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减肥最有效?减肥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才能对皮肤的影响最小?减肥方法很多.在选择减肥方法时应以运动减肥和减少饮食为主,不应该以口服药物为主.可以培养步行的习惯,或是尽可能做其他的有氧运动.
同事刚买了一辆私家车.假日,我们一起开车去郊区游玩.返回的路上,他发现有不少人步行,于是,他扭过头,一边朝后面的座位看,一边对我说:"这座位空着也是空着,不如顺便带几个人回去."我这位同事平时就热心助人,并且养成了习惯.如果一段时间不做点好事,他会很不适应.现在,他刚买了车,看到步行的人,就很想帮助别人,让人搭便车.对他的提议,我连连点头称是.很快,我们在一位少妇身边停了下来.同事摇下车窗,问她是不是回城,并且表明我们的意思.少妇警觉地看着我们:"你们搞清楚哦,我老公在公安局工作.""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们只是想顺便给您提供一点方便……"同事还没解释完,少妇连连挥手,"你快走吧,我不坐你的车!"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健康箴言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步行是一项最方便、最实惠、最安全的运动,适合于各种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宜.于是乎,如何走成为健步走运动爱好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拆分为三部分逐一介绍,即:走多快?走多久?如何走?
孕妇在怀孕期间做运动有很多益处,下面介绍几种怀孕期间适合孕妇的运动方法.低强度有氧运动孕妇大部分是在职的,上班时在室内静坐是常态.因此,室外阳光下的步行或散步是孕妇首选的健身方式,是安全、简单、锻炼强度容易控制的体育活动.
恐惧是人对危险处境的情感体验. 一位女士心不在焉地步行在人行横道上.忽然,一辆急驶的汽车对着她冲过来.此时,她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出汗,害怕就此死去.汽车在差一点要撞上她时,急刹车停住了.这位女士经历了一场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产生恐惧反应是正常的.
奈吉尔是住在澳大利亚布里斯潘的一位普普通通的人,然而他却做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他用了10个月的时间,徒步行走穿越了3块大陆,行程上万公里,从英国走回了澳大利亚,他做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他对自己病逝的女儿许下的一个诺言.
徒步行走在国人看来早已习以为常,我们习惯茶余饭后闲步街头,更不用说春秋时节野外踏青,但在爱好野外运动的欧美人眼中,走与走之间大有不同,时下流行的"竞步"的作用不是饭后帮助消食,也不是春日野外赏柳散心,而是一种新潮健身减肥运动.
真正找到婺源"中国最美乡村"的美之所在,是在思溪延村.这是相距不远的两个村落.在同行的人乘车去思溪的时候,我和同行的一位画家选择乡间小路,步行去了延村.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一种标新立异的特立独行,而是在水泥路和一条溪流边的乡村小路,在乘车与步行之间本能直觉的选择.乡村的距离概念,让我可以更加相信自己的脚,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觉.如果说城市让人对自身的本能加以怀疑,天性加以禁锢的话,那么在婺源,这个号称最美乡村的地方,人与自身的关系恢复到了更为自然亲和的状态.当双脚踩在泥土之上,人并没有离旅行的目的地更远,而是离它更近,离旅行的本质更近.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特殊病症.主要症状有下腹部坠胀、钝痛或酸痛、性交痛、痛经,步行或站立、负重时疼痛加重.此外,如白带增多、月经过多、乳房胀痛、烦躁、失眠亦是本病的常见症状.
