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都会发生,尤其是看到鲜活生命陨落的事件,更让人心痛.煤气中毒是一种复合性有害气体中毒,其中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为神经细胞化学窒息性气体,可迅速穿透细胞膜引起神经细胞中毒,导致脑水肿、脑疝.
进入冬季的采暖季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随之增多.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些有关的急救和护理知识.1 概念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指人体短时期内吸入过量CO所造成的脑及全身组织缺氧性疾病,引起脑组织缺氧,最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此类损伤最快,也最明显,故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2005年12月8日,在北京朝阳区某小区的宿舍楼中,因用煤气烧水时遗忘,沸水将火熄灭,煤气持续外溢,造成租住的11名清华工艺美院绘画培训班学员煤气中毒.
生命低谷遇"玫瑰"我叫许元龙,1949年4月生,初中文化,是上世纪"老三届"的下放学生.1970年,我从农村上调到上海铁路局所属的芜湖铁路上工作.先在车站运转段劳动,后调到生活管理段的食堂工作.经上海铁路局考核,我从炊事员升到一级点心师.1994年妻子不幸煤气中毒意外去世后,我携带了不满十岁的女儿回沪,再转到上海铁路大厦餐厅部面点组工作.可是不幸又一次降临到我的身上,1998年9月底,上海铁路医院查出我患了鼻咽癌,医生说:"这是低分化恶性鳞癌,脑颅底骨质破坏了,可能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期."我只得请了病假,后经市劳动能力部门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了.1999年我参加了癌症患者康复(CA)俱乐部.
今天早上10点多,邻居老大妈急匆匆的跑过来,说快点她儿子稀里糊涂的躺在床上不知道怎么了。我拿上出诊葙,就赶往病人家。到了病人家里,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硫烟味,只见病人躺在床上,浑身出汗,寒颤,神志清楚,血压正常,呼吸正常。问情况得知,早上6点多起床以后感觉头晕不舒服,自己吃了2个去痛片.过了1小时还觉得不舒服,又吃了4个去痛片,做饭的时候感觉恶心头晕出汗浑身难受,就躺在床上。
患者男,35岁,因经常感到头晕、乏力、睡眠不好于2002年2月28日来本院门诊就诊.就诊前10 d无服药史,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曾有煤气中毒史.查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它是一定时间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所致的急性缺氧性疾病,以脑缺氧症状最为突出.虽然对CO中毒的研究已相当的深入,但对其病理机制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楚,对其中毒的防治尚未达到满意程度,急性CO中毒仍是急性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急性CO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急性中毒之首.进一步加强对急性CO中毒的病理机制研究,对临床防治CO中毒、减少死亡率、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6岁,汉族.于2002年5月7日不慎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后煤气中毒,假愈期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呈植物状态,伴有多种躯体疾病,长期卧床,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在床上,进食、水需他人喂,每日进食量少,全身营养状况差,病程6年余.现时常高热、抽搐,四肢关节僵硬,肌萎缩,颈项强直,全身皮肤多处皮疹破溃,肺部及尿路多次感染.治疗效果差.诊断: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植物状态;右心衰;慢性支气管炎;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湿疹性皮炎继发感染.
患者,男,56岁1个月前煤气中毒恢复过程中剧烈咳嗽后突感胸闷,稍作活动时即感呼吸困难,无意识丧失及一过性黑矇.查体:血压120/50 mm Hg,心前区无隆起,可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20次/min,律齐,三尖瓣及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5/6级双期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两下肺呼吸音降低.超声心动图:有心房室轻度扩大,主动脉无冠窦轻度扩张,直径约46 mm,可见破口位于三尖瓣根部右室侧,大小为8 mm,X线平片:两肺血多,主动脉不宽,肺动脉段轻度凸出,右心房室大.胸部CT平扫:两肺血流增多,双侧胸腔少量胸腔积液.
在生产和生活中,当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即可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若身体吸收过量的一氧化碳,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称为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1]。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使病人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为了提高抢救存活率,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回顾性总结了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46例,现报告如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俗称煤气中毒,好发于冬季寒冷季节,是院前及院内急救中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全球范围内意外中毒造成死亡的首要病因[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常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造成急性中毒.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造成组织的缺氧,导致低氧血症[2].其发病急、症状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急生命.近年来,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一些新的疗法,现就其急救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病人男,70岁.吞咽困难3个月.8年前有煤气中毒史,昏迷24 h.1年前发现糖尿病.查体: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纤维食管镜检查见食管距门齿15 cm处一条状粘膜隆起突入管腔,向下延伸至距门齿32 cm处,直径约为3~4 cm,活动度差.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检查显示食管入口向下少许处可见一突向管腔内的软组织影,以窄基底部与食管后壁相连,边缘光整,呈腊肠样沿食管纵行分布,长15.8 cm,局部与管壁相贴(图1).
一氧化碳(CO)中毒后出现的记忆障碍、精神错乱、感觉和运动障碍、震颤麻痹及癫痫发作等症状的迟发性脑病较多,但合并肢体偏瘫、脑梗死症状体征的报道较少.我们在 1998~2000年对1 200 例CO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脑梗死患者5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2~81岁,平均58岁.其中42~51岁20例,52~63岁25例,64~75岁8例,76岁以上3例;病因:生炉子中毒35例,煤气中毒16例和其他5例;中毒前有高血压病史者10例,糖尿病者3例,高脂血症者16例.
