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的自由基理论逐渐完善,矽肺的抗氧化治疗取得一定进展[1],如汉防己甲素(简称汉甲)就是其中的代表[2].但人或动物长期服用汉甲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刺激症状及肝脏损害[3],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近年来,从茶叶中分离提纯的一类无毒无害的多酚类化合物--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因其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GTP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GTP中占50%~6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结构是2-苯基苯并吡喃.它含有多个酚羟基,容易氧化而释放H+,竞争性地与自由基及氧化物结合,阻断自由基反应链[4],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实验根据矽肺的自由基理论,利用GTP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研究其对体外染尘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保护作用及对染尘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灵芝是我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中药.中医理论认为[1],灵芝具有"益精气,补五脏,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GLP)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灵芝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又具备抗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和辅助治疗及人体保健中.顺铂(cisplatin,CDDP)是一种广谱抗肿瘤化疗药物,因其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严重的肾毒性,大大限制了临床应用[3].目前已确定[4],顺铂肾毒性的发生与其引起肾皮质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用中药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同时提高疗效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方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灵芝多糖与顺铂合用是否可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同时降低顺铂肾毒性,而且探讨了剂量与疗效的关系,以期为灵芝多糖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是以脑老化为基础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沉积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 stilbene-2-O-β-D-glycoside,TSG)是中药何首乌的主要有效成分.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TSG可明显保护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抵抗Aβ-、H2O2及高糖所致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和乳酸脱氢酶漏出增多[1];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致啮齿类动物学习记忆功能,减少缺血半暗带,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内钙超载[2].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TSG对Aβ1-40片段右侧脑室注射(Aβicv)致痴呆小鼠模型的影响.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以延迟神经细胞死亡,减轻脑梗死后的脑缺血和脑水肿.已有部分临床研究证实其治疗脑梗死有效.为了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间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氧化应激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大量的实验证实,抗氧化剂确实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抗氧化剂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一些可喜结果.
问:β受体阻滞剂发展到现在是第几代了? 答:β受体阻滞剂(以下简称BB)发展到现在是第三代了,第一代是以心得安(propranolol )为 代表,该药首过肝脏,通过肝脏降解,血浆内浓度因人而有很大差别,差别可达7~20倍。因此用药剂量有很大差别。另一缺点是没有心脏选择性,对β1、β2受体均阻断。不少 高血压病人因患老慢支,或周围血管疾病,无法用药。但是因该药首先用于临床,所以以后 第二代、第三代BB都以它为标准,判断疗效。第二代的β阻滞剂以氨酰心安、美多心安为代表,特点是β1受体选择性阻滞。对心脏β1受体阻断作用100倍>对支气管β2受体的阻断。美多 心安也在肝内代谢。氨酰心安在肝内代谢少,因此个体差异也少,仅4倍,美多心安可达10 倍之多。第三代的β阻滞剂是以Carvedicol(CADL)为代表,又恢复成非选择性β阻滞对心脏β1、β 2、对血管α1受体都阻断,没有内在类交感作用。它的主要优点是同时能抗氧化,这样 CADL具备三大优点:心脏β阻滞、血管α阻滞、抗氧化。问:Carvedilol主要降压机制是什么?答:第一、二代β阻滞剂主要降压机制,主要通过减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搏出量,减慢心率), Carvedilol(以下简称CADL)主要通过抑制周围血管α受体使血管扩张,在这一点上很象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CADL不降心搏量,不降心率。但是由于它具有对心脏β受体阻滞作用,它又不象哌唑嗪那样,会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问:CADL的抗氧化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答:CADL抗氧化作用靠它的Carbazol基团。电磁共振研究证明,CADL能抑制含 有超氧化物与羟基生成系统的电子前旋,其他β阻滞剂没有这一作用。在缺血、缺氧的细胞膜上,脂质过氧化的自由基损伤胞膜,CADL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呈剂量相关。其他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即使剂量增加100倍,也没有CADL的作用。 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在羟基与过氧化氢的基质上,加入CADL后细胞能保持完整无损。细胞内生的抗氧化剂谷甘胱肽保持稳定,不被消耗。问:据说CADL能保持细胞内Vit E含量?答:是的。Vit E是细胞内内在性抗氧化物。脑内细胞内含Vit E很高。脑组织 匀浆放在过氧化物的基质内。Vit E减少80%,CADL能够剂量相关地减少Vit E消耗。问:CADL的代谢物抗氧化能力如何?答:CADL在体内代谢成多种羟化物,如:1-与3-羟Carbazol衍生物,它们对巨 噬细胞内LDL的氧化作用起强大抑制作用,比CADL抑制作用分别大50与80倍,比Vit E的抗氧化作用大1 000倍,因此CADL对动物的抗过氧化作用,不仅来自CADL本身,其代谢物的抗过氧化作用也很明显。问:CADL对心脏起什么保护作用?答:急性心梗时,CADL明显减少实验性心梗面积,减少室颤、增加存活率。在5 种不同动物 (猪、大鼠、犬、家兔等)实验,CADL的效果都是一致的。比等剂量的心得安好。提示除了 β阻滞外,抗氧化起了一定作用。在猪心梗试验证明CADL减少心梗面积与对照组相较,可达91%,心得安只减少60%。另一种起扩血管作用的β阻滞剂Celiprolol却无效,提示减少心梗的机制不是通过血管扩张。CADL减少心脏作功,使心脏压力-心率乘积下降固然起作用,但心得安一样减少心脏作功。对心梗面积减少作用不如CADL。
