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物短时间内难以消散,即便是香烟熄灭后仍然如此.无论你在何处吸烟,烟雾中的有害颗粒物将吸附在你的头发、皮肤、衣服、地毯、沙发和汽车座套上,这些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钋201等10余种高度致癌化合物.
每年入冬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都会发生,尤其是看到鲜活生命陨落的事件,更让人心痛.煤气中毒是一种复合性有害气体中毒,其中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为神经细胞化学窒息性气体,可迅速穿透细胞膜引起神经细胞中毒,导致脑水肿、脑疝.
目的 对新疆某焦化厂内环境中氨和一氧化碳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建议.方法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行政办公室氨和一氧化碳的合格率为100%;炼焦单位的炉顶的检测点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77次测定中有1次超标,其合格率为98.7%;除炉顶之外的其它四个监测点合格率为100%.结论 行政办公楼、测温区的氨与一氧化碳所带来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该厂的工艺技术较先进,炼焦单元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要求,其产生的危害因素浓度的大小受其产量的影响较小,但是受该车间的通风量的大小较大,在工作中需要保证充足的通风量.
目的 探讨大型公共场所地下车库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某商业集中区2家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库为研究对象,在车库的不同区域和时间段对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同时监测车库内温度、湿度等微小气候指标.以1家商场开放式地面停车场为对照,分析底下停车库一氧化碳的污染程度.结果 地下停车库停车区的一氧化碳浓度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周末均高于地面停车场,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下车库出口坡道与收费处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高于停车区(P<0.05).结论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污染现象严重,应尽快制订相关卫生标准,加强监督与管理.
厨房里弥漫的炒菜油烟味,显示了女主人的贤惠,但身处在这些油烟中却给贤惠的家庭妇女妇男们,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隐患.厨房是家庭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空间,其污染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煤、煤气、液化气等炊火源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二是烹饪菜肴时产生的油烟.在日常生活中做饭产生的油烟存在很多的危害和隐患,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隐形杀手",尤其是经常做饭的广大女性,更是深受其害.
2009年1月6日7时20分,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区监督所报告,后沙峪镇桔柳树村4名外来务工人员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现在顺义区医院急诊处就诊.接到报后,区CDC立即派出疫情小分队人员前往顺义区医院和就餐现场进行调查.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效的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5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30例,其中重度3例,中度9例,轻度18例.均采用综合抢救和积极的护理,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尽快使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7%.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后,如能采取综合抢救措施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尽快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急性CO中毒首要症状是昏迷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多脏器的损伤及复杂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CO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既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围孕期暴露于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CO)气体与孕早期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获取2001年至2007年市内6个行政区国控监测点的大气中CO的月平均浓度.以天津市市内六区15家综合性医院和妇产科专科医院计划生育门诊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诊断为稽留流产的患者为病例组(n=975),同期各医院按照年龄段行1∶1配比,随机选取正常妊娠要求行人工流产手术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围孕期CO的暴露以及年龄、自然流产次数、孕次、产次等因素与孕早期稽留流产的关系.结果大气中CO气体采暖期平均浓度显著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稽留流产占所有人工流产的百分比高于非采暖期.病例组孕后一个月CO的暴露水平高于对照组.在中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比较,稽留流产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OR分别为1.609、1.662.结论孕妇孕后一个月暴露于较高浓度的CO,可能会增加稽留流产发生的危险性.暴露浓度越高,发生稽留流产的危险性越大.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早孕和30例早期自然流产(SA)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HO-1、HO-2的表达,双波长定量的方法测定两组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结果 HO-1蛋白主要定位于蜕膜上皮细胞、蜕膜细胞、绒毛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HO-2蛋白主要定位于蜕膜上皮细胞、蜕膜细胞、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SA组绒毛滋养细胞、绒毛间质HO-1、HO-2表达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SA组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及蜕膜细胞、蜕膜血管内皮细胞HO-2表达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两组蜕膜腺上皮细胞HO-2的表达及HO-1在蜕膜组织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SA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COHb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P<0.05).结论 HO-CO在母胎界面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病有关.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急性CO中毒病理生理过程中的许多机制迄今仍不十分明了.
火灾烟雾中有毒气体的成分复杂,但在火灾现场能达到足够浓度引起急性中毒或致死效应的只有一氧化碳(CO)和氰化氢(HCN)气体[1],而其他主要引起感官和肺的刺激效应,或产生一些迟发性的中毒效应.现代装璜和家具中大量高分子聚合物的使用,燃烧烟雾中剧毒HCN气体的产生有了明显增加,使火灾烟雾的毒性也随之提高.本文以火灾烟雾中2种主要的致死性有毒气体HCN和CO为研究对象,测定二者单独或复合中毒时大鼠血中氰离子([CN-])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目前,气调包装是延长冷却肉货架期的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CO2+N2气体比例中添加低浓度的CO,利用CO与肌红蛋白结合可形成比氧合肌红蛋白MbO2更稳定的一氧化碳肌红蛋白(MbCO),而使冷却肉具有吸引人的樱桃红色.这样即保证了冷却肉在贮存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红色[1],又发挥了CO2对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然而CO具有一定的毒性,有害于人体的健康,它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评价CO作为肉品护色剂的安全性,本研究对CO气调包装肉进行了大鼠90 d喂养试验.
