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米韦】相关文献(29)
  • 帕拉米韦治疗心功能不全儿童流感的疗效及安全性

    《国际病毒学杂志》 CSTPCD 2017年3期

    目的 观察帕拉米韦在治疗患有心功能不全疾病儿童流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有心功能不全疾病同时确诊流感的患儿,以是否自愿接受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输液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间发热缓解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抗生素使用等.结果 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19.9±10.6)h和(57.6±33.7)h,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9.9±39.8)h和(60.7±33.3)h,治疗组发热及咳嗽、咽喉痛、鼻卡他/鼻塞等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分别为10.0%(3/30)和40.0%(12/30),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0.0%(9/30)和66.7%(20/30),治疗组并发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平均每例使用总费用分别为658元和792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有心功能不全的患儿流感发病后使用帕拉米韦可以显著缩短发热缓解时间,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抗菌药物使用,不增加药物使用总费用.

    帕拉米韦 心功能不全 儿童 流行性感冒
  •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流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150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9例(52.7%),女性71例(47.3%),平均年龄(3.9±3.0)岁.中位症状缓解时间(95%CI)是27.9 h(20.6~30.8 h),中位发热缓解时间(95%CI)是17.8 h(16.1~19.5 h).不同年龄组间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和中位发热缓解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3例患儿(88.7%)治疗持续时间为1 d,17例患儿(11.3%)治疗持续时间为2 d,没有治疗持续时间3 d或以上患儿.没有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4.0%,全部是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年龄小的儿童,不良反应均出现在治疗开始后的3 d之内,未经干预迅速缓解消退,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随剂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有效,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疗效和安全性一致.

    甲型流感病毒 帕拉米韦 儿童
  •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流行性感冒(以下称流感)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和乙型较为常见,丙型和丁型不多见.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可分为许多亚型,H 可分为H1 ~H17,N 可分为N1 ~N10,其中H1N1、H2N2和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他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其他动物(如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7N9等禽流感病毒),但先后有感染人类的事件发生.1889年以来,由甲型流感病毒及其抗原变异导致了几次世界范围的流感大流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业带来极大挑战.2013年以来,人感染H7N9禽流感已经在我国历经了5个流行季,病死率达到39.5%.由于给家禽大规模注射疫苗,2017年底至2018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数量明显下降.乙型流感病毒主要有两种亚型:Victoria型和Yamagata型.从2017年底到2018年初诊断的流感病例中,乙型占了很大比例,其中Yamagata型明显增多,与目前的三价流感疫苗未覆盖Yamagata型有关.

    流感 抗病毒治疗 奥司他韦 帕拉米韦
  •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帕拉米韦在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共30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分为帕拉米韦治疗组(150例)和奥司他韦治疗组(150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缓解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27.9 h和42.7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8.325、P < 0.001);两组患儿中位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17.8 h和22.3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9.365、P < 0.001).两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9、P = 0.246).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消退.结论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流感病毒、甲型 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 儿童
  • 衍生化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新型抗流感药物帕拉米韦及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9年6期

    目的:建立灵敏、可靠的衍生化LC-MS/MS新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帕拉米韦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前处理包括蛋白沉淀和用盐酸(10 mol/L)-甲醇(10∶90, 体积比)为衍生化试剂的衍生化反应,测定采用LC-MS/MS.通过电喷雾电离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 /z 343→284(帕拉米韦衍生物)和m /z 299→152(内标Ro 64-0802衍生物).色谱分离采用Zorbax RX-C8 柱(2.1 mm × 150 mm, 5 μm),以乙腈-水-甲酸(30∶70∶0.1,体积比, 0.2 ml/min)为流动相.结果: 测定帕拉米韦的线性范围为10~10 000 ng/ml,相关系数r~2为0.9940,定量下限为10 ng/ml,批内和批间RSD%分别在5.0%和7.1%以内,准确度控制在89.9%~106.1%.结论:本方法通过衍生化反应,使帕拉米韦保留时间增加,基质抑制降低并使检测灵敏度提高.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帕拉米韦非临床和临床研究中.