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为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红色水果和蔬菜中,如番茄、西瓜、番石榴、木瓜、葡萄等。分子式为C40H55,相对分子质量为536.85,熔点174℃(反式),结构式见图1。番茄红素难溶于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苯等有机溶剂。其稳定性很差,易受光、氧、金属离子(Fe3+和Cu2+)和PH影响,发生顺反异构和氧化降解。已经证实番茄红素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消除自由基的生物效应,是很强的抗氧剂[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上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才给SCI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1990年,N Engl J Med发表了全美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tional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Study,NASCISⅡ)有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随机和双盲的对照研究,即大剂量MP 24h的治疗方案,改变了严重脊髓损伤被认为是不可逆改变的观念.MP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达到抗炎;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抑制细胞素和抗体物质的产生;抗氧化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仅在大剂量时存在).其细胞的效应是:减轻脊髓的坏死和水肿,抑制炎症前体基因的表达,抑制白质发生凋亡.可以说,MP是针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改变的二级干预研究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过去的不幸在于激素的初始剂量、间隔时间和治疗时间差异甚大,以及往往强调运用保守的小剂量,因而在脊髓损伤的保护性治疗方面始终无大的突破.
依达拉奉(edaravone,MCI-186)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比唑啉-5-酮(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于2001年获日本厚生省批准上市,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使用的自由基清除剂.目前依达拉奉主要应用于脑缺血的治疗.实验证明依达拉奉具有以下功能:清除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脑内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基基团,抑制脑缺血后梗死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抑制脂质过氧化,显著缩小梗塞面积,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和能量生成障碍;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明显减轻I/R所致脑水肿.临床研究也证实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发病72h内应用依达拉奉可减少梗塞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
龙眼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果实,药用价值很高,自古以来被视为珍贵补品.龙眼甘、平、无毒,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具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的作用,可作为治疗病后虚弱、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等症的佳品.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以及提高免疫方面,龙眼果肉提取液均具有很高的活性[1],并且其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可达90%[2].目前龙眼深加工仍以龙眼干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超声波对植物中各种成份的提取分离的强化作用主要源于其空化作用,其提取的效果与物料及体系的性质、超声波强度、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因而选择适宜的提取条件有助于提高提取率和降低提取成本.
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脂类自由基,预防脂质过氧化,提高血清SOD酶的活性,延缓衰老[1].罗布麻茶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保健茶,具有清除过氧亚硝酸离子[2],清除羟自由基[3],抑制脂质过氧化[4],提高血清中SOD、CAT和GSH-PX酶活性的作用[5].罗布麻和绿茶的抗氧化能力的差别以及将两者混合,实现功能互补还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实验考察了绿茶和罗布麻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以及两者混合后抗氧化能力的改变.
心跳呼吸骤停时,β-内啡肽(β-EP)大量释放,导致细胞代谢损伤,使心肺脑复苏难以成功[1,2],而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纳洛酮可以逆转其作用,改善缺血后心、肺、脑组织的损害.纳洛酮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改善能量代谢从而减轻心脏骤停后的缺血性脑损害[3].但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是脑复苏的基础,为此本实验拟通过观察纳洛酮对栽犬心肺复苏(CRP)后心肌能量代谢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纳洛酮在CRP中的应用价值.
三氯乙烯(TCE)可引起严重的肝损伤和皮肤炎症,肝脏是其主要的代谢器官,其在肝微粒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下,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产物[1].但其是否具有细胞遗传毒性,目前尚不清楚;胆红素(bilirubin,BR)是动物体内血红蛋白等化合物分解的中间体或代谢产物,以往均认为胆红素是一种具有潜在毒性,需要从体内排出的代谢废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红素-一氧化碳-胆红素系统研究不断深入,已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胆红素不仅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保护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并可能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协同作用[2].本研究拟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观察三氯乙烯对人外周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胆红素对TCE致DNA损伤的拮抗作用,以探讨TCE的遗传毒性机制及胆红素的药用机制,为三氯乙烯的中毒防治寻找可能的化学药物.
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是中药提取的单体药性成份,具有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拮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及血栓形成、抑制巨噬细胞活化等广泛药理作用[1~3].本临床研究旨在观察SF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护理要点.
