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相关文献(1962)
  • 广东省某市区2007-2010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某市区近4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 对2007-2010年广东省某市区的8家水厂每月进行水质抽检,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采样、检验和评价.结果 2007-2010年该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平均合格率为91.92%,合格率逐年下降;2010年合格率比其他年份的合格率明显降低(x2等于66.03,P等于0.000),水质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管网末梢水、出厂水、二次供水,各项目检测合格率较低的主要是浑浊度、铁、游离性余氯和菌落总数.结论 该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应加强对二次供水的监管.

    生活饮用水 水质 监测
  • 四川省地震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5期

    目的 掌握四川省地震灾后集中式饮用水卫生安全情况,及时进行饮用水健康危害因素的预警,保障人群的饮水卫生安全.方法 对地震灾区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枯、丰水期水质进行检测.结果 356个工程中,地面水水源工程占62.08%,地下水水源工程占37.92%;332个工程中,水质完全处理的占55.12%,部分处理的占31.92%,未处理的占12.96%;检测的1 844份水样中,水样总体合格率为64%,各水期内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无统计学意义;枯水期水质好于丰水期,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1);地下水为水源的工程出厂水水质好于地面水,有统计学意义(x2=12.79,P<0.01),完全处理和仅消毒的工程出厂水水质好于只沉淀过滤和未处理的工程,有统计学意义(x2处理与沉淀=9.59,x2处理与未处理=35.11,x2仅消毒与沉淀=7.94,x2仅消毒与未处理=25.23,P <0.01);单项指标检测中,除氯化物、砷和氟化物合格率达100%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超标,游离余氯合格率为41.55%,二氧化氯合格率为64.8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1.71%.结论 地震灾区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完善,水质合格率较低,以微生物超标和消毒残留量合格率低为主,应完善地震灾区集中式饮水工程建设,制定长效管理机制,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地震灾区 生活饮用水 水质 监测
  • 北京市部分区域市政末梢饮用水在线监测结果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1期

    目的 通过在线监测数据,描述北京市2014年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分析各地区水质、水厂及供水管网特点,为卫生监督部门制定监管方案、优化在线监测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2-2014年10月北京市不同区域7个市政水厂附近在线监测点的管网末梢水监测数据,整理为日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有效性、月均值、日均值、地区差异等角度,对pH、浑浊度、余氯、电导率和总有机碳(TOC)五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各监测点的五项指标数据有效,日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丰台区、大兴区的监测点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地切换点,电导率变化趋势与水源切换时间相符.结论 北京市城区市政管网供水监测点水质监测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市政水厂及供水管线中全年水质波动平稳.在线监测系统稳定性较好,通过各参数的实时监测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管网中水质变化,可进一步完善综合分析能力,普及推广.

    生活饮用水 末梢水 在线监测
  • 如皋市2010-201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结果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1期

    目的 对如皋市2010-2011年度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实施区域供水工程以来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并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2010年共检测生活饮用水561份,合格率为81.39%;2011年共检测生活饮用水431份,合格率为87.47%.结论 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后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

    生活饮用水 水质 分析
  • 一起化学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6期

    目的 为减少或避免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探讨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措施,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对辖区内某居民小区发生的一起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1号水箱及3户居民家中的4份水样中苯乙烯、六氯丁二烯两项指标均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结论 因油漆作业导致该小区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建议加强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培训和教育,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和管理,有效防止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生活饮用水 化学性污染 分析 对策
  • 2016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4期

    目的 分析2016年绵阳市饮用水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数据,保障饮水安全.方法 对1 383份水样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检测,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集中式供水单位消毒设施配备良好,使用情况有待改善,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为主.检测城市饮用水215份,合格率92.09%;农村饮用水1 168份,合格率61.09%.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集中式供水小型工程和非小型工程水样合格率分别为58.56%、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饮水耐热大肠菌群和二氧化氯合格率较低.结论 绵阳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较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加强农村小型供水监管,确保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消毒制度落实,重视微生物和消毒指标监测.

    城市 农村 生活饮用水 水质调查 水质检测
  • 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6期

    目的 了解西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辖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保障水质的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9-2011年抽样检测西城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855家,采集二次供水水样1 188份,管网水水样135份.按照标准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采集与保存,根据标准检验方法对19项指标进行检验分析,依据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西城区2009-2011年生活饮用水总体合格率93.4%,且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同一供水类型3年中水质合格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其中各指标合格率均高于95%.浑浊度、色度、铁、锌、细菌总数5项指标,二次供水合格率均高于管网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二次供水夏季水质合格率低于冬季和春秋季,其中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低于其它季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 2009-2011年西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良好,且水质状况稳定.变频调速式和无负压无吸程式供水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水质安全.夏季应加强对水质的消毒处理.