    衍生化 液质联用 大鼠血浆 帕拉米韦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6年5期

    目的:评价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6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予以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100 mL/0.3 g,单次静脉滴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天共访视3次,评价其症状缓解情况和安全性。结果发热缓解率100%,缓解时间(23.40±13.43) h,其他症状缓解率75%~93%。不良事件以化验检查异常为主,主要包括三酰甘油升高11例,谷丙转氨酶升高1例,QTc间期延长1例,大部分复查后恢复,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是相对安全的,有效的。

    帕拉米韦 流行性感冒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帕拉米韦治疗流感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8期

    目的:为帕拉米韦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外关于帕拉米韦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303篇文献记录,最终筛选出10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帕拉米韦对健康受试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帕拉米韦治疗无并发症的住院流感患者疾病持续时间为38.7h(400 mg组)和45.5 h(200 mg组),治疗感染流感病毒的高危患者缓解流感症状的平均时间为68.6 h;治疗季节性甲型H3N2流感,帕拉米韦组患者体温下降至37.5℃以下所用的时间最短(均值17.0h);对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流感患者,帕拉米韦的疗效与其他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相比更显著.结论:帕拉米韦的耐受性好,不易出现耐药,且安全性较好,是目前极具应用价值的抗流感新药.

    帕拉米韦 流感 有效性 安全性
  • 新型抗流感病毒强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9期

    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具有对各亚型流感病毒广谱的有效性、低耐药性、良好的患者耐受性等优点,成为当前抗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型甲型HxNy流感病毒最主要的一类药物.帕拉米韦作为一种新型NA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的NA活性,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针对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研发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药品审评中心,为应对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第一时间批准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上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帕拉米韦的研发历程、理化性质、抑制NA作用机制、药效学研究、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药动学研究、临床实验研究并概述了国内生产企业等研发动态.

    帕拉米韦 抗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 H7N9禽流感病毒 作用机制 药动学 临床试验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大鼠小肠吸收特性

    《现代药物与临床》 CSTPCD 2018年11期

    目的 研究帕拉米韦及其拟肽类衍生物的大鼠小肠吸收机制,筛选出膜渗透性最大的衍生物.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小肠吸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和酚红的浓度.建立lgD预测值和lgP之间的关系.结果 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膜渗透系数都比帕拉米韦高,其中帕拉米韦L-异亮氨酸衍生物具有最高的膜渗透性;寡肽转运蛋白(PEPT1)典型底物甘氨酰肌氨酸能显著降低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小肠吸收,而L-缬氨酸不具有这种能力.结论 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是PEPT1的底物,它们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是PEPT1介导的主动转运过程.

    帕拉米韦 拟肽类衍生物 在体单向灌流 寡肽转运蛋白
  • 帕拉米韦及其中间体酯化物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

    《现代药物与临床》 CSTPCD 2012年4期

    目的 验证所合成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帕拉米韦中间体酯化物及帕拉米韦成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探讨化合物晶型.方法 选择适宜的条件,培养出适合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单晶体,对所得单晶数据进行结构解析,得到化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信息,与文献进行比对;同时通过单晶结构数据模拟获得化合物的粉末X射线衍射理论图谱,用于晶型研究.结果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帕拉米韦中间体酯化物及成品的化学结构、构型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粉末X射线衍射理论图谱可作为晶型对照图谱使用,并进一步表明中间体存在多晶型现象.结论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可准确测定含多手性中心的帕拉米韦中间体酯化物及成品的空间结构,充分证实了该药物合成过程与结果的正确性;粉末X射线衍射理论图谱可为化合物晶型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帕拉米韦 中间体 X射线衍射 结构 晶型
  • 帕拉米韦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 CSTPCD 2018年9期

    目的 考察帕拉米韦原料药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含0.1%冰醋酸)–乙腈(90:10);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考察了帕拉米韦原料药在不同温度、光照和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结果 帕拉米韦原料药在100℃条件下48 h内是稳定的;在光照10 d的情况下,帕拉米韦的稳定性良好;帕拉米韦在碱性和中性环境下稳定性良好,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随着pH值的降低,稳定性越差,在pH 1.0时,降解半衰期(t1/2)是43.6 h.结论 帕拉米韦在酸性环境中极不稳定,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帕拉米韦原料药 帕拉米韦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
  • 非水滴定法测定帕拉米韦原料药中帕拉米韦

    《现代药物与临床》 CSTPCD 2013年2期

    目的 建立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中帕拉米韦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0.1 mol/L高氯酸溶液为滴定液,以冰醋酸为溶剂,采用非水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 帕拉米韦样品溶液6h内稳定;重复性测定结果表明RSD值为0.07%(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作为帕拉米韦原料药的测定方法,为帕拉米韦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帕拉米韦原料药 帕拉米韦 高氯酸 非水滴定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 CSTPCD 2016年14期