依达拉奉作为新型脑保护剂已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1)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2)对缺血性血管障碍大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脑水肿及脑梗死体积的抑制作用,神经缺损体征的减轻作用),并有望能延长缺血周边区可能恢复血流的治疗时间窗[1].自2004年6月至2005年3月我们选择临床确诊脑梗死病人51例,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并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治疗的54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老年人(>60岁)脑出血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临床上除了应用传统脱水药外,治疗手段较少.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清除脑缺血及再灌注产生的对神经细胞有害的活性氧及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有效保护神经元细胞[1].冰帽应用可将体温降至35.5℃左右,从而进行脑保护.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冰帽治疗老年人脑出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神经保护剂是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延长缺血神经细胞的生存时间,为综合治疗争取时间.依达拉奉(商品名必存,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是一种新的脑保护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时,通过抑制脑水肿,减少神经元的损害,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等机制,阻止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的发生和进展,发挥脑保护作用.本院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依达拉奉是一种神经元保护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它对肺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依达拉奉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分子式:C10H10N20,分子量:174.20,可清除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白三烯的生成,保护内皮细胞[1].由于自由基损伤参与多种疾病过程,因此依达拉奉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脊髓损伤、耳蜗神经保护等方面也有作用[2].它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也是由于它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目的 探讨不同酯化程度的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研究及质控指标.方法 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脂溶性茶多酚(LTP)的氧自由基抑制率和过氧化脂质(LPO)抑制率,用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仪测定诱导时间,并考察其与总酯化物和总多酚的相关性.结果 总酯化物及总多酚含量可以作为判别LTP性能优劣的指标.通过优化方法筛选制备的LTP,其总多酚和总酯化物含量分别为50.52%和50.2%.结论 该产品在25℃下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的抗脂质过氧化性能优于等质量的TBHQ.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早期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由于受到严格的时间窗和出血并发症的限制,至今仍无安全有效的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方法,因而许多学者把目光集中到了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保护方面的治疗上.依达拉奉可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治疗.本研究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目的:研究何首乌多糖对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注射小鼠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何首乌多糖50或150 mg·kg·d-1)连续灌胃8周,观察其对模型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50或150 mg·kg-1·d-1)何首乌多糖能使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肾组织中SOD,肝、肾组织中GSH-PX酶活力明显上升;血清、肝、肾组织中MDA及脑组织中LF明显下降.结论:何首乌多糖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咯痰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排痰难易程度往往和痰液性状有关,感染严重时痰液比较浓稠,特别在儿童,因为平常饮水少,腺体分泌少,往往导致痰液浓稠,不易咯出,严重时可出现呼吸道阻塞.为此,需用药物帮助排痰,氨溴索口服液具有溶解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促进粘液的排除,减少粘液的滞留作用,因而可以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改善呼吸状况,可用于儿童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应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后,患儿的黏液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的状态,咳嗽及痰量通常明显减少,具有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氨溴索的多重作用机制:调节浆液与粘液的分泌,降低痰液的粘度.增强纤毛摆动,改善粘液纤毛运输系统的功能,易于痰液排出.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及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抗炎抗氧化抗炎:抑制磷脂酶A2,活化乙酰转移酶,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释放.抗氧化:直接清除活性氧,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抗菌素合用可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而增加疗效.由于氨溴索口服液为一种粘痰调节剂,仅对咳痰症状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一定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同时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及缺血后处理(IPO)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后松夹再灌的方法制RIRI模型。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 sham)组、溶剂对照( sham+V)组、缺血再灌注( I/R)组、Sim组和IPO组。 Sim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灌胃,持续2周。 IPO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去夹后,行6个循环夹闭10 s/再灌10 s后处理。再灌注24 h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取血后迅速摘取双侧肾脏,观察肾组织损伤程度,检测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I/R组大鼠肾功能明显受损,BUN和SCr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和sham+V组( P<0.01)。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BUN和SCr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1)。 RI/RI后,I/R组SOD活性较sham组和sham+V组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MDA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 RI/RI后,I/R组NO及eNOS含量均明显低于sham组和sham+V组(P<0.05);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NO及eNOS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 Sham组和sham+V组Bcl-2与Bax蛋白无明显表达,I/R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而Bcl-2蛋白表达较少;与I/R组相比,Sim和IPO组Bax蛋白表达减少,而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Sim和IPO减轻大鼠RI/RI的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肾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儿童期糖尿病(DM)是青少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预测因子,早期易并发血管病变,从而导敛肾功能不全.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受体1(LOX-1)通过与oxLDL在内皮的结合,上调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内皮及系膜细胞的表达,诱导炎性反应[1].牛磺酸(TAU)作为一种内源性的抗氧化剂,具有稳定细胞膜、抑制脂质过氧化、平衡细胞内外渗透浓度及调节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合成等多种作用[2].本研究通过检测肾组织LOX-1和ICAM-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牛磺酸对DM早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复方胶囊是由绞股蓝、余明子、决明子、火麻仁、百合等中草药精制加工而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衰老、抗突变、止血等功效.为评价其安全性.我们对复方胶囊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区和亚慢性毒性(30d喂养)试验[1],其结果报道如下.
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及微生物多糖3类[1].多糖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而保护生物膜、抗氧化、防衰老作用.近年来对中药植物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概述如下.当归多糖.徐露等[2]每天给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灌服当归多糖,连续给药40天后,观察到当归多糖各组血清和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且呈剂量-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