长207%和268%,医疗设备总值由5 300万元增至2.3亿;2003年1~12月医疗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75%;补贴部队医疗经费1 320万元,同比增长58%的喜人成绩.2002年在上海市卫生系统500家医院的行风评比中获第2名,医院信息管理获全军先进单位,医疗设备建设和医疗收入名列南京军区中心医院之首,医院呈现了跨越式发展.
随着肥胖的不断普遍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也进入了一个空前流行的阶段,而由其引发的并发症也随之普及开来.有研究表明,近5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和近6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至少并发一种慢性疾病[1],而这类患者的健康状况往往不容乐观,其中的一些慢性疾病,如周围神经病变、骨质疏松、视网膜病变等,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水平(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更容易因患心血管疾病、肾病等并发症而增加死亡率.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行动,那么在下一个十年,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将增加50%[2].与此同时,糖尿病给个人、家庭、医疗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010年的报告指出,我国作为全球糖尿病患者(9240万)最多的国家之一,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医疗经费开支占医疗总开支的13%,即达到了1734亿人民币[3],而且这个数字还会随着其他由并发症而引起的额外治疗费用而增加.因此,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的开发与普及,已成为包括医学、人文社会学、经济学等在内的多学科领域迫切解决的问题.
疫苗接种不仅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更能防止患者遭受病痛、残疾,免于死亡,还可从根本上减轻卫生保健系统的压力,且可节省社会医疗经费,以用于其他卫生的保障服务.如天花曾肆虐人类数千年,但随着天花疫苗的普种,天花病已于1979年在全球绝迹.
患者男,74岁.于2002年1月因突发胸痛住外院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内科治疗20余天,病情稳定出院.院外1个月左右突发气促加重住我院.经心脏超声等检查,诊断为心肌梗死后心脏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VSR),左心功能不全.经硝普钠等治疗后,病情好转.于4月10日行冠状动脉造影,见前降支近端闭塞(图1);左室造影见室间隔中下部左向右分流,孔径10.1 mm,未见明确室壁瘤征象(图2).病人住院2月余,多次发生心力衰竭(心衰)加重,需经硝普钠等治疗缓解症状.待病人筹集医疗经费后于6月6日同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Amplatzer VSR封堵术:先行VSR封堵术,用右冠导管、260 mm长导引钢丝、鹅颈圈套器等先建立经VSR的左右室轨道.
目的加强大型综合性企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注重组织建设及内涵建设,健全各项制度,把好职工培训关,合理使用抗生素,树立质量意识,监督检查到位.结果通过监控网络管理,医院感染各项指标均控制在.三级”医院水平,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1999年为我院节约医疗经费84万元.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职能到位,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干休所医疗保健经费的管理使用直接关系到医疗保健质量.干休所老干部年高、体弱、多病,医疗保健经费相对不足.为把有限的经费用好、用足、用到位,确保医疗、保健、预防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运用药物经济学,可以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医疗经费,制定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经济负担.本文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回顾性地随机调查115例胃溃疡患者病例,比较分析三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数据.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高福利一直是瑞典人幸福生活的最大保障和后盾:公民一律平等享受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维持各类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并支付公民医疗费用.但这种国家垄断投资、管理和经营的模式延续了50年,其弊端也日渐明显.国家垄断造成服务效率低下,医疗经费不断膨胀,从而难以满足公民对医疗服务的需要.
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政策的出台,这一新的农村医保制度对基层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医疗经费总量的控制、病人可以自己选择医院就诊、医药分开核算等政策,实际已将医院推入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而新的医保政策,又将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基层医院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西药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了解医院的用药情况,对医院控制医疗经费和掌握药品应用规律都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和掌握我院西药的应用情况,本文对2004年1~6月我院西药的用药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
药品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了解医院的用药情况,对医院控制医疗经费和掌握药品应用的经济规律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掌握我院的用药情况,本文对2002年7月~2003年6月我院的用药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如下.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而且会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因而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规范化防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实践表明,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哮喘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以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医疗经费开支的目的.哮喘教育应当包括哮喘的初级预防、二级预防和哮喘的管理.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乐于接受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教育.
