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1999年1月~2005年7月手术切除确诊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标本存档蜡块36例,男22例,女8例;鼻息肉(nasal polyps,NP)14例,男9例,女5例;鼻腔鳞状细胞癌(nas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NSCC) 10例,男7例,女3例.4 μm切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鼻肿瘤的0.5%~4.0%,具有侵袭性、高复发率、易恶变的临床特点.2005年Kamel等[1]基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变起源提出了新的分级系统,Ⅰ型病变起源于鼻中隔或鼻外侧壁,Ⅱ型病变起源于上颌窦.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式上均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有所不同.本文总结了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4例,报道如下.
鼻内镜手术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开展,基本上己经取代柯陆手术.尽管借助各种角度鼻内镜及器械,有时上颌窦内仍然有无法窥视和处理的区域[1].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鼻内镜手术处理某些上颌窦病变有时存在操作死角,看得见但够不着,如何规避这些局限,将给一些疾病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我们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512例,其中10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下鼻道进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传统术式采用鼻外径路,主要包括鼻侧切开术和面中掀翻术[1].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按照Krouse分期法[2]进行临床分期,选择经鼻内镜手术方式治疗52例,并规范术后随访,现报道如下.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在鼻肿瘤中约占0.4%~4.7%,除了影响通气、鼻出血,还具有浸润性生长、术后易复发、恶变等生物学行为.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特殊生物学行为的发生机制亦在探究当中,不少文献已作出相关报道,下面就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首位.手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但容易复发,其复发率各家报道差距很大,从0~78%不等.目前关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机制仍不清楚.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起源于Schneiderian膜的上皮源性乳头状瘤,属交界性肿瘤,为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的发展,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综述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凋亡、新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方面的相关生物因素.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是鼻腔鼻窦的良性病变,其特点为局部呈破坏性生长、发展快、手术后容易复发及少数恶性变等.迄今为止,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为进一步研究I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本文将近年来病因学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生于鼻腔及鼻窦黏膜上皮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该病术后具有明显的复发及恶变倾向,而其复发及恶变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对于该病顸后的判断一直缺乏可靠依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发展及临床统计资料的积累,对于该病复发及恶变相关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指导该病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就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其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后容易复发且有可能恶变.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p53基因等因子与NIP的发生、发展、恶化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参考了最近10年的有关文献,仅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与其相关因子的关系作一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其呈侵袭性生长,术后容易复发,且有恶变的可能,目前仍缺乏判断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及复发的可靠依据.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恶变和预后过程中相关因子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进展.本文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与其相关因子的关系做一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临床上相对较为多见的鼻腔、鼻窦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关系最为密切,过去的研究方法多局限于免疫组化法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且检出率不一.因此,选择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在组织学上虽为良性肿瘤,但是局部呈侵袭性生长,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而且有恶变的可能.目前关于其病因、生长、复发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复习近年的有关文献,就与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相关因素及综合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常见.容易复发、恶变足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突出特点.目前缺乏判断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及复发的可靠依据.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过程中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研究有了深入的进展,这对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目前与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相关因子研究现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