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山格村看到,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的大片淮山园,藤繁叶茂,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作为安溪淮山产业的龙头,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通过三大创新,开发当地传统特色农产品山格淮山,有效促进了安溪淮山产业茁壮成长,推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山西阳泉40多万亩的核桃精加工所需的资金哪里来?北京食用菌基地急需的树皮等原材料哪里能提供?具有30多年历史的阳泉维尔健饮品如何走出太行山?"10月15日,由山西阳泉市委统战部组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中国食用菌协会支持,北京水产农特产企业商会主办,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协办的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与特色农产品行业交流座谈会在北京顺利举行.
八渡笋是广西田林县著名的特色农产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产于田林县东北角山区、土地肥沃潮润的八渡乡而得名八渡笋。
八渡笋以甜脆可口、味美清香、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青睐,它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降压、降低胆固醇、增进食欲等功效,有利于人体健康。八渡笋与全国各地生产的竹笋有所不同,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据记载,正宗八渡笋在清朝时曾被列入十大贡品之一。
温县铁棍山药分为菜山药和药山药两种,菜山药比较粗壮,而药山药比较细长,因正宗的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南临黄河,北依沁河,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产出的铁棍山药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温县铁棍山药是该县种殖范围较广的特色农产品.
说到云南,不少人都会提到云南的“山货”——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是云南特色农产品之一.目前,云南野生食用菌种类有很多,分布范围很广,其中,羊肚菌、牛肝菌、松茸、块菌等均有分布.从一开始长在深山无人认识,到现在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云南野生食用菌逐步走上了产业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山货”也走出了国门,出口占全国野生食用菌一半以上,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青睐.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正处在由扩张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由以生产初级果品为主的传统林果业向以生产高档果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为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高端市场的现代林果业转变.经过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了以特色林果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导向.截止2010年,新疆特色林果种植总面积已超过1 600万亩,果品总产量530万吨,总产值超过1 50亿元.新疆各地州地委、行署本着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实施新疆农产品品牌战略,即以树立品质的战略打造新疆农产品品牌,以技术扶优来保障产品的声誉,以科技服务来提高农民收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支持与指导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正确领导下,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将哈密瓜葡萄等新疆特色农产品作为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带动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已有10多个特色农产品纳入了新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可追溯面积已达100万亩以上.
12月7日,由全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主办、以“优质食品与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本次展会组织了国内优秀的农业企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展,整个活动集“产品热卖、农超对接、合作洽谈、现场品尝、信息发布”为一体,是一个优质食品的展销盛会。
5月15日上午,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展销暨技术交流招商引资洽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这是一次特殊盛会,承载着山西人民美好的发展希望;这是一个盛大的舞台,演绎着山西人民别具特色的精彩;这是一场饕餮盛宴,分享着山西人民互惠共赢的喜悦.山西全省183家企业,20大类980多个特色农产品参展.作为主办单位朔州市,组织了46家企业,12大类560多个产品,闪亮登场,受到参观者热捧.
原产地名称又称地理标志,简称地标,是通过地理标识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等以产地命名的权利进行保护.而地理标志通常表达为"地理名称+商品名称".药材名称突出地反映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命名特点和地域特色,被中药行业誉为"地道药材"."道"本是唐代的行政区划名,以"道"来归纳药材产地,为后世正式采用"道地"的术语奠定了基础.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在附图中冠以产地命名的药材如齐州半夏、银州柴胡、戎州巴豆等共250种.这些药物名称反映了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地域的环境因素,是历史地理的缩影,正因为如此,传统中医药学具有明显的地理思想特色[1].药物以产地命名,尤其是植物类药材,清晰地表明药材的地理分布,既为指导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是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重要依据.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产品.目前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发了349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1],而我国的茶叶卫生国家标准是1988年制订的,仅包含铜、铅、六六六、滴滴涕4项卫生指标,显然已不适应目前的要求.为了探讨茶叶的卫生质量,了解其卫生安全特点,2005年,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范围内生产、销售的茶叶卫生质量及卫生安全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饮茶习惯普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估计全球饮茶人数超过20亿[1].萧山区是杭州市"龙井"茶叶大区产地之一,为探讨茶叶卫生质量,我们于2000~2004年对杭州萧山生产、销售的茶叶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