    季节差异 供水方式 生活饮用水 水质卫生
  • 2009年成都市小型集中式供水现状分析及安全探讨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4期

    目的 通过对2009年成都市小型集中式供水状况分析,为本市确保饮水卫生安全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 全年不同季节分别监测小型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结果 该市乡镇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合格率为84.7%,自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64.9%.影响水质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剂余量.结论 自备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较差,应增加乡镇集中式供水净化处理方面的投入,加强对自备集中式供水尤其是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的监督管理.

    生活饮用水 小型集中式供水 饮水安全
  • 2011-2013年烟台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6期

    目的 分析烟台市近年来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连续3年选取烟台市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监测.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烟台市2011-2013年共监测1 032份水样,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82.46%,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2.59,P>0.05),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的合格率为100%,检测结果显示烟台市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为82.36%,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性余氯和浑浊度;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77.50%,主要不合格因素为菌落总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游离性余氯.结论 烟台市的市政水质比较稳定,末梢水水质的合格率较高,但仍有不合格因素,卫生状况存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特别是二次供水的监管.

    生活饮用水 水质 卫生状况
  • 2011年石家庄市农村饮用水卫生调查与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4期

    目的 了解农村饮水水质的卫生安全状况及其变化动态,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椐.方法 于2011年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10县市258座农村饮水的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消毒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采集集中式供水点250个(每点采取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分散式供水点8个(每点采取末梢水1份)共计508份饮用水样品.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2006)对出厂水和末梢水及分散式供水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水样1 016份,合格644份,合格率为63.38%.集中式供水枯水期水样合格率70.60%(353/500),高于丰水期57.0%(285/500),出厂水水样合格率65.00%(325/500),高于末梢水62.5% (313/500),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出厂水水样合格率24.1% (27/116),低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出厂水水样67.2% (614/9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5.65,P<0.01).枯水期水样存在10项指标超标,丰水期水样7项指标超标,微生物学指标丰水期(22.8%~30.1%)较枯水期(6.5%~12.2%)超标较为突出.结论 石家庄市农村饮水的水处理工艺不完善,多项指标存在超标现象,微生物学指标超标较为严重,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性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农村 生活饮用水 调查 微生物
  • 新疆农村饮用水水质调查与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1期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方法 于2009年5-8月,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8个县(市)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19个项目检测,并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共采集804份出厂水水样和801份末梢水水样,出厂水平均合格率和末梢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的各项指标中,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最低,为76.82%;其次是溶解性总固体,为84.67%.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佳,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农村 生活饮用水 卫生调查
  • 河南省餐饮单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2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餐饮单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管依据.方法 抽检全省各地市、县的宾馆酒店、中小型饭店、学校及幼儿园餐厅的生活饮用水278份,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1]测定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4项微生物指标.结果 278份水样综合合格率为68.3%,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合格率分别为73.7%、76.6%、82.4%和92.1%;市区和县区餐饮单位生活饮用水综合合格率分别为74.6%和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7,P<0.01);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71.1%、88.7%和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9,P<0.01);宾馆酒店、中小型饭店、学校及幼儿园餐厅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88.9%、57.8%、62.5%和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1,P<0.01).结论 河南省餐饮单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偏低,分散式供水餐饮单位微生物污染尤为严重.

    餐饮单位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污染
  • 2011年全国部分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检测结果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3期

    目的 了解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的卫生状况.方法 2011年,对全国部分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检.结果 抽检的33份样品,总体合格率为69.7%.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包括铝系化学处理剂和铁系化学处理剂,不合格率分别为34.6%和20.0%,不合格项目为铅和砷超标.结论 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原材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生活饮用水 化学处理剂 卫生质量
  • 2007-2010年余姚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3期

    目的 分析近年来余姚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为今后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余姚市2007-2010年千吨级以上水厂供应的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该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上升(χ2=44.416,P<0.001),且市政水厂水质明显好于乡镇水厂(χ2=68.494,P<0.001),乡镇水厂水质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感官性状、消毒剂及金属指标等,乡镇水厂中使用液氯消毒的水质合格率显著高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或漂粉精消毒的水质合格率(χ2=75.11,P<0.001).结论 余姚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高且逐年上升,尤其是市政供水,今后监管重点应为乡镇水厂.

    乡镇水厂 市政水厂 生活饮用水 水质监测
  • 河南省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草甘膦污染现状的初步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1期

    目的 分析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草甘膦的污染现状,以便对河南省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草甘膦的污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方法 用Fisher精确检验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利用Fisher精确检验(P=0.7540、P=0.7079)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Z =1.2143,P=0.2246)对水源水中检出草甘膦的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其检出率和含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利用Fisher精确检验对三地区被检查的样品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不同地区间检出样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尽管生活饮用水均未检出草甘膦,考虑到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和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仍需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中草甘膦的检测.

