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是一片距离我们很远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和不同,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甚至不同的衣着打扮.没错,那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并富有独特魅力的地方,吸引着无数人们想身临其境去感受这份神秘.西藏的饮食文化也同样深厚且神秘着,特殊的地域和气候造就了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语言使得我们想要念出某些食物名称都要费些周折,这些不正是吸引我们的地方吗?
2011年11月24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叶行舟副主任医师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叶大夫,您好!我这会儿正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给您打电话呢!我的愿望终于实现啦,谢谢您!"打来电话的老张是叶医生之前的病人,一个严重房颤的患者,也是一个"老驴友".经过手术之后,老张终于摆脱了病痛,实现了多年以来去西藏看看的愿望."老驴友"患上了严重心律失常52岁的老张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平时喜欢跟"驴友"们一起出去玩,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不过老张最想去的还是西藏,他把这个点留到最后,准备其他省份都玩遍之后再去.然而两年前,老张在一次旅行途中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心跳加速的症状,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不过随后同行的"驴友"还是将他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老张,他可能有心脏问题.回到南京之后,老张又做了一系列相关的检查,随后被确诊为心律失常、慢性房颤.
随着公路、铁路和直航的相继开通,如今,进入西藏的交通非常便利,到达西藏的旅游人数也日渐上升.说起西藏,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高原反应.常言道:出国容易进(西)藏难,多少流露出对高原西藏的恐惧.
从前,有一位西藏人名叫爱地巴,他一生气就跑回家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阿里位于西藏的西部,距离拉萨市1500公里.一直以来,到过阿里的人很少.一是因为这里海拔高,平均都在4500米以上(比拉萨还要高1000米),不适合人类生存.藏族在这里生活的人也很少.阿里地区大约3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西藏总面积的1/4,是西藏的第二大地区,但常住人口只有8万,平均3平方公里不到1个人!这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这里被称为“无人区”.
1999年西藏监测点共有55 150人,其中农村监测点40 275人,城市监测点14 875人;男性26323人、女性28 827人,性别比为0.91:1,女性多于男性.14岁以下儿童20 524人、15~59岁青壮年29 527人、60岁以上人口5 099人,构成比例分别为37.21%、53.35%、9.25%.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结核病流行情况,探讨防治策略.方法 对西藏2010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结核专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西藏结核专报系统新登记患者3884例,新登记率为129.4/10万,较2009年下降11.4%.患者来源以因症就诊为主,各月均有疫情,3-4月最高;以男性、青壮年、藏族为主,平均年龄为(40.24±0.53)岁(x2=137.017,P<0.05).农民患者最多(68.48%),其次为牧民(13.1%)和学生(6.6%).学生患者以16 ~ 20岁为主,占52.2%.外地户籍涂阳患者占52.1%.日喀则地区报告患者最多,其次为林芝、昌都和山南地区(x2=265.592,P<0.05).结论 西藏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患者以因症就诊为主,需要加强主动发现,加强以藏族、青壮年、农民、男性为主的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流动人口是结核病防治的薄弱环节.
截止到2002年10月11日上午11时,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应收疫情报告144份,实际收到116份,共有28个监测点未能按时报告疫情,这些监测点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山东、西藏、新疆和福建等省区,本月共有30个监测点报告发生了流动人口疫情.
截止到2000年12月11日上午11时,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应收疫情报告144份,实际收到133份,共有11个监测点未能按时报告疫情,这些监测点分布在山东、山西、辽宁、吉林、湖北、广西、重庆、西藏、甘肃和海南等省区,本月共有50个监测点报告了流动人口疫情.
截止到2000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应收疫情报告144份,实际收到133份,共有11个监测点未能按时报告疫情.这些监测点分布在山东、湖北、辽宁、广东、广西、四川、西藏和山西等省区.本月共有53个监测点报告了流动人口疫情.
麻疹西藏:2005年10月麻疹报告发病118例,报告发病率为4.48/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上升11700.00%,与本年上月相比发病数下降32.57%,无死亡病例.发病数女性稍高于男性,男性发病是女性的0.82倍.本月麻疹发病职业构成以学生和儿童(幼托、散居)所占比例最高,为88.98%,其次为农牧民(9.32%).
