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人们会出现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的症状。如果总是眼干难受、口干发燥,则要当心干燥综合症,这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须由医生确诊后予以治疗。
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所以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近乎"绝学"的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运气学说)源自2000年前的中医经典<内经>,它是在综合总结古代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的基础上,运用干支推算方法来预测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一种理论.五运即以木、火、土、金、水的属性来论述宇宙运动和变化;六气即指风、寒、暑、湿、躁、火六种气候及时令节气.五运六气的总旨是说有五种气象因素和与它相应的季节,因其变化可产生六种气候类型,又可把一年按期气候类型分为六种气象季节,认为疾病的流行主要是因六气的太过或不及所致,即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具有影响,故当用五运六气学说推出六十年中任何一年、一个月的气候情况之后,其六气致病的病源和疾病流行的情况也就明确了,据此即可制定该时对该病的防治措施.
沈阳作为820多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针对灾害性气候环境、频发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多样、复杂、敏感的社会安全事件及日益显现的社会深层次矛盾,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加强安全形势预测分析,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预案体系、联动处置救援体系,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和社会的安全,不断探索和形成了符合区域中心城市特点的应急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西藏、青海、九寨沟等西部高原地区成为了热门旅游目的地,迷人的风景、迥异的民族风俗,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往度假.专家对此指出,游客们一定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出游地点,因为高原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和平原地区有很大差别,即使是最轻微的感冒症状,都有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生命危险.就在不久前,一名感冒尚未痊愈就赶赴拉萨的游客,因出现严重的肺损伤而住进了医院.
同中医一样,藏医也十分重视养生防病,有一套健全的养生理论和实用方法.其方法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这些方法非常贴合藏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保障藏族同胞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理论与方法对内地人也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及时空分布与气候有关.随着气候环境资料积累,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发展,传染病监督网络逐渐完善,以气候为基础的传染病暴发预报,从技术上考虑,增加了可行性.
我国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据报道,我国线虫虫种的流行分布及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人群中有差异 [1,2],主要与我国居民居住地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卫生状况以及卫生知识水平等有关.苏水莲等[3,4]报道了学生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感染率差异较大.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肠道寄生线虫的感染状况,对本院2003级新生肠道寄生线虫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
曲阜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旅游圣地.其"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名胜游览区植被丰富,特别是孔林占地200hm2,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墓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为鼠类的栖息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藏地区属高原高寒气候环境,地下水丰富,多数单位、人员以深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为了进一步掌握西藏地区的深井水的水质情况,我们于1996~2000年对西藏地区85口深井自备自来水进行了感观性状、一般理化、毒理学及微生物共18项指标的监测.结果如下.
目的:探讨坝上地区气候环境因素与当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发的关系。方法:按月统计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5年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患者例数并与坝上地区历年平均温度,风力,取暖时间等资料作相关性分析。结果:2008年至2011年为每年10月至旖年5月COPD发病入院病例逐渐增多,6-9月入院病例才开始逐渐回落,这与坝上地区低温,大风,干燥的气候以及较长的取暖时间密切相关。提示改善当地居住,生活环境,改进取暖设施,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工作。
1气候、自杀率变化总体趋势
近100年来,人类活动尤其是矿物燃料燃烧,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使更多的热量滞留在大气层低层,使得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溶化,降水规律变化以及洪水、台风和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剧烈和频繁,使遭受这些自然灾害的人群出现更多心理问题,甚至导致精神病发病率和自杀率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过去100年,世界的气温上升约0.75℃,而过去25年来,全球变暖的速度加快,每10年超过
0.18℃。相关研究也表明,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到201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1]。伴随着不断恶化的气候环境,近几十年来,全球自杀率上升了60%。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的前10位死因之一[2-5]。
0 引言为了实现医疗护理手段的现代化,目前各医院的病房治疗带上都装备了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系统,在每一患者床头安装了槽板式氧气和吸引终端,其型号为推把型,通过不锈钢管输送到各病区,经终端输送到床头,给患者提供氧气和负压吸引.医护人员将挂式氧气湿化瓶插入氧气终端或负压吸引器插入吸引终端就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可根据患者情况任意调整、控制供氧及吸引量的大小,改变了过去只能用具有笨重、体积大、移动不方便、使用时间短等缺点的钢瓶的情况,既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目前,医用治疗带的材质分紫铜管和不锈钢管2种:紫铜管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和氧、水汽、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铜管外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氧化而产生铜绿,腐蚀铜管,影响其强度和使用寿命;不锈钢管常用铬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持铁长期不被氧化,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都不会和水、氧气起化学反应,抗腐性能要优于紫铜管.目前,医院治疗带上大多采用不锈钢管.现将治疗带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的一些故障及排除方法和日常维护保养介绍如下.
四、谨寒暑--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妇女怀孕之后,气血聚于冲任以养胎,子食母气,一人之气血,为两人所用,正气暂虚,虚邪贼风易乘虚而入,引起疾病,直接影响胎儿发育,甚至会导致各种胎病及先天性畸形,害莫大焉.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该书在<妇人妊娠病诸候>上卷列举妊娠病14种,属于外感而引起者就有7种,而在下卷妊娠伤寒、妊娠时气、妊娠温病、妊娠寒热、妊娠寒疟等诸候中,皆言能"伤胎"、"损胎"、"致畸".与今人观察到妇女孕期感染某种病毒或出现感染性高热,可引起先天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的论点,在认识上殊途而同归.