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若抢救和治疗不及时,其死亡率较高.2002年11月~2005年4月,我院共收治CO中毒病人16例,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寒冷季节常见急症,由于吸入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致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缺氧,不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会造成儿童患者致残、致死[1],给儿童身心的成长以及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利用高压氧来抢救及舱内护理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的儿童患者,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2].
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由于人们通常用煤、木炭、石油、天然气等取暖,但不注意通风,尤其在密闭环境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更易聚积,造成中毒而致缺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因此发生损伤最早,也最明显,故可引起严重的精神系统损伤,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本文对3年间1002例煤气中毒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然后进行天气气象学查询研究,研究发病者当时的天气情况,主要项目有中毒日、中毒日前后的平均气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绝对湿度、日20时风向以及当月的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湿度.进行统计、分析、论证.其中气象条件对烟气排放扩散的影响主要有生活性煤气的产生和积聚;影响烟囱抽力的主要因素;大气层结对煤气排放扩散的影响.对照天气系统各特点,把严重煤气中毒事件的天气状况归纳分型,对发病时当日的气象条件作出综合分析,判断煤气中毒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并划为等级进行预报.本研究证实煤气中毒发生确实与天气气压、气温、空气湿度、风向及风速有关,据此找出了发生煤气中毒的有关因素,划分出煤气中毒的危险等级,进行警示性预报.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都是生煤炉取暖.冬季用煤炉,由于门窗紧闭,缺少空气流通,容易引起煤气中毒.入冬以来,医院急诊科煤气中毒的患者明显增多.如果家里有煤气中毒的病人,该如何急救呢?
在最近两年内,20多岁的女青年阿珍的家里连续发生了一系列不幸的事件:先是父亲煤气中毒留下后遗症,成为半傻半瘫的残疾人;后来哥哥又在一次车祸事故中意外身亡.阿珍连遭打击不知所措,干脆称病在家,结果又错过了技术晋级和调资的机会.男朋友埋怨她,她一气之下,与男朋友争吵后断绝了恋爱关系.当她把所发生的这一切告诉了心理医生后,泪流满面地叹道:"怎么倒霉的事都让我碰上了,老天爷为什么会这样不公平呢?!"
一氧化碳(CO)中毒,又称煤气中毒,临床上时有多见,但中毒后导致一侧上肢及面部肿胀,按之较硬,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小儿急性中毒为临床常见急症,我科自1994年6月至1999年2月收治急性中毒5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患儿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最小8~12岁,最大14岁,平均4.6岁.就诊时间,最短服毒后30分钟,最长为72小时.中毒原因有误服,家长错用,有毒植物,医源性,轻生自杀,煤气中毒,中毒原因与年龄分布见表1.
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冬春寒冷季节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当含碳物质燃烧不充分时即可释放CO,造成病人缺氧,从而出现头晕、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早期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救治CO中毒病人的重要措施.现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6例急性CO中毒病人的护理报道体会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5岁,于2005年02月18日晚9时洗澡时因通风不良,吸入过量液化气,突然出现头晕,乏力后倒地,于19日8时被人发现住院.并出现上肢肿痛,活动不灵.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抽搐,既往健康.
9月18日,“最美理发师”、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无偿献血爱心传递大使冯波来到山西省血液中心,用自己的献血经历和故事宣传无偿献血,并捐献了两个单位机采血小板.太原是他单车骑行宣传无偿献血的第12个城市,这次是他第71次献血.38岁的冯波是哈尔滨人,曾在河北做了17年美发师.走上献血这条路,是由于他2000年煤气中毒险些丧失性命,被抢救过来后,觉得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所以就选择了献血.
预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年年在讲,可每年均有因不慎而发生中毒者.用火炉取暖及用燃气热水器烧水洗澡应加强对煤气中毒的预防.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pmonxidep poisoning,PP)亦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中毒.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多见于老年人,尤其以60岁以上年龄组为发病高峰[1]。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家用煤气装置应运而生,新型的家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普通家庭中。特别是一些独居老人、儿童因对新型电器的操作不熟练,家庭通风情况不好,或检测设备不完善,易造成CO泄漏引起中毒。还有一些工业生产的煤气在通风性能不良的情况下也易产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有的患者可能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很多中毒患者,经过临床治疗、护理后可以很快脱离危险,但有一部分的患者,在抢救清醒后2周~4周出现运动障碍、智力活动降低、记忆力下降等迟发性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采取了一系列的饮食护理、心理指导和康复锻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寒冷的冬季将至,一氧化碳(CO)中毒即老百姓俗称煤气中毒日渐多了起来,CO是由含炭物质燃烧不完全所产生,它是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次大量吸入后可发生急性中毒,因此,必须有效地做好中毒的预防与救治.
气管切开术是经颈前部切开气管前壁,并建立一通往体外的呼吸通道,以解除喉阻塞性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是气管切开术后·出现的严重情况,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并威胁患者生命.我科于2007年12月收治了1例煤气中毒、气管切开患者,气管插管拔除后出现皮下气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