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肽转运蛋白】相关文献(4)
  • 罗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空肠短肽载体的调控机制研究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AJ CA CBST 2013年7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空肠短肽载体(PepT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刺(CLP)组(C组)、假手术组(S组)、罗格列酮组(R组)、罗格列酮+胰岛素组(RI组)、CLP+胰岛素组(CI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8只.C、CI、S组大鼠术前30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R、RI组CLP前30min给予罗格列酮(20mg/kg)灌胃;RI、CI组在CLP后150min经股静脉注射胰岛素(10U/kg);N组大鼠未做任何处理.6组大鼠分别于术前30min及术后30、60、90、120、150min测空腹血糖,并在150min时取动脉血和近端空肠待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D-乳酸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空肠PepT1表达.结果 术前给予罗格列酮可降低脓毒症大鼠呼吸频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及CLP术后血糖,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ot、IL-6、IL-10水平以及D-乳酸水平,增加基础状态下和胰岛素刺激下的PepT1表达.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而提高脓毒症时空肠肠黏膜PepT1的表达.

    脓毒症 胰岛素 罗格列酮 寡肽转运蛋白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大鼠小肠吸收特性

    《现代药物与临床》 CSTPCD 2018年11期

    目的 研究帕拉米韦及其拟肽类衍生物的大鼠小肠吸收机制,筛选出膜渗透性最大的衍生物.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小肠吸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和酚红的浓度.建立lgD预测值和lgP之间的关系.结果 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膜渗透系数都比帕拉米韦高,其中帕拉米韦L-异亮氨酸衍生物具有最高的膜渗透性;寡肽转运蛋白(PEPT1)典型底物甘氨酰肌氨酸能显著降低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的小肠吸收,而L-缬氨酸不具有这种能力.结论 帕拉米韦拟肽类衍生物是PEPT1的底物,它们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是PEPT1介导的主动转运过程.

    帕拉米韦 拟肽类衍生物 在体单向灌流 寡肽转运蛋白
  • α-常春藤皂苷缬氨酸酯在瘦素诱导Caco-2细胞上的吸收机制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 CSTPCD 2014年11期

    目的:构建寡肽转运蛋白(PEPT1)高表达的Caco-2细胞系,并用于α-常春藤皂苷缬氨酸酯吸收机制的研究。方法0.2 nmol/L瘦素诱导Caco-2细胞7 d以增加细胞上PEPT1的表达量。通过在瘦素诱导Caco-2细胞上进行吸收抑制实验,研究α-常春藤皂苷缬氨酸酯的吸收机制。结果相对于未经诱导的Caco-2细胞,α-常春藤皂苷缬氨酸酯在诱导的Caco-2细胞上摄取量提高了5.33倍,提示PEPT1的表达量增加了。结论α-常春藤皂苷缬氨酸酯的吸收是由PEPT1介导的。

    α-常春藤皂苷缬氨酸酯 瘦素 寡肽转运蛋白 Caco-2细胞
  • 药物转运蛋白在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中的作用及对新药研发的意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3年6期

    介绍了药物转运蛋白(drug transporter)在药物处置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新药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对药物转运蛋白功能的了解和利用,可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开发出对某些器官有靶向性的药物,或避免药物分布到某些器官中,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其的毒副作用;也可以控制药物的消除速度.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手段达到上述目的,一是根据需要选择与某些转运蛋白有作用或没有作用的光导化合物,另一个则是使用转运蛋白抑制剂.在药物研发的初始阶段,就开始重视其药动学特性,这一观念近年来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对转运蛋白的深入认识和利用,建立研究药物转运特性的有效方法,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药物转运蛋白 药物靶向性 P-糖蛋白 多药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 寡肽转运蛋白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