抑郁症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由婚姻关系引起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较多.因为婚姻关系所孕育的家庭,除提供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外,还提供给人们必要的情感需要.家庭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促进配偶双方人格的发展、成熟和提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所必须的"感情气候环境".
日前,记者在六安城东开发区某住宅小区里一刚装修好的新居里,见到了自然太极拳创始人祝大彤,和他聊了聊自然太极拳以及他缘何移居皋城定居.
东部地区史称"江南",包括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四省市.这一地区季风性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2/3集中于夏季.细腻而温和的气候环境,孕育了江南人细致的生活和饮食方式;优越的沿海地理优势,也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起步腾飞较早,居民体质普遍较好.
寒冷的冬天,人们对气候环境非常敏感,老人尤其如此.老年人脏器老化,阳气衰弱,如能防止背部受寒,可帮助老年人安全地度过严冬.对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老年人来说,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冬季,老年人除了穿一般的棉袄外,最好穿一件紧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
再过几天便是冬至了,虽是深秋,气温并没有降低太多,记得小时候秋末,冬的气息已经很深厚了.不过秋天毕竟是秋天,虽与春天气温相似,然而,气候却完全不同,干燥和萧瑟替代了春天的湿润,气候环境的变化带动饮食的更替.这个时节除了补水润肺外,维持身体生机,保持良好状态也很关键.
"湿"属于中医病因之一,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因自然环境低洼、潮湿、多雨而感,属"六淫"之一;内湿多因食凉饮冷,过量饮酒,贪食肥甘厚腻,内伤脾胃,导致脾的运化功能下降,体内津液输布运行异常,造成水湿内停.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外湿与自然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海南岛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达半年之久,全年湿度较大.笔者在从医过程中发现,岛内居民患病多与湿邪有关,以痤疮、脾胃病、带下病、呼吸道疾病及皮肤病较多见.现举例介绍如下.
医用电气设备在做环境试验过程中,不能排除由于停电或环境试验设备故障等客观因素所造成试验中断的可能,为保证试验的标准化和有效性,本文提出针对GB/T 14710-93中所要求试验条件的中断处理预案.
人体解剖学教学、科研所用的尸体标本经防腐固定处理后,常浸泡于5%福尔马林中进行湿保存.甲醛的防腐效果虽好,但对人体的刺激太强了,直接危害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用一种无刺激性保存液取代甲醛溶液,长期以来为解剖学界所普遍关注,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根据本地区气候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组防腐保存液配方,经实验应用,效果良好.
双休日的下午,我去社区活动室.老朋友一起几圈麻将过后,老马就说:“唉,我一到天冷,‘老寒腿’就发作.是不是一种气象病?”“老寒腿”的定义我说,目前医疗界对“老寒腿”的定义,还存在着一些争论,但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定义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统称为“老寒腿”.“老寒腿”与天气有关,阴寒和湿冷是最关键的致病诱因,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气象病”.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后来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诸不知,一旦遇上诱病的气候环境(比如冬季),就容易复发.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这个时期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称之为小儿秋季腹泻,其中以轮状病毒所致的最为典型,最喜侵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因为秋季干燥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如果家长和孩子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得病.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经过1~3天发病,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无腥臭味.
现代气象医学已证实,单种致病因素难以使人致病,往往还因为气候因素,即气候是引发和加强疾病的决定因素.气候环境主要取决于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力和降雨量,以及太阳黑子、宇宙射线等多种气象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气温、湿度和气压这三种气象要素.
山水神秀的浙江天台山,峰峦重叠、水清木华,地处亚热带的独特气候环境和海洋沉积层,形成的土壤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素有"弥山药草,满谷丹材"之称,其中不乏名贵品种和道地药材,被称为天台双宝的"天台乌药"和"铁皮石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协调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处在慢性损耗性疾病的过程中或大病后,手术后,患者身体非常虚弱时,均可采用膏方调治.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并严格掌握膏方的使用方法时,一年四季均可服用.但一般来说膏方在冬季服用较多,故称之为冬令膏方.之所以冬令时节服用膏方进补效果好,是因为自然界气候环境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
夏季来了,环境变暖,这样的气候环境为细菌、微生物的繁殖创造了条件,也对家居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要以为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就是与细菌病毒完全划清了界限,它们总是在不为人们注意的角落里生长繁殖,稍不留神就会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患上感冒伤风、皮肤过敏、腹痛腹泻等疾病。
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有的疾病可能因不良气候而发病或加重,有的疾病会因气候环境改变而好转或痊愈.一般而言,人对气候的突变能够加以防范且逐渐适应.不过事实证明,有些疾病患者,特别是患有慢性顽固性疾病的人,往往会因改变生活的气候环境而更易得到恢复.近年来,欧美国家已将气候环境作为一种治病或促进身体康复的常用方法,称为"气候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