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为局部微环境控制的炎性肿块,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尽管有关鼻息肉发病机制的学说很多,如嗜酸细胞浸润和活化与白细胞介素5表达[1]、细胞免疫失调、中鼻道微环境改变等多种学说,但迄今仍无定论.显然鼻息肉作为一种特殊的水肿组织,有其更加复杂的病理机制.
鼻内镜手术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开展,基本上己经取代柯陆手术.尽管借助各种角度鼻内镜及器械,有时上颌窦内仍然有无法窥视和处理的区域[1].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鼻内镜手术处理某些上颌窦病变有时存在操作死角,看得见但够不着,如何规避这些局限,将给一些疾病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我们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512例,其中10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下鼻道进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我科20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术腔黏膜的转归情况,借以探讨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合适麻醉方式.
人工种植牙是目前因疾病或意外失去牙齿后能逼真的模仿夭然牙的较佳选择,其能恢复咀嚼,固位更佳,更舒适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近期我们收治1例人工种植牙植入上领窦患者,术后2年因长期炎症刺激导致鼻息肉形成,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