性病全国:2005年第四季度全国7种性病报告病例数为179 338例,较2004年第四季度(192 144例)下降6.66%.有10个省份报告病例数较上年同季度增多,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省份为:宁夏(89.40%)、四川(70.16%)、西藏(42.31%)、内蒙古(39.52%)和北京(27.93%)等.有20个省份报告的病例数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有:贵州(-73.27%)、辽宁(-42.44%)、河北(-41.78%)、陕西(-41.37%)、青海(-31.31%)、江苏(-25.62%)、黑龙江(-24.69%)和山西(-23.28%)等.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伤害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17年西藏各哨点监测机构监测的意外伤害病例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构成比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2016-2017年西藏共监测7 807例意外伤害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15~44岁为主.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是跌倒/坠落(30.84%)、机动车车祸(22.47%)、动物伤(20.01%)、非机动车车祸(7.52%)和钝器伤(7.28%).机动车车祸(x2=5.374,P=0.020)和动物伤(x2=13.453,P<0.001)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钝器伤(x2=19.499,P<0.00l)和刀/锐器伤(x2=23.043,P<0.001)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岁”组病例前3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动物伤和机动车车祸,其他年龄组病例前3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和动物伤.伤害发生地点前5位依次是公路/街道(36.44%)、家中(19.41%)、公共居住场所(14.05%)、工业和建筑场所(9.47%)和学校与公共场所(6.57%),工业和建筑场所男性伤害病例高发,贸易和服务场所女性伤害病例高发.“0~岁”和“60~岁”年龄组病例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其他年龄组病例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工作(1 755例,22.48%)、休闲活动(1 446例,18.52%)、驾乘交通工具(1 256例,16.09%)和步行(l 105例,14.15%)等.结论 2016-2017年西藏意外伤害事件发生较多,高危人群为15 ~ 44岁年龄组男性,高危原因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等,高危地点为公路/街道.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干预,有效降低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率.
目的 分析2006-2009年西藏自治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报告伤害病例伤害发生原因,为西藏自治区开展伤害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3家哨点医院急、门诊,采用统一制作的报告卡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结果 报告病例中男性青壮年占大多数,学生、商业服务、农林牧业是主要职业.0~15岁及>65岁跌倒/坠落引起的伤害占首位,其次为机动车车祸,钝器、刀/锐器伤占一定比例;15~65岁年龄组机动车车祸为首位,刀/锐器伤和钝器伤、跌倒/坠落引起的伤害各占约1/4.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车祸主要发生于公路/街道;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主要发生在家中及一些公共场所.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是伤害干预的重点,公路/街道、家中及公共居住场所、学校、贸易服务场所以及工业建筑场所等是伤害干预的重点场所.
目的 了解西藏那曲和昌都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感染情况,掌握流行现状及特征.方法 用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人群布鲁氏菌抗体,了解布病感染情况.结果 采样人群布病阳性率为7.96%,其中男性感染率略高于女性;昌都地区的感染率较高于那曲地区.结论 西藏那曲、昌都地区存在布病流行.
西藏早春,当大部分地区一片冰雪风光——到处都与西藏纯净的天空一样,空旷、干净得一览无遗,而有那么一处地方,粉红的桃花已经开遍山野,与我国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峰相映成趣、烂漫无比.当你身处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在尼洋河畔,一定会让你恍惚,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这里就是西藏的桃花源——林芝!
听说在遥远的西藏,有个叫纳木错的地方.那里,有一条传奇而美丽的湖.据说,从这条湖里,能看到前世今生.尽管我对我的前世充满了好奇,但是,我只选择,过好今生.一在美丽的纳木错,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在午夜十二时,站在湖边十点钟方向,万念纯粹之下,便能激起湖水擎天,将黑夜照亮,从清澈透亮的湖水中,尽可照出你的前世今生.
