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对于快速检测市场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执法的一个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快速检测产品和技术在国内的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快速检测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检测手段,且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在准确性上有很大差距,而随着传统检测技术在样品前处理、检测过程简化、检测样本增加的趋势下,快检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前景不会长久。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食品产业结构和饮食习惯造成了不同于别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快检技术和产品适合我国的监管模式,随着快检技术的发展,其检测准确性将会不断提高,快检会是一种长远发展的检测技术。那么中国目前快检技术的发展水平是怎样的?利用快检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哪些物质?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成生物科技”)销售经理王烨晨先生。据了解,美成生物科技的前身是绿邦科技,成立于2005年,该公司研发的ATP荧光检测仪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资助,部分理化试剂和生物试剂被上海食品药品监督所作为快检方法的地方标准。
2000年10月22日~24日,在南京市举办了全国警犬观摩会,22日晚约60人就餐,餐后6 h左右 ,陆续有人发生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腹泻、水样粪便等急性肠胃炎症状,至23日晚为止 ,共计38人到医院就诊.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研究证实,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标本粪便6份,呕吐物1份,剩余食物(盐水鸭)3份.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API鉴定系统(法国梅里埃),rapid ID 32E试剂条. 其余试剂为干粉培养基购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养基室,微量生化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1.2 致病菌检测与鉴定所有检样均按<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 47 89-1994[1]及<卫生防疫检验>[2]做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孤菌的检测和鉴定.
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4年5月开展的霍乱常规监测工作中,首次从甲鱼涂抹物标本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甲鱼标本取自新都区市场和酒楼的甲鱼表面涂抹物16份,采样及检验方法按<霍乱防治手册>进行.试剂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厂提供,霍乱弧菌诊断血清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均在有效期内.
1998年6月,我们由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1株产硫化氢(H2S)的革兰阴性杆菌,生化反应符合志贺菌属。 1.材料与方法:营养肉汤、GN增菌液、克氏双糖铁琼脂(KI)、伊红美兰琼脂(EMB)、SS琼脂等由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生产;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GYZ-15e由杭州微生物试剂厂产品,批号980112,其余自制;志贺菌属诊断血清21种由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80101,有效期2000年1月;庆大霉素等10种药敏纸片由杭州微生物试剂厂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鲎试剂由中国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生产,灵敏度0.5 EU/ml,批号980424。 标本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按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检验手册》程序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鲎试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豚鼠角膜试验执行《卫生防疫检验手册》程序。 2.结果: (1) 粪便标本接种GN增菌液,37 ℃4 h增菌培养的同时,直接划线SS和EMB琼脂做分离培养。次日在SS和EMB琼脂上呈现纯培养,无色、透明、较小的菌落。挑取可疑菌落。接种KI上,做初步生化反应, 37 ℃培养过夜,生长菌无动力,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但产生H2S。涂片染色为革兰阴性杆菌, 生化编码鉴定排除沙门菌、变形杆菌、枸椽酸杆菌等。用志贺菌属群、型诊断血清作凝集反应,初步鉴定为产H2S志贺1型菌,也是引起腹泻病的唯一病原菌。 (2) 产H2S志贺1型菌的微生物学性状: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长约2~3 μm,宽0.5~0.7 μm,无动力,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37 ℃ 24 h培养后,在营养肉汤和GN增菌液中均匀混浊,无沉淀、无荚膜。在SS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稍有凸起的较小菌落,直径0.5~0.8 mm;在EMB琼脂上,菌落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圆形,光滑,湿润,直径1.2~1.6 mm。该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甘露醇、卫矛醇、肌醇、侧金盏花醇、棉子糖、纤维二糖、木糖、鼠李糖和水杨素等。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靛基质、 VP 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枸橼酸盐、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均阴性,在醋酸盐中不生长。除产H2S外,生化反应符合志贺菌属。与志贺菌属4种多价和志贺1型诊断血清呈现凝集,与生理盐水和其他群型血清无自凝和交叉凝集现象。经安徽省卫生防疫站鉴定,确认为产H2S志贺1型菌。
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1].此技术具有高产出,实验误差小和省时、省力、节约经费等优点,并能应用于科研、教学、生物试剂测试、质量监控及标准化等领域[2].因此它是目前很热门的一种技术方法.我们在尝试此项技术的同时,摸索出一种制作组织芯片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组织芯片(tissue chip) [1]技术具有高产出(high-throughput),实验误差小和省时、省力、节约经费的优点,并能应用于科研、教学、生物试剂测试、质量监控及标准化等领域[2 ,3]. 我们采用了组织芯片这项技术并选用了5种常用抗体(AE1/3、波形蛋白、CD45、结蛋白和 S- 100蛋白)对54例正常组织及60例肿瘤标本进行了抗原表达的检测,以了解该技术在这方面的使用价值.
