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鼠传播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在我市五区一(市)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是危害我市人民群众健康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市近几年来重点控制和预防的疾病.为了控制EHF在我市流行,探讨流行规律,做好防治工作,现将近5年间EHF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高病死率为特点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省HFRS监测工作自1985年在全省开展以来已持续了17年,对疫情变化趋势、流行规律、疫源地类型及病毒抗原类型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为我省HFRS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继续掌握我省HFRS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的变化趋势,进一步作好HFRS的防治工作,2001年对我省疫情分布特点及不同地区啮齿类动物的密度、种类及带毒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庆元县地处浙江西南部,属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1985年发现首例HFRS病人,到2003年共发病196例,死亡6例,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分析本地区HFRS流行动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登革热病毒感染是目前常见的由节肢动物引起的疾病.近年来登革热病例正在迅猛增加 ,这种致命的传染病已威胁到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健康安全.
1999年夏秋,福州市近郊曾局部流行55年未遇的登革热[1],经单克隆抗体检查系登革病毒Ⅱ型所致,流行的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现将2000~2001年开展的福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研究从传统的经验性发展到理论性,数学模型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应用数学模型对HFRS发病率进行分析预测,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第一,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五通桥区自1960年就有散在病例发生,1989年3月份曾出现局部暴发,持续了10余年.现将1989~1999年5月全区12个乡镇疫情报告的2 834例猩红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近几年来,流行性出血热居我县传染病发病之首.为了掌握我县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将1990年以来全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流行的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是汉坦病毒属,以发热、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
1998年保定市(区、县)共报道流行性出血热(EHF)417例,发病率为4.17/10万。较1997年上升126.63%,死亡2例,病死率为0.48%。保定市近几年EHF发病率为0.048/10万~0.47/10万。1998年有较大幅度的升高。现将其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目的:了解我市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规律及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与灭鼠效果之间的关系.为有效的预防EHF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HF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填写统一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表,逐级上报市卫生防疫站,鼠密度用夹夜法调查.结果:10年间共发生EHF患者292例,男性占67.81%,女性占32.19%;地区以乡镇最高,占92.12%;职业以农民最高,占87.00%,呈高度散发;年龄以青壮年(20~49岁)最高,占67.81%;月份以4月份最高,占18.44%,其次为1月份,占14.18%;灭鼠用药,1994~1997年用急性药,1998~2003年用慢性药;灭鼠率,1994-1997年较低,为69.35%~74.20%,1998~2003年较高,为85.20%~95.31%;EHF发病率,自1994-1997年逐年上升,1999年最高,自1999~2003年逐年下降.结论:EHF患者有性别、年龄、地区、职业、月份的差别,其发病率的高低与灭鼠率的高低有关,高度重视和做好灭鼠工作,是预防EHF流行的有效方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人类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病毒性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我国从1984年在全国开展了HFRS监测工作,目前,数学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探讨发病原因、分析发病现状和预测流行趋势等方面应用较广,应用的主要数学模型总结如下.
我国自1978年在佛山市首次从病原学确认登革热流行以来,20年间共发生13次流行,据统计患者达68万余人,死亡500多人,仅佛山市就发生了3次流行,患者2.5万余人,死亡13例,给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由于本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因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该病蔓延流行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佛山市发生登革热流行情况,从1996年3月~1998年9月对佛山市区的登革热病原学、血清学、蚊媒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antaan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现将我市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之间经双份血清检测的BHFIgG抗体确诊的19份病例分析如下.
2013年4月7日16点浙江省象山县疾控中心接到浙江省象山县中医院防保科报告,1例患者在境外确诊为登革热在接受治疗.经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根据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个案询问调查.1.2查阅该患者门诊、住院及实验室检验等临床资料.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病情重、病死率高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当前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
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评价干预措施及效果,为全面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现将山东省东营市1995~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HFRS严重危害人群的生命和健康,福建省松溪县自1982年以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探索本县HFRS流行规律和特征,提高防制水平,现将松溪县HFRS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000年9月20日~11月12日,汕头市金园区发生登革热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控制结果报告如下.