    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流行,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和特异性的疫苗研制的滞后性,常规的疫苗不能有效地预防流感暴发与流行.因此,抗病毒药物就成为了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目前被批准上市的抗病毒药物有M2离子通道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s)两大类.M2离子通道阻滞剂不良反应大,且只能防治甲型流感病毒,对乙型流感病毒无效;NAIs可以抑制高致病性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已成为目前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上市的NAIs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本文介绍了NAIs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并着重对NAI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神经氨酸酶 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 帕拉米韦 那尼纳米韦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安全
  • UPLC-MS/MS法测定帕拉米韦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帕拉米韦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UPLC-MS/MS的方法,并且将这种方法用于帕拉米韦口服和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50 mm ×2.1 mm,1.7 μm),使用梯度洗脱来分离被检测的物质,通过沉淀蛋白方法处理被测的血浆样品,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的方法对被测的样品进行扫描和检测.结果 在线性范围内,帕拉米韦的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为-8.0% ~ +8.0%之间,日内RSD<7.1%且日间RSD <7.1%,平均提取回收率>85%,基质效应为90%~ 110%.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于帕拉米韦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帕拉米韦 大鼠 药动学 液质联用
  • 帕拉米韦中间体的合成

    目的 合成帕拉米韦关键中间体.方法 以(-)-(1S,4R)-4-(叔丁氧羰基)氨基-2-环戊烯基-1-羧酸甲酯,2-乙基丁醛肟为起始原料经与次氯酸钠的Diels-Alder反应,催化氢化,N-乙酰化,脱氨基保护基,加成,水解共六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 H-NMR,MS确证.结论 以总收率35.35%合成目标化合物.

    帕拉米韦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合成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

    近几年来,流感频发且范围广危害大,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相比传统抗流感药物具有多重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第三代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是目前治疗H7N9甲型流感病毒所导致流感最为有效的药物,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需注射方式给药.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通过联合用药可以减少耐药现象的产生,但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解决.本文介绍了帕拉米韦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国内外临床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流感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帕拉米韦
  • 对乙酰氨基酚对帕拉米韦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11期

    考察了对乙酰氨基酚对帕拉米韦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试验组大鼠灌胃给予对乙酰氨基酚50 mg/kg,尾静脉注射帕拉米韦30 mg/kg;对照组仅尾静脉注射帕拉米韦30 mg/k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帕拉米韦,采用DAS 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并以SPSS 13.0软件比较2组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试验组的AUC0→3h、AUC0→一t1/2、CL、V和cmax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前后帕拉米韦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无显著性变化.

    对乙酰氨基酚 帕拉米韦 药动学
  • 大鼠血浆中帕拉米韦的HPLC法测定及其药动学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6年6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帕拉米韦,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以甲硝唑为内标,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5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85∶15),检测波长210 nm.帕拉米韦在2~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帕拉米韦的绝对回收率为(72.5±2.7)%~(81.3±0.7)%,方法回收率为(88.2±3.9)%~(102.1±2.8)%;内标甲硝唑的绝对回收率为(76.9±1.4)%.大鼠静脉注射帕拉米韦30 mg/k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60.3±37.9)μg/ml,t t1/2(0.9±0.3)h,AUC0→ 1(96.6±29.8) tg·h·ml-1,AUC0→∞(107.6±38.4)μgh·ml-1,CL (0.3±0.1)L·(h·kg)-1,V(0.4±0.1)L/kg.

    帕拉米韦 高效液相色谱 药动学
  • HPLC法测定帕拉米韦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药学与临床研究》 CSTPCD 2013年2期

    建立帕拉米韦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含0.1%三乙胺的0.005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 6.0)-乙腈(93∶7);检测波长:210 nm.

    HPLC法 帕拉米韦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 新型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研究进展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09年4期

    神经氨酸酶(NA)抑制荆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具有对各亚型流感病毒广谱的有效性、低耐药性、良好的患者耐受性等优点,成为当前抗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主要的一类药物.帕拉米韦作为一种新型NA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甲、乙型流感病毒的NA活性,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此文介绍了帕拉米韦的研发历程、理化性质、NA抑制作用及其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实验等研究状况.

    帕拉米韦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流感 抗病毒药物
  • 黄芩苷联合帕拉米韦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3年5期

    目的 评价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体外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终点稀释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病毒滴度;体内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黄芩苷灌胃,帕拉米韦肌肉注射,两者联合给药,观察试验小鼠存活情况及体重变化.试验结果以MacSynergy Ⅱ软件分析两种药物体内外联合作用结果.结果 细胞试验中,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95%置信区间内的协同值为3.2,表现为相加作用;小鼠试验中,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用,对提高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存活率和抑制其体重下降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协同值分别为69.0和105.2.结论 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抗流感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黄芩苷 帕拉米韦 联合用药 抗流感病毒作用 MacSynergy 协同作用
  • 儿童常用流感药物的特点及选择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18期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神经氨酶抑制剂对流感防治有一定效果,其中奥司他韦在成人及儿童中已广泛应用,帕拉米韦、扎那米韦已应用于儿童.M2离子通道阻滞剂、中药也可用于流感防治.临床医师应根据抗流感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来选择药物.