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重点比较了3种ESBLs的检测方法,分析了37株产ESBLs细菌的耐药性,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菌株:系 2000年1月~2001年6月,从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痰、脓等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232株;肺炎克雷伯菌 58株,产酸克雷伯菌38株;阴沟肠杆菌 21株,产气肠杆菌 12株,板崎肠杆菌和聚团肠杆菌各1株.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阴性对照),肺炎克雷伯菌 GY2000(阳性对照),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某产妇,25岁,孕36+6周,孕1产1,因阴道流液半小时于2006年5月30日13:13:00入住我院妇产科,早产一活女婴.次日采用中山生物试剂公司的HIV抗体1+2双抗原夹心法(批号:2006019,有效期:2007-1-18)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弱阳性.随即采用北京蓝十字生物公司的胶体金法(批号:20060102,有效期:2007-7-17)进行快速检测,结果为阴性.6月1日重新复查,结果虽为阴性,但属于灰带.故电话通知妇产科要求重新采血.6月2日把两次的标本重新测定,两次标本均无溶血及黄疸.根据检测结果最后确诊为HIV抗体阴性.测定结果如下表.
为了解本院酵母样真菌感染情况,对我院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1515份痰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做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和材料 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痰标本共1515份,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所用材料为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沙保罗培养基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西藏拉萨平均海拔3 658 m,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度高,空气稀薄且干燥,年平均温度低而昼夜温差大,为了解这些环境因素对空气细菌的影响程度,笔者对空气中细菌在不同时间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调查点为军区医院外较固定安静场所,分别在9时、13时和18时采集空气样本,用直径7cm营养琼脂平板自然沉降10 min,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紫外线强度.不同时间的空气样本分12次采集,每次采集3~4份,共123份.将采集的空气样本置37℃培养48 h.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诊断细菌学>进行鉴定.根据50000N/AT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含量.培养基及微量生化鉴定管购自杭州市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2003年9月,我市一家庭食物中毒,4人腹泻4~6次/日,无发烧呕吐症状.来我站便检,从3人便中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鉴定结果如下:菌样鉴定1培养基及其它培养基系北京陆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诊断血清系成都生物制品所产.生化试剂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药敏片由北京天坛药物技术开发公司产.
为了解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发生频率,我院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变形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和产超产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与仪器设备:102株菌株是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从我院临床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所得.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革兰阴性菌(GNI)+鉴定卡、革兰阳性菌(GNS)药敏卡、血平板为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麦康凯(MAC)琼脂和M-H琼脂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药敏试验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症,特别是夏秋季节,发病率会明显增高.为了解儿童腹泻的细菌性病原、菌型变迁及耐药情况,对山西省儿童医院疑似腹泻患儿进行了细菌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来源(1)170份标本采自山西省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2)所用血清均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3)药敏纸片购自上海伊华临床医学科技公司;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药敏培基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4)药敏试验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33,大肠杆菌ATCC25922.
1实验材料①菌株:导致手足癣病、甲癣病的主要3种致病真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白色念珠菌,购于广州市皮肤病研究所;②培养基:沙搏氏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厂,批号:990426);③药物与试剂:凤仙草(南京中药饮片厂,出厂日期:990614),经鉴定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达克宁(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00601257),喷脚灵(四川联发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批号:20000604),氯仿(广州新成精细化工厂,批号:20000323),正丁醇(广州化学试剂二厂,批号:99110101),乙醇(安徽特酒总厂,批号:991010),乙酸(广州市番禺力强化工厂,批号:000610),生理盐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批号:20000630);④仪器:培养皿、超净工作台、人工气候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恒温干燥箱.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与分组给药 Wistar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雄性,由吉林大学医学部提供,合格证编号SCXK(吉):2011-0004.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为6组,每组10只,分组及给药剂量见表1.1.2 药物与试剂 复方丹参饮(丹参、半夏、檀香、砂仁、苍术、三七、党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配制(天江药业);消心痛:太原市振兴制药;批号H14021755;通心络:石家庄以岭药业批号:z19980015.乌拉坦: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bFGF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泌尿系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我们就我院分离的80株大肠埃希菌进行了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菌株来源收集2002年12月~2004年3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尿、非尿(痰、脓等)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我们对1999年1月~2000年6月就诊的70例猪囊尾蚴病患者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来源门诊及住院患者、经CT检查确诊和经ELISA血清检查(试剂盒由河南博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生产)抗体阳性的脑囊尾蚴病患者共70例.
环氧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1],尤其是末端环氧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用途,用来合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更重要的是光活性的环氧化合物[2,3],如S-(+)-环氧氯丙烷,是制备手性药物,生物试剂,化学试剂的重要中间体,在光活性有机物的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外消旋的末端环氧氯丙烷是价廉易得的,水解动力学拆分外消旋环氧氯丙烷是吸引人的,简单和经济,在拆分过程中水是唯一的试剂,不加任何溶剂.我们已经成功地合成了Salen-Co(Ⅲ) 络合物(Scheme 1),在水解动力学拆分外消旋环氧氯丙烷中,被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不对称催化剂.在它的催化下,外消旋环氧氯丙烷组分中S-(+)-型和R-(–)-型的环氧物与水的反应速度大小不相同,最理想的结果是50%的D-(–)-型被水解得到50%的D-(–)-3-氯-1,2-丙二醇,同时释放出50%的S-(+)-环氧氯丙烷,这两个手性产物都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中间体,这种HKR以式(1)表示:
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的种类很多,影响试剂质量的因素也很多,为保证试剂质量,进行系统的实验室以及临床评价非常必要.本文对试剂的技术指标如灵敏度、特异性、精确性、准确性、线性以及定量范围等的作用及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并对临床评价的技术指标、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近年来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有明显增多,且耐药性有较大上升趋势,且不易被呼吸道的防御机制杀灭,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现对我院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105株肺炎克雷伯菌、3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ES-BLs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在庆元县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送检的痰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对可疑阳性且为优势菌进行分纯,采用Vitek-32型微生物分析仪和GNI+鉴定卡进行细菌鉴定,共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05株、大肠埃希菌38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操作及药敏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进行,纸片由杭州天河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本文收集从1994年以来5年间分离到的25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特分析其感染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1994年1月~1998年12月本院收检的各类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 1.2 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1]。 1.3 药物敏感实验采用K-B法,抗生素纸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用三种ATCC菌株作质控,判断标准参照厂家说明。
我们对104例感染性尿石症患者进行中段尿细菌培养,以探讨感染性尿结石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并对抗菌素选择进行讨论.1 材料与方法本组104例均经X线或B超确诊为尿结石,且尿常规脓球阳性,两周内未用抗菌素.其中男性51例,女性53例;年龄8~65岁.肾结石80例,输尿管结石1 6例,膀胱结石8例.标本采集时嘱患者清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应翻转包皮冲洗,用灭菌纱布擦干,让病人排尿,弃去前段尿,用无菌瓶收集中段尿5~10ml送检.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所用的血琼脂、K-B琼脂、生化试剂及药敏纸片均采用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
淋病奈瑟菌是淋病的病原体.淋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目前监测的8种主要性传播疾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种.通过对淋病奈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掌握其药物敏感谱变迁和发现其新的耐药菌株,对淋病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收集了142例淋病奈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142株淋病奈瑟菌来源于本院妇产科与福州市皮肤病院性病门诊送检的女性宫颈分泌物.1.2 细菌培养与菌种鉴定:淋病奈瑟菌选用生物-梅里埃生产的淋病奈瑟菌选择性培养基,烛缸35℃,孵育24~48小时.菌种鉴定采用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奈瑟菌属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
干燥培养基已形成商品化,是各级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重要的生物试剂.干燥培养基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干燥培养基的质量检定,在微生物实验室室内或室间的质量控制中已成为重要的项目.计算分值法作为对干燥培养基质量评价的一种推荐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所采用[1~4].为了验证有关评价方法,在基层微生物实验室开展实施室内质量控制,2001年6月对从3家企业购入的SS干燥培养基,运用计算分值法进行了质量优劣评价.
为了解粪大肠菌群在糕点、冷饮食品中污染情况,我们对125份糕点和80份冷饮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实验所调查的食品均为湖州市市场上销售,由食品卫生监督人员采样.1.2培养基与仪器培养基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培养箱及水浴箱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1.3检验方法GB478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
2000年6月2日本市某宾馆发生一起食物中毒.首发病人出现在当天下午2时,凌晨1时发病达到高峰,次日12时结束,平均潜伏期6.5小时.中毒餐次推定为2日中餐,原因食物为糖醋熏鱼、盐水口条、肉未蒸蛋、青瓜炒草虾等.195人就餐,27人发病,发病率为13.8%.中毒症状以腹痛、腹泻、发热为主,伴有恶心、呕心,经流行病学和细菌学检测证实由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从食物中毒现场采集到病人粪便21份,肛拭6份,剩余食物30份,共57标本.采集后,立即送实验室检测.1.2 培养基 SF、GN、SS、TCBS、EMB、营养琼脂、克氏双糖及微量生化管由中国腹泻病控制上海试剂供应研究中心、江苏兴万石培养基厂、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其他培养基由本室参照文献方法自制,API鉴定条20NE、20E,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均在效期内使用.
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之一,检验人员长期接触患者的含有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的血液、体液,各种传染性分泌物以及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同时在工作中也要面对各种化学生物试剂等危险物质,极易造成感染.作者通过对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现象,提出了安全防护对策和工作中个人预防医院感染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止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依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是临床避免滥用抗生素和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文章统计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药敏试验结果和同期相关抗菌药物的日消耗指数,分析两者相关性,为临床避免滥用抗菌药和合理用药提供资料和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MIC药敏卡由湖南省长沙市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19990106029-19990341031.1.1.2 菌株来源收集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临床和门诊标本分离株50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49株,革兰氏阳性菌158株.有致病菌,也有条件致病菌.1.1.3 MH琼脂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9801910.
为了解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空气污染状况,我们对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空气的状况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普通营养琼脂及微量生化鉴定管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 试验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大肠埃希氏菌 ATCC 25922.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2010年5年间本院临床住院或门诊送检的共计1 300份痰标本,标本来源以本院住院患者为主,少数来自门诊患者.患者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为主,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男643例(49.46%),女657例(50.54%),年龄在30~79岁,平均51.2岁.支气管炎(768例)、哮喘伴感染(432例)、支气管肺炎(100例).1.2 试剂 各种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药敏试纸: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出品的药敏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