    生活饮用水 水源水 草甘膦 检测
  • 某铁路局沿线站点生活饮用水质调查与对策研究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5期

    目的 针对某铁路局辖区供水水质现状提出保障水质安全的建议.方法 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该局主要铁路干线沿途部分供水站点进行调查采样,共收集水样214份,水样检测项目共23项,检测及评价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 该局主要铁路干线的214份水样中,合格水样89份,合格率41.59%.其中,管井直供水样187份,合格率40.11%,路外购买水样27份,合格率51.85%;水样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浑浊度、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结论 该路局辖区供水水质卫生存在隐患,针对其供水行业特点,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保障供水卫生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铁路站点 生活饮用水 水质调查 建议措施
  • 房山区洪涝灾害发生后村级集中式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4期

    目的 掌握房山区“7 ·21”洪涝灾害发生后村级集中式供水厂的卫生安全情况,及时对饮用水的健康危害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方法 对灾区的村级集中供水厂调查、采样,分别对灾后一周和采取应急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 灾后抽样检测水样152份,合格率19.08%,其中水质未消毒的124份,合格率10.48%,水质消毒的28份,合格率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210,P <0.01);应急消毒处理后检测水样188份,合格率53.72%.结论 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的村级集中供水厂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部分村级集中式供水厂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善,水质监测合格率低,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洪涝灾害发生后必须对村级供水厂进行应急消毒处理,完善村级集中式水厂的建设和管理,规范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

    洪涝灾害 生活饮用水 水质检测
  • 百色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况调查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3期

    目的 为了解百色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况,对农村介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方法 按水源类型、供水规模、水处理方式和覆盖人口等进行分层,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百色市12县(区)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09座、分散式供水取水点80个进行水质卫生状况调查,分别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8月)各采样监测1次.结果 百色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占总人口的56.05%;水源类型以地表水为主,占74.94%;生活饮用水综合合格率低,为19.71%,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合格率为21.05%,在检测的19项指标中,合格率较低的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分别为29.37%、43.00%.结论 百色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主要是受到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存在介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风险.

    生活饮用水 农村 水质
  • 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4期

    目的 掌握改水后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水平,为农村进一步改水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2009年和2011年分层按比例随机抽取北京市12个涉农区县的供水单位,其中集中式供水单位枯、丰水期分别检测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氟含量,分散式供水单位和地氟病区监测点枯、丰水期仅检测末梢水的水氟含量.结果 共监测供水单位1 269个,覆盖了37.5%(1 269/3 384)的农村供水单位和27.2%(1 665 401/6 127 050)的农村人口.共采集水样4 888份,水氟中位值为0.29 mg/L,含量范围为0.01~3.22 mg/L,84.0%的水样水氟含量在0.5 mg/L以下,顺义和通州乎均水氟含量相对较高.34个监测点的64份水样水氟含量超过1.0 mg/L,涉及供水人口33 683人;44.1%(15/34)的超标监测点是地氟病区监测点.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水氟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大于0.05),水氟含量在枯、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中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结论 北京农村大部分地区属低氟水区域,但农村改水后饮水水氟仍存在超标现象,以轻度超标为主.

    生活饮用水 氟化物 卫生调查 农村
  • 新疆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5期

    目的 为农村改水摸底调查提供基础数据,对改水工程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全自治区按分层抽样方法选38个县作为监测对象,约78%的农村人口饮用集中式水厂的供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水样的17项指标进行检验.结果 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细菌污染及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超标.结论 农村水厂管网末梢水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较低,主要是水厂处理工艺不够完善,消毒不够规范等所致.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卫生学评价与全过程的质量验收,依设计要求完善水处理设施并加强运行管理.

    生活饮用水 农村 水质监测
  • 当阳市居民饮用水碘含量的调查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4期

    目的 调查当阳市居民饮用水碘含量,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样,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碘.结果 297份水样的碘含量在0 ~ 143 μg/L之间,平均为21.9 μg/L,中位数9.3 μg/L,水碘含量≥100 μg/L 8份.结论 按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当阳市居民水源一半以上为缺碘地区.但也有少量水源中碘含量较高,接近高碘地区,应加强监测.

    生活饮用水 监测
  • 某市农村饮用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状况调查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1期

    目的 调查某地区农村水厂水源水与出厂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情况,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8-9月,调查该地区12家农村水厂基本情况,采集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各一份,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方法—免疫磁分离荧光抗体法》(GB/T 5750.12-2006)对水样进行隐孢子虫与贾第鞭毛虫的检测.结果 某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水中贾第鞭毛虫检出率25.0% (3/12),隐孢子虫未检出,出厂水均未检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结论 此次调查表明某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受贾第鞭毛虫污染.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够去除低浓度两虫污染.