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后,我为了锻炼她,便让她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从学校到公交车站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步行,我有些担心,便给她配了个手机方便彼此联络,手机虽然是二手的,但她一点都不嫌弃,第一天就掌握了手机的全部功能,还让我教她申请了微信号。为了了解她的动态,我当然加了她为好友。
目的:为了解居民对健康步道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健康步道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对上海市郊区位于小区、公园、广场、道路边4种类型的健康步道及居民步行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共观察7451人次,其中男性3358人次(45.1%),女性4093人次(54.9%);不同年龄段使用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0~59岁年龄组最多,占57.5%,其次为60岁及以上的年龄组占36.3%,不同时段使用健康步道有差异(P <0.05),傍晚高于早晨;不同区域健康步道的使用有差异(P <0.001),锻炼区域上使用人次数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广场、道路、公园、小区;不同空气质量状况下使用有差异(P <0.05),空气质量越好使用人次数越多。健康步道步行人次数与步道的照明、路面的可用性、健康步道的长度、介绍运动好处标识和提醒与激励标识等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39、0.289、0.210、0.371、0.349;健康步道步行人次数与机动车可进入、空气质量 AQI 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47、-0.273。结论中老年人群是健康步道使用的主要人群,健康步道的使用受其所在的区域、空气质量、时段、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
目的:评估儿童步行安全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儿童步行安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浦东新区花木社区2所小学三、四年级共596名学生为干预对象,对其进行儿童步行安全知识和行为教育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在实施干预前、1年后对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步行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和步行安全行为进行问卷评估。结果社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报告率从干预前1.5%下降至1.2%(P>0.05);儿童对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认知率从干预前69.8%、40.4%提高到78.5%、51.6%(P <0.01);不等信号灯穿行马路、不观察路口穿行马路、只要没车就穿行马路等一些与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有关的不良行为报告率从干预前29.6%、9.8%、10.8%下降至11.1%、4.8%、5.5%(P <0.01),儿童在家和学校附近步行不安全感从干预前24.5%、35.6%下降至15.3%和27.7%(P <0.01);过马路困难感从干预前29.9%下降至22.9%(P <0.01)。结论健康教育及环境干预能提高儿童步行安全认知行为能力,减少儿童安全步行不良行为。
目的:为了解居民对健康步道的使用及需求情况,为指导健康步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拦截式方法调查金山区居民370人,就健康步道知晓、使用和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366人中,男性128人,女性238人。被调查居民对健康步道的知晓率为87.4%,对健康步道的使用率为75.1%,对健康步道的满意率为90.0%。健康步道的使用在不同年龄组(P<0.01)、不同文化程度(P<0.001)、住处到健康步道的步行用时(P<0.001)、每周锻炼的频次(P<0.001)、健康状况自评(P<0.01)、满意度(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步道必须提供保障的项目前5位依次为:休息场所、绿化、路面安全性、照明、足够长度。结论居民对健康步道的知晓率、使用率和满意率均较高,可以从宣传推广、规划设计、硬件配置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促进居民使用健康步道。
大量研究证明体力活动能对各年龄段人群产生一系列的健康益处,并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抑郁的发病风险[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体力活动水平却在不断地下降.如何促进人们的体力活动,成为了政府和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目前,周边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研究是很多国家研究的热点[2-4],测量居民周边环境的方法也越来越完善,主要包括主观评价或自报法、客观扫描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法(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5].其中,测量周边环境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为简约版步行环境量表(Abbreviated-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cale,ANEWS)和地理信息系统.
我今年82岁了,能做到身体基本康复着实不易,自从订阅了《健康指南》后,不仅学到了不少医学知识,还对祖国的中医中药、经络穴位产生兴趣,并能学以致用.一、有氧运动强心力我从《健康指南》中看到洪昭光教授的文章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觉得很有道理.刚开始时,我绕着操场转,要求自己1秒1步,从开始走100米,到后边走500米,从累到不觉得累,心肌慢慢变得强壮了,心跳也更有力了,走步时,我还增加了腹式呼吸,目的是给心脏增加供氧量.而且腹式呼吸不受时间、地点和姿势的限制,只要想做随时都可以做.
发表于《高血压》2017年4月期刊的一项研究显示,体力活动水平越高,高血压风险越低.研究人员汇总29项研究的数据,包括超过330,000名参与者,约20%有高血压.他们采用代谢当量(MET)测定高血压和业余时间体力活动(步行、跳舞或打理花园等)之间的相关性.
人们如果想要改善平衡性,降低跌倒风险,可能就会找物理治疗师来进行评估和安排特殊训练.但有的时候,通过其它类型的体育锻炼就能够解决问题.“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增加一点点额外的体育活动就能够给平衡功能带来很大的改善.”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物理治疗师奥平说.运动、步行以及爬楼梯都能够改善平衡,防止人们在绊脚时摔倒.
正如之前提到的跌倒是老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但是一项发表于2016年9月26日《内科学年鉴》的研究认为,通过一个常规定期的适度体育运动,如步行,有助于老年人的运动能力更久,而且也可能有助于从运动障碍中康复得更快.
以往的研究表明,走路速度缓慢可能预示着认知减退,但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步行方式的变化可能也预示着一些不好的情况.这一结果来自《阿兹海默症期刊》于2016年11月在线刊发的一项研究.
天气合适的时候,多到外面走走,可以多享受一下户外的乐趣.为什么不尝试用快速的健步走来提升一下日常的步行方式?这一健身技术被称为间歇健走,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心血管性能项目副主任巴吉胥博士说:“这是一项货真价实的非常好的锻炼方法”.间歇健走可提高耐力、更快达到健身效果.在日常行走中加入一些一分钟间歇健走,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政府全额拨款、药品"零利润"销售、"六统一"品牌经营……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驶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遍布全市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守护着健康之门.记者了解到,银川市目前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4个,覆盖了银川市辖三区56万城市人口.规划到201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现在的39家增加至78家,确保居民步行15分钟可以就近到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李大爷退休后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领着退休金,生活无忧无虑,拥有大量的休闲时间可供随意消费.每日锻炼身体,修身养性,还时不时地出去旅游观光.但是最近几天李大爷却有了烦心事每天早晨起床左脚一落地,脚跟就疼痛剧烈,走一会儿后疼痛反而能减轻,但长途步行后疼痛又会加重.李大爷用手按压,足跟中央疼痛更为剧烈.李大爷的一位邻居介绍给他一个偏方,在家用中药每天泡脚,但泡了一段时间足跟疼痛仍没有缓解.