我院应用高压氧合并针灸救治2例重症一氧化碳(C0)中毒长期昏迷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掌握坑道环境卫生现状,为卫勤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WS-2数字温、湿度仪检测温、湿度;JK-1A型照度计测量照度;GXH-3050A、CXH-301A分别测试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重量法检测悬浮颗粒物;平皿沉降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美国产1023型氡监测仪连续监测法测试氡气浓度;HS5618型积分声级计检测噪声.结果4类场所卫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合格率为79.1%,基本合格率为16.3%.机房合格率低于其他场所.
一氧化碳(简写为CO)是一种常见污染物[1],主要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2,3 ].有研究证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心脏受体的自身抗体免疫调节密切相关[4,5].为了探究密闭环境内低浓度CO对心功能免疫调节的影响,我们对持续接触低浓度CO 5、15、30 d的实验动物小鼠心肌β1受体自身抗体(β1RAAb)和M2受体自身抗体(M2RAAb)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研究.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兼有第二信使、神经递质和效应分子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信号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NO的产生离不开一氧化氮合酶(NOS),NOS广泛分布于男性生殖系统的各个器官,对生殖的调节作用具有双重性.本文就NO和NOS对雄性生殖系统的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热解吸与转化仪是一种利用隋性气体流提取固体和液体介质中的挥发物,并通过加热的方法转移到分析系统,如气相色谱仪或色/质连用仪,将介质中的挥发物组分析出来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劳动卫生、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部门和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中,可解决如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测定.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护仪已经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监测仪器,监护仪的使用为临床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技术参数,使诊断、治疗更为准确快捷,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1 心电监护仪原理监护仪所监护的信号有心电、血压、呼吸、体温(T)、心输出量、血氧浓度、呼气末一氧化碳等,其中心电是最基本的监护参数.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
8月24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发生火灾,造成一名正在进行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死亡,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经公安、消防和卫生部门核查,事故为手术室内一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故障所致,患者系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目的:查明中毒原因,为今后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调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病因学调查.结果:就餐76人,患病28入,罹患率36.84%,患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9例患者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在10.0%~35.3%之间,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在63.2%~89.4%之间.结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确定为一起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化酶(H0)异构酶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和C0产生在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血中COHb水平、门静脉压力(PVP)和血流(PVF)及平均动脉压(MAP).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小肠和脾脏中H0蛋白表达.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脏中H0-1mRNA表达.结果:门静脉高压组血中COHb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与PVP呈正比,与PVF和MAP呈反比.假手术组:HO-2在肝脏实质细胞内呈弥漫性表达,在非实质细胞枯否细胞和星状细胞内也有表达,在脾脏红髓的窦内皮细胞和小肠浆膜层和肌层中也呈弥漫性表达,HO-1仅在肝脏的枯否细胞中表达,肝实质细胞中无表达,脾脏和小肠中HO-1的表达与HO-2表达相同;门静脉高压组:HO-2在肝脏和内脏中表达无明显变化,HO-1在肝脏中弥漫性表达,呈现上调,小肠中的表达也是上调的.结论:在正常时,HO-2蛋白主要由肝脏实质细胞产生,门静脉高压时,肝脏H0-1表达上调,其产生的一氧化碳(CO)可能在高动力循环状态下对血管张力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例如二倍体﹑一氧化碳﹑十一五规划﹑十二指肠等.2.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加标点,如七八公里﹑五十二三岁﹑两三家医院等。
每年进入冬季后,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随之增多,本人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一年中我院院前接诊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接诊42例病人,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3岁,最人75岁.
目的:探讨舒氧灵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各18例)使用舒氧灵高氧液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临床分析.结果:与常规输氧相比效果明显,意识恢复时间短,操作简单,治疗有效.结论:舒氧灵是新的输氧方法,且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同种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对供体大鼠吸入外源性CO(1%CO+21%O2)30 min,及离体供肝CO处理2 h后再行肝移植.术后动态观察受体大鼠存活时间、移植肝功能水平变化,术后3~5天切取部分移植肝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O-1的表达水平.结果:供体大鼠吸入外源性CO及离体供肝经CO处理后可延长移植肝存活时间,受体平均存活18天,而对照组平均存活仅7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可明显改善移植肝功能.HO-1在移植肝组织中表达与受体大鼠存活有明显的相关性,以原卟啉锡抑制HO-1的表达则可使受体鼠平均提前2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外源性CO应用于供体大鼠的吸入及供肝的体外CO处理措施,能够减轻移植物炎症反应,改善移植肝功能,延长受体鼠存活时间,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目的:总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经验,提高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应对能力.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6例,对其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5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53例,另外3例由于中毒时间长,吸入一氧化碳量多,多种治疗方法均无效而死亡.结论:及时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立即吸氧等治疗措施和精心的对症护理是提高治愈绿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