从那以后,余有蓝再没有来过店里,只是偶尔会有照片发来,有湖心亭的雪景,有东京的樱花,有西藏的蓝天,也有,小山村的萝卜花,照片里有他和他的妻子,笑得释怀。
“2011·中国幸福家庭万里行”活动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共同实施,覆盖新疆、青海、西藏、河北、黑龙江、吉林、四川、广东等8个省(自治区),持续5个月.健康讲座受热捧“幸福家庭什么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答案.但是,对于支撑家庭半边天的女同胞们而言,身体健康是家庭幸福的首要前提.”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任医师李奕动情地讲道,“女性的常见不适可用五字概括:痒、痛、血、水、块.”
我那年去西藏,旅途中结识了一位当地少年.他叫木措,是个像拉萨天空一般纯净的少年.与木措结识的前一天,我在铁路沿途的一座小镇住下.小镇不大,而且人烟稀少,周围的景物荒凉至极,我感觉自己刚一下火车就已经后悔当初的决定.我在昏暗的天空下寻找灯火明亮的旅馆,可惜小镇实在条件有限,没有旅馆可以落脚.几经辗转,一位好心的藏民容我居住一段时日.打理一番后,我便进人了梦乡.
不高的个子,甜甜的笑容,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佳兴同学总是给人一种亲切平和的感觉.二十多岁的她却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她曾组织带领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公益服务50余次,涉及养老、环保、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领域,并曾作为志愿者远涉重洋,前往西非加纳,参加艾滋病预防宣传项目.201 2年7月,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李佳兴还随同南航的“研究生西部支教团”前往西藏支教一年.
这就是西藏,人格化的西藏,我日夜梦想的地方;这就是西藏,贫穷裹罩着的富饶,褴褛掩盖下的美丽,神秘遮隐去的单纯。
说到唐卡,到过西藏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是流行于藏区的一种宗教卷轴画,通常绘于麻、棉、帛、丝等材料上,是藏族绘画中与壁画同等重要的绘画形制,是可以移动携带的神像。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30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和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熊,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藏历六月的拉萨,如一位披金戴锦的女神,躺在彩花卡垫上.到处盛开的鲜花、饱满的麦穗和吐绿的旋柳,使神女显得更加艳丽.假若拉萨周围山峰夜里降雪,那就更增添了古城的清丽.清晨,山谷间萦绕着漫漫的云雾,媚人的阳光穿过薄雾,越过峰巅洒向街市,拉萨简直就是一位披着纱巾的神妙仙女.而位于拉萨西南的罗布林卡,便是神女手上捏着的一朵花.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直接表现于土壤生产力的下降,且能在农产品中富集,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的健康。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出现水俣病(Hg污染)、骨痛病(Cd污染)等事件的发生,近年来,重金属毒性污染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如最近广西柳州的镉污染、2010年湖南儿童血铅超标等,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四川省雅安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之称.著名的三雅文化:雅鱼、雅女和雅雨,已成为雅安的城市符号.雅鱼与雅女、雅雨并称“雅安三绝”,尤其是雅鱼,因其珍稀名贵及印记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成为雅安地方饮食文化名肴,所以,民间有“到雅安,不食雅鱼等于没来雅安”之说.
本文报道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在地处海拔3 650米的西藏阜康妇产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成功妊娠的案例,探讨高海拔地区的生殖医学中心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可行性.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住院分娩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及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地区15个项目县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户(每乡保证20户),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2.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逻辑检错程序,采用二次录入法.使用Stata 8.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调查获得1512例妇女.被调查妇女的住院分娩率为40.2%.被调查4个地区的住院分娩率从25.2%~52.4%不等.平均住院天数6.8天,平均住院花费515.9元.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西藏地区妇女住院分娩的因素为是否做过产前检查,有无动员住院分娩和怀孕次数.结论西藏地区住院分娩率较低,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和宣传教育.
笔者在高原从事生物医学工程近20年,特殊的高原环境影响了医院设备各种功能的发挥,甚至一台新设备运来,就不能使用.本文浅谈西藏高原环境对医疗设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