2014年美国的史塔曼博士出版了《走路,不要跑步!》一书,书中史塔曼博士提出了“健步走是一项完美的运动”.健步走要求走路跨大步、速度较快、双臂摆动、抬头挺胸,它比慢跑安全、比散步有效.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心血管内科专家也认为,步行简便易行,相对安全,应成为年老体弱者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首选保健运动.一项对1645名65岁以上老人的前瞻性研究发现,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的老年人比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者,心血管病住院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
病历资料患者,男,40岁,因急性腹痛入院.B超提示:盆腔巨大囊肿;正常膀胱?进一步行CT平扫,如图1.CT拟诊:正常膀胱;盆腔囊肿.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在泌尿外科医生配合下经尿道向膀胱内逆行注入造影剂(65%的泛影葡安经稀释后40ml)再行CT扫描,可见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内未见造影剂进入,而在其前方被压迫变形的膀胱内见高密度造影剂.从而排除了"正常膀胱"的CT诊断.
传统式中国医院交通设计大多设有一个入口大厅,无论步行或者驾车,就医或探访人员都会先来到这里,然后前往各个科室。还有一种设计是分别设有出入口的独立建筑。过去,医院建筑外部交通问题不太复杂,传统设计方法或许能起到良好效果。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医院外部交通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共同合作的一项有关全球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表明:1990-2001年12年中,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构成了引起全球疾病负担原因的前10位,并预测这些慢性疾病将在未来20年中进一步加重全球疾病负担,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英国健康指导建议以案头工作为主的人群在上班时保持站立和步行2 h以上,以减少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1].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久坐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密切相关.为了降低这种风险,英国公共健康组织和一家名为Active Working的公司邀请该领域内的一组专家分析了现有的证据后,建议雇主应避免让雇员长时间坐着工作.
目的 了解县乡中青年男性干部日常步行活动量与体重超标的关系,为开展体重管理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选择136名县乡中青年男性干部,体检时测量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肥胖度,依平日生活方式,佩戴计步器测量其日步行运动量(步/d)连续7 d,比较步行运动量水平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同时问卷调查观察对象日常运动的方式.结果 在136名研究对象中,步行运动量Ⅰ~Ⅱ级占58%,步行运动量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肥胖度呈负相关,步行运动量达到Ⅲ级时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在日常体力活动中,参与健身锻炼的人仅占7%.结论 步行运动量与体重超标密切相关,将步行运动量提升,有助于改善该群体的体重超标状态.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区成年居民步行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城区25~59岁居民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版(IPAQ-L)和社区步行环境量表简版(NEWS-A)评价居民过去1周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休闲性步行时间以及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步行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得分的关联性.结果 杭州市城区成年居民过去1周总体力活动得分M=2 766 met·min-1·week-1,平均1周休闲相关步行时间为90 min,平均1周交通相关步行时间则为100 min.控制年龄、BMI、婚姻状况、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居住社区类型、总体力活动水平后,男性(OR=0.764,95% CI:0.588 ~ 0.992)和女性(OR=0.633,95%CI:0.481 ~ 0.833)的休闲性步行时间均与场所设施可及性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女性休闲性步行时间还与住宅密度维度得分呈负相关(OR=0.997,95%CI:0.996 ~ 0.999),女性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则与步行道/自行车道维度得分呈正相关(OR=1.537,95%CI:1.138 ~ 2.075).男性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各维度得分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通过改善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建成环境促进成年居民的交通相关步行时间,开展成年人步行的环境干预时需要考虑性别差异.
目的 了解广州市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乘地铁4种通勤方式大气PM2.5暴露水平.方法 于2015年1-12月,采用美国TSI公司生产的SidePak AM510个体粉尘仪在每个月第2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周日,每天分早(07:00-09:00)、中(11:00-13:00)、晚(17:00-19:00)3个时段,进行不同通勤方式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PM25)暴露监测,每隔1 min记录1次数据.结果 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乘地铁4种通勤方式得到的有效样本量依次为284、281、278和280个.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和乘地铁PM2.5暴露浓度M分别为38.4、38.6、23.3和24.1 μg/m3,均与同期监测点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rs>0.8,P<0.01).4种通勤方式PM2 5暴露浓度均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考虑暴露时间和呼吸速率,4种通勤方式单程暴露量的M由高到低依次为骑自行车21.0μg、步行20.1 μg、乘公交5.1 μg、乘地铁2.6 μg.4种通勤方式单程暴露量季节及时段的变化趋势与暴露浓度一致.结论 步行、骑自行车PM25的暴露浓度高于乘公交和地铁.4种通勤方式的单程暴露PM2.5量依次为骑自行车>步行>乘公交>乘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