    流感 药物 奥司他韦 帕拉米韦 扎那米韦 儿童
  •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12期

    目的:探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与磷酸奥司他韦、喜炎平的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某院发热门诊诊治的1 358例儿童流感病例,根据筛选符合入组条件者1 350例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50例.A组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C组采用喜炎平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缓解时间,显著短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和化验检查为主,A组发生率为26%,与B(35.1%)、C组(30.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05).结论:儿童流感病例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较奥司他韦、喜炎平更快地改善发热和流感症状,可单次静脉注射治疗,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 喜炎平 儿童 流感病毒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与合理用药

    《中国药业》 CSTPCD CA 2014年8期

    目的 提高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查询,了解和分析H7N9疫情及其源头、致病性、主要防控要点,提供安全有效能防治H7N9感染的药物并指导合理用药.结果 H7N9源系由东北亚迁徒野鸟与我国长三角家禽进行基因重配后在禽类间的致病性低,但感染人后则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发现和救治,则可危及生命.结论 对H7N9感染,只要坚持正确的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救治,尤其是合理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达菲)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H7N9禽流感 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 帕拉米韦 莲花清瘟胶囊
  • 中西药联合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轻症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该院门诊接诊的急性单纯性轻症流感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措施研究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清热方,对照组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单独静脉滴注,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改善时间、流感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轻症流感疗效肯定,且能缩短患者流感症状缓解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

    流感 综合疗法 清热方 帕拉米韦
  • 新型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论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Influenza virus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抗流感病毒药物中重要的组成,具有对各亚型流感病毒广谱、有效、低耐药、良好耐受性等优点,成为当前抗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型A型HxNx流感病毒最主要的一类药物.扎那米韦、奥司米韦和帕拉米韦3个抑制剂能抑制多种A、B型流感病毒的NA活性,前两者早已上市.针对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研发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也已进入Ⅲ期临床.本文报道了国内外扎那米韦、奥司米韦和帕拉米韦3个抑制剂的研发历程、理化性质、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实验研究,并对国内外生产企业的研发动态进行了概述.

    扎那米韦 奥司米韦 帕拉米韦 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 H7N9禽流感病毒 作用机制 药动学 临床实验 生产企业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的合成及其抗禽流感病毒药效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9年8期

    目的 改进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合成方法,提高其反应收率,确定其对人工感染禽流感病毒小鼠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给药方式.方法 以文斯内酰胺和2-乙基丁醛为主要原料,经催化开环、氨基保护、环化加成等步骤合成了帕拉米韦,通过1H NMR,13C NMR及MS等方法确定了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考察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的帕拉米韦预防及治疗人工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的药效.结果 合成帕拉米韦的总收率为52.7%,较文献提高了 28%.帕拉米韦对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具有剂量和治疗时间依赖性.40 mg/kg剂量的帕拉米韦一次性肌注,对感染小鼠的保护率为100%.感染病毒后2d内给药疗效较好.结论 帕拉米韦对感染禽流感病毒小鼠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肌注效果较好.

    帕拉米韦 合成 禽流感病毒 药效
  •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疑似流感的疗效与安全性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CSTPCD 2018年2期

    目的 评价帕拉米韦治疗儿童临床诊断疑似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疑似流感儿童,采用前瞻性研究,患者或其监护人接受新药帕拉米韦输液治疗者纳入治疗组(n=180),不接受者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等对症治疗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180).评价两组间平均发热缓解时间、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间治疗前出现症状到给药平均时间、平均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16.38 ± 7.34小时和60.20 ± 32.52小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5.77 ± 27.58小时和65.43 ± 33.44小时,治疗组平均发热缓解时间、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咳嗽、咽喉痛、鼻卡他/鼻塞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 -17.988、-7.301、-8.488、-11.080、-10.641,均 P<0.05).治疗组出现6例腹泻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未进行特殊处理且随病情好转逐渐缓解并消失.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78% 和4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04,P<0.05).结论 帕拉米韦治疗临床诊断疑似流感儿童可以显著快速缓解症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流行性感冒 帕拉米韦 儿童 疑似
  •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疑似流感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疑似流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疑似流感儿童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基础上予以帕拉米韦治疗.结果 研究组高热、鼻塞、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疑似流感的儿童,予以帕拉米韦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效果,能够早日消退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帕拉米韦 儿童 疑似流感 疗效 安全性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