    生活饮用水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 江西省2011-2012年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5期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11-2012年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在2011-2012年选取部分城市的市政供水、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单位作为监测对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样品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2 a共采集水样3 777份,总体合格率为92%,二次供水不合格的指标有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氨氮、浑浊度、pH、游离氯、二氧化氯;集中供水不合格指标有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浑浊度、pH、铝、铁、游离氯、七氯;部分城市管网老化腐蚀可能影响末梢水水质.结论 市政集中供水水质好于自建集中供水和二次供水;对城市所有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亟待加强.

    城市 生活饮用水 水质分析
  • 湖北省赤壁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5期

    目的 掌握陆水水库发生水华现象后水源水的水质现况,为城区居民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提供依据.方法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办法》( GB/T 5750 - 2006),于2011年7月采集陆水水库水源水及经市供水公司制水工艺后的出厂水,常规检测指标31项,非常规检测指标31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水源水中pH =9.41,汞<0.001 mg/L,符合Ⅳ类标准;镉<0.0025 mg/L,符合Ⅱ类标准;总氮4.51 mg/L,超过Ⅴ类2.0 mg/L的限值,氨氮为0.41 mg/L,符合Ⅱ类标准,其它项目符合Ⅰ类标准.出厂水除色度、浑浊度、pH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外,其它项目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 赤壁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能够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及社会发展要求,但应进一步加强水源的保护,防止水源污染.

    生活饮用水 水质监测
  • 萃取-反萃取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氯硝柳胺的研究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1期

    目的 建立生活饮用水中氯硝柳胺的测定方法.方法 水样中的氯硝柳胺经乙酸丁酯/石油醚混合液萃取和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于波长380 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反萃取液中氯硝柳胺的含量.结果 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03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6.1%,平均回收率97.0%.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氯硝柳胺含量.

    氯硝柳胺 萃取-反萃取法 生活饮用水
  •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饮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2期

    目的 建立吹扫捕集气质联用(P&T-GC/MS)方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1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方法 饮用水中的微量有机物经吹扫捕集提取后,HP-VO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程序升温分离,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方式分析检测饮用水中12种挥发性有机物,外标法定量.结果 1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线性范围为0.4 μg/L~100.0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0.999,检出限为0.011 μg/L ~0.196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2.37% ~6.29% (n=11),加标回收率为78.0% ~ 119.5%.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饮水中1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同时测定.

    生活饮用水 气质联用 吹扫捕集 挥发性有机物
  • ICP-MS分析生活饮用水中稀土元素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3期

    目的 建立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开展生活饮用水中稀土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本方法分析北京市城区部分末梢水稀土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集饮用水样品,用2% HNO3在线稀释处理,对仪器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合适的气体流量克服基体杂质对测试稳定性的影响,选取Rh作为在线内标校正仪器漂移、基体效应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对实际饮水样品进行加标试验,计算加标回收率.结果 测定稀土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6,各元素测定的方法检出限在0.002~0.12 μg/L间,加标回收率在85.6%~114.4%间,精密度小于10%.结论 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良好,直接进样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稀土元素定量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生活饮用水 稀土元素
  • 2017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中碘化物含量的检测分析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2期

    目的了解绵阳市生活饮用水碘化物含量水平,摸清其分布情况,为科学调整碘缺乏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方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2017年采集全市11个县(市、区)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共检测水样4 964份,水样碘化物含量在(0.2~103.1) μg/L之间,水碘中位数2.0 μg/L,水碘化物含量大于100 μg/L的1份.结论绵阳市2017年11个县(市、区)生活饮用水中碘化物含量中位数均小于10 μg/L,按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绵阳市属于碘缺乏地区.

    生活饮用水 碘化物 检测分析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4期

    目的 建立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砷含量不确定度的方法评定,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T 5750.6 - 2006)建立数学模型,从样品重复性测量、工作曲线校准、标准溶液稀释、配制以及样品量取等过程讨论不确定度分量.结果 当水样中砷浓度为6.12 μ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42 μg/L(k=2).结论 标准溶液的稀释和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较大,是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不确定度 评定 生活饮用水
  • 一起生活饮用水苯乙烯污染事件的处理和思考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4期

    目的 掌握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为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一起突发水源苯乙烯污染事件调查处置及后续措施.结果 卫生、环保、供水调度监测中心等多方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政府、水务、安监部门采取措施迅速降低水源污染物浓度;水厂采取措施去除可能进入制、配系统的污染物;政府通过公开的媒体发布事件进展,消除居民恐慌情绪.事件得到有效处理.结论 突发水污染事件后果严重,应急处置措施应考虑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影响,必要时果断停水.水源保护及制水工艺升级是防范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生活饮用水 苯乙烯 污染 处置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