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其安全性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由于我国蔬菜生产模式以分散种植为主,且大部分菜农的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农药使用种类、用量和方式难以控制.此外,蔬菜采摘后大多没有经过检测直接上市,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政府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此进行管理,还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对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进行规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氯霉素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性抗生素,被广泛地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控制和治疗。由于其致病与致癌风险,被禁止使用于人类食物来源的动物中。在欧洲,任何动物来源的食品中氯霉素的最低残留限量(MRPL)为0.3μg/kg,其它国家也采用相似的标准。由于基质的复杂性,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的开发工作经常受到挑战。
淡水小龙虾是我国重点出口水产品之一,也是备受关注的高风险出口商品。多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下,我国出口淡水龙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份额。据海关统计,2012年小龙虾制品出口2.69万吨,出口额2.78亿美元。近年来,国外对淡水小龙虾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残留限量指标非常苛刻。目前淡水龙虾出口行业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保证淡水小龙虾的质量安全,有效推进我国淡水龙虾行业健康发展,确保小龙虾制品顺利出口,对此,笔者就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各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最为严格."肯定列表制度"自实施就对我国输日浓缩苹果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农药残留问题成为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贸易的技术壁垒.而自2008年"甲胺磷事件"以来,我国出口浓缩果汁中甲胺磷,敌敌畏、甲拌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等有机磷类农药的残留检测更加严格.
食品安全标准作为食品管理体系的一环,对保障食品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面启动食品标准清理、修订工作,系统梳理近5000项现行食品标准。现已公布乳品安全标准,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微生物和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食品生产经营规范、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相关食品标准、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和配套检验方法等,共计411项,其中,2013年新制定的是109项,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稻瘟灵(Isoprothiolane)是一种内吸低毒杀菌剂农药.我国已批准大米中的残留限量为1.0 mg/kg,然而,尚无统一的标准分析方法与之配套使用.为此,我站接受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的委托,研制了本检测方法.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平均回收率为108.4%,最低检出量为0.26 ng,若取大米试样20.0g,则最低检出浓度为0.013 mg/kg,能满足稻瘟灵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采用环氧乙烷(简称EO)对医疗器械灭菌具有成本低、灭菌效果好、对医疗器械损坏性小,保证医疗器械的预期功能不受影响等优点.然而尽管EO能够高效地对医疗产品进行灭菌,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医疗产品上的EO残留也会对使用者和患者的身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毒害.其毒性包括两个方面:(1)EO本身的毒性.通过呼吸器官吸人体内刺激呼吸道,引起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
克仑特罗(clenbuterol)的化学名为α-[(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俗称瘦肉精),其盐酸盐溶于水及热乙醇,不溶于乙醚,游离态形式溶于乙醚、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盐酸克仑特罗可选择性作用于肾上腺素β2受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以往用于治疗哮喘.一般健康人摄入量超过20 mg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其在人体内有相对较长的半衰期,约为30 h,主要以原形经尿排出,停药后2~3周仍可从尿中检出[1].近年国内日益增多的盐酸克仑特罗中毒案例主要是由于生猪饲养业非法使用该药所致.农业部已发出通知禁止使用盐酸克仑特罗,规定猪尿中盐酸克仑特罗的残留限量为1 μg/L.
为了解牛黄清胃丸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整体残留情况,从全国31个省区抽取了18个厂家的49批次样品,并创新性地将风险评估和对照制剂引入中药外源性污染评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建立了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的测定方法.按照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的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了该品种中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限量.结果 显示,各元素危害伤值大小顺序为铅>砷>铜>汞>镉,牛黄清胃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总危害指数大于1,提示品种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在拟定限度下,对照制剂中5种元素均未超标,样品中镉、铜均未超标,铅、砷、汞超标率分别为12%,12%,14%.首次提出了中成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风险评估的一般步骤,为其他中成药的风险评估和限量制定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产品.目前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发了349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1],而我国的茶叶卫生国家标准是1988年制订的,仅包含铜、铅、六六六、滴滴涕4项卫生指标,显然已不适应目前的要求.为了探讨茶叶的卫生质量,了解其卫生安全特点,2005年,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范围内生产、销售的茶叶卫生质量及卫生安全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农药包括农药本身、农药的代谢物和降解物以及有毒杂质会对健康构成危害.许多国家以农药残留限量为技术壁垒,限制农副产品出口,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因此,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氮磷串联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蔬菜中15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以及除草剂等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蜂蜜实施新国标天干物燥,喝杯蜂蜜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关于什么是蜂蜜,一个月前开始实施的蜂蜜新国标又有了新说法.在卫生部发布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中,新标准规定:蜂蜜即"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不能称为"蜂蜜".与之前的蜂蜜国标相比,新国标将原料要求改为蜜源要求,并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和兽药、农药残留限量,以及嗜渗酵母计数要求等.这一标准从10月20日起正式实施,并代替2005年出台的蜂蜜国标.新国标对蜂蜜进行严格的界定,规定蜂蜜是纯天然物质,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故意添加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蜂蜜"的,将视为假冒产品.
药品生产过程中,设备清洁方法不合理,会使后续生产的品种受到前批次产品的污染,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甚至带来毒副作用.要将污染造成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限度,仅有符合GMP要求的硬件设施远远不够,软件管理也十分重要.
中药材“限硫令”实施
从2013年12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正式执行。新的《药典》首次对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做出了明确规定:除了矿物来源的中草药材,中药材及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不得超过150毫克/公斤。
我国是人参生产和出口大国,人参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参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农药残留是决定人参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人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对国内外人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及人参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