在医疗经费紧张、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医院采取借贷的方式购买部分医疗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下面结合我院一次利用A国优惠贷款引进医疗设备的例子,探讨一下有关借贷购置医疗设备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升高,以高血压最常见,而且越来越年轻化.2002年全国高血压病普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约有1.6亿人患高血压病[1].2004年我国统计,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医疗经费达2 000亿元,可见防治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对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护理科研的目的是从护理实践中研究探索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先进的护理手段,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改善护理工作环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降低医疗经费开支,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1].但是,与医学科研相比,护理科研由于起步晚、水平低、经费不足等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弱项,阻碍着护理学的发展.为此,如何按照护理学自身的特点,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展科学化创新化的科研管理.是管理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卫生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揭示基本特点和客观规律,从而有效的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卫生医疗服务的合理需求,达到提高卫生事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目的.如何应用卫生经济学的理论把有限的医疗经费筹划好,使用好,保证医疗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益,已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就医条件的好坏、医疗经费的来源有否保障、就医的方便程度与否都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患病比例偏高,从而使这一特殊群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加大.本文通过我国城市老年人主要慢性病分布及他们的就医条件和医疗保障情况进行讨论,目的在于了解医患供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为"老有所医"这一目标提供参考数据.
临床路径是个多专业协作的医疗护理标准服务计划,能以具体的、有预期结果的每日工作来实现"高效率、高品质"和"减少医疗经费、合理运用资源"的目标[1].
目的 探讨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为提高医院手术病人医疗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近10年发生手术并发症的151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手术并发症病人平均住院日41.8 d,人均医疗费用30 803元,与全院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15.4 d,人均医疗费用13 127元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生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工作责任心,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应引起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
与英国其他地区相同,英格兰地区的NHS总支出增长迅速,其中绝大部分卫生经费流向了初级医疗信托体系(PCT);部分经费流向区域医疗策略管理局(SHA),用于行政管理和培训等;剩下的一些经费用于卫生部下属管理部门,主要有负责开发和实施英国国家卫生信息框架以及电子病历的NHS信息管理局、承担外包服务的独立半官方机构(ALB)和滥用物品治疗与管理的全国滥用物品治疗署.PCT促进医疗经费公平分配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格兰一些购买责任被分配给至少有1 1000个登记患者的指定全科医生,这些医生掌握着一定的资金,他们的预算占每个患者按人头分配资金总额的20%,其余资金则由卫生部门控制.到1998年已有3500名全科医生参加,覆盖60%的人口.
卫生诊疗项目成本标准化是科学管理医疗经费的前提,是运用高科技网络信息技术与我国卫生经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证性探索,是我国卫生经济管理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拓展的基础工程和必备条件,除此很难使一切与成本相关的研究与测定具有科学性.卫生诊疗项目是构成医疗费用的基础记数单元,卫生诊疗项目成本的标准化将从根本上为我国的医疗价格制定、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单病种核算、建立医院责任管理会计体系等卫生经济管理重大课题的最终突破奠定基础,使我国的卫生经济管理尽快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质的飞跃.
1999年度,某军区办理包干医疗手续的军人家属共有28926人,在驻军以上医院门诊就医88666人次,平均每名包干家属全部门诊3.1次;住院8770人,占包干家属人数的30.32%.军队医院为包干家属全年补贴医疗经费483.4万元,占其在医院医疗实际费用成本的61.37%,给医院造成了很大的经费补贴负担.
在随着军队高级干部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药品的层出不穷,药品价格的不断攀升,而军队卫生事业经费在短期内不会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造成了医疗经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军队后勤保障体制由原来的"标准加补助"转变为"标准加管理"模式,既要满足机关高级干部的用药,做到安全用药,又要节省经费,我们保健科结合医疗体系内的具体情况及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工作.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新医疗改革方案相继出台,这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谋民利的好事.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要还不相适应的矛盾依存在,尤其是医疗经费供给不足